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共112页文档
文艺心理学之格式塔心理学

同命运原则,是指 如果一个对象中的 一部分朝某方向运 动,那么这些共同 移动的部分就易被 感知为一个整体
简单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
对象进行知觉时, 如没有特殊要求, 常常倾向于把对 象看作是有组织 的简单的规则图 形
连续性原则
我们倾向于把一个图形中连接在一起的平 滑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一)反击元素主义心理学 ——对以构造主义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反 动是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 (二)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就 是受格式塔心理学的潜在影响形成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 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 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 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 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 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 “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 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 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 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 学”。
3、 顿悟的四个特点: ① 对整体情景具有依赖性 ② 具有突发性 ③ 质变的产生有时需要前期尝 试错误 ④ 可以迁移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一个重 要方面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存在 着共同要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 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提出关系转换说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 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 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使整个国内形 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 会意识形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 文化、科学等领域受此影响,倾向于整 体性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情感与动机的差异
情感主要涉及到对事物的评价和 感受,而动机则涉及到行为的发 起和维持。
情感与动机的相互
作用
情感可以影响动机的产生和强度 ,而动机也可以影响情感的表达 和体验。
03
格式塔心理学的应 用
领导者可以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压强”原理,更好地理解 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期望,提高领导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格式塔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心 理需求,制定更加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应用
解决心理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例如通过完形疗法等 格式塔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04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智力等方面的能力。
组织管理领域的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总结词:组织管理领域中的案例分析主要关注如何运用格式塔心理学 原理来提升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详细描述
分析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如整体性、闭合性 、连续性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学习与记忆
1 2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过程 ,而记忆则是对这个整体过程的回忆和再现。
学习与记忆的差异
学习涉及到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而记 忆则是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保持和再现。
3
学习与记忆的相互作用
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而记忆的能力也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用,形成一种整体结构。
第五章 格式塔心理学

(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所运用的实验法主要是实验现 象学,这种实验法不同于一般的实验法,它主要 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实验现象学是一种以归纳为主要手段 的实验,它主要通过对现象加以直观描述,进而 发现其意义结构。 其次,它主要以文字描述而不是以数量关系 来反映实验,只从整体上对直接经验做质的分析。
迹)
6、共方向原则,如果一个对象中的一部 分都向共同的方向去运动,那这些共同移 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箭头) 7、连续性原则。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 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 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垛口) (恒常性,理解性,A,13,王)
(四)学习理论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 知觉的研究,但任何心理学书在谈到学 习理论时一定会提到苛勒的顿悟说,顿 悟说主要是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而 提出的。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及产生背景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最大的特点 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整体性思 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要大于各 部分单纯相加之和.
(二)社会历史背景 自1871年德国实现全国统一之后,德国 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到20世纪初,一 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在这种社会历史 条件下,德国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便是强调 统一,积极的主观能动。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 也都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倾向于整体的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自然也不能例 外。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直接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直接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外界的客观刺激只具有 几何属性或物理属性,这些属性只有以整体的方 式被人感受到以后才成为直接经验,因此直接经 验具有超几何、超物理的性质。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第三章 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但绝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 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例如,一只苹果放 在我们的面前,它的颜色是红色的,质感是光滑的,气味是芳 香的,味道甜滋滋的,这些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都属于 感觉,而将这些对颜色、质感、气味和味道感觉信息的整合, 可以获得苹果的知觉。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每个 苹果的色彩、形状和味道也不尽相同,我们却可以认识苹果这 个概念。显然,知觉还包括了大脑的信息加工,它不是被动地 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而是积级地、主动地、有组织地获取信 息可见,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 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 身的基本构成成分。”
1.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相当重要 的作用。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 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 在的客观世界。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指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皮肤和舌,产生的对事物个 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 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但是,知觉和感觉又 是有区别的,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 的整体性.
“一本书” “不错,当然是一本书。”“可是,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真正’看见什么?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看见一本书,一本包着红 色封套的书。” “对了,你要对我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它。” “按你的意思,它不是一本书?那是什么?” “是的,它是一本书,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东西严格地向我描述出来。” “这本书的封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 “对了,对了,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看到了暗红色。还有别的吗?” “在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再下面是一条暗红色的细线,细线下面是桌子,周围是一些 闪 烁着淡 褐色的杂色条纹。” “谢谢你,你帮助我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知觉原理。你看见的是颜色而不是物体,你之所以认为它 是一本书,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仅仅是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那么,你究竟真正看到了什么?格式塔心理学家出来说话了:“任何一个蠢人都知道,‘书’是 最初立即直接得到的不容置疑的知觉事实!至于那种把知觉还原为感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只是一 种智力游戏。任何人在应该看见书的地方,却看到一些暗红色的斑点,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病人。”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产生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德国自1871年实现全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工业经过二、三十年的迅速 发展,到20世纪初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硬的政治帝国。德国以最 新呢起的力量,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积极参与瓜分世界的罪恶活动。后来更是妄图称霸世界、征服全球,使 全世界归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个版图中。在意识形态中,强调主动能动、统一国民意志、加强对整体的研究。德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被迫适应这一背景和潮流,心理学自然也不可能例外,格式塔心 理学不过是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
基本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解释,往往倾向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术语。学习意味着要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 素,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识别其中内在的结构。所以,学习与知觉、认知几乎是同义词。
象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一样,格式塔心理学家也认为,通过学习,会在头脑中留下记忆痕迹,记忆痕迹是因 经验而留在神经系统中的。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些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完形。 因此,学习主要不是加进新痕迹或减去旧痕迹的问题,而是要使一种完形改变成另一种完形。这种完形的改变可 以因新的经验而发生,也可以通过思维而产生。格式塔学习理论所**的,正是发生这种知觉重组的方式。所以,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取决于他是如何知觉问题情境的。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 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就还处在无组织的、末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 所谓学习了。一个人学习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 知觉重组的过程。
2.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
心理学史课件 第8章 格式塔心理学

第三节 似动现象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题目为“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这篇文章被 认为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正式开始。
PART 04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
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一、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进行知觉时,并不是对对象的所有方面都有清晰的感知,其中的有些 方面能被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而凸现出来,这一部分就形成图形,而对象的另外一些方面 则退居到衬托的地位就形成背景。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三、哲学理论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 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影响格式塔 心理学的哲学思想包括: 第一,康德的先验论。 第二,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三,实证主义。 此外,格式塔心理学还受到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七、简单性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 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八、连续性原则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 知觉为一个整体。
PART 05 第五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其他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五、好图形的原则
主体在知觉很多图形时,会尽可能地把一个图形看作是一 个好图形。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稳定,即把不完 全的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是 一个有意义的图形。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结合了艺术、哲学以及心理学。
其本质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艺术品,揭示出人类的内心思想和情感状态。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是格式塔学派中的符号学,即通过符号
和意象来表达和理解人类内在的心理和文化现象。
在艺术领域中,符号和
意象通常是通过形式元素如颜色、形状和线条来表现的。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不仅仅是艺术研究,也探究人类对艺术作品的反应
和体验。
通过分析受众对艺术品的反应,可以深入理解人类的情感、社会
和文化背景。
因此,格式塔艺术心理学不仅关注艺术品本身,也关注艺术
品所涉及到的人类认知、感知和情感。
它在实践中通常被应用于教育、心
理治疗和市场营销等领域。
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美学

第六章格式塔心理美学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简述小序•1912年,一群年轻的德国心理学家寻求在构造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外,建立一种新的心理学,因为他们反对心理学中任何形式的元素主义,不管是冯特和构造主义者所实行的元素主义,还是行为主义者在研究刺激——反应(S——R)的联结时所实行的元素主义。
将意识或行为还原成基本元素的企图被称为心理学的分子方法。
这些年轻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所经验的不是事物孤立的片段,而是事物有意义的、完整无缺的形态。
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整体研究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意识时采用整体的方法就意味着要关注现象学的经验;研究行为时采用整体的方法,就意味着关注指向目标的行为。
•由于德语中表示“构型”(configuration)、“形式”(form)或“整体”(whole)的词是格式塔(Gestalt),因此,这种新的心理学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1、康德•他认为,意识经验是感觉刺激与心灵官能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心灵将某些感觉经验并不具有的东西加在意识经验上。
•他还认为,不可能将意识经验还原成感觉刺激,即意识经验不同于构成它的元素,因此,寻求感觉事件和意识经验之间的一一对应注定要失败。
•在他看来,感觉与知觉的重大区别在于:我们的心灵改变了感觉经验。
改变之后的经验更加结构化、组织化,更富有意义。
请大家回顾一下康德的“玫瑰花”•科学态度中的玫瑰花•有用态度中的玫瑰花•审美态度中的玫瑰花•2、马赫•他认为人类对于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感觉独立于构成它们的特定元素。
比如,对于大的、小的、红的、蓝的、明的、暗的圆的感觉都是圆形;对于一段旋律,无论用什么键、什么速度来演奏,都被认为是同一旋律,因此,旋律是时间形式的感觉的一个例子。
也就是说,各种感觉要素能够引起相同的感觉,至少有些知觉独立于任何特定的感觉元素群之外。
•3、意动心理学诸家•A、布伦塔诺•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应该强调的是心理过程而不是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