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明灭亡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印欧人的迁徙与古希腊文明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印欧人的迁徙与古希腊文明

5.重要概念——“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1)“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表示其过程性和 渐进性的特点。 (2)“希腊化世界”指的是空间区域,具体指欧亚非地区;“希腊化时代”指的 是时间范围,具体指的是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 300年的时间。 思考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 促进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的融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东 西方宗教的融合;为生产力的增进创造了条件。
拓视野 1.重要概念——希腊城邦国家
城邦或称城市国家,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 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 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各 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 思考 为何城邦制度孕育了雅典的民主? 提示 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种小国寡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 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能够保证民主成果的 继承性和延续性。
案件
(2)斯巴达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一切国家大事由长老会议讨论拟定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 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
_监__察__官___
不得连任
要权力
4.经济与社会生活 【链接·选择性必修3·P5】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实行谷物与_蔬__菜___轮作,建立果园, 从事农产品加工。 (2)土地制度: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希腊的克里特岛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希腊的克里特岛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希腊的克里特岛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的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充满神秘的克里特岛自古以来就是历史学者的关注焦点,这座岛屿孕育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迹和传说,深深吸引着人们对古代文明的探求。

本文将以克里特岛为主题,探索它作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 克里特岛:地中海的明珠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距离希腊本土南部约160公里,是希腊最大的岛屿。

它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和海上交通中心,其港口远离乱世的动荡,为古代文明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克里特岛的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这也促进了岛上居民的定居和农业的发展。

2. 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的骄傲在克里特岛上,米诺斯文明独具特色,是希腊古代文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米诺斯文明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持续至公元前1400年,其繁荣时期被称为克里特青铜时代。

克里特岛上的迈诺斯宫殿是米诺斯文明最重要的建筑遗迹,它展现了古代克里特人的建筑才华和社会组织形式。

3. 迈诺斯宫殿:克里特岛的文化中心迈诺斯宫殿位于克里特岛中部,距离首府伊拉克利翁约5公里。

迈诺斯宫殿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也是政治、经济和宗教生活的中心。

宫殿内部布局精美,包含了庭院、大厅、住宅区、储藏室等各种功能区域,反映了迈诺斯人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的高度发展。

4. 文化与艺术:迈诺斯文明的辉煌迈诺斯文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创新而著称。

在迈诺斯宫殿和其他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壁画、雕塑和陶瓷作品。

这些作品描绘了古代克里特人的生活场景、信仰和宗教仪式,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理解。

迈诺斯文明的艺术成就也对后来的古希腊文化和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经济与贸易:克里特岛的繁荣克里特岛的位置使其成为地中海贸易的重要节点。

古代克里特人利用其海上贸易优势,与东地中海各地以及埃及和亚洲其他地区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克里特岛上的迈诺斯文明繁荣的同时,也使岛上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点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成熟。

每个人都比别人更成功,只是多学一点知识,多学一点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知识1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古希腊被哪个国家灭了

古希腊被哪个国家灭了

古希腊被哪个国家灭了
古希腊是被马其顿王国灭亡的。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

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

公元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

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

公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

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

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

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

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

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梳理

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梳理

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梳理一、古希腊历史1.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 - 1200年)- 克里特文明- 是爱琴文明的早期代表,位于克里特岛。

它以宏伟的宫殿建筑为特色,如克诺索斯王宫。

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有众多的房间、走廊和仓库等。

这里的经济以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克里特人还创造了自己的线形文字A,但至今尚未被完全解读。

- 迈锡尼文明- 兴起于希腊本土的伯罗奔尼撒半岛。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有坚固的城堡建筑,如迈锡尼城的狮子门。

他们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军事力量强大,曾经发动了对特洛伊的战争。

迈锡尼人使用线形文字B,这种文字已经被解读,是一种早期的希腊语文字。

2. 黑暗时代(公元前1200 - 800年)- 多利安人的入侵等因素导致希腊文明出现了衰退。

这一时期人口减少,贸易衰落,文字的使用也几乎中断。

在黑暗时代,希腊人仍然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传说和诗歌,这些成为后来希腊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3. 城邦时代(公元前800 - 338年)- 城邦的形成与特点- 希腊城邦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乡村地区的独立国家。

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城邦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积极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 主要城邦- 雅典- 斯巴达- 是一个军事色彩浓厚的城邦。

它的社会分为斯巴达人、庇里阿西人和希洛人三个阶层。

斯巴达人是统治阶层,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整个城邦以军事为中心。

斯巴达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强壮、勇敢、忠诚的战士。

4.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8 - 30年)二、古罗马历史1. 王政时代(公元前753 - 509年)- 传说罗马城由罗慕路斯建立。

这一时期罗马实行君主制,国王掌握最高权力。

罗马社会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层组成。

王政时代的罗马逐渐发展壮大,通过战争和联盟等方式扩大了自己的领土。

2. 共和时代(公元前509 - 27年)- 共和制的结构- 罗马共和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组成。

了解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人类文明的起源可追溯至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工具和掌握农业技术。

然而,我们对早期人类文明的了解主要依靠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

通过挖掘古代遗址、发现古代遗物和文物,我们逐渐揭开了历史的面纱,了解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分布和发展。

1. 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人类的起源追溯到非洲,现代基因研究表明所有现代人类的祖先都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约2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类从非洲开始迁徙至世界各地。

早期文明的出现主要与人类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大约在1.2万年前,人类开始采集、种植和驯养植物和动物,这一时期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这项农业技术的突破为人类提供了更加稳定的食物供应,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世界各地,包括中东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都出现了早期农业社会和城市文明。

2. 古代文明的崛起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为城市文明,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古代文明。

这些文明往往以其独特的文化、制度和科技成就而闻名于世。

2.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位于现今伊拉克地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和文字符号而闻名。

它的首都巴比伦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所在地。

2.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东北非洲最辉煌的文明之一。

埃及人建设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金字塔和众多庙宇,并发展了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

法老统治下的埃及社会高度组织,宗教信仰起着重要的角色。

2.3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

它以其发达的城市规划和印度河流域的灌溉系统而闻名,这使得古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宏伟的城市,如哈拉帕和摩亨约达罗。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还创造了一种高度发展的文字系统。

3. 文明的传播与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期的文明之间通过贸易、战争和征服互相影响。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单选题1.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说“‘蛮族’也罢,希腊人也罢,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所生,构造全是一样”。

智者阿尔西达马说“神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

这些思想A.符合古希腊民主的发展趋势B.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C.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D.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2.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

这一言论()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3.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的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曾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当时人们所信仰的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

这说明基辅罗斯()A.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B.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D.没有本土的文字和宗教4.《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作用重大”包括①主张实施变革①提出效仿宋朝制度①推动大化改新①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属于骑士文学的作品,它们所讲述的一般都是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打败祸害一方的恶人的故事。

且在主人公的经历中,包含了大量非宗教因素。

骑士文学兴起的制度背景是()A.教会权力的膨胀B.封建等级的实施C.议会制度的形成D.古典民主制的传承6.下列属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是()①种姓制度①《汉谟拉比法典》①佛教①楔形文字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作为埃及著名的神庙,卡尔纳克神庙给人的感觉就是夸张,且不说塔门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连多柱式大厅中的134根圆柱子,每根“盛开”的莲花大圆柱顶可以站立100余人。

古希腊罗马历史

古希腊罗马历史

要梳理清晰古希腊-罗马文明,可以试试先抓住『主线』: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击败波斯→斯巴达击败雅典→马其顿横跨欧亚非但很快分裂→罗马横跨欧亚非但最后还是分裂了稍微扩充一点就是: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兴起与消亡→黑暗时代→雅典开始牛逼→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和底比斯先后统治希腊→给马其顿跪了→亚历山大大帝一死马其顿就跪了→罗马牛逼→罗马出问题不好治→罗马分裂学古希腊罗马史的时候,一定要对地理位置有清晰的概念。

在3000BC左右时,诞生了早期米诺斯文明,位于克里特岛。

2000~1700BC是中期米诺斯,1700~1450BC是全盛期米诺斯,而在1420BC左右,克里特岛被迈锡尼人征服,岛屿上的城市逐渐衰落。

迈锡尼人大概是在1900BC左右到达了希腊半岛,在1500BC左右统治了整个希腊半岛,在1380BC左右统治了东地中海。

在1250BC左右,爆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图中的Troy)在小亚细亚半岛的西北边缘,位于达达尼尔海峡旁。

特洛伊战争的结果是特洛伊沦陷,不过原因并不是传说中的『帕里斯拐走海伦』,而是迈锡尼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且特洛伊位于交通要道,是个繁荣富庶的城市。

同时(1250BC左右),多利安人入侵,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迁来。

之后的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就是由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多利安人建立起来的。

然而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让迈锡尼人大伤元气。

迈锡尼文明开始走下坡路,在1100BC左右逐渐消亡,希腊进入了『黑暗时代(又叫荷马时代)』。

黑暗时代的希腊人口急剧减少,与其他文明的联络也中断了,希腊文明几乎停滞。

黑暗时代一直持续到800BC左右,此时,希腊渐渐出现城邦国家,进入了『古风时代』。

800~600BC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希腊的『文艺复兴』,他们开始在海外殖民扩张,并且出现了僭主政治。

斯巴达渐渐强大起来,拉拢周边的城邦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

而雅典也开始发展——600~590BC梭伦改革,508~490BC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在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民主政治走向高峰,成为可以与斯巴达匹敌的城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典民主制在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 461 一 429
年)达到全盛。(1)公民大会除了批准或否决 贵族议事会提案的权力,又获得立法权。(2) 十将军委员会上升到大体上可与英国内阁相媲 美的地位。将军们不单是军队首脑,而且还是 国家的主要司法和行政官员。他们的政策要受 公民大会审核,而且在一年任期终了时他们会 被轻易地撤职,也会因渎职行为受到指控。(3) 司法系统臻于完善。不再仅有一个就执政官判 决听取上诉的最高法庭,而且还形成一批处理 各种案件的民众法庭。每年年初,都要通过抽 签挑选出规模不等的各个陪审团,受理特别的 案件。陪审团自身就是法官,其判决不得上诉。

希波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 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 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 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中期,巴希阿德斯家族把持城邦政权,实行 贵族寡头统治 。希普塞卢斯(约前657~前627在位)推翻巴希阿德斯 家族,建立了僭主统治。其子佩里安德尔当政时(约前627~前586), 科林斯国势昌盛,约公元前581年,僭主政体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少 数富人掌握政权的贵族政体。公元前6世纪后期,科林斯加入了伯罗奔 尼撒同盟。在希波战争的早期阶段,科林斯积极参加了温泉关、普拉 蒂亚、萨拉米斯和米卡列战役 。公元前395 ~前387年 ,科林斯与阿 尔戈斯、忒拜、雅典等城邦结盟,在波斯支持下进行了反对斯巴达的 科林斯战争。
2、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1)希波战争希波战争主要是指波斯对希腊的 3次大型入侵,第 一次:希腊—米利都联军不敌波斯大军,在公元前494年,波斯完 全征服了爱奥尼亚区。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派兵进攻雅 典和埃维厄两国 ,埃维厄很快便被搏击军队攻陷,所有市民被贬 为奴隶。雅典向斯巴达求助无果,与波斯开始了马拉松战役,在 马拉松战役中大获全胜。 在十年后,第二次希波战争爆发。波斯百万大军压境,让希腊各 城邦有了生死存亡都命悬一线的感觉,因此结盟共抗波斯。在第 二次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全军覆没,但其英勇事迹流 传后世
(二)雅典的特色。雅典国家位于希腊东南部
的阿提卡半岛,是以雅典城为中心形成起来的。 雅典是爱奥尼亚人的定居场所,传说在公元前 十三世纪,国王提秀斯时代即兴建了城邦,最 后完成统一大约是在公元前八到七世纪 。特色: (1)重视工商业。(2)资源丰富。除了农业 资源,阿提卡还有充足的矿藏和出色的港湾, 这些使雅典有可能发展出繁荣的贸易和城市文 化,而不是像斯巴达那样继续维持一个农业占 优势的国家。 (3)民主制发展的典型。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将统率50000大军再度进攻希腊,这 次特米斯托克利斯再次使用空城计,移师海面。而斯巴达 则统率伯罗奔尼撒半岛联军共三万与波斯陆军于普拉提亚 进行决战,并击毙了波斯大将,结果波斯军大败,只得再 次撤回东方。该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反攻波斯,攻 进小亚细亚,使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脱离波斯的统治。公 元前 449 年,希波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 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 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腓力当政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他加强王权,削弱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的职能,把它 们变成听命于他的工具。他改革币制,确立了金、银币的 兑换价格,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他建立起一支忠于个人的 常备军,创造了具有极强打击力的马其顿方阵,其核心是 贵族组成的重装骑兵,称“王友”。其重装步兵谓之“步 兵王友”,装备一杆长 6.3 米的长矛,所列阵形纵深最多 达32列。步兵的作用在于顶住敌人的攻击,战斗的结局则 取决于骑兵的对敌两翼的攻击。腓力是希腊人中第一位赋 予骑兵重大意义的人。
克里斯梯尼改革。( 1 )克利斯梯尼剥夺旧贵族的
权力,不顾原 4个部族的血缘关系,分全国为十个 地区部落,每个部落选出一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 员会,指挥军队。授予当时定居该国的所有自由男 子充分权力,由此,扩大了雅典的公民人数。( 2) 他建立了一个新的议事会( 500人会),使其成为 政府主要机构,具有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的权力, 并兼有管辖行政管理之职。这个机构的成员通过抽 签选出。任何一个年满三十的公民都有当选资格。 ( 3)克利斯梯尼还扩大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赋予 它讨论、通过或否决议事会提案的权力,赋予它宣 战、拨款和对退休官员的会计审查的权力。( 4) 最后,克利斯梯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依据此法, 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体 面地放逐十年。

(2)城邦制度发展的两大典型 (一)斯巴达发展类型。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城邦之一。它位 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由多利安人建立的。斯巴达的历史是 城邦政治演进的一大例外。尽管斯巴达的公民与绝大多数其他 希腊人有着相同的起源,但它没有沿着民主统治的方向取得任 何进展。相反,其政府逐渐演进为一种更近似于现代精英专政 的形式。文化上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也停滞不前。

马其顿早期存在过一些独立的部落联盟。各部落均有自己的巴赛勒 斯。约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可能发生过类似提修斯改革 的统一运动,形成早期国家,定都上马其顿的埃盖,实行君主制, 但公民大会仍然起一定作用。在希波战争中,马其顿依附于波斯, 并被迫加入波斯军队

公元前5世纪末叶,马其顿开始介入邻国事务,国都移至下马其顿 的派拉,进入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发生权力之争,国家几面受敌, 危在旦夕。危机是转变的契机。摄政王腓力二世临危受命,将威胁 一一去除。后来他废黜幼主,自称国王。经他苦心经营,马其顿很 快成为强大国家
古 希 腊 文 明 的 失 落
一、古代希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简单地构勒出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 1、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前800年; 2、古风时代,公元前800-前500年; 3、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前330年; 4、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0年-前30年。 希腊文明最重要时期是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

交战双方是雅典及其同盟者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 战争。“战争的头10年史称阿希达穆斯战争。斯巴达人6度从陆上入侵 阿提卡。雅典人凭藉坚固的城墙和强大的海军,把农村居民移到城墙 之内,频频从海上出击,屡屡获胜。公元前427 年 ,雅典迫使退 盟 的米提利尼投降 ,并攻占波提狄亚。公元前 425年,雅典占领斯法克 特里亚岛。翌年,斯巴达军队占领雅典的重要据点安菲波利斯。同年, 雅典在德利翁一役中遭受巨大损失。公元前 422年,雅典民主派领袖 克里昂率所部与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所部在安菲波利斯城下激战, 双方主将均阵亡。战争的第二阶段史称西西里战役。公元前415年,雅 典人介入西西里岛希腊城邦之间的争端。公元前413年秋,雅典远征军 全军覆没,损失战舰200余艘,海军3.5万人。 雅典在西西里惨败,元 气大伤。公元前 411 年发生政变,民主政体被推翻,建立了以四百人 会议为首的寡头政治。次年,民主政体重建。

整个斯巴达社会如一个军营,法律规定,全国实行军事化,实 行优生优育。对全国公民实行严格残酷的军事纪律,斯巴达男 性的教育几乎完全限于七岁开始的军事训练 。女子除了照顾 家务外,也要参加体育训练。在斯巴达,公民除了军事活动以 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职业。婚姻实际上是强制性的,但几乎 没有家庭生活 。斯巴达人服从法律上可称楷模,而且视死如 归。

雅典民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首先,它完全排 除了妇女。其次,它也没有扩及到全部居民,仅仅局限于公民 阶级。公民显然是少数人。然而,在某些方面,雅典民主比其 现代形式运用得更充分。民主采取直接形式而非代议制,除十 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的任期均限定一年, 甚至在司法审判中也无条件地服从多数统治的原则,堪称信赖 公民政治能力的楷模。
1、城邦制的一般演进
(古风和古典时期)
城邦制是古代希腊奴隶制文化在政治上的一个
显著特点,城邦是古希腊人创造的惊人的政治 成就。 (1)城邦的产生。在荷马时代阶级分化的高潮 中,大多数城邦进入了奴隶制国家的行列。城 邦( Polis ),也就是城市国家,可以称得上 “小国寡民”,起初是一个设置堡垒的场所或 集市,后发展成包括城市和周围乡村的一个独 立国家: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伯罗奔尼撒 的斯巴达和科林斯;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 爱琴海诸岛上的米太林和萨莫斯等。
政治模式:民主政治的发展。君主制→寡头政
治(执政官和贵族会议 )→梭伦改革(政治上: 1、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四百人会议,中等阶 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2、使下等阶级具有在公 民大会中参政的资格,从而给予他们公民权;3、 组建最高刑事法庭,面向所有公民,通过普选 投票选出。经济上:取消了现存的抵押契约, 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的存在,限制任何个人可 以拥有的土地数量。) → 僭主政治( 庇西特拉 图 和希庇阿斯 )→民主政治(克利斯梯尼 和 伯里克利 )

伯罗奔尼撒战争

原因:1、最首要的原因当属雅典帝国主义的成长。公 元前478年,雅典联合大量希腊国家组成以提洛同盟著 称的攻守同盟。雅典逐渐将同盟变成发展自己利益的 海上帝国。2、第二个重要原因可以从雅典和斯巴达之 间社会和文化的差别中得出。雅典是民主制的、进步 的、城市的、帝国主义的以及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 而斯巴达则是贵族制的、保守的、农村的、地方性的 以文化落后的国家。时间:战争爆发于公元前 431年, 持续到公元前404年;结果:对雅典是一场可怕的大灾 难;。同时导致了全希腊的政治灾难。
斯巴达城邦采用奴隶制贵族寡头政体。城邦有
两个国王,他们分别属于两个家族,职位是世 袭的。两个国王具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约公 元前五世纪以后,由五人组成的一年一任的监 察官成为斯巴达国家的事实上的统治者。土地 和奴隶统归国有。国内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 级是斯巴达人。第二等级的居民是庇里阿西人, 也称为“边民”。 庇里阿西人没有公民权,他们 从事农业、手工业或商业,向斯巴达人纳税并 服兵役。 斯巴达的奴隶是希洛人。 他们耕种斯 巴达人的土地,并将一半收入交给主人。希洛 人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斯巴达人可以任意虐 待、迫害甚至杀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