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用药常识

合集下载

复方磺胺甲恶唑快速脱敏方法

复方磺胺甲恶唑快速脱敏方法

复方磺胺甲恶唑快速脱敏方法脱敏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让患者的免疫系统适应并产生耐受性。

具体的治疗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过敏反应属于磺胺类药物过敏。

这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的血清检测来确定。

2.在开始脱敏治疗之前,需要将患者的过敏症状控制好,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

3.脱敏治疗应在医院或临床设置下进行,由专业医生指导。

治疗开始时,患者会接受极低剂量的磺胺甲恶唑,通常以1000分之一的剂量开始。

如果患者无不良反应,则每隔一段时间就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治疗剂量。

4.如果患者在脱敏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剂量应立即停止,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改善症状,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在达到治疗剂量后,患者应继续接受磺胺甲恶唑治疗,以维持对药物的耐受性。

通常,脱敏治疗期为1-2周左右。

脱敏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有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的患者来说,脱敏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脱敏治疗并不能保证患者完全免疫磺胺甲恶唑过敏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脱敏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对于已经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脱敏治疗可能不安全。

对于这些患者,应该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案,比如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来代替复方磺胺甲恶唑。

总之,复方磺胺甲恶唑快速脱敏方法是一种可以让患者耐受该药物的治疗方法。

通过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适应并产生耐受性。

然而,脱敏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黄胺类药物过敏怎么办?

黄胺类药物过敏怎么办?

黄胺类药物过敏怎么办?我们每个人因为自己身体本身存在差异,有的人的体质就比较敏感,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比较大,有些人就是对一种黄胺类药物过敏,大家知道怎么办吗?如果您出现了这种情况您不要着急不要慌张,对药物过敏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日常中并不是离不开这些药的,我来给大家说一下缓解方法。

提到磺胺药,年龄偏大的人都熟悉,它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广泛使用。

随着各类抗菌药物的问世,磺胺类药物治疗地位逐渐被取代。

由于磺胺类药物目前已很少使用,许多医务工作者在询问患者过敏史时,往往忽略了对磺胺过敏史的询问,也很少有患者主动告诉医师自己对磺胺药过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药物与磺胺类结构相似,可能和磺胺类存在交叉过敏。

因此,忽略磺胺过敏史,很可能为用药安全埋下隐患。

那么,磺胺过敏者除了禁用磺胺类抗菌药外,还有哪些药物是应该避免使用或是慎用的呢?又有哪些人群是特别需要向医师提供自己有磺胺过敏史的呢?首先,和磺胺类药物结构相似的一些药物由于存在药物交叉过敏,都应该慎用,以免出现和磺胺过敏相似的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磺酰脲类降糖药。

磺酰脲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之一,该类药物因含有与磺胺类药物相似的基团——对氨基本磺酰胺基,容易与磺胺类发生药物交叉过敏反应。

品种包括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等。

其次是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的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克)、吲达帕胺(寿比山、纳催离),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布美他尼在化学结构的7位也有磺酰胺基团(SO2NH2),因此与磺胺类会发生交叉过敏,应尽量避免使用。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也应避免使用。

如降压药: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海捷亚)、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安博诺)、缬沙坦氢氯噻嗪(复代文),降糖药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成分。

塞来昔布是一类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成人急性疼痛,缓解骨关节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实际工作:患者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过敏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临床实际工作:患者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过敏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临床实际工作:患者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过敏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临床实际案例,患者中年女性头痛1天,主要表现,入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头昏、恶心无视物旋转、耳鸣,无胸闷、气紧,无心累、心悸、无腹痛、腹泻,无意识丧失,急诊收入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史,长期服用“阿卡波糖、格列齐特,比格列酮”控制血糖,曾行“阑尾切除术”;药物史:患者对多种抗菌药物过敏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

查体:神清,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 3cm,光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存在,伸舌不偏,余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颈阻阴性,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双病理征阴性,深洗感觉及共济运动未见明显异常。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于湿罗音,心律其,各游膜听诊器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颅脑+胸部CT:1、平扫颅内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征原:2、双肺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轻度下移。

血常规:白细胞数目 12. 0x10 9/L偏高淋巴细胞数目1. 17x10^9/L 中性粒细胞数目 9. 1x10^0/L偏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1%,降钙素原:0.7 ng/ml,体温39.7 ℃;红细胞数目正常,肝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感染性发热 2、2型糖尿病血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患者药敏报告几乎对所有药物敏感,但患者药物史对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过敏,请问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临床医生给予阿米卡星0.2g q12h进行治疗,第一天患者仍发烧,后临床药师经过会诊建议,磷霉素4g q8h 联合阿米卡星0.2g q12h 进行治疗,第一天单用阿米卡星患者体温39.5℃,第二天联合磷霉素体温下降到39.2℃,第三天体温37.4℃,第四、第五天有反复为38℃、38.7℃,第六天开始感染逐渐控制并好转,血常规、降钙素原恢复正常值。

磺胺药的脱敏疗法

磺胺药的脱敏疗法

磺胺药的脱敏疗法朝阳医院-----曹彬2013.8.14 13PM呼吸科收治了一个肾移植后2月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确诊PCP,但是既往有磺胺药过敏史(皮疹),主治医生请我会诊,询问能否使用磺胺药物。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磺胺药有几个注意事项:1. 能不用磺胺,尽量不用,有时脱敏也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 如果权衡利弊必须使用磺胺药五,在脱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终止;3. 脱敏过程中,每小时饮水180ml。

文献出处:Clin Infect Dis. 1995 Apr;20(4):849-53.Rapid oral desensitization to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Z): use in prophylaxis for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AIDS who were previously intolerant to TMP-SMZ.Gluckstein D, Ruskin J.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Cente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27, USA.Abstract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Z) is the drug of choice as prophylaxis for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AIDS. However, adverse reactions ascribed to TMP-SMZ are common in such patients. We previously described a rapid method of oral TMP-SMZ desensit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intolerance to the drug.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long-term clinical utility of our desensitization protocol,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22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esensitization. Prior to the procedure each of the study subjects had exhibited moderate to severe reactions to TMP-SMZ. Desensitiz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19 (86%) of the patients. The three patients for whom desensitizationfailed experienced chills and/or vomiting that resolved promptly with symptomatic therapy. One of the 19 patients was unavailable for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remaining 18 patients, three discontinued taking TMP-SMZ within 2 weeks of desensitization because of macular rash and fever. The other 15 (71%) of the evaluable patients tolerated both desensitization and subsequent prophylaxis and took TMP-SMZ for a mean of 14 months (in some cases, for as long as 41 months). None had P. carinii pneumonia while receiving TMP-SMZ.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patients who are presumed to be TMP-SMZ-intolerant can be rapidly desensitized with oral TMP-SMZ and subsequently receive the drug for protracted periods as effective prophylaxis for P. carinii pneumonia.(PMID: 7795084)具体脱敏方法如下:临床常用的磺胺药为复方磺胺甲恶唑分散片(TMP-CO),每片含有甲氧苄啶(TMP)80mg,磺胺甲恶唑(SMZ)400mg。

磺胺过敏者看过来

磺胺过敏者看过来
高血 压 是 一 个 多 方 面 引 起 的 慢 性 疾病 , 需 要 长 期控 制 ,因此 患 者 切 不 可 懈 怠 ,除 药 物 治 疗 外 ,生 活 方 式 的调 整 更 为 重 要 。
一 提 到 磺 胺 过 敏 ,您 肯 定 会 想 敏 ? 原 来 ,“磺 胺 类 抗 生 素 ”中真 正
有 些 患者 不禁 问 ,药 名 中没 有
5.其 他 类 ,如 丙 磺 舒 、乙 酰 唑
“磺 胺 ”两 个 字 。为 什 么 用 了 也 会 过 胺 、坦 索 罗辛 、布林 佐 胺 (派 立 明 )。
28 l[2017。12】l
篙 零
为23_4。 通 常 认 为 ,成 人 的 BMI数 值 ,低 于 18.5为 过 轻 ;18.5~23.9为 正 常 ,24~27为 超 重 ;28~32为肥 胖 ;高 于 32为 非 常肥 胖 。 具 体 衡 量 一 个 人 是 否 肥 胖 时 还 需 要 综 合 考 虑 腰 围 、脂 肪 比例 等 其他 因素 。 对 于 高血 压 患 者 ,可 以用 BMl来 自测 自 己的 肥 胖 程 度 , 将 体 重 尽 可 能控 制在 正 常 范 围 之 内。
说 明 书 中也 写 着“磺 胺 过 敏 者慎 用 氯 噻 嗪 、格 列 美 脲 、塞 来 昔 布 。 为
呢 ”?现 请 天 津 市 第 四 中心 尹静 文 此 ,药 师 列 出 了磺 胺 过 敏 者慎 用 的
药 师 ,跟 大 家 说 说 “磺 胺 过 敏 那 些 药 品 如 下 。
事 ”!
到 “一 种 消 炎 药 ,叫 磺 胺 × X × ”, 引 起 过 敏 的 是 “磺 胺 结 构 ”,确 实 很
可 是 ,磺 胺 过 敏 者 ,只 是 对 磺 胺 类 多 药名 中没 有 “磺 胺 ”,但 药 品化 学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1.引言1.1 概述在磺胺类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虽然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对于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常见的和严重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发热、药物热、过敏反应等,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可能引发药物热休克综合征、皮肤坏疽、剥脱性皮炎等危及生命的病症。

针对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及时监测和评估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医务人员应对病情的变化和患者的不适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和用量。

其次,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也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不同患者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此外,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总之,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我们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必须关注的问题。

通过监测和评估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在临床应用磺胺类药物时,我们必须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应对不良反应的出现。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磺胺类药物的一般情况,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二部分将阐明磺胺类药物的防治措施,包括监测和评估不良反应以及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强调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这些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服用八项注意

磺胺类药物服用八项注意

龙源期刊网
磺胺类药物服用八项注意
作者:程怀孟
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04期
磺胺类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多辛等,由于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许多医生或患者喜欢选用。

但是服用磺胺类药物要注意以下八点。

1.过敏者禁用:磺胺类药物过敏反应常见,而且有的患者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如引起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

因此,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有过敏史者更应禁用。

2.婴儿要慎用:婴幼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太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可引起脑性核黄疸等副作用。

3.首剂要加倍:首剂加倍指第一次服药时,用药量要加倍,目的是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有效值。

如果首剂不加倍,不能有效杀菌、抑菌,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4.要多饮水:磺胺类药物主要在小肠吸收,另一部分经肝脏分解代谢后成为无效的乙酰磺胺,然后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

乙酰磺胺的溶解度较低,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少尿、腰痛等症状,因此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要多喝水,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

5.同服小苏打:小苏打可以碱化尿液,提高乙酰磺胺的溶解度,减少尿结晶的形成。

6.忌服酸性药: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胃蛋白酶合剂等,能酸化尿液,降低乙酰磺胺溶解度,析出结晶。

酸性食物如醋也要少吃。

7.勿时用时停:细菌容易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不要时用时停,也不要自行减少药量,应该遵医嘱按量按时服用。

8.要查血常规:磺胺类药物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一周以上要查血常规。

如白细胞降低,应该停药。

对磺胺过敏者慎用药物防止交叉过敏

对磺胺过敏者慎用药物防止交叉过敏

对磺胺过敏者应慎用的药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抗菌药,曾经被广泛地使用,后来因为过敏反应常见(如皮疹),且有的患者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如引起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甚至还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应用日趋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常用的很多药物与磺胺类结构相似,可能和它们存在交叉过敏。

药物交叉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已经对某一种药物发生了过敏反应,以后使用的另一种药物,虽然与首次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同,但是,在化学结构上与前者相似,同样会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磺胺类过敏患者应慎用磺胺类抗菌药,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增效联磺片。

同时,还应该慎用和磺胺类抗菌药化学结构相似的一些药物,它们都有磺酰氨基。

以下介绍几种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的药物1.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消渴丸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2.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

含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药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

此外,寿比山是吲达帕胺片的商品名,它是一种具有钙拮抗作用的磺胺类降压利尿剂,都应尽量避免使用。

3.解热镇痛抗炎药: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尼美舒利,不可用于已知对磺胺过敏者。

4.抗痛风药:丙磺舒,含有磺酰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也要禁用。

5.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由于磺胺基团与碳酸离子结构相似,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

所以,对磺胺类抗菌药过敏的患者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以免误服这些药物。

如果患者不小心误服了和磺胺类抗菌药结构相似的药物,出现过敏症状,如恶心、呕吐、眩晕、皮疹等,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同时,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及所服用药物,以便医生判断病情,及时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用药常识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大多是口服剂型,方便患者使用。

在临床治疗和患者自我药疗中,磺胺类药依旧占有重要位置。

但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特别是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一般表现为皮疹、药热;长效类磺胺药由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停药数天血中仍有药物存在,故危险性很大,甚至可出现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多种与磺胺类结构相似的药物也过敏。

以下几类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①磺酰脲类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等,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明确写明“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②解热镇痛抗炎药: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西乐葆),不可用于“已知磺胺过敏者”。

③降压药:吲达帕胺,如寿比山、纳催离等,说明书中也明确注明“磺胺过敏者禁用”。

④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也不能耐受本品。

⑤利尿剂: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对利尿药呋塞米(速尿)和氢氯噻嗪亦可能过敏,及含有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如一些降压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还应禁用柳氮磺吡啶、丙磺舒、氨苯砜等药物,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中药复方制剂(如消渴丸含格列本脲)也应避免使用。

服用以上药物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马上到医院就诊。

文/王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