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喝酒导致心肌病

合集下载

白酒对心脏的危害

白酒对心脏的危害

白酒对心脏的危害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白酒对心脏的危害》的内容,具体内容:相信有些人有过这种经历,一顿饭时间,同时喝了白酒和啤酒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一起来看一看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相信有些人有过这种经历,一顿饭时间,同时喝了白酒和啤酒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一起来看一看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流动不规则。

酗酒者往往会受到心肌病的困扰,它会造成心脏肌肉松弛和下垂。

心肌病患者通常会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疲劳、肝脏肿大和持续咳嗽。

饮酒还会增加人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

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更会造成心梗、脑梗突发。

酒精损害心脏,引起心律失常。

酗酒还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上酗酒的情绪激动,心肌耗氧量增加,对有冠心病的人容易促使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女性喝酒的常见危害1、女性常喝酒影响下一代。

少量饮酒对身体有益,但有些年轻的女性在一些应酬活动中,也是推杯换盏,酒不离口,这样对于女性健康来说伤害是很大的。

因为酒对卵子有毒害作用,卵子会受到酒精的毒害。

由这种受精卵发育成的胎儿,生长迟缓,大脑受损,出生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受到影响,所以,青年女性要慎喝酒,适量喝酒,更不可喝酒成瘾,也不要暴饮,否则对本人和下一代都不利。

2、女性经期最好别喝酒。

月经来临前及期间,女性受激素分泌影响,体内分解酶的活动能力低下,酒精代谢能力下降,结果使得酒精不易迅速从血液中排泄出去,而是变成了对身体有害的"酸性物质"。

为清除这些酸性物质,肝脏就要不断地制造出酶。

其结果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引发肝脏机能障碍的可能性也加大。

有报道称,同样是喝酒,女性经期饮酒引发肝损害或酒精中毒的几率将比男性多一半。

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缺乏分解酶,如果一时喝得过多,将使处于醉酒状态的时间延长、酒醉感觉或症状也会更严重。

看酒后百态辨五脏健康

看酒后百态辨五脏健康

看酒后百态辨五脏健康
酒后百态,是指人在饮酒后表现出的各种状态和行为。

对于健康人而言,适量饮酒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过量饮酒却很容易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伤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观察酒后百态来判断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

下面,就让我们从五脏的角度来分析酒后百态。

一、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解毒、代谢、贮藏养分的重要器官。

饮酒后如果出现面色潮红、口干舌燥、头痛头晕等症状,说明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如果长期饮酒并不注意保护肝脏,就会导致肝脏炎症、硬化等疾病。

二、心脏
心脏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饮酒后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说明心脏可能出现问题。

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病变等病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三、肺脏
饮酒过量会导致人的呼吸系统受到影响,尤其是酗酒者更容易患上肺部感染等疾病。

因此,如果饮酒后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说明肺脏可能出现问题。

四、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负责排出人体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等,也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酗酒不仅容易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还会引起肾小球硬化等病症。

五、脾脏
脾脏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官,承担着维持免疫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功能。

如果饮酒过量,就会增加肝脏、胃肠等器官的负担,从而导致脾脏功能减弱,引起脾虚等病症。

总之,饮酒虽然可以舒缓身心、放松心情,但是如果饮酒过量、长期酗酒,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自觉保护身体健康,合理饮酒。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酒后百态,及时发现身体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

喝酒的危害

喝酒的危害

具 健体 康饮 饮酒 食量 :还 保需 持根健据康个的人饮情食况习和惯医对生于的保建护议身来体确健定康非常重
3
要。建议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瘦肉、鱼 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
的食物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是及早发现健康问题的关键。
4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消化系统问题
饮酒可能会引起胃溃疡、胃炎、胰腺炎和食管炎等消化系统问 题。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
神经系统问题
饮酒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包括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 定、判断力下降等问题。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酒精依赖和 慢性酒精中毒
其他健康问题
饮酒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低下、 骨质疏松等。酒精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喝酒的危 害
汇报人:x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
1 抽烟的危害 2 喝酒的危害 3 如何减少危害?
喝酒的危害
1
抽烟和喝酒被许多人视为 一种社交行为,甚至有些 人认为这些习惯可以带来
放松和愉悦
2
然而,抽烟和喝酒对身体 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3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 危害
抽烟的危害
A
心血管疾病:抽烟可以导致心脏 血管硬化,增加心胞,导致胆固醇 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动脉硬化
B
肺癌:抽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 因之一。香烟中的致癌物质可以 引起肺部细胞的突变,导致肺癌 的发生
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抽烟可 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 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 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饮酒对生活的十大危害

饮酒对生活的十大危害

饮酒对生活的十大危害饮酒对个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十大危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风险以加深对酒精的认识。

1. 健康风险:频繁饮酒会增加患各类疾病的风险,包括肝病、心脏病、肾病、胰腺炎等。

长期过量的饮酒还可能导致肝硬化和酒精中毒。

健康风险:频繁饮酒会增加患各类疾病的风险,包括肝病、心脏病、肾病、胰腺炎等。

长期过量的饮酒还可能导致肝硬化和酒精中毒。

2. 成瘾风险:饮酒的过程中,酒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使人感到愉悦。

因此,饮酒容易形成对酒精的依赖,导致酒瘾形成和渐进性的酗酒问题。

成瘾风险:饮酒的过程中,酒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使人感到愉悦。

因此,饮酒容易形成对酒精的依赖,导致酒瘾形成和渐进性的酗酒问题。

3. 心理健康风险:饮酒可能增加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酗酒时可能出现暴力倾向、自杀倾向以及记忆和注意力问题。

心理健康风险:饮酒可能增加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酗酒时可能出现暴力倾向、自杀倾向以及记忆和注意力问题。

4. 个人关系风险:酗酒会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经常饮酒可能导致亲友关系紧张、婚姻破裂和朋友的疏远。

个人关系风险:酗酒会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经常饮酒可能导致亲友关系紧张、婚姻破裂和朋友的疏远。

5. 经济风险:大量的金钱花费在酒精上可能给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酗酒者可能经常以不必要的开支来满足他们对酒精的需求。

经济风险:大量的金钱花费在酒精上可能给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酗酒者可能经常以不必要的开支来满足他们对酒精的需求。

6. 驾驶风险:酒驾是非常危险且违法的行为。

饮酒后驾车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伤及自己和他人。

此外,酒驾还会面临法律制裁。

驾驶风险:酒驾是非常危险且违法的行为。

饮酒后驾车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伤及自己和他人。

此外,酒驾还会面临法律制裁。

7. 工作表现风险:长期酗酒可能导致工作表现下降,缺勤率增加,甚至失业。

酒精对工作效率和判断力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表现风险:长期酗酒可能导致工作表现下降,缺勤率增加,甚至失业。

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演讲稿

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演讲稿

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演讲稿喝酒对人体的危害。

喝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也是很多人放松心情的方式。

然而,喝酒对人体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喝酒对人体的危害。

首先,喝酒对肝脏的损害是最为严重的。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首先被肝脏代谢。

长期酗酒会导致肝脏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疾病。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受损就会对整个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喝酒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大的危害。

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酗酒还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有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

再者,喝酒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也是不可小觑的。

过量饮酒会对大脑产生抑制作用,长期酗酒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严重的酗酒还会导致脑萎缩、神经元凋亡,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此外,喝酒对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

过量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同时,酒精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导致营养物质无法正常吸收,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喝酒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

长期酗酒会导致人格扭曲、情绪不稳定,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而且,酗酒还会对家庭、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家庭破裂、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饮酒,适度饮酒,健康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喝酒对身体的危害,珍爱自己的健康,远离酗酒的危害,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谢谢大家!。

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治

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治

临 床 进 展CH I N ESE C O MMUN I TY DOCT ORS4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6期(第10卷总第183期)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治谭亚芹132000吉林省地方病二所发病机制研究表明,饮酒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是明确的,饮酒量与心肌损伤程度也是平行的。

国内多数资料认为,日饮白酒150m l,持续5年以上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

乙醇(酒精)致心肌损害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较多文献认为,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均对心肌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

乙醇可降低三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及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等的活性,使心肌细胞对脂肪酸的利用产生障碍,心肌细胞内甘油三酯、磷脂酰乙醇、脂肪酸乙酰酯等堆积,这些产物均可损伤心肌。

由于乙醇的长期作用,心肌产生进行性损伤,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均下降,表现为心室舒张末充盈压增高,射血分数下降。

临床表现酒精性心肌病起病隐匿,多见于大量饮烈性酒10年以上者,一般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病人症状各不相同,主要与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有关。

乙醇常导致弥散性心肌损伤,心肌搏动减弱,心排血量降低,因此酒精性心肌病常表现为全心功能不全。

由于右心功能不全时症状相对轻微,而左心功能不全时呼吸困难较为突出,因而病人常因左心衰竭症状而首诊,而此时病人往往已有较明显的右心衰竭。

体检可发现:心脏不同程度扩大、心律不齐、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两下肺湿性啰音及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

乙醇对心肌损伤可首先表现为心律失常,若此时心脏病变较轻微,这种心律失常往往被认为是非病理性的。

急性酒精中毒时床边心电监测发现,最初12小时内可有较频繁的室性早博出现,同时由生化分析发现,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明显升高,此时普萘洛尔能明显降低这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表明交感神经在酒精所致心律失常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长期饮酒者Hg 2+缺失也很常见,这也是致心律失常的一个危险因素。

喝酒猝死案例

喝酒猝死案例

喝酒猝死案例:一个警示故事背景喝酒猝死是指因大量饮酒导致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突发死亡的现象。

酒精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饮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喝酒猝死案例时有发生,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要保持适度的饮酒习惯,避免过度饮酒的危害。

案例一:名人猝死引起的关注背景2012年,英国女演员梅莉尔·斯特里普的继女,音乐家妮克·凯弗猝死的消息震惊了全球。

妮克·凯弗是一名有才华的音乐家,享年30岁。

她在去世前一天晚上参加了一场派对,期间饮酒过量。

过程据目击者称,派对上的酒精饮品种类繁多,妮克·凯弗在晚上喝了大量的红酒、白酒和香槟。

她在短时间内消耗了大量的酒精,身体无法承受,最终导致了心脏猝死。

结果妮克·凯弗的猝死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对酒精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个案例让人们意识到,即使是年轻、健康的人也可能因过量饮酒而丧命。

同时,这也引发了对派对文化和饮酒文化的反思,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案例二:校园酒后猝死引起社会关注背景2015年,中国广东省一所高校发生了一起校园酒后猝死案件。

一名大二学生小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酒文化节活动后突发心脏骤停,最终不治身亡。

过程据参与活动的学生回忆,酒文化节上提供了大量的酒精饮品,参与者可以自由品尝。

小明在活动期间过度饮酒,一度醉倒在地,但并未引起他人的重视。

活动结束后,小明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晕倒,同学们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小明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结果这起校园酒后猝死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讨论。

人们开始反思校园酒文化的合理性和推广方式,呼吁加强对大学生的酒精教育和健康意识培养。

学校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加强了对校园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案例三:职场酒后猝死引发法律讨论背景2018年,日本一家大型企业发生了一起职场酒后猝死案件。

一名中层经理在公司年度聚餐后突发心脏骤停,最终不治身亡。

酒精代谢障碍会增加哪些疾病风险

酒精代谢障碍会增加哪些疾病风险

酒精代谢障碍会增加哪些疾病风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和放松方式。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可能存在酒精代谢障碍,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和分解摄入体内的酒精,从而增加了患上多种疾病的风险。

首先,酒精代谢障碍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当酒精进入体内后,肝脏中的酶会将其分解为乙醛,然后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但对于存在酒精代谢障碍的人来说,这个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乙醛在体内积聚。

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它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发炎症反应。

长期的酒精代谢障碍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这是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的堆积。

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此时肝脏的炎症加重,肝细胞出现坏死和纤维化。

再严重下去,就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肝脏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其次,酒精代谢障碍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过量饮酒本身就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对于酒精代谢障碍的人来说,这种风险更为显著。

酒精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

长期的酒精摄入还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问题。

此外,酒精代谢障碍会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它会使血管狭窄、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再者,酒精代谢障碍与消化系统疾病也息息相关。

除了对肝脏的损害,酒精还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对于酒精代谢障碍的人来说,由于酒精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对胃黏膜的刺激更为持久和严重,容易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此外,酒精还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长期的酒精代谢障碍还可能增加患上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是逢年过节、朋友聚会必不可少的东西,古往今来,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酒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适量饮酒可以使人消除疲劳、心情舒畅,可以增加社交活动和节日中欢聚喜庆的气氛,而且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的,尤其是干红葡萄酒对健康的益处已得到公认。

但是,过量喝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60种疾病是由于不健康饮酒造成的,如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胃溃疡、糜烂、出血、酒精性急性胰腺炎、酒精中毒性脑病、酒精性心肌病等。

这里主要谈谈与酒精有关的酒精性心肌病。

酒精毒害心脏致心力衰竭
酒精性心肌病是指长期持续过量饮酒引起的心肌病变,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心肌病,是一种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该病是我国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戒酒和治疗,就会发展至心力衰竭,危害严重。

随疾病进展,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酒精损害心脏的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酒精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引起心肌损害:
(1)乙醇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心肌细胞损害;
(2)乙醇破坏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致使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3)乙醇代谢产物乙醛损伤心肌;
(4)乙醇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长期受儿茶酚胺刺激可使心肌肥厚,并发心律失常;
(5)长期饮酒可造成营养障碍、b族维生素及叶酸不足,造成硫胺素缺乏而引起心肌病变;
(6)可能与酒精饮料中的添加剂(钴)所致的心肌毒性作用有关。

总之,长时间大量饮酒终致心肌细胞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使得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导致心力衰竭。

早期症状易忽略
酒精性心肌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甚至可以无任何症状。

随着疾病进展,渐渐出现疲乏无力,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但往往容易被忽略,通常发展到心功能不全阶段才来就诊。

临床常见情况如下:
1.心脏增大:往往是酒精性心肌病最早的表现。

多在体检、胸透、做彩超时发现心脏呈普大型。

2.心力衰竭:常缓慢出现,早期偶有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继而出现明显的左心功能不全表现,即白天轻体力活动则感呼吸困难,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

严重者也可以合并右心衰竭,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胸腔积液等。

3.心律失常:房颤、室早多见。

严重者可出现室速、甚至室颤。

有酗酒猝死者,多为室颤所致。

4.体检可发现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舒张期奔马律、心律不齐、两下肺湿性??音及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

辅助心电图检查常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房性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常见。

超声心动图检查很重要,可见全心扩大、弥散性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等。

诊断标准分4类
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有4个:
(1)长期大量饮酒史或反复大量酗酒史(一般指白酒150毫升/天以上,啤酒4瓶/天以上,持续6~10年以上)。

(2)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示心室扩大、心功能减低、肺淤血征。

(3)既往无其他心脏病病史,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4)酒精性心肌病早期,戒酒3~6个月后,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可以逐渐逆转。

治疗关键是戒酒
在早期,酒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是可逆的,停止酒精摄入可阻止损害进展。

因此,病程早期及时戒酒,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以消除,心脏大小也可逐渐恢复正常。

即使心脏明显扩大伴有严重心力衰竭者,戒酒治疗仍可使预后得到改善。

有轻度心力衰竭时,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及适当利尿治疗即可使心功能得以改善;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其治疗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利尿药、洋地黄、血管扩张药和acei 为主,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包括低血钾和低血镁。

有单纯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时,可不必处理;但若出现快速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因儿茶酚胺在酒精致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故可首选β受体阻滞药。

当合并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时,除了戒酒,还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预后喝酒要适度
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优于扩张性心肌病。

为了好理解,用数字描述:即,1996年有人随访了23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其1、5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1%和81%;而对照组52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分别为89%、48%和30%,两者差异则很大。

1974有人对64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做了4年的随访,发现戒酒者病死率为9%,而没有戒酒者病死率为50%。

因此,能否戒酒明显影响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

最后,以美国医学营养保健指南颁布的适量饮酒标准供读者参考:按人体对酒精的最大耐受能力或代谢能力计算,以12克酒精为1个饮酒单位。

1个饮酒单位相当于啤酒270 毫升、红酒100毫升、40度白酒30 毫升。

男性1次可饮2个单位的酒精含量的酒类,女性1次可饮1个单位的酒精含量的酒类,每周最好有2~3天完全禁酒。

饮酒量要参考体重、家族史、疾病史、种族、性别、心理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