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饲养管理整理

合集下载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种鸡换羽时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

在饲养管理上应设法推迟换羽时间,一旦开始换羽应力求缩短换羽期,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种鸡的饲养管理1、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方式为了提高种蛋品质和生产效率,便于操作管理,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一般采取一笼一鸡的笼养方式。

(1)种鸡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具有羽、胫、喙三黄典型特征的个体,公鸡应选体型大而健壮、活泼、性欲强的个体,母鸡可选中等体型、丰满、冠鲜红的个体。

(2)公母比例笼养采用人工授精的宁都黄鸡的种公鸡与种母鸡的比例以1∶20~2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在选留公鸡时,数量要比实际需要多一些,以作备用。

(3)上笼时间宁都黄鸡生长到70—80日龄左右时,即应上笼饲养,以方便限料饲养。

(4)人工授精公鸡采精2—3天后要休息一天,时间应固定在下午2~4点进行,一般是使用原精液,不要稀释,现采现用。

输精后当日下蛋的母鸡重复输精一次,一般宁都黄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2、种鸡的饲养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影响种鸡产蛋量和受精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种鸡鸡群的整齐度有关,种鸡的饲养既要充分满足种鸡产蛋的全面营养需要,又要防止种鸡过肥,造成产蛋率和受精率低。

(1)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种鸡产蛋后,对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营养要求要全面,粗纤维含量应少于5%,但对淀粉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要控制饲喂。

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和体重的变化,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产蛋旺盛时,要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无机盐。

(2)抓好鸡群整齐度有些鸡群平均体重已达标准要求,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的过肥,小的过弱,都是低产鸡,增加整齐度,即可提高产蛋量。

如发现整齐度太差,应立即全部称重,然后根据不同体重,分别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尽量使绝大部分鸡只体重保持同步增长。

种鸡饲养管理

种鸡饲养管理

第三章:种鸡场日常生产管理根据整个肉种鸡生产过程来划分,整个种鸡的饲养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四个阶段:空舍期、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不同阶段对种鸡的饲养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

第一节:空舍期生产管理一、空舍期的主要工作1、鸡群淘完后,把鸡舍用水喷湿,封闭三天。

2、整理场内库房。

3、鸡舍内的拆卸工作(按先后顺序):A、把蛋箱内蛋窝底掏出,放操作间,拆走蛋箱放在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C、公鸡料盘(公鸡料桶)拆走放在库房,公鸡料线升高。

D、拆料箱,料线,水线升高,料箱放在指定地点。

E、拆走各栋的暖风带和彩带布,捆好放在各栋操作间。

G、拆走各栋所有的栖架放在场内指定位置,便于冲洗。

在拆除栖架的同时,用铲子把鸡粪刮掉。

I、拆走各栋的钢梁,用铲子把鸡粪刮掉,然后放场内指定位置。

J、把遮光罩从鸡舍末端抬出鸡舍,放在场内指定位置。

K、拆走各栋的电机,由场内电工负责拆卸和保养,拆完放到库房(拆时做好标记),注:各栋留两台电机不拆,备清粪用。

B、拧下节能灯收好,同时关闭电源。

注:各栋留一路不拧,备清鸡粪用。

L、拆卸工作的要求:对于易损物品要小心谨慎、轻拿轻放;对安装有难度的,拆时作好标记对各种贵重设施要专人负责、专人拆卸、专人安装。

M、淘汰鸡群后,全场立即投放老鼠药N、清理收集场内各栋零散蛋盘、蛋筐,及时返回鸡场。

4 、清粪A、要尽快把鸡粪从鸡舍内清走,拉粪车辆要配备苫布,防止鸡粪撒在场区。

B、鸡舍内鸡粪清完后,要铲刮帚扫干净。

C、清粪车走指定路线。

D、清完粪后,拆除电机。

E、清除鸡粪过程中,场内要派人看管,以防固定设备损坏或丢失。

5、冲洗A、先冲洗料库、蛋库及草库,准备把冲干净的东西放在里面。

B、冲栖架:C、冲洗蛋箱:D、冲钢梁:E、清洗水箱,侵泡水线:清扫鸡舍四周卫生。

F、冲洗各栋鸡舍和操作间及暖风机:E、冲洗蛋窝底和公鸡料盘(公鸡料桶),放入鸡舍指定位置。

G、冲洗各栋暖风带。

再次清扫鸡舍卫生,要彻底不留死角。

6、消毒A、鸡舍的第一遍消毒将消毒液按说明稀释完毕,把冲洗机的枪调成雾状,对鸡舍进行喷洒消毒。

种鸡管理制度文本

种鸡管理制度文本

种鸡管理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种鸡生产管理,提高种鸡生产效益,保障种鸡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种鸡生产管理及相关工作。

第三条种鸡管理应遵循“科学管理、务实创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种鸡管理应根据种鸡种类、生长周期、生产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第五条种鸡管理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种鸡生产。

第六条种鸡管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章种鸡基本要求第七条种鸡应选用优良种、健康种,保证种鸡的遗传品质。

第八条种鸡应配备合适的鸡舍、饲料、药品等设施,保证种鸡的生存环境。

第九条种鸡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种鸡健康。

第十条种鸡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力,预防疫病流行。

第十一条种鸡应定期进行营养配餐,保证种鸡的养分需求,促进生长发育。

第十二条种鸡应遵循有序繁殖原则,避免近亲交配,保证种鸡后代品质。

第十三条种鸡管理应确保母鸡、公鸡比例适当,保证繁殖效果。

第三章种鸡管理流程第十四条种鸡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种鸡选育: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种鸡品种,购买健康的种鸡。

(二)种鸡饲养:建立科学的饲养方案,保证种鸡的饲养条件,定期进行饲料配送。

(三)种鸡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病传播,提高种鸡免疫力。

(四)种鸡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种鸡健康,防止疫病流行。

(五)种鸡繁殖管理:遵循有序繁殖原则,定期进行繁殖计划,保证种鸡后代品质。

第十五条种鸡管理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种鸡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疫苗接种等情况。

第十六条种鸡管理应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种鸡的生长情况、饲养条件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种鸡管理措施第十七条种鸡管理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保证种鸡管理质量。

第十八条种鸡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种鸡质量,提高种鸡生产效率。

第十九条种鸡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防火、防盗、防病等工作,确保种鸡生产安全。

种鸡的饲养方法

种鸡的饲养方法

种鸡的饲养方法如果一个场、户养上千只种鸡,可年获利3~5万多元,因此养种鸡是致富较快的项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鸡的饲养方法(1)公母种鸡分饲种雏可从1日龄开始,将公母雏鸡分栏饲养。

到18-20周龄转舍时,先将公鸡提前4-5天转入成年鸡舍,使其熟悉公鸡料桶和占有环境优势。

然后再转入母鸡。

母鸡料具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料桶式,如塑料桶式喂料器。

人工加料,饲料从桶内流向料盘,料盘上有防栖栅,栅格宽43-45毫米,用以限制公鸡吃料。

另一类是机械加喂料线,供料部分有料箱、料槽、链条、转角轮和调节器等。

链条有多种形式如扁平链、哈特链及螺旋链等。

其运料速度各异,扁平链每分钟运料12-18米,哈特及螺旋链每分钟均在30米以上。

公鸡料具有专用公鸡料桶和料线。

料桶的料盘上有栅格或无格均可,料桶吊至距地面41-46厘米的高度,以防止母鸡采食,但每周要按公鸡背高调节料桶的高度,只要公鸡立起脚,弯着脖子吃到饲料即可。

此种料桶亦是人工加料,自动下落的料具。

另一种是公鸡料线,所给饲料通过料管机械送料,分别落入公鸡料盘。

公鸡能和母鸡同时分别采食自己料具里的饲料。

(2)育雏饲养管理曾祖代、祖代0-8周龄,父母代1-5周龄为雏鸡阶段。

育雏期末,根据雏鸡体重、胸角度,参照外貌进行选种。

A、营养与饲料饲养曾祖代、祖代雏鸡与肉仔鸡时,0-4周龄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为23%,代谢能为12.54兆焦/千克;5-8周龄时粗蛋白质20%,代谢能为13.38兆焦/千克。

父母代要求粗蛋质为20%,代谢能为12.12-12.54兆焦/千克。

喂干粉配合饲料,每日早5点至晚8点,喂6次,每3小时喂1次,常备清洁饮水。

B、饲养密度0-8周龄,地面散养密度为20-10只/米2,笼养为40-20只/米2。

第1周龄温度为32-31℃,第2周龄为31-30℃,第3周龄29-28℃,第4周龄27-26℃,第5周龄26-25℃。

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70%,以后逐渐降低至正常。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

白羽种鸡饲养手册白羽种鸡是一种优质的肉鸡品种,适合在家庭农场或养殖场中饲养。

以下是白羽种鸡的饲养手册,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它们并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1. 圈舍建设:- 圈舍应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干燥清洁的地方。

- 圈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确保每只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 圈舍内铺设合适的鸡舍垫料,如木屑、稻草等,保持地面干燥,便于清理。

2. 饲料管理:-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符合白羽种鸡的生长需要。

- 给予足够的饮水,保持水源清洁,随时供应新鲜的饮水。

3. 生长环境:- 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确保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在幼雏期和寒冷季节。

- 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洁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 给予白羽种鸡充足的运动空间,增加其体质和抗病能力。

4. 健康管理:- 定期检查白羽种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给予鸡群适时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

5. 饲养记录:- 记录鸡群的生长情况、饮食量、疫苗接种情况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掌握鸡群的整体情况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6. 市场调查:- 在养殖前,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白羽种鸡的需求和价格趋势,合理安排养殖规模。

7. 注意鸡群行为:- 观察鸡群的行为,特别是群体性的异常行为,如啄羽、打架等,及时排除压力源,保持鸡群稳定。

8. 养殖管理团队:- 组建养殖管理团队,确保有专业的人员负责白羽种鸡的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

请注意,以上是一份基础的饲养手册,具体的饲养管理方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您能够用心照料白羽种鸡,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祝您养鸡事业蒸蒸日上!。

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

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

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养鸡户选择种鸡场的地方时,不能只考虑管理方便,而不考虑防疫隔离和环境条件。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一起来看看。

种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肉鸡养殖中的卫生与防疫(一)、防疫制度:1、卫生制度;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种鸡第一年配种性能较强,而繁殖季节过去之后,应立即淘汰,以免浪费饲料。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管理方式1.笼养方式蛋用种鸡笼养可采用金属大方笼,每笼装18只母鸡和2只公鸡,蛋槽集蛋,料槽喂料,水槽或乳头饮水器喂水。

肉用种鸡笼养必须在底网上加泡沫塑料网或竹底网以防止胸部囊肿,每笼装12只母鸡和2只公鸡.喂料喂水和集蛋同于蛋用种鸡。

大笼饲养笼底离地面60—70厘米,每个笼可容纳20一40只母鸡和2—4只公鸡,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公母鸡可在笼内本交配种.蛋可以滚到笼外。

大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种蛋受精率不高。

尤其是在新组群时,由于鸡群的相互调换,鸡与鸡间不合群而出现打斗的现象。

饲养员必须认真观察,合理调配。

小笼饲养小笼一般为阶梯式多层笼养。

有两层、三层或四层,种鸡多采用两层笼养,方便入工输精的操作:每笼容纳3或4只母鸡,公鸡与母鸡分开饲养,采用人工输精的力式,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易管理和有利疾病控制,单位面积饲养只数多,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值,便于观察鸡群,鸡的伤残率低,受精率高.饲养的公鸡数量少,故多采用此方式。

2.条板一垫料饲养方式蛋用种鸡和肉用种鸡都可以采用条扳一垫料饲养方式。

此方式用料桶喂料,钟式饮水器喂水,产蛋箱集蛋。

在一幢鸡台内进行大群饲养。

此方式比笼养方式的受精率高,但垫料不易解决而且容易造成公害。

(二)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鸡的繁殖期通常为40周。

要求每只肉用种母鸡能繁殖尽可能多的健壮且肉用性能优良的肉用仔鸡。

1.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传统饲养肉用种鸡的全垫料地面饲养法,由于密度小,舍内易潮湿和窝外蛋较多等原因,现今很少采用。

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肉用种鸡饲养方式有如厂3种:(1)漏缝地根:有木条、硬塑网和金属网等类漏缝地板.均高于地面约肋厘米e金属网地板须用大旦金属支撑材料,但地板仍难平整,因而配种受精率不理想。

硕塑网地板平整,对鸡脚很少伤害,也便于冲洗消毒,但成本较高。

[肉种鸡饲养管理的重点方法]肉鸡的饲养管理

[肉种鸡饲养管理的重点方法]肉鸡的饲养管理

[肉种鸡饲养管理的重点方法]肉鸡的饲养管理一、种鸡雏到场前准备工作1.提前预热达到所需的温度,一般在26~28摄氏度,雏鸡到场后再提至32~35摄氏度,如果采用暖风炉供热,不要把热风直接吹到鸡雏身上,通过地面洒水或喷雾等方法使湿度提升到65%~75%。

2.雏鸡到场前准备好凉开水、开食料、抗生素、电解多维、葡萄糖等,并把配有3%葡萄糖的凉开水提前半小时放入笼内。

3.调节好每个笼子挡板,如果水线和饮水器同时使用,应该把水线调节到雏鸡能饮到水的高度,如果不用,应把水线提高,不让雏鸡接触到乳头,到7天再放下让鸡使用。

笼底最好铺垫一层小孔塑料网,防止小鸡雏出现腿部损伤,如果没有塑料网,可铺一层报纸,直至第3~4天撤掉,如果铺纸,饮水器不要放在报纸上,防止水洒在纸上,把鸡雏羽毛弄湿,使雏鸡受凉。

4.计算出每个笼子的鸡数:密度一般1~7天25~30只/平方米。

二、雏鸡到场后1.雏鸡到场后要尽快卸车,做到有条不紊,避免忙中出错。

把装有雏鸡的箱子放在走道中,然后把箱盖打开,按计算好的数量把鸡放入笼子里,让鸡尽快喝到水,然后把纸盒撤出鸡舍。

2.由于公鸡在孵化厅要翻肛鉴别,剪冠、断趾、免疫再加上运输等环节,会使公鸡特别弱,所以要把公鸡放在光线较强、温度较高的上层笼子里饲养,并要细心照料。

3.如果鸡苗能从笼子里跑出来,可把装鸡盒剪成一条一条的来遮挡一下门栏。

4.温度:笼养育雏上层笼与底层笼温度能相差3~4摄氏度,因此最好把鸡放在最上层育雏,然后根据密度依次往下层转,温度一般在32~35摄氏度。

5.光照:由于大部分育雏笼子3~4层垂直重叠,因此灯泡要高低交叉分布,亮度越亮越好,1~3天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1~2小时,直到自然光照为止。

1.体温,在40.9度与41.9度之间,平均体温是41.5度。

雏鸡,但养殖时,雏鸡舍温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钟,就日龄而言,雏鸡高于成鸡。

就性别而言,母鸡高于公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种鸡饲养管理
第一节生产性能指标
一、纯系
品系:从一个品种或品变种内选育出具有一定特征特性的群体,这个群体就叫品系。

如近交系、家系、纯系等。

二、留种禽选择的方法
(一)依照数量遗传学分类的选择方法
1、个体选择
即根据个体表型值进行选择。

适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如蛋重、体重h20.3以上。

2、家系选择
根据家系均值进选择。

适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如产蛋量、受精率等h20.2以下性状。

3、合并选择
兼顾个体表型值和家系均值进行选择。

4、同胞选择
当选择公鸡的产蛋性状时,参考该公鸡的同胞姐妹的产蛋性状。

(二)多性状选择方法
1、顺序选择法
对要选择的性状按重要程度,相关关系(正或负),顺序排列,然后一个个选择,一个性状的目标达到后再选择下一个性状。

2、独立淘汰法
对要选择的每一性状规定一个最低表型值指标,全部达到规定指标的才选择,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都淘汰。

3、选择指数法
对同时要选择的几个性状的表型值,根椐其经济重要性、遗传力、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进行不同的适当加权而综合成一个使个体间或家系间可以相互比较的指数,再按指数的大小决定个体或群体或家系间的选留。

这个指数就叫选择指数,这个方法就叫选择指数法。

指数计算:
指数I=Σwih2i×(100÷Σwih2i)×Pi÷Pi
w 加权系数
h2 性状遗传力
P 留种群体或个体表形值
P原群体平均表形值
三、纯系建立方法
1、纯系含义在家禽育种中,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以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称为纯系。

理论上基因基本纯合的种群称之。

2、培育纯系的目的淘汰不利基因,提高有利基因比例,提高基因纯合度。

3、纯系建立法
(1) 近交法采用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育成近交系。

特点是育成新品系快、淘汰率高成本大。

(2)家系育种法这是60年代以来形成品系常采用方法之一。

家系:由一个公禽配若干个母禽组成的种群称之。

利用家系育种,形成优良家系,然后封闭血缘,进一步繁殖选育,即可得到具有一定性能特征,而血缘又不致过高的品系。

特点:工作量大、投资大、易得到多个新品系。

(3)封闭育种法建立新品系根据育种目的和家禽性能特征,从原始禽群中,选出相同性能特征的个体,组成育种群,加以封闭,在封闭群体内进行繁殖选育。

特点:工作量小、投资小、时间长、效果不够理想。

(4)正反反复选择法建立新品系简称RRS法。

特点:避免近交、选育与商品生产结合、但太花时间,局限性大。

(5)合成法建立新品系近年来国外有所谓合成品系(纯系),其法系利用几个具有所希望特定特点的品种或品系,合成为一个具有这些特定特点的新品系。

其方法:先正反杂交后纯繁
4、纯系育种素材的选择
(1)直接用纯系作为育种素材指国内或国外育种场培育的纯系(曾祖代),引进成本很高。

(2)直接用品种内杂交种作为育种素材指国内或国外育种场培育的祖代或父母代种,国内没有混杂的地方品种也属于这种类型。

通常采用的育种素材。

(3)直接用混杂地方品种或商品代作为育种素材,但提纯较难,时间较长。

5、纯系规模
一个育种场,4个以上纯系(父系与母系);一个纯系内20个以上家系(或近交系或合成系等)。

即至少父系20个家系,母系20个家系。

6、纯系闭锁群选育程序
一世代系谱孵化→出雏→育雏→6~8周测定性状指标、转栏→育成→120~140日龄测定性状指标、转栏→产蛋期→290~300日龄测定性状指标、统计、选种→308~340日龄留种蛋→二世代系谱孵化
300日龄前为鉴定群;300日龄后留作种用的公母鸡为核心群。

四、配套系与杂交繁育体系
1、概念
配套系含义: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纯系组合,这一特定纯系组合即构成配套系。

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称为杂交繁育体系。

配合力含义:配合力是指种群通过杂交获得的优势程度。

配合力有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指后代获得亲代的平均值,特殊配合力指后代获得亲代平均值以
上的效果,即杂种优势,是基因发生显性效应和互作效应的结果。

2、配合力的测定
父系纯系分别配母系纯系,测定后代生产性能,产生特殊配合力,说明亲代可以组合构成配套系。

3、配套系形成程序
闭锁群继代5代以上的纯系→纯系间配合力测定→由2~4个纯系组成配套系
4、杂交繁育体系
(1)两系杂交
(2)三系杂交
AA♂♀ BB♂♀ CC♂♀曾祖代 ( 纯系
↓↓↓
AA♂♀ B♂× C♀祖代(G.P) 第一次杂交制种
↓↓
A♂× BC♀父母代(P.S) 第二次杂交

ABC♂♀商品代(C.S)
(3)四系杂交
AA♂♀ BB♂♀ CC♂♀ DD♂♀曾祖代
↓↓↓↓
A♂х B♀ C♂х D♀祖代
↓↓
AB♂х CD♀父母代

ABCD♂♀商品代
五、生产性能指标计算
(一)生活力指标
1、雏鸡成活率(育雏率)指育雏期末成活雏鸡数占入舍雏鸡数的百分比。

雏鸡成活率(%)=育雏期末成活雏鸡数 / 入舍雏鸡数×100
2、育成鸡成活率(育成率)指育成期末成活育成鸡数占育雏期末入舍雏鸡数的百分比。

育成鸡成活率(%)=育成期末成活的育成鸡数/育雏期末入舍雏鸡数×100
3、母鸡存活率入舍母鸡数减去死亡数和淘汰数后的存活数占入舍母鸡数的百分比。

母鸡存活率(%)=入舍母鸡数-(死亡数+淘汰数)/入舍母鸡数×100
(二)繁殖力指标
1、种蛋合格率指种母鸡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

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100%
2、种蛋受精率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

种蛋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