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种鸡换羽时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

在饲养管理上应设法推迟换羽时间,一旦开始换羽应力求缩短换羽期,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种鸡的饲养管理1、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方式为了提高种蛋品质和生产效率,便于操作管理,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一般采取一笼一鸡的笼养方式。

(1)种鸡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具有羽、胫、喙三黄典型特征的个体,公鸡应选体型大而健壮、活泼、性欲强的个体,母鸡可选中等体型、丰满、冠鲜红的个体。

(2)公母比例笼养采用人工授精的宁都黄鸡的种公鸡与种母鸡的比例以1∶20~2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在选留公鸡时,数量要比实际需要多一些,以作备用。

(3)上笼时间宁都黄鸡生长到70—80日龄左右时,即应上笼饲养,以方便限料饲养。

(4)人工授精公鸡采精2—3天后要休息一天,时间应固定在下午2~4点进行,一般是使用原精液,不要稀释,现采现用。

输精后当日下蛋的母鸡重复输精一次,一般宁都黄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2、种鸡的饲养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影响种鸡产蛋量和受精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种鸡鸡群的整齐度有关,种鸡的饲养既要充分满足种鸡产蛋的全面营养需要,又要防止种鸡过肥,造成产蛋率和受精率低。

(1)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种鸡产蛋后,对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营养要求要全面,粗纤维含量应少于5%,但对淀粉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要控制饲喂。

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和体重的变化,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产蛋旺盛时,要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无机盐。

(2)抓好鸡群整齐度有些鸡群平均体重已达标准要求,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的过肥,小的过弱,都是低产鸡,增加整齐度,即可提高产蛋量。

如发现整齐度太差,应立即全部称重,然后根据不同体重,分别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尽量使绝大部分鸡只体重保持同步增长。

科学养鸡的技术方法3篇

科学养鸡的技术方法3篇

科学养鸡的技术方法第一篇:科学饲养方法随着农业的发展,养殖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养鸡业是其中的主力军之一,但是很多养殖户却不知道科学养鸡的方法,导致饲养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科学养鸡的技术方法。

1.选种优质的种鸡是养鸡成功的关键。

在选种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种鸡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

选择目标要求高、繁殖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华山鸡、巴旦木鸡等。

同时在选种过程中,要注意其遗传品质的优良性,保证后代的遗传优良。

2.合理的养殖环境合理的养殖环境对于鸡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a.保持空气清新干燥,不过度通风、保持温度稳定。

b.适度湿润的饲养环境,以保证鸡类的身体水分水平。

c.合理使用饲料、保持粪便堆积的卫生,并对鸡舍进行经常清洁和消毒。

d.设施和地面的一个合理的照明方案可以保持鸡类在饲养环境内的活动性,并促进新陈代谢的速度。

3.合理的饲养管理养鸡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养管理。

有效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让鸡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获取更高的饲养效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合理的饲养密度,使得鸡类可以有充分的空间,轻松呼吸,提高生产效率。

b.选择适当的饲料,保证鸡类取得良好的营养均衡。

c.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的不同,适当的开展预防性疫苗接种,保证鸡类的健康,不断提高产量水平。

d.合理的饮水管理,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在水源的附近摆放适当的杀菌设施,可以有效的净化水源。

以上就是科学养鸡的技术方法,希望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在养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上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保证高效率的饲养水平和良好的收益效果。

第二篇:饲料的选择和加工处理饲料是鸡类生长发育的关键,不同的饲料对于鸡类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要想取得较高的饲养效益,要合理的选择饲料和加工处理。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饲料的选择和加工处理的方法。

1.饲料的选择a.蛋白质含量要高,为了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饲料要保证其蛋白质含量的高度稳定和充足。

种鸡饲养管理

种鸡饲养管理

第三章:种鸡场日常生产管理根据整个肉种鸡生产过程来划分,整个种鸡的饲养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四个阶段:空舍期、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不同阶段对种鸡的饲养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

第一节:空舍期生产管理一、空舍期的主要工作1、鸡群淘完后,把鸡舍用水喷湿,封闭三天。

2、整理场内库房。

3、鸡舍内的拆卸工作(按先后顺序):A、把蛋箱内蛋窝底掏出,放操作间,拆走蛋箱放在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C、公鸡料盘(公鸡料桶)拆走放在库房,公鸡料线升高。

D、拆料箱,料线,水线升高,料箱放在指定地点。

E、拆走各栋的暖风带和彩带布,捆好放在各栋操作间。

G、拆走各栋所有的栖架放在场内指定位置,便于冲洗。

在拆除栖架的同时,用铲子把鸡粪刮掉。

I、拆走各栋的钢梁,用铲子把鸡粪刮掉,然后放场内指定位置。

J、把遮光罩从鸡舍末端抬出鸡舍,放在场内指定位置。

K、拆走各栋的电机,由场内电工负责拆卸和保养,拆完放到库房(拆时做好标记),注:各栋留两台电机不拆,备清粪用。

B、拧下节能灯收好,同时关闭电源。

注:各栋留一路不拧,备清鸡粪用。

L、拆卸工作的要求:对于易损物品要小心谨慎、轻拿轻放;对安装有难度的,拆时作好标记对各种贵重设施要专人负责、专人拆卸、专人安装。

M、淘汰鸡群后,全场立即投放老鼠药N、清理收集场内各栋零散蛋盘、蛋筐,及时返回鸡场。

4 、清粪A、要尽快把鸡粪从鸡舍内清走,拉粪车辆要配备苫布,防止鸡粪撒在场区。

B、鸡舍内鸡粪清完后,要铲刮帚扫干净。

C、清粪车走指定路线。

D、清完粪后,拆除电机。

E、清除鸡粪过程中,场内要派人看管,以防固定设备损坏或丢失。

5、冲洗A、先冲洗料库、蛋库及草库,准备把冲干净的东西放在里面。

B、冲栖架:C、冲洗蛋箱:D、冲钢梁:E、清洗水箱,侵泡水线:清扫鸡舍四周卫生。

F、冲洗各栋鸡舍和操作间及暖风机:E、冲洗蛋窝底和公鸡料盘(公鸡料桶),放入鸡舍指定位置。

G、冲洗各栋暖风带。

再次清扫鸡舍卫生,要彻底不留死角。

6、消毒A、鸡舍的第一遍消毒将消毒液按说明稀释完毕,把冲洗机的枪调成雾状,对鸡舍进行喷洒消毒。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鸡的养殖技术:
1. 环境要求: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和充足的光照,不得有噪声、异味。

鸡舍的内墙、地面和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饲料:饲料质量对鸡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种类选择,定期检查饲料品质,精细化饲料喂养管理,对提高鸡的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疾病防治:要加强鸡群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加强对鸡群的日常检查和疾病处理,提高群体免疫力。

4. 饮水管理:水可占鸟体重的60%-70%。

喂水采用自动喂水器,保持水质清洁并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神托、过滤网等设施,做到饮水量充足且及时。

二、鸡的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按照每只鸡每日需要量进行饲喂。

饲喂时,应混合各种饲料,达到适宜的营养需要。

2. 清洁卫生:要保持鸡舍内墙、地面、设备和饮水器等卫生干净,减少鸡群间的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为鸡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疫病预防:要加强鸡群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定期接种免疫疫苗等工作。

5. 饮水管理:要保证饮水质量和数量,注重水的消毒和更换,保证鸡群身体健康。

种鸡的饲养方法

种鸡的饲养方法

种鸡的饲养方法如果一个场、户养上千只种鸡,可年获利3~5万多元,因此养种鸡是致富较快的项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鸡的饲养方法(1)公母种鸡分饲种雏可从1日龄开始,将公母雏鸡分栏饲养。

到18-20周龄转舍时,先将公鸡提前4-5天转入成年鸡舍,使其熟悉公鸡料桶和占有环境优势。

然后再转入母鸡。

母鸡料具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料桶式,如塑料桶式喂料器。

人工加料,饲料从桶内流向料盘,料盘上有防栖栅,栅格宽43-45毫米,用以限制公鸡吃料。

另一类是机械加喂料线,供料部分有料箱、料槽、链条、转角轮和调节器等。

链条有多种形式如扁平链、哈特链及螺旋链等。

其运料速度各异,扁平链每分钟运料12-18米,哈特及螺旋链每分钟均在30米以上。

公鸡料具有专用公鸡料桶和料线。

料桶的料盘上有栅格或无格均可,料桶吊至距地面41-46厘米的高度,以防止母鸡采食,但每周要按公鸡背高调节料桶的高度,只要公鸡立起脚,弯着脖子吃到饲料即可。

此种料桶亦是人工加料,自动下落的料具。

另一种是公鸡料线,所给饲料通过料管机械送料,分别落入公鸡料盘。

公鸡能和母鸡同时分别采食自己料具里的饲料。

(2)育雏饲养管理曾祖代、祖代0-8周龄,父母代1-5周龄为雏鸡阶段。

育雏期末,根据雏鸡体重、胸角度,参照外貌进行选种。

A、营养与饲料饲养曾祖代、祖代雏鸡与肉仔鸡时,0-4周龄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为23%,代谢能为12.54兆焦/千克;5-8周龄时粗蛋白质20%,代谢能为13.38兆焦/千克。

父母代要求粗蛋质为20%,代谢能为12.12-12.54兆焦/千克。

喂干粉配合饲料,每日早5点至晚8点,喂6次,每3小时喂1次,常备清洁饮水。

B、饲养密度0-8周龄,地面散养密度为20-10只/米2,笼养为40-20只/米2。

第1周龄温度为32-31℃,第2周龄为31-30℃,第3周龄29-28℃,第4周龄27-26℃,第5周龄26-25℃。

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70%,以后逐渐降低至正常。

种鸡的养殖技巧

种鸡的养殖技巧

种鸡的养殖技巧
种鸡的养殖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准备:选择一个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养殖。

场地要有适当的防风围墙和防盗网,以避免鸡类受到外界干扰和损失。

2. 鸡舍建设:鸡舍的设计应合理,保持适应鸡类生活环境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鸡舍应具备通风、防潮、防寒等基本设施,并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饲料供给: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给予适量、均衡的饲料。

种鸡的饲料通常包括主粮、配合料和添加剂,以满足鸡类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4. 水源供给:鸡类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应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并保持水源的干净和安全。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类的健康状况,观察鸡的食欲、精神状态和粪便的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饲料、增加营养补充或请兽医进行治疗。

6. 疾病防控: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和设施的整洁。

定期消毒,预防鸡类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7. 繁殖管理:根据鸡类的繁殖周期和繁殖能力,合理选择种鸡,控制鸡类的繁殖数量和配种时间。

保证种鸡的繁育质量和数量。

8. 疫苗接种:根据鸡类的生长发育和疫病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

确保鸡类免疫系统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控。

注意:养殖过程中要保持科学管理和细致耐心,及时调整养殖环境和饲养方法,提高种鸡的生产效益。

饲养者还应关注养殖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养殖过程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种鸡饲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种鸡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种鸡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和高产技术,以保证种鸡健康成长,并获得更高的产量。

本文将从种鸡各阶段的饲养方法和高产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雏鸡期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1.1 温度控制雏鸡期是种鸡成长的最关键阶段之一,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孵化后的雏鸡需要在恒温环境下进行生长,温度控制在30-32度之间,可根据外部气温调整。

还可以通过加热灯或地暖等方式来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1.2 饮水管理雏鸡期饮水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应提供清洁的饮水,保持水源的通畅,定时更换和清洁水器。

为了防止雏鸡淹水,可以将水器放在适宜的高度,并保持水面的高度在雏鸡的头部以下。

1.3 饲料配制雏鸡期的饲料配制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初期的饲料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饲料,比如玉米、小麦、豆粕等,并可适量添加蛋黄、砂糖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1.4 生长调控为了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需要进行适当的生长调控,包括定时清理粪便、适当的饲料制度以及规律的运动等。

还可以采取适当的调理饲料,添加一些保健品,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1 温度控制青少年期的种鸡对温度的要求逐渐降低,但依然需要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度控制在25-28度之间,可以逐渐减少供暖设备的使用,使种鸡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2.2 饮水管理青少年期的种鸡对饮水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需要更换更大的饮水器,并定时清洁和更换饮水,确保水源的清洁卫生。

2.3 饲料配制青少年期的种鸡对饲料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饲料配制时应考虑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增加矿物质的摄入,确保种鸡的全面发育。

2.4 生长调控青少年期的生长调控也需要注意,可以适当增加种鸡的运动量,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还需要定期检查种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3.1 温度控制成年期的种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低,一般在18-22度之间即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种鸡是农民朋友们经常饲养的家禽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

种鸡的饲养过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饲养方法和高产技术。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种鸡各阶段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一、雏鸡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1. 环境管理雏鸡的生长需要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要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温度在3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过低。

保持鸡舍内的干净整洁,由于雏鸡非常敏感,所以不可喷洒强烈的药剂和化学药剂。

雏鸡的生产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环境管理很重要。

2. 饲料管理雏鸡的饲料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通常,雏鸡在1-21天的时候,可以喂以浓缩饲料,掺以维生素和矿物质。

还可以适量添加些青饲料,增加雏鸡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3. 养护管理雏鸡的养护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饮水器和饲料器的清洁卫生,勤换水,不要让雏鸡长时间处于干渴状态。

定时清理和更换鸡舍的垫料,维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疾病防治雏鸡的疾病防治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要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工作,保证雏鸡的健康。

定期清洁鸡舍,消毒饲料器、饮水器等器具,预防疾病的传播。

5. 生长监测雏鸡的生长情况也需要定期监测,注意观察雏鸡的生长情况,生长发育是否健康,及时调整饲料和饲养管理措施,确保雏鸡的健康成长。

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需要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高产技术,可以使种鸡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产出更多的产品,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本文提供的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种鸡饲养管理,实现更好的种鸡养殖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1)种鸡饲料。

维生素A缺乏:种蛋受精率降低,孵化早期死胚增多,后期胚胎发育不良,胚雏眼肿,干燥;剖检胚胎肾及其他器官有盐类沉淀物。

维生素D缺乏:蛋壳中缺钙以致雏鸡发育不良和软骨;皮肤呈现大囊
泡样水肿;弱雏多出壳延迟;孵化8~16天,胚胎死亡率高。

维生素B。

缺乏:蛋白稀薄,孵化中期死胚增多,雏鸡出壳难,弱雏和颈部、脚趾麻痹的畸形雏增多。

维生素B。

缺乏:蛋白稀薄,蛋黄颜色发白,受精率低,8~14日龄鸡胚死亡率高,雏胚喙歪斜,雏鸡水肿,绒毛板结、弯趾和侏儒。

维生素B。

缺乏:蛋形变小,8~14日龄
鸡胚死亡率高,小鸡出壳延迟,弱雏增多。

维生素E缺乏:渗出性
素质症(水肿),1~3日龄胚胎大量死亡,单眼或双眼突出。

生物素
缺乏:长骨短缩,腿骨、翼骨和颅骨短并扭曲。

第三四趾间有蹼,
鹦鹉喙,胚胎死亡增多。

泛酸缺乏:长羽异常,未出壳胚胎皮下出血。

维生素K缺乏:出血及胚胎和胚外血管中有凝血现象。

钙缺乏:孵化率降低,腿短而粗,翼和下喙变短,翼和腿易弯曲,额部突出,颈部水肿,腹部凸出。

磷缺乏:14~18日龄胚胎死亡率高,翼和腿
均软弱。

锌缺乏:骨骼异常,可能无翼和无腿,绒毛呈筷状。

锰缺乏:18~21日龄胚胎死亡率高,翼和腿变短,头部异常,鹦鹉喙,
生长迟滞,水肿,绒毛异常。

硒缺乏:皮下积液,渗出性素质(水肿)。

孵化率降低。

食盐过量:中后期胚胎死亡率高,孵化率下降。

(2)种鸡的利用。

无精蛋的出现是孵化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发生在种鸡开产后4~6周和产蛋期的后半期内。

产蛋早期受精率降低多是由公鸡
性未成熟所引起;后期则是由于公鸡死亡或淘汰过多造成公母比例失调,或是由于公鸡超重、腿脚有病等导致有效交配率下降的结果。

母鸡随着年龄增长,受精持续时间缩短蛋壳质量下降,也会导致种
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

公母比例不当,受精率降低。

(3)种鸡的环境。

种鸡育成期间光照不足或过强均影响其性成熟,导致受精率降低。

鸡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气温过高或过低,均会使种鸡产蛋率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

(4)种鸡健康状况。

患有鸡白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禽霍乱、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种鸡,其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胚胎后期死
亡多,弱雏、畸形雏大量增加。

种鸡饲养的技术是关键。

母鸡开产的年龄,依品种而言,约为
5~7个月。

开产以后,除少数个体外,以第1年的产蛋量最高,自
第2年以后,产蛋量逐渐降低。

如果以第1年产蛋量100%计算,第2~5年的产蛋量分别下降为84%、72%、63%、55%。

因此,将老龄鸡
留在鸡群里不淘汰,对生产是不利的,特别是一些兼用型鸡。

种公鸡第一年配种性能较强,而繁殖季节过去之后,应立即淘汰,以免浪费饲料。

母鸡在产蛋12~14个月后,也全部淘汰,采用“全
进全出”的方式,既可使鸡场经常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又便于饲
养管理和防疫工作。

换羽是母鸡适应生活条件的一种生理现象,是羽毛组织的衰老和性机能活动减弱的结果。

因此,母鸡长期产蛋之后,随着秋季日照
的缩短,性激素分泌减少,便出现换羽现象。

换羽时间的早晚和快
慢是鸡场鉴定母鸡产蛋多少的主要标志之一。

低产鸡常在夏末或初
秋就开始换羽、停产,换羽的速度很慢,往往要停产3~4个月。


产鸡在秋末或冬初才开始换书,约经1~2个月就恢复产蛋,在下沉
情况下,根据换书的早晚和速度,可以初步鉴别母鸡产蛋性能的优劣。

母鸡换羽时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

在饲养管理上应设法推迟换羽时间,一旦开始换羽应力求缩短换羽期,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