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饲养要点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种鸡换羽时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
在饲养管理上应设法推迟换羽时间,一旦开始换羽应力求缩短换羽期,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种鸡的饲养管理1、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方式为了提高种蛋品质和生产效率,便于操作管理,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一般采取一笼一鸡的笼养方式。
(1)种鸡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具有羽、胫、喙三黄典型特征的个体,公鸡应选体型大而健壮、活泼、性欲强的个体,母鸡可选中等体型、丰满、冠鲜红的个体。
(2)公母比例笼养采用人工授精的宁都黄鸡的种公鸡与种母鸡的比例以1∶20~2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在选留公鸡时,数量要比实际需要多一些,以作备用。
(3)上笼时间宁都黄鸡生长到70—80日龄左右时,即应上笼饲养,以方便限料饲养。
(4)人工授精公鸡采精2—3天后要休息一天,时间应固定在下午2~4点进行,一般是使用原精液,不要稀释,现采现用。
输精后当日下蛋的母鸡重复输精一次,一般宁都黄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2、种鸡的饲养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影响种鸡产蛋量和受精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种鸡鸡群的整齐度有关,种鸡的饲养既要充分满足种鸡产蛋的全面营养需要,又要防止种鸡过肥,造成产蛋率和受精率低。
(1)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种鸡产蛋后,对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营养要求要全面,粗纤维含量应少于5%,但对淀粉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要控制饲喂。
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和体重的变化,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产蛋旺盛时,要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无机盐。
(2)抓好鸡群整齐度有些鸡群平均体重已达标准要求,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的过肥,小的过弱,都是低产鸡,增加整齐度,即可提高产蛋量。
如发现整齐度太差,应立即全部称重,然后根据不同体重,分别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尽量使绝大部分鸡只体重保持同步增长。
种公鸡饲养的技术措施

02
疫病防治
防疫制度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
包括定期消毒、隔离饲养、禁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鸡舍等措施 ,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定期检查和监测
对鸡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如观察鸡的食欲、活动和粪便情况, 测量体温等,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种公鸡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其 获得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保持饲料新鲜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不变质、不霉变,保证种公鸡 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饲养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垃圾和杂物, 保持鸡舍环境卫生,减少细菌滋生。
VS
做好消毒工作
提高种公鸡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
做好种公鸡的营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种公鸡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
做好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等,以提高种 公鸡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做好种公鸡的繁殖管理
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配种频率,避免过度使用种公鸡,以保证种公 鸡的繁殖性能和利用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化检查
进行生化检查,测定精液 中的pH值、渗透压、蛋白 质含量等指标,以评估公 鸡的生殖生理状态。
人工输精技术
输精前的准备
01
在人工输精前,需要做好输精工具的准备,如输精管、稀释液
等。
输精操作流程
02
人工输精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保定母鸡、将输精管插入
母鸡阴道、注入精液等步骤。
提高输精受胎率
03
养小鸡注意事项

养小鸡注意事项养小鸡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爱好,不仅可以观赏它们的生长过程,还可以享受到新鲜的鸡蛋。
然而,养小鸡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养小鸡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想要养小鸡的朋友有所帮助。
1. 准备合适的鸡舍养小鸡的第一步是准备合适的鸡舍。
鸡舍应当有足够的空间供小鸡活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鸡舍内部应当铺设合适的材料,如木屑或稻草,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鸡舍的门窗应当牢固,以防小鸡逃跑或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小鸡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饮水和饲料。
饮水器应当保持清洁,并随时提供新鲜的水。
饲料应当均衡,含有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根据小鸡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饲料,并定期更换,以保证小鸡的健康成长。
3. 控制温度和湿度小鸡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
鸡舍内部应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冬季可以使用加热设备保持温暖,夏季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或增加通风设施。
此外,鸡舍内部应当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4. 定期清洁鸡舍鸡舍的卫生是养小鸡的重要环节。
定期清洁鸡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清洁鸡舍时,应当将废弃物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鸡舍内部的杂物和脏物应当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更换鸡舍内的材料,如木屑或稻草,以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
5. 预防疾病和害虫小鸡容易受到疾病和害虫的侵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可以定期给小鸡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或疫苗预防常见的疾病,如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害虫的侵害,如使用杀虫剂或保持鸡舍的卫生。
6. 合理管理饲养数量养小鸡时,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管理饲养数量。
过多的小鸡会增加饲养的难度和成本,而过少的小鸡则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条件,选择适当的饲养数量,并合理安排空间和资源。
7. 注意小鸡的行为习惯小鸡的行为习惯可以反映它们的健康状况。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孵化期、育雏期、生长期和产蛋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一、孵化期:
1. 温度控制:孵化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在37.5-38℃之间。
要确保温度均匀,防止温差过大。
2. 湿度控制:孵化期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可以使用湿度测量仪器来监测湿度。
3. 空气流通:保持孵化箱内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堆积,提供新鲜空气。
4. 合理翻蛋:孵化过程中要按时翻蛋,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二、育雏期:
1. 温度控制:育雏期温度逐渐下降,初始温度约为35℃,逐渐减少至25℃左右。
要确保温度均匀,避免温差过大。
2. 光照控制:白天光照时间应为18小时,夜间要保持黑暗。
3. 饮水系统: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定期清洗饮水器,保持饮水畅通。
4. 饲料供应:提供合适的饲料,并定期更换。
5. 预防疾病:育雏期要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疾病防治。
总结: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需要控制好温度、光照、饮水和饲料等方面,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只有确保种鸡的健康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较高的产蛋率。
父母代蛋种鸡各阶段饲养管理重点

父母代蛋种鸡各阶段饲养管理重点一、育雏期饲养管理目标:鸡群健康,鸡只体重周周达标,均匀度在85%以上,骨骼发育良好。
1. 饮水管理a)雏鸡到舍后要及早饮水,有利于雏鸡体内卵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
b)初饮时选择温开水,前1天在水中添加葡萄糖、水溶性多维、抗生素等2. 喂料管理雏鸡开食特别强调要及早开食,少喂勤添3. 温、湿度管理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均匀,舍内各处温度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
特别提示: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否则极易感染马立克和传支等疾病,做到“看鸡施温”。
脱温时要求平稳过渡,制定目标温度和脱温计划。
4. 通风管理通风原则:育雏前期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育雏后期逐渐增加通风量5. 光照管理:育雏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接影响雏鸡采食量和体重增长。
第一周光照时间控制在22-24小时,光照强度控制在30勒克斯以上;两周龄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9-13小时,光照强度逐渐过渡到5-10勒克斯。
注:10勒克斯相当于25瓦普通灯泡挂在距离地面2米位置,照到地面的亮度。
6. 断喙操作操作方法正确、断喙人员要固定二、育成期管理目标:鸡群体型发育良好,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
1. 体型和均匀度的管理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基础上的正常体重,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性能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
均匀度反映育成鸡的质量,如果性成熟时,鸡群达到标准体重且均匀度良好,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长。
1)体重不达标时的管理措施a. 确保环境稳定、适宜,饲养密度适宜,不拥挤。
b.适当增加饲喂量,增加饲料中粗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含量c.推迟更换育成鸡料,但最晚不超过9周龄。
2) 提高鸡群均匀度的管理措施a.保持鸡群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
b.喂料均匀,密度适宜,断喙正确c.采取分群管理。
根据体重大小将鸡群分为三组:超重组、标准组、低标组,对低标组的鸡群增加营养,对超标组的鸡群降低饲料质量。
种鸡养殖注意要点

种鸡养殖注意要点一.饲养方面1.雏鸡早期补液盐中毒有些养殖场习惯于在雏鸡入舍2——3天内,在饮水中喂葡萄糖或补液盐。
其实这种做法对雏鸡的作用不大,又费时费力,也容易出问题,常见的补液盐说明书是:多少克加多少克水,自由饮用,易造成中毒,建议做法:应是按说明书要求,多少克加多少水,一天饮用2——3小时即可。
2.鸡群投药的误区雏鸡早期的投药不是越贵越好,效果好就是好药,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从生产实际看2——5天,9——12天给鸡群投两次预防药物效果较好,投药是要把每日药量分上下午两次给,以增加疗效和防止中毒,另外,2周之内,最好不要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它影响骨骼发育,刺激肠道植物神经和引起肝被摸下出血。
3.育雏前期通风不良为保温和怕雏鸡,前一周基本不通风,由于育雏前期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繁殖,通风不良使鸡的抵抗力下降,接种疫苗后,反应严重,诱发呼吸道疫病和其它细菌性疫病,建议做法,应是第一天即开始通风换气,2——3天后带鸡消毒。
4.育成阶段只注重周末体重,对每周平稳周增重的重视不足,尤其是育成后期的每周平稳周增重,这时期正是第二次体型(骨骼)发育期,也是生殖系统发育期,它关乎生产性能的高底,有些不明原因的产蛋高峰不高,在排除饲料和疾病等问题后,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要划两条曲线,一条是周末体重曲线,另一条是每周增重曲线,每周增重曲线平稳,鸡群的体型体重就达标,均匀度就好,潜在的生产性能就好。
5.产蛋率5%以前,基础料量太高或高峰料加的太早,导致母鸡体重增加过快,超重,双黄蛋,脱肛鸡,卵黄性腹膜炎,死淘率增加,。
建议:产蛋率5%以前的料量控制在123——126克之间,高峰料量加到163——168克左右,加高峰料时机,产蛋率75——80%左右,这样,死淘率下降,鸡只不超重,后期生产性能会保持良好。
6.公母鸡分饲不彻底,表现公鸡超重或公鸡均匀度很差,残公鸡增多,主要原因是设备简陋,管理上措施不力,对公母鸡互相偷吃料现象熟识无睹;观念问题或经验不足,建议:喂料时公鸡能同时吃上料,并能吃到同等的饲料,23——30周龄阶段,要防止公鸡体重增长过快,这一点,要多参考手册。
种鸡的饲养方法

种鸡的饲养方法如果一个场、户养上千只种鸡,可年获利3~5万多元,因此养种鸡是致富较快的项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鸡的饲养方法(1)公母种鸡分饲种雏可从1日龄开始,将公母雏鸡分栏饲养。
到18-20周龄转舍时,先将公鸡提前4-5天转入成年鸡舍,使其熟悉公鸡料桶和占有环境优势。
然后再转入母鸡。
母鸡料具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料桶式,如塑料桶式喂料器。
人工加料,饲料从桶内流向料盘,料盘上有防栖栅,栅格宽43-45毫米,用以限制公鸡吃料。
另一类是机械加喂料线,供料部分有料箱、料槽、链条、转角轮和调节器等。
链条有多种形式如扁平链、哈特链及螺旋链等。
其运料速度各异,扁平链每分钟运料12-18米,哈特及螺旋链每分钟均在30米以上。
公鸡料具有专用公鸡料桶和料线。
料桶的料盘上有栅格或无格均可,料桶吊至距地面41-46厘米的高度,以防止母鸡采食,但每周要按公鸡背高调节料桶的高度,只要公鸡立起脚,弯着脖子吃到饲料即可。
此种料桶亦是人工加料,自动下落的料具。
另一种是公鸡料线,所给饲料通过料管机械送料,分别落入公鸡料盘。
公鸡能和母鸡同时分别采食自己料具里的饲料。
(2)育雏饲养管理曾祖代、祖代0-8周龄,父母代1-5周龄为雏鸡阶段。
育雏期末,根据雏鸡体重、胸角度,参照外貌进行选种。
A、营养与饲料饲养曾祖代、祖代雏鸡与肉仔鸡时,0-4周龄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为23%,代谢能为12.54兆焦/千克;5-8周龄时粗蛋白质20%,代谢能为13.38兆焦/千克。
父母代要求粗蛋质为20%,代谢能为12.12-12.54兆焦/千克。
喂干粉配合饲料,每日早5点至晚8点,喂6次,每3小时喂1次,常备清洁饮水。
B、饲养密度0-8周龄,地面散养密度为20-10只/米2,笼养为40-20只/米2。
第1周龄温度为32-31℃,第2周龄为31-30℃,第3周龄29-28℃,第4周龄27-26℃,第5周龄26-25℃。
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70%,以后逐渐降低至正常。
种鸡的养殖技巧

种鸡的养殖技巧
种鸡的养殖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准备:选择一个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养殖。
场地要有适当的防风围墙和防盗网,以避免鸡类受到外界干扰和损失。
2. 鸡舍建设:鸡舍的设计应合理,保持适应鸡类生活环境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鸡舍应具备通风、防潮、防寒等基本设施,并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饲料供给: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给予适量、均衡的饲料。
种鸡的饲料通常包括主粮、配合料和添加剂,以满足鸡类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4. 水源供给:鸡类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应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并保持水源的干净和安全。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类的健康状况,观察鸡的食欲、精神状态和粪便的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饲料、增加营养补充或请兽医进行治疗。
6. 疾病防控: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和设施的整洁。
定期消毒,预防鸡类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7. 繁殖管理:根据鸡类的繁殖周期和繁殖能力,合理选择种鸡,控制鸡类的繁殖数量和配种时间。
保证种鸡的繁育质量和数量。
8. 疫苗接种:根据鸡类的生长发育和疫病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
确保鸡类免疫系统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控。
注意:养殖过程中要保持科学管理和细致耐心,及时调整养殖环境和饲养方法,提高种鸡的生产效益。
饲养者还应关注养殖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养殖过程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教材
接鸡前的准备工作
为鸡群提供干净、舒适、卫 生的生长、生产环境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二、接鸡前的准备工作
Ø 为鸡群提供干净、舒适、卫生的生长、 生产环境; Ø 根除以往所有鸡群和外界环境中任何病 源微生物; Ø 根除鸡舍内及生产区内其它致病因子; Ø 备齐育雏期内所有用具和物品,全力减 少育雏期的任何物品的进入机会;
杨柏萱培训教材
2、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 控制料量—每周调料;
–每周调料前就要了解下列详情:
•种鸡群的前两周体重与周增重 •种鸡群的前两周耗料与周上调料量 •管理手册上体重与周增重 •管理手册上标准耗料与标准周调料量. •饲料质量品质问题 •鸡群本身及应激问题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克使体重回到标准体重范围;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一周内精细管理的优点是什么? 如何提高种鸡群的均匀度?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2、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 目的:使鸡有一个良好的增重和良好的 体个发育.
• 育成期是指从种鸡的第7周到第18周的 饲养过程;
• 7—10周羽毛、骨骼、肌肉快速发育阶 段。
饲喂面积
Óý ³É ÆÚ ¸ ĸ ´ú ËÇ Î¹ Ãæ »ý Òª Çó
Ïî Ä¿ ĸ ¼¦ ¹« ¼¦
Á´ ²Û ʽ ι ÁÏ Æ÷ £¨Àå Ã×/Ö» £©
• 4—6周是羽毛、骨骼、 肌肉快速发育阶段。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为鸡群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通风,以达到 预期的生长、发育、最高的均匀度和成活 率; ●育雏期的生产指标:成活率是97%,8周 末均匀度应大于80% ●最大限度地发挥遗传潜能以提高繁殖性 能;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三、肉种鸡的饲养与管理
•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 2、育成期的饲养与管理; • 3、预产期的饲养与管理; • 4、产蛋期的饲养与管理;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鸡舍基础管理的重点
• 鸡舍的基础管理即常规管理:基础管理虽然各 期有所不同但重点都是一样的它是种鸡饲养成 败的关键。
• 均匀度:何为均匀度? • 均匀度包括有几种? • 体成熟均匀度和性成熟均匀度;
• 提高均匀度的原则:是在同 等条件下,同一时间内,每 只鸡都能吃到相同的料量。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均匀度
• 种鸡不能吃到相同料量原因有:
– 种鸡大小不均 – 加料放料桶时间太长 – 料位分布不均 – 料位料量不等 – 病鸡弱鸡存在
率; • 有利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
羽毛和肌肉的整齐发育。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育雏期影响均匀度的因素
• 雏鸡的质量 • 舍内不同地点的温度 • 0—3日的湿度 • 首次饮水与开食的质量 • 饲料质量 • 饲料的分布料量、料位、喂料速度投料是否均匀 • 断喙 • 球虫 • 合理分群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 体重控制;
• 肉种鸡饲养中体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育雏期更 是如此,但各周控制方法不尽相同;
• 1—2周促进采食使鸡群快速增重;1周末体重不 低于150克.
• 3周后控制料量按标准增重; • 以四周末体重为基础而调节体增重指标; • 四周末体重高标准40克以内的,可每周少增重5
• 种鸡场的消毒:以最大限度地消 灭本场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最大限度地消灭传染病病原的程 序;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种鸡场的十大保护屏障
• 图形表示如下
1、大门岗的隔离
7、种鸡的保健 3、二门岗的隔离
6、带鸡消毒
10、接鸡前准备
种种鸡
8、种鸡的防疫
9、淘汰后的清理
2、生活区的周期性消毒
• 15—18周生殖系统快速发育阶段。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2、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管理重点: 控制均恒的周增重:
7--12 周 周 增 重 80--100 克 之 间;
13--18 周 周 增 重 在 100--130 克之间;
控 制 全 群 均 匀 度 不 低 于 78%;
– 喂料管理 – 饮水管理 – 舍内小气候管理 (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 – 垫料管理 – 光照管理 – 消毒管理 – 环境卫生管理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 育雏期是指0--6周 种鸡的生长过程:
• 0—3周是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快速发育期. 羽毛、骨骼、肌肉启蒙 发育阶段。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2、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全力控制全群的均匀度
合理料位:料位不能少,但也 绝对不能多,因为料位多也同样 影响均匀度;
快速的加料办法:以每群鸡加 料时间最先与最后料位的时间不 超5分钟;
合理地调节鸡群,挑出大群中 的小鸡以单独饲养;
合理的饲养密度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1、育雏期的饲养与管理
工作重点:
雏鸡接鸡时工作管理; 育雏期消毒制度; 一周内雏鸡细心管理; 为育成期均匀度作准备; 雏鸡扩栏管理; 体重与耗料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一周内雏鸡细心管理
• 好处是有四点:
• 增强雏鸡体质提高育雏成活率; • 为育成期提高鸡群均匀度打下良好基础; • 控制小鸡弱鸡的发生,提高种鸡的育成
控制鸡群的体型发育;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2、育成期饲养与管理
控制均衡的周增重;
控制增重的调料原则: 每周必需有增重,每周都应上调料; 体重偏低时不能过分加大料量; 体重偏高时绝对不能减料; 14周后原则上每周增重也不应低于100
克,以满足性腺的发育需要;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肉种鸡饲养与管理
认真、细致、科学、严谨
主讲人:杨柏萱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主要议题
肉种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接鸡前的准备工作 肉种鸡的饲养与管理 种鸡淘汰后的清理工作 种鸡场人性化管理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杨柏萱培训教材
杨柏萱培训教材
一.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 种鸡场的隔离:坚决彻底的杜绝 外源性病原微生物进入本场---彻底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