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雏鸡、育成鸡饲养管理
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1 6小 时 , 从 1 8日龄开始 , 每星期 增加 1 / 2小 时 , 到2 2
周 龄增 加 到 1 6小 时 / 天, 到 产蛋 后 期 , 增 加到 1 7小
时, 天。 一般 在料 槽前 距地 面 2 . 1米 、 间距 3米设 置 1 个 2 5瓦 灯 泡 即达 到 补光 要 求 ,并 且 光 照 时 间稳 定 ( 定 时 、定 量 ) 。适 宜温 度为 1 3 2 0  ̄ C,最 高不 超 过 2 9  ̄ C, 最低 不低 于 5 c C。加 强 鸡 舍 管理 , 防 止 应 激 因 素。 保 持鸡 舍湿 度适 宜 ( 5 0 %~ 5 5 %) , 空气新 鲜 , 清 洁 卫生 , 并 定期 消毒 。 经 常 观察 鸡群 , 观察 粪便 颜 色 和形状 , 鸡 的精 神 状 态 和采 食情 况等 。 发现病 鸡及 时隔离 、 治疗 或淘 汰 。 做好 疾 病 防治 工作 , 包 括 鸡新 城 疫 ( 每4 5 ~ 6 0天 , 用
给抗球 虫 药物 。
合 理 密度适 宜温 度 。1 ~ 3 0日龄 , 每平 方米 3 O ~ 4 0 只。 3 0 ~ 6 0日龄 , 冬 春稍密 , 夏季稍 稀 。 网育可 密 , 地 面 平 养 要稀 。在雏 鸡 未 到前 2 4小 时给 温 , 使 室 内温 度
保持在 3 3 ~ 3 5  ̄ C范 围 内 , 以后 每 星期 降 2 - 3 ℃ 。夏 季
时, 应在 鸡 群不 同高度 、 不 同位 置 挂 上温 度 计且 舍 内 温 度 白天应 比夜 间低 2 c c, 并 严 防煤气 中毒 。育雏 室 在 l 星期 内相对湿 度应必 须接近 7 5 %, 一般要 求第 一 星期 7 0 %~ 7 5 %, 第二 星期至第 七星 期为 6 5 %左右 。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7周龄~18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各周龄体重至少要在标准范围内,且整齐度良好;最好能将11周龄~12周龄体重控制在标准下限,15周龄达标准上限,15周龄~18周龄按标准上限增重。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喂料量、密度、光照时间、防疫和转群时间。
1.转群。
7周龄初雏鸡转入育成鸡舍,到18周龄末转到产蛋鸡舍;夏季秋冬春季转群最好在清晨进行,夏季转群最好在晚上进行。
转群前2天~3天和入舍后3天,饲料中维生素增加1倍~2倍,并给予充足的电解质溶液,转群前6小时停料。
晚上转群时多增加2小时~3小时光照,让鸡熟悉环境,并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
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两舍间的温差要小。
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分群,淘汰不合格的次劣鸡,清点鸡只数量。
2.雏鸡向育成鸡的过渡。
(1)逐步脱温,视天气情况给温,保证其温度在15℃~22℃。
(2)逐渐换料,在育雏料中按比例每天增加15%~20%育成料,直到全部换成育成料,过渡期5天左右。
(3)调整饲养密度,平养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不超过25只/平方米。
3.生长控制。
育成期的饲养关键是培育符合标准体重的鸡群,以使其骨架充实,发育良好。
因此从7周龄开始,每周随机抽取10%的鸡只进行称重,用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
如体重低于标准,就应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如体重超过标准,可减少饲料喂量。
同时,应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群饲喂,保证其均匀度。
4.光照。
育成期光照宜减不宜增,宜短不宜长,以免开产过早影响蛋重和产蛋全期的产蛋量。
封闭式鸡舍最好控制在8小时,开放式鸡舍不必补充光照。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育成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育成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刘庆 丰
应 从 生 长 期 向 产 蛋 期 过 渡 ,并 为 以后 的高 产 期做 准备 。 1 育成鸡 的饲 养
周龄达到产蛋高峰 ,采取 显。 根据标准体重限制饲喂 , 防止鸡过肥 , 使其整齐 相 应 措 施 ,做 好 1 6 ~ 2 5周 度好 , 体重适宜 , 在适合的 日龄开产 ; 同时还能节省 一 黑龙 口 o= 江省富 0 . ∞ 0 0 裕 9 / 县塔哈镇 J _ I s ∽ Z. . 1 业中心 农 . 1 , 0 0 ,富裕 . 0 - l . 0 1 _ 6 1 0 2 0 ∞ 0一 龄 这 个 时期 蛋 鸡 的饲 养管 饲 料 。限制 饲喂 要对 鸡群 体重进 行 监测 , 定期 称重 。 理 ,有 利 于母 鸡 很 好 地适 若鸡群平均没有超重现象 , 满周龄体重符合 品种标
以防止 在地 面挤 堆造 成伤 亡 。栖 架 可用木 棍或 木条
1 . 3 能 量 水平 由于 饲 料 中 玉米 质 量 差 或饲 料 给 量 不足 而 导致 产蛋 鸡 摄人 的能量 偏低 , 而 能量 的不 足 导 致 产 蛋鸡 特 别 是 高 产 蛋 鸡 在 蛋 白形 成后 影 响 钙 的沉积 , 从 而导致 软壳蛋 比例 升高 。实践 中 , 无论
1 . 1 营养特点 为使育成 鸡 适 时 开产 ,不 引 起 过肥 和早熟 ,降低其脂肪的沉 积, 而 且 为后 期控 制 体 重 。
育成鸡的饲养与管理课件.ppt

25
2.12 1.46 1.50 1.03
40
2.68 1.85 1.84 1.30
60
3.28 2.26 2.32 1.60
100
4.24
2.92
3.00
2.06
② 适度限饲
☺ 限饲的意义
通过限饲可以控制鸡的生长,防止体重超标,抑制性 成熟,从而使小母鸡在比较合适的、比较一致的时间 开产
同时可节约约10-15%的饲料。 培育出体质稍瘦而强健的青年母鸡,使母鸡开产期能
减少产蛋量
使蛋变大
提高公鸡繁殖力
降低公鸡繁殖力
+
+
+
+
+
+
+
+
+
+
+
育成期光照的原则
在育成期内严禁光照时间太长(<11hrs) 严禁光照时间逐渐延长 光照强度宜低(5lx)
某褐壳蛋鸡光照制度
周龄
0-1 2-7 8-17 18-68 69-72
出雏时间
每年4月8日-8月25日 光照时间
品种 使用阶段
蛋雏鸡 0-6周 青年鸡 7-14周
15-20周 产蛋鸡 产蛋率65%
产蛋率65-80% 产蛋率>80%
推荐配方(%)
玉 豆 麸 米鱼 贝 产 米 粕 皮 糠粉 壳 品
粉
62 28 5
5
66 20 9
5
62 8 17 8
67 17 6
5
5
60.5 20 9
5.5 5
64 22
36
4.严格控制性成熟
限饲从8-12周龄开始,至18周转群上笼前结束;
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

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一、种鸡的选育1.选种原则:选择体型适中、健康强壮、耐高温抗病的种鸡作为种鸡的父母。
2.选种方法:通过观察体型、外貌、毛色、繁殖能力等指标,选出优良的种鸡。
3.繁殖制度:采用自然繁殖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种鸡的繁殖。
二、育雏的管理1.雏鸡的孵化:控制孵化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保证雏鸡顺利孵化出壳。
2.雏鸡的筛选:对孵化出来的雏鸡进行筛选,剔除畸形、虚弱或有病的雏鸡。
3.温度管理:在雏鸡的初期,保持温度在33-35℃,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
4.饮水管理:给雏鸡提供清洁的饮水器,并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
5.饲料管理:根据雏鸡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切勿过量喂养。
6.防病管理:定期给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雏鸡舍的清洁卫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雏鸡。
三、育成鸡的养殖1.环境管理:保持育成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2.饲料管理:根据育成鸡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3.饮水管理:给育成鸡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水源清洁和新鲜。
4.防病管理:定期给育成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育成鸡的疾病防治工作。
5.生长监测:定期测量育成鸡的体重和生长速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6.屠宰管理:在合适的时间对育成鸡进行屠宰,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卫生无害。
总结起来,种鸡育雏育成鸡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选育、孵化、筛选、温度管理、饮水管理、饲料管理、防病管理、环境管理、生长监测和屠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繁殖能力和育雏育成鸡的生长速度,保障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鸡肉产品。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光照控制是控制鸡群性成熟的主要途径,尤其在10日龄以后,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
1、蛋鸡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缩短,切勿增加。
光照制度要相对稳定,光照方案确定后,不应经常更换,要保持一定稳定性,最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要协调。
例如: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时间,而转入成鸡舍时日照时间是处在渐短的季节,这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鸡群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2、蛋鸡育成期的常见光照方法育成期常采用的光照方法有三种,即自然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和渐减光照法:自然光照法:此种方法为自然光照逐渐缩短使用。
这期间不要人工补光。
恒定光照法:此种方法为自然光照逐渐延长时使用。
查出本批雏鸡长到20周龄时当地日照时间,以此为标准,自然光照不足部分采用人工补光。
渐减光照法:从当地气象部门查出本批雏鸡到20周龄时的白天光照时间,再加上4小时,为1~4周龄的光照时间,5~20周龄每周平均减少15分,到20周龄时正好与自然光照长短相一致。
育成期每天光照的总时数,一般不应低于8小时。
3、光照对蛋鸡鸡群的影响据试验,光照从鸡群开食时每天22小时渐减至18周龄每天6小时,鸡的开产日龄为169天;而从开食至产蛋每天恒定光照6小时,鸡的开产日龄为158天,若恒定22小时,则开产日龄为151天;而光照从开食每天6小时渐增至18周龄每天22小时,鸡开产日龄仅139天。
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周~1周23小时光照,2周龄~20周龄恒定为8小时~9小时光照。
从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
蛋鸡一天下几个蛋,附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一天下几个蛋,附蛋鸡的饲养管理回答蛋鸡通常一天下一个蛋,蛋鸡的产蛋期要有较高的营养物质,饲料的搭配要合理,摄入的蛋白质、钙、磷等物质含量要增加。
蛋鸡的饲养管理:1、蛋雏鸡:雏鸡的生长环境要适宜,消毒要及时。
2、育成期:要将不达标的鸡单独饲养,适时将残鸡淘汰。
3、预产期:不要使鸡舍的温度有较大的波动。
4、产蛋期:要适当延长产蛋高峰期的时间。
一、蛋鸡一天下几个蛋蛋鸡一天通常下一个蛋,蛋鸡产蛋期有比较高的营养物质需求量,要搭配合理的饲料,将蛋白质、钙、磷等物质的摄入量增加,鸡蛋一般需要23-25小时左右形成。
二、蛋鸡的饲养管理1、蛋雏鸡蛋雏鸡在进雏之前要给雏鸡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环境要无菌温暖,空舍要及时进行消毒。
在雏鸡进雏当天,要保证雏鸡的成活率,将雏鸡的应激反应减少。
在雏鸡的0-7周龄,要使鸡的体重和胫骨长度达标,使雏鸡有较高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2、育成期育成期使鸡的8-15周龄,要使鸡的体重达标,并有合适的整齐度。
鸡中不达标的个体,要挑出来单独进行饲养,及时将残鸡进行淘汰。
要做好鸡的转群工作,控制好鸡的体重,使鸡舍的光照合适,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性成熟。
3、预产期预产期是16周龄-5%产蛋的鸡,这个时期要保证鸡的开产整齐和开产体重达标。
要尽量使开产时和育成期的鸡舍温度保持相同。
在母鸡开产时要温度不能比24℃高,高于24℃时会抑制增长,高于28℃时会严重影响增长,使鸡舍中的温度波动尽量缩小,要避免穿堂风。
要适当调整饲喂鸡的次数,鸡群60%的饲料饲喂时间要在每天的最后6小时,注意每天中午要保持2-3小时的空槽。
4、产蛋期产蛋期是鸡的19-72周龄,这个期间要使鸡能够有较高较稳的产量。
要在鸡体重达标后的时候,增加鸡舍的光照,使鸡舍有充足的通风和新鲜的空气。
产蛋期后期的饲养管理要控制好蛋鸡的体重,使鸡群的死亡率、淘汰率和蛋破损率降低,使产蛋高峰期的维持时间尽可能的延长,能够获取更好的经济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立体笼式育雏和平面育雏两大类。
1、立体笼式 育雏主体笼育的优点是:可以增加饲养密度,节省建筑面积和土地面
积,便于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定额高,同时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 和饲料效率。缺点是投资比较大,育雏初期上下层温度不易控制。
2.网上育雏 将雏鸡养在离地面50—60cm高的网上。 优点是鸡子位于同温层中,易于控制温度,鸡子的活动面积大,利于增强
三、衡量雏鸡和育成鸡质量的标准
(一) 育成率高、均匀度好
(二)体重达标,骨骼结实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鸡种(品系)的鸡都有
它的标准体重。符合标准体重的鸡,说明生长发育正常,将来产蛋性能 好,饲料报酬高。
蛋鸡从8周龄开始每两周称重一次,在鸡群中随机抽2%—5%或至少 100只。鸡的体重和生产性能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骨骼发育程度,骨 骼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一)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二)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三) 羽毛生长快 羽毛中蛋白质含量 为80%—82%,为肉、蛋的4—5倍。
(四) 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五) 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
状态。
(六) 抗病力差 幼雏由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
运雏设备
五、初生雏的饲喂技术
采食前的休息与饮水
初饮 〈一〉饮水 一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
,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
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因出雏后大量消耗体内水分。应先饮水后
开食,这样有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出胎粪、增进食欲、利
于开食之效。初饮时在水中加5%葡萄糖(或白糖),饮足1—2小时,同 时加抗生素、多维素,开食盐有良好效果。
注意饲养和管理,极易患病。
(七) 群居性强、胆小 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便鸣叫不止。
二、雏鸡和育成鸡的阶段划分及其意义
后备鸡 雏鸡和育成鸡统称为
,根据其生理特点和饲养工艺设计,
将0—18周龄的鸡分为0—6周龄和7—18周龄两个阶段,0—6周龄的鸡称 为雏鸡,7—18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
培育后备鸡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将来成年鸡的质量、生产性 能和种用价值,所以鸡场要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培育出优质的雏 鸡和育成鸡,根据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和管理,为成年后高产奠定 良好的基础。
(常用药物:蒽诺沙星、卡那霉素、氯霉素等)
雏鸡的饮水器和食槽在育雏室内分布应均匀,水槽、食槽间隔放,平 面育雏前几天水槽和食槽位置应离热源稍近些,便于雏鸡取暖、饮水和 采食。
雏鸡的开食
六、雏鸡的管理
(一)雏鸡的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健壮幼雏饲养管理正常时,头一周的死亡率不应超过0.5%,如果超 过2%,则应考虑以下因素 1.种蛋来自非健康鸡群,一些疾病经蛋垂直传递后,使雏鸡致病,如鸡白 痢、鸡霉形体、大肠杆菌等。
四、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
初生雏的选择 应选择种鸡质量好、鸡场防疫严格、出雏率高的同一批 孵化、按期出雏的鸡。此批鸡成活率高,易饲养。
从外观上要选择绒毛光亮、体重大小都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的 雏鸡。检查腹部应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完全,绒毛覆盖整个 腹部。
若脐部有出血痕迹或发红呈黑色、棕色或为钉脐者,腿和喙、眼有残 疾的均应淘汰。
体质,鸡子不与粪便接触,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缺点是建筑面积大,房舍投 资多。
3.地面平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供暖设备 1.热风炉 2.锅炉供暖 分水暖型、气暖型。 3.红外线供暖 功率一般为100—250w或250W以上。 4.煤炉供暖。
三、初生雏的技术处理
雏鸡在孵出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疫苗。有 的鸡场还要进行剪冠和断趾。
(三)适当的开产日龄
达性成熟母鸡开始产第一枚蛋时,即表示其性成熟。不同类型和不同 鸡种(品系)的鸡都应有标准的开产日龄,蛋用轻型鸡要比中型蛋鸡成 熟早,分别在20—21周和21—22周。
第二节 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的准备
(一)育雏舍及其设备
1.育雏舍 育雏舍专门饲养0—6周龄的雏鸡。房舍要求保温性能好,要有一定通
〈二〉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
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影响生长发育和增加死亡。
开食的方法: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塑料布或浅边食 槽内,当一只鸡始啄食时,其它鸡也模仿食之。应在饮水3小时后再开食。 开食用配合料,可在料上面撒一层玉米碎粒(或小米) ,以每100只雏鸡 用450g配合料,添加玉米粒有助于防止饲料粘嘴和因蛋白质过高使尿酸 盐存积而糊住肛门。同时为了预防白痢(大肠杆菌)的发生,应在饲料 中添加药物.
(二) 制定育雏计划 一般育雏育舍和成鸡舍比倒为1:2。
(三) 饲料和垫料的准备 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合好饲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垫料是指育雏室内各种地面铺垫物的总称
(四) 消毒和预热 在进雏前两周,舍内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预热:在进雏前3—4天,育雏器和育雏笼及室内温度应达到标准要
求。
二、育雏的方式和供暖设备
蛋用雏鸡、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本章重点: 1、雏鸡的生理特点 2、育成鸡的饲养标准 3、怎样判断育雏温度是否合适 4、培育雏鸡的条件 5、啄癖发生的原因 6、断喙时的注意事项 7、育成鸡的特点 8、限制饲养时的注意事项 9、转群时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蛋用雏鸡与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任务
电解质溶液配比如下:硫酸铜19%,硫酸亚铁6%,硫酸锰0.5%、硫酸 钾8.5%,硫酸钠8.0%,硫酸锌0.5%,糖57.5%,混匀后按2%溶于水中。 幼雏初饮后,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再断水。饲养中要防止长时间缺水后引 起雏鸡暴饮。饮水器要充足,初饮时100只幼雏至少应有2—3个2.5L饮水 器,并均匀分布在鸡舍各部。初饮的水温保持与室温相同,一周后直接用 自来水即可。
风,但气流不能过速,以既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为宜。育雏舍离 其它鸡舍的距离至少应有l0M,有条件的地方不与其它鸡混养一场,这样 可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育雏舍的建筑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
2.设备 有好的管理也应有相应的设备,设备根据需要而设置
供热器
照明灯
食槽
饮水器
A.真空饮水器 B.杯式饮水器 C.乳头式饮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