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1)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初二历史记忆歌

初二历史记忆歌相桥初中杨涛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839—6月3,广州虎门林①销烟。
1840—6月中,英舰侵入我广东。
鸦片战争自此始,中国陷入苦难中。
1842年8月,南京城下签条约:开放广、厦、福、宁、上②;赔款2100万③;被逼无奈割香港;关税须同英协商。
爱国人士雄心起,开始睁眼看世界。
魏源著《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注释:①指林则徐。
②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③2100万银元。
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鸦片战争十余年,英夷要求改条约。
1956年10月,广州再次起烽烟。
次年英与法勾结,坚船利炮相威胁。
1860年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人类文明遭浩劫,奕签《北京条约》。
沙俄趁火来打劫,割占领土百五万。
太平天国洪秀全,誓与列强相激战,青浦太仓与慈溪,击毙美夷①显神威。
西北边陲危机现,俄英唆使阿古柏,入侵新疆据天山,沙俄又把伊犁占。
钦差大臣左宗棠,抬着棺材赴西疆,军事外交齐下手,使我西北免祸殃。
注释:①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甲午年,日本蓄意挑祸端。
9月黄海袭我舰,大东沟里起硝烟。
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迎敌不惊慌;致远管带邓世昌,不怕牺牲战列强,弹尽舰损不退缩,不灭仇寇便同亡。
二百英魂随绿波,反抗侵略美名扬。
威海卫里保战船,日军夺得制海权。
1895最难忘,北洋舰队遭败亡。
同年四月李鸿章,马关会伊藤首相。
1①、2②、3③、4④签条款,瓜分中国掀狂潮。
俄国租旅顺大连;德国强借胶州湾;英法再次伸魔爪,九龙深圳、广州湾;日本割占台诸岛,巨龙正被蚕食掉。
只待睡狮渐已醒,敢叫日月换今朝。
注释:①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割三岛。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④开放四地。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起山东,“扶清灭洋”立大功。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北京;大沽出发至廊坊,一路遇袭遭伏兵;逃回敌首西摩尔,损兵折将而告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1)鸦片输入的危害: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3日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或者中国的禁烟运动)(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4)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目的:倾销商品)(4)关税协定影响:(1)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2)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3)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4)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5、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必然挨打,强大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卫!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二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
(3)主要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法国作家雨果称:“两个强盗闯入夏宫”。
[强盗指英法,夏宫指圆明园]2、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公里)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占领南京(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PPT课件 (1)

中国
(很难卖出去) (逐年激增) 呢绒、布匹1687万 鸦片
英国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9626万
贸易结果: 大许量多白白银银流流入入英中国国。。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
1820
英国输华总值
1827
1831
中国输英总值
谈判时,英方代表动辄扬言开炮攻城,还屡次做 出杀人的姿势。清政府代表一听到英军要开炮,立即
思考2:清政府
思考3:鸦片战
在鸦片战争中
争的性质是?
为什么会失败
?
根本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朝统治的腐朽
具体原因:中国经济和武器落后;政治腐败;道光 帝战和不定,举措失当
性质: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吸食鸦片者如果吸烟太多,则变得瘦 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 孔缩小,失眠,对什么都无所谓。长期 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因 而人体的整个衰弱使得鸦片成瘾者极易 患染各种疾病。吸食鸦片成瘾后,可引 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 缩短;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
人家的四个兄弟,因经 不起诱惑染上烟瘾而不 能自拨。烟瘾发作时, 他们就把家中的银两偷 拿出去买大烟,家人如 果阻止,他们就持刀威 胁父母和妻子,从此父 子失和,夫妻反目,家 道衰微。以致后来家产 变卖一空,无家可归沿 途乞讨。这四个兄弟身 体骨瘦如柴,疾病缠身
虎门销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民族尊严的象征 虎门销烟广场
1.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说说林则徐为什么极力主张禁烟。
鸦片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尚, 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影响军队战斗 2力.评,价严林重则危徐害的国言家行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的烽烟》课件1(北师大八年级上)

2.清朝的……抵制了……
3.鸦片可以……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 3页,总结林则徐到广 州禁烟的主要措施。
•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 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 之理。
--官人
虎门销烟
苟得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请同学们看书第5页,总结南京条约的内容
内容
影响
割地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 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魏源著 《海国图志》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制夷”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国已绝迹30多年的毒品死灰复 海洛因 燃,并呈现蔓延的趋势。目前,
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超过90万
人,吸毒人员波及全国各地,
我国也由最初的毒品过境国变
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
受害国。
可卡因
---新华网
罂粟花
罂 粟 果
鸦片
吸 食 鸦 片
英国向中国
40200箱 35445箱
走私鸦片
20331箱
4000多箱
第1 课
学习目标: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历史
冰毒
毒品的流行滥用已成为
全球一大公害,受国际毒品影
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课件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为了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 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1840年6月---1841年5月
1、1840年6月英军 封锁珠江口鸦片战 争爆发。林则徐抵 抗。
2、英军进攻厦门受阻 (邓廷桢抵抗)
北上攻陷定海 直达大 沽口
赔款通商又割地,苦难中国自此始.
选择题:
1. 在中国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 (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2. 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旋 涡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中英《南京条约》中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的内容是( )。 A. 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协定关税 D. 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
3、英军占领镇江,到达南京, 中英签定《南京条约》。
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 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英舰“皋华 丽”号上,被迫接授英国代表璞鼎查提的条款,签 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
内 容 割地 赔款
既然毒品危 害那么大,我 们应该怎么做 呢?
道光帝
“弛禁论” “严禁论”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 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 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若鸦片一日未绝, •收缴鸦片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 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 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 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 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 《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5月18 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 之理。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 重量1188127公斤。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1)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教材分析及处置1、课题地位、作用、意义“鸦片战争”在八年级上册中居于首章首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和开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进展、脉络,对正确熟悉现实生活及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三维目标(依据历史课标确信)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那么徐虎门销烟的史实,明白中英《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阻碍;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要紧思想。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主线:培养学生发奋图强、爱我中华激情,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3、锁定重难点1)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
2)难点:熟悉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阻碍(正反两方面)。
4、“教”与“学”1)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讨+课堂辩(讨)论+选择性作业。
2)教学手腕:运用多媒体展现课件(包括历史影视、图片资料)。
五、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专门是爱国主义)的了解仅限于影视,有必然的认知,但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椐那个年级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来讲,教师在课堂当中应以史为据,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引领学生神入课堂。
二、教学流程表程序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2分钟)历史“链接”(2分钟)课件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师生共同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背景提问学生影视中反映的史实A、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教师可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B、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1、“温故而知新”;为“讲”、“学”新知作好铺垫2、设问伏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剖析课题(3分钟)观摩发现(2分钟)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第1课_鸦片战争的烽烟

镇江
上 上海
宁 宁波
定海
东
福 福州
海
淡水
厦 厦门
广 广州
澳门
汕头
九龙司
台湾
(萄占)
香港(英
占)
琼州
返回
请同学们看书第5页,总结南京条约的内容
内容
影响
割地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 资本主义市场
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 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1、危害身心健康 2、巨量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 危机 3、官员吸食鸦片更加腐败 4、士兵吸食鸦片,丧失战斗力
3.林则徐虎门销烟
• 1、时间: • 2、人物: • 3、措施:
• 4、影响:
1839年6月3→1839年6月25
中林国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 明a了、中缉国拿人烟民贩反。抗b、侵命略令的外决 心国和烟勇商气交,出振鸦奋片了。民族精神, 维c、护主了张民与族外尊正严当。贸易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 鸦片战争。
二、中英《南京条约》
• 1、鸦片战争 • (1)导火线 :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点,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来。
香 港 岛
破坏领土和 主权的完整
2100万元
加重负担 激化矛盾
五 口
便利商品输出和 原料掠夺
自然经济逐渐解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县城关中学八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
【学习目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虎门销烟的相关事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过程】
【预习自学】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说一说鸦片的危害?
【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
【预习自测】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2、林则徐上书,称若鸦片泛滥,数十年后中国
“。
”
请求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3、虎门销烟产生了什么影响?
4、年6月---1842年月,英国为,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史称。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5、《南京条约》的内容是①开埠通商:;
②赔款:③割地:
④关税协定:。
【拓展延伸】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抄在课本上)
①直接原因(导火索、借口):林则徐虎门消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看中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价值。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①损害身心健康;
②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③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自我检测】
以下对林则徐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广州查禁鸦片B在虎门销毁收缴的鸦片
C消烟给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借口,不应该D他是民族英雄【课后作业】【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