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判定表测试法和测试
软件测试判定表测试法和测试

判定表设计步骤:
确定规则的个数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填入条件项 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判定表 简化判定表、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3
判定表测试法
某程序规定:“对总成绩大于450分,且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或者 是优秀毕业生, 应优先录取,其余情况作其他处理”。请用判定表设计测试 用例。 1. 建立判定表
b
1 4 2 5 ? ? 2 ? 3 2 4
c
2 2 4 5 ? ? 3 ? 2 2 5
预期输出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18
a=b, a=c, b≠c
因果图测试法
因果图中包含四种关系:
恒等:若c1是1,则e1也是1;若c1是0,则e1为0。 非: 或: 若c1是1,则e1是0;若c1是0,则e1是1。 若c1或c2或c3是1,则e1是1;若c1、c2和c3都是0,
17
— — F
— — — T — — — T
C6:b = c? — — — T F a1: 非三角形 X X X a2: 不等边三角形 a3: 等腰三角形 a4: 等边三角形 X
用例ID
DT1 DT2 DT3 DT4 DT5 DT6 DT7 DT8 DT9 DT10 DT11
a
4 1 1 5 ? ? 2 ? 2 3 3
动作桩
A1:进行优先处理
A2:作其他处理
7
判定表测试法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 (2)确定规则个数
维修记录不全吗 运行超过10年吗
输入条件个数:3; 每个条件的取值:“是”或“否”; 规则个数:2*2*2 =8;
黑盒测试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黑盒测试方法有哪几种类型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在执行测试时只关注软件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内部结构或代码。
黑盒测试方法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1. 等价类分割测试等价类分割测试是一种基于输入域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然后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确保覆盖了各个等价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测试覆盖率,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
2. 边界值分析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是一种专注于输入值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关注输入值的边界情况,如最小值、最大值、以及临界值,并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这些边界情况下的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发现输入值边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因果图测试因果图测试是一种结构化的黑盒测试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描述系统中不同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测试人员根据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并根据不同因果路径执行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中不同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逻辑错误。
4. 判定表驱动测试判定表驱动测试是一种基于决策表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使用判定表描述系统的不同输入组合以及对应的决策结果,然后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不同的决策路径。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测试效率,同时确保覆盖了系统所有的决策情况。
总结黑盒测试方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关注系统的功能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不同类型的黑盒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场景,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试。
通过有效地应用黑盒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提高软件质量,减少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一、引言判定表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基于决策表的思想,通过构建判定表来识别测试用例。
它适用于需要测试多个条件组合的场景,可以大大减少测试用例数量和测试时间。
本文将介绍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二、了解判定表法1. 判定表法概述判定表法是一种基于决策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表示条件与动作之间关系的数据结构,它可以清晰地描述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动作。
通过构建判定表,我们可以识别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2. 判定表法优势相比其他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判定表法有以下优势:(1)节省时间和成本:通过识别出所有可能情况,可以大大减少测试用例数量和测试时间。
(2)易于理解和维护:判定表可视化、易于理解和维护。
(3)覆盖全面:能够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三、设计步骤1. 确认被测系统功能或模块首先需要明确被测系统或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确定需要测试的条件和动作。
2. 确认条件和动作在确认被测系统或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后,我们需要确定需要测试的条件和动作。
条件是指影响系统或模块行为的因素,而动作是指系统或模块对条件做出的响应。
3. 构建判定表根据确定的条件和动作,构建判定表。
判定表由四部分组成:条件、决策、动作和测试用例编号。
(1)条件:列出所有可能影响系统或模块行为的因素。
(2)决策:根据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3)动作:列出每种情况下系统或模块采取的不同响应。
(4)测试用例编号:为每种情况分配一个独特的编号。
4. 识别测试用例通过对判定表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5. 执行测试用例执行生成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如果存在问题,则需要进行修复并重新执行相应测试用例。
6. 更新判定表根据执行结果更新判定表。
如果存在新情况,则需要添加到判定表中,并重新识别和生成相应测试用例。
四、总结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使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方法总结

软件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随着软件的不同也衍生出许多的测试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最主要的测试方法有一下几种: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判定表和场景法1、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适用场合: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就可以适用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对程序的需求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程序接收到有效等价类数据应该正确运行。
无效等价类:对程序的需求不合理的,程序接收到无效等价类数据,应给出错误提示或根本无法输入。
等价类划分的过程:(1)根据需求找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可以找出(2)建立等价类列表(3)根据等价类编写测试用例下图为等价类边界值根据需求进行的数据分析:上图中有控件名称、数据需求、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和边界值,在此表中有效等价类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找出,边界值有最大值、最小值和次边界值组成,为了快速高效的编写出测试用例,我们经常将有效等价类和有效边界值组合起来编写测试用例。
2、因果图和判定表主要考虑控件之间的组合,根据需求找出输入条件的组合和输出结果的组合,列出判定表,按照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下图是某个测试实例的判定表:需求: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除年薪的4%,过失扣除2%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除月薪的8%,过失扣除月薪4%找出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编写判定表3、场景法有些软件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而一件事情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了事件的流。
使用场合:填写项较少,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的测试人员要把自己当做最终用户,尽量模拟出用户所有重要操作,可以分成两大类: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验证软件的业务逻辑,主要功能的实现---基本流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验证软件的异常处理能力---备选流场景法的分析流程:(1)分析需求,找出基本流和备选流(2)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写出场景(3)根据场景编写用例下图为场景法实例:该例题填写项较少,都是通过鼠标和键盘来完成操作的,找出基本流和备选流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场景根据生成的场景编写测试用例例题2:ATM取款机系统测试场景分析找出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是可以从ATM成功取出钱,备选流为基本流上的分支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组合生成场景:根据场景编写测试用例:以上几种方法为软件测试中功能测试常用方法,需掌握,要会分析数据。
判定表测试规范标准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刖言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
本测试规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围,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引入 (4)1名词解释 (4)2.判定表法的原理 (4)3.判定表的构成 (4)4.判定表的规则 (4)4.1规则的定义 (4)4.2规则的合并 (5)5.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5)6•实例说明判定表 (5)7.适用围 (7)8.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8)8.1优点 (8)8.2缺点 (8)9.参考文档 (8)10.修改历史 (8)引入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但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但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注: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法;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 名词解释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条件:输入或是环境(可通过分析动作反推出)动作:输出/结果2. 判定表法的原理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的集合。
3. 判定表的构成条件桩:找出问题的所有条件(条件的集合)。
通常认为列出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动作列表)。
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条件取值(输入的取值或环境的真值Y/N)动作项:动作取值(输出值)4. 判定表的规则4.1规则的定义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的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项目测试规范一、概述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规范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责任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设计的一种控制手段,是对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种检查和审核手段。
软件设计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测试应按本规范要求对软件进行检查、测试,软件设计单位应保证对测试错误进行修正。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必须及时改正,这就是软件测试的任务。
为了改正错误,首先必须确定故障的准确位置,这是测试过程中最困难和任务。
需要周密审慎的思考和推理。
改正错误常常包括修正原来的设计,必须通盘考虑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尽量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引进新的故障。
二、测试类型项目软件测试类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组装测试)、有效性测试(功能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和用户测试(验收测试)。
单元测试主要针对软件设计单元、功能模块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模块程序结构检查、代码测试和模块内功能测试。
集成测试(组装测试)主要针对软件设计单元、功能模块组装、集成为系统时,对软件单元、功能模块的接口、连接进行测试。
有效性测试(功能测试)按照系统功能需求规定对系统的功能、流程、数据、业务规则等进行测试,以及对系统基本特征如操作、界面、报表等的合理性、一致性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为系统性能测试,如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测试,以及对系统其它性能如负载能力、处理能力以及响应时间等进行测试。
回归测试在软件设计错误修正、设计修改以及软件升级后,主要针对软件修改、影响部分进行有效性测试和系统测试。
用户测试(验收测试)为用户方组织的有效性和系统测试。
三、测试的方法逻辑覆盖法根据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执行条件至少执行一次。
所谓等价类,就是指某个输入域的集合,集合中的每个输入对揭露程序错误来说是等效的,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这就是等价类划分方法。
软件测试 第4章动态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方法

第4章动态测试技术(1)-黑盒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概述1.定义:黑盒测试是依据软件的需求规约,设计测试用例,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约的要求2.测试用例: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结果组成(运行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说明存在错误)3.主要的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猜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测试法基于场景测试法正交试验法比较测试2.等价类划分1.概述:1.1由于不能穷举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来进行测试,所以只能选择少量有代表性的输入数据,来揭露尽可能多的程序错误(设计测试用例遵循的原则之一)1.2等价类划分方法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在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等价类是指输入域的某个子集,该子集中的每个输入数据对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测试等价类的某个代表值就等价于对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也就是说,如果该子集中的某个输入数据能检测出某个错误,那么该子集中的其他输入数据也能检测出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该子集中的某个输入数据不能检测出错误,那么该子集中的其他输入数据也不能检测出错误例如:判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构成等边三角形,那么{1,1,1}、{3,3,3,}、{8,8,8}……都是等效的。
1.3等价类划分方法把输入数据分为有效输入数据和无效输入数据(除测试正常的数据外,还应该测试不正常的数据)1.4有效输入数据指符合规格说明要求的合理的输入数据,主要用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的功能1.5无效输入数据指不符合规格说明要求的不合理或非法的输入数据,主要用来检验程序是否做了规格说明以外的事例如:程序判断三角形是否等边三角形,输入a、b、c三条边,如果a=b,b=c,a=c =>等边三角形,{0,0,0}、{-1,-1,-1}属于无效输入数据,不仅要检查正常的数据输入,还应驾车不正常的数据输入1.6在确定输入数据等价类时,常常还要分析输出数据的等价类,以便根据输出数据等价类导出输入数据等价类2.等价类划分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2.1确定等价类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对每一个输入条件(通常是规格说明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确定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可使用如下表格3.确定等价类的规则:3.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输入值在此范围内)和两个无效等价类(输入值小于最小值及大于最大值)例如,规定输入的考试成绩在0..100之间,则有效等价类是“0 ≤成绩≤100”,无效等价类是“成绩<0”和“成绩>100”3.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输入值的个数等于规定的个数)和两个无效等价类(输入值的个数小于规定的个数和大于规定的个数) 例如,规定输入构成三角形的3条边,则有效等价类是“输入边数= 3”,无效等价类是“输入边数<3”和“输入边数>3”3.3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即离散值),而且程序对不同的输入值做不同的处理,那么每个允许的值都确定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另外还有一个无效等价类(任意一个不允许的值)(例如:交通信号灯“红”、“黄”,“绿”,是输入的集合,输入离散值) 例如,规定输入的考试成绩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则可确定5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3.4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必须遵循的规则,那么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此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违反此规则)例如,在程序语言中对变量标识符规定为“以字母开头的……串”,那么有效等价类是“以字母开头的串”,而无效等价类有“以数字开头的串”、“以标点符号开头的串”…等3.5如果输入条件规定输入数据是整型,那么可以确定三个有效等价类(正整数、零、负整数)和一个无效等价类(非整数)3.6如果输入条件规定处理的对象是表格,那么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表有一项或多项)和一个无效等价类(空表)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规则,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参照上述规则的思想来划分等价类4.设计测试用例4.1在确定了等价类之后,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并为每个有效等价4.24.2.1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一个测试用例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4.2.2为每个无效等价类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无效等价类发现错误的概率比较大,每个无效等价类设计一个测试用例,提供测试的精度)4.3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实例:某编译程序的规格说明中关于标识符的规定如下:标识符是由字母开头,后跟字母或数字的任意组合构成;标识符的字符数为1~8个;标识符必须先说明后使用;一个说明语句中至少有一个标识符;保留字不能用作变量标识符(例如:if、goto、int、float)4.3.1用等价类划分方法,建立输入等价类表4.3.2下面选取9个测试用例,它们覆盖了所有的等价类3.边界值分析1.概述:1.1边界值分析常用于对其他黑盒测试方法(特别是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1.2人们从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黑盒测试判定表

广西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实验实验报告题目: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实验二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实验目的:1.掌握因果图、判定表的方法2.掌握按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实验时间:4学时实验内容:1、题目一:隔一天日期问题功能描述:输入年份、月、日;输出:输入日期在日历上的隔一天日期。
如输入1912年12月15日,应输出1912年12月17日。
要求:(1) 读源码并分析程序,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2) 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3) 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记录和缺陷统计,给出缺陷报告。
2.程序设计及测试(以下任选一个),要求撰写测试报告(格式参照实验一)。
(1)请自己设计象棋走马问题程序,要求给出需求说明书,采用因果图法或综合采用所学黑盒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进行缺陷统计和分析,并修正Bug。
(2)请设计实现简单的计算器功能,要求给出需求说明书,综合采用所学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集合,并执行测试用例,进行缺陷统计和分析,并修正Bug。
实验过程:实验1:(1)动作桩:A1:day+2 A2:day=2 A3:day=1 A4:month+1 A5:moth=1 A6:year+1 A7:不可能有效等价类:Year:Y1{year是闰年} Y2{year不是闰年}Month:M1{month=4、6、9、11} M2:{month=1、3、5、7、8、10}M3{month=12} M4{month=2}Day:D1{1<=day<=26} D2{day=27} D3{day=28} D4{day=29} D5{day=30}D6{day=31}缺陷:当结果日期需要跳至下一个月时,结果会显示两次。
实验2:条件桩:1、棋子落在棋盘外2、落点未与起点构成日字型3、落点处有己方棋子4、落点处的临近交叉点5、落点处无棋子6、落点处对方棋子不是老将M:1、2、3、4动作桩:1、不移动棋子2、移动棋子3、除去对方棋子4、提示战胜对方,游戏结束#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cout<<"象棋走马问题,根据情况选择回答0、是或1、否"<<endl;cout<<"“马”的落点处是否在棋盘外"<<endl;int a,b,c,d;cin>>a;cout<<"“马”的落点与起点是否不成“日”字型"<<endl;cin>>b;cout<<"“马”的落点处是否有其他己方棋子"<<endl;cin>>c;cout<<"“马”的落点临近交叉点是否有棋子"<<endl;cin>>d;int x,y;cout<<"“马”的落点处是否有棋子"<<endl;cin>>x;cout<<"“马”的落点出的棋子是否为老将"<<endl;cin>>y;if(a==0&&b==0&&c==0&&d==0)cout<<"不移动棋子"<<endl;if(a==1&&b==1&&c==1&&d==1&&x==1)cout<<"移动棋子"<<endl;if(a==1&&b==1&&c==1&&d==1&&x==0&&y==1)cout<<"移动棋子并出去对方棋子"<<endl;if(a==1&&b==1&&c==1&&d==1&&x==0&&y==0)cout<<"移动棋子并提示战胜对方,游戏结束"<<endl;if(a>1||b>1||c>1||d>1||x>1||y>1)cout<<"输入不规范"<<endl;}程序缺陷:每次运行程序,即使中途就出现输入不规范,但是仍要到最后才能提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YYY NN Y N N ——
—YN Y N
??
?
?
?
?不完全正确
11
判定表测试法
? 问题描述 ?volunteer ??
输入三个正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 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三条边是否能 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判断三 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3
4
5
预期输出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a=b, a=c, b≠c
18
因果图测试法
?因果图中包含四种关系: ? 恒等:若c1是1,则e1也是1;若c1是0,则e1为0。 ?非: 若c1是1,则e1是0;若c1是0,则e1是1。 ?或: 若c1或c2或c3是1,则e1是1;若c1、c2和c3都是0, 则e1为0。“或”可有任意多个输入。 ?与: 若c1和c2都是1,则ei为1;否则ei为0。“与”也可有 任意多个输入。
动
优先录取
作
作其他处理
1
2
3
4
Y
Y
YN
Y
N
N—
—
Y
N—
??
??
5
判定表测试法
?问题描述:
- “……对于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 并且维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 10年以 上的机器,应给予优先的维修处理 ……”
?请建立决策表。
?volunteer ??
6
判定表测试法
?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 条件桩
C1:a < b + c? F T T T T T T T T T T
C2:b < a + c? — F T T T T T T T T T
C3:c < a + b? — — F T T T T T T T T
C4:a = b?
——— T T T T F F F F
C5:a = c?
——— T T F F T T F F
判定表测试法
? 判定表设计步骤:
?确定规则的个数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填入条件项 ?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判定表 ?简化判定表、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3
判定表测试法
某程序规定:“对总成绩大于450分,且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或者 是优秀毕业生, 应优先录取,其余情况作其他处理”。请用判定表设计测试 用例。
81 1 1 1 1 1 1 1
?
?
?
??
?
??
?
15
? 注意:
? 条件的选择可以大大扩展判定表的规模;
? 例如:a, b, c构成三角形吗?可以扩展为 三个条件:
?a < b + c? ?b < a + c? ?c < a + b? ?则规则条数变为 26=64
16
条件桩修改后的判定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
因果图测试法
输 入 输 出 约 束 图 形 符 号
20
因果图测试法
输 入 输 出 约 束 图 形 符 号
21
因果图测试法
某软件规格说明书要求: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字符必 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 确,则给出信息L,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下面介 绍使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内容
?(1)判定表测试法
- 理论 - 互动练习
?(2)测试
- 理论 - 互动练习
1
判定表测试法
? 3.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 简明并避免遗漏。 ?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桩
规则
条件桩
条件项
动作桩
动作项
2
14
? (4)判定表
a, b, c构成三角形
条 a = b? 件 a = c?
b = c? 规则条数统计
非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动 作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12 34 5 67 89
NYY Y YY YYY
—Y Y Y Y N N N N
—Y Y N N Y Y N N
—Y N Y N Y N Y N
C6:b = c?
——— T F T F T F T F
a1: 非三角形
XXX
a2: 不等边三角形 a3: 等腰三角形 a4: 等边三角形
X
X
XX
X
17
用例 ID
a
b
c
DT1
4
1
2
DT2
1
4
2
DT3
12Biblioteka 4DT45
5
5
DT5
?? ?
DT6
?? ?
DT7
2
2
3
DT8
?? ?
DT9
2
3
2
DT10
3
2
2
DT11
? 请用基于判定表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12
判定表测试法
? (1)条件桩
? C1:a,b,c构成三角形? ?C2:a = b? ?C3:a = c? ?C4:b = c?
? (2)规则数
? 共有四个条件,每个条件的取值为“是”
或“否”,因此有24= 16条规则。
13
判定表测试法
? (3)动作桩
? A1:非三角形; ? A2:不等边三角形; ? A3:等腰三角形; ? A4:等边三角形; ? A5:不可能;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件 运行超过10年吗?
动 进行优先处理 作 作其他处理
1 2 3 4 5 6 78 Y Y Y Y N N NN
Y Y N N Y Y NN
Y N Y N Y N YN
? ??
?
?
?
?
?
?不完全正确
10
判定表测试法
? (5)化简;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件 运行超过10年吗? 动 进行优先处理 作 作其他处理
1. 建立判定表
12345678
总成绩大于450分吗?
条 件
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吗?
优秀毕业生吗?
YYYYNNNN YYNNYYNN YNYNYNYN
动 优先录取; 作 作其他处理
??? ? ? ? ?4 ?
判定表测试法
2. 简化判定表
总成绩大于450分吗?
条 件
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吗?
优秀毕业生吗?
- 规则个数:2*2*2 =8;
8
判定表测试法
? (3)填入条件项;
1234 5 6 7 8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Y Y Y Y N N N N
条 维修记录不全吗? 件
运行超过10年吗?
YYNN Y Y N N YNYN Y N Y N
动 进行优先处理 作 作其他处理
9
判定表测试法
? (4)填入动作项;
? C1:功率大于50马力吗? ? C2:维修记录不全吗? ? C3:运行超过10年吗?
? 动作桩
? A1:进行优先处理 ? A2:作其他处理
7
判定表测试法
?(2)确定规则个数
- 输入条件个数:3;
?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 维修记录不全吗 ? 运行超过10年吗
- 每个条件的取值:“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