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如何改变

合集下载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1. 引言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但一些不文明现象却给校园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些不文明现象包括懒散的作风、不遵守纪律、粗鲁的行为举止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改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2. 不文明现象的表现2.1 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文明在校园中,学生之间常常存在互相恶言相向、互相攻击的现象。

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打架斗殴的情况。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2.2 生活习惯不文明学校的公共场所和宿舍经常会出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现象。

同时,一些学生还存在宵禁外出、吵闹大声等不适当的行为。

2.3 不尊重师长一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态度不尊重,不听老师讲课、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等,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正常进行。

3. 不文明现象的原因3.1 家庭教育不到位不文明现象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关。

一些家庭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导致孩子的品行不端。

3.2 社会风气不良当今社会,一些不良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

学生接触到这些不良风气,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形成不文明行为。

3.3 学校管理不当学校在管理上不够严格,不及时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和措施,导致学生在校内不文明现象盛行。

4. 整改措施4.1 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是校园不文明现象的根源,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4.2 校内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不文明现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演讲、海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普及校园文明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4.3 强化制度建设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校园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4 师生互动改善学校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意。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生不乱扔垃圾的问题。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学生乱扔垃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白,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素质的体现。

首先,乱扔垃圾对我们的校园和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纸屑、塑料袋、食品残料等垃圾就会到处都是。

这不仅会破坏校园的美丽景色,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当垃圾杂乱无序地堆积在一起时,不仅给我们的校园环境带来威胁,也会给我们的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饮料瓶、纸张等垃圾很容易被风吹到街道和河流中,给城市带来了不必要的污染,影响着环境的美丽和健康。

其次,乱扔垃圾也是对我们自己健康和安全的一种威胁。

乱扔垃圾会让学校或公共场所变得不洁净,更容易滋生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给我们带来感染和生病的风险。

此外,在乱扔垃圾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尖锐、有毒或者易燃的物品扔在错误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伤人或引发火灾等不必要的事故。

乱扔垃圾不仅仅是对环境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忽视。

另外,乱扔垃圾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形象和国家形象。

在国外,人们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处理。

在这些国家,乱扔垃圾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甚至会被罚款。

作为中国的未来栋梁,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礼仪,学会对环境负责。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乱扔垃圾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自觉地将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在校园中,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垃圾桶,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不随意乱扔。

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影响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其次,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学校可以借助公告栏、校园广播等渠道,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向同学们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意义。

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怎么办?班主任的应对策略

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怎么办?班主任的应对策略

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怎么办?班主任的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扩张以及人口的增长,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垃圾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所不可避免的代价。

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也是这些环境问题中的一个小小方面,但同样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策略。

一、建立家校联系,让家庭养成好习惯家长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第一道门槛,建立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之一。

班主任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校交流沟通,引导家长了解学校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情况,增强环保意识。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请家长关注的环保知识、倡导家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在家庭环保意识教育中起到提醒和辅导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理解和意识,营造整洁环境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垃圾污染的认识,加强对分类投放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可以就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垃圾减量、资源回收等主题班会、课堂讨论、广播、海报宣传等。

此外,在课间休息时间和放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环保卫生整治活动,让学生做出环境改善的贡献,从而形成共同维护整洁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制定相关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做好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的管理和监督,班主任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制度,要求学生规范行为,保持整洁环境。

班主任要坚决杜绝与垃圾有关的不良习惯,严格执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嘘声、劝说、批评教育,并及时进行处罚,形成规范一直、不断加强的管理机制。

总之,对学生放学后乱扔垃圾的现象,班主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引导和管理,引导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加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营造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管理,确保学生行为规范,保护校园环境,使学生在环保中习得健康、理智,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小学乱扔垃圾管理方案

小学乱扔垃圾管理方案

小学乱扔垃圾管理方案一、引言在小学校园中,学生们可能存在乱扔垃圾的问题。

这不仅会破坏校园环境,还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为了解决小学乱扔垃圾的问题,制定一个有效的垃圾管理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本管理方案的目标是促使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最终实现校园的整洁和环境的改善。

同时,该方案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三、方案1. 教育宣传•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增加垃圾分类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制作宣传海报:在校园中制作环保宣传海报,提醒学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环保相关的视频、照片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引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

2.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设置分类垃圾桶:在校园各个角落设置分类垃圾桶,如厨余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方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标识分类垃圾区域:在垃圾分类区域设置垃圾分类指示牌,指导学生投放垃圾的地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分类投放垃圾。

3. 垃圾分类教育•垃圾分类课程: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垃圾分类游戏:设计垃圾分类相关的游戏,增加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垃圾分类能力。

•定期测试和考核: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测试和考核,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学习兴趣,增进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4. 奖惩制度•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给予小礼品、荣誉称号或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垃圾管理习惯。

•惩罚措施: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如清扫垃圾、写检讨等,提醒他们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以及违规行为带来的后果。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

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和整改措施
一、引言
在校园中,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校园的环境和氛围,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采取措施整改这些不文明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校园不文明现象
1.乱扔垃圾:许多学生在校园里随意扔垃圾,导致环境脏乱差。

2.随地吐痰:有些学生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影响了其他人的健康。

3.打闹喧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或走廊上大声喧哗,影响了其他人的学习和休息。

4.违规骑车:一些学生在校园内骑车,甚至骑车冲进教室或者走廊中,给其他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5.涂鸦刻字:有些学生在校园里乱涂乱画、刻字刻画,破坏了公共设施和环境。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海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文明行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

2.设立垃圾桶:在校园内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鼓励学生随手投放垃圾。

3.加强监管: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于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理。

4.建立秩序:建立校园秩序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5.增加设施:在校园内增加自行车停车位和步道等设施,方便学生出行,并减少违规骑车现象的发生。

6.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文明活动、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爱校情感。

四、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不文明现象在校园中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爱校情感。

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
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校园
环境。

德育案例——如何解决学生乱扔垃圾这件小事

德育案例——如何解决学生乱扔垃圾这件小事

德育案例——如何解决学生乱扔垃圾这件小事
北师大大兴附中高三英语肖太芳
案例:
在乱扔垃圾这件“小事”面前,一些老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一位新任老师,所带的班纪律很乱,学生乱扔垃圾的问题让她很头疼。

她在班级的墙上贴上“禁止乱扔垃圾”的标语,并告诫学生:谁再乱扔垃圾,就罚值日一周。

但是,孩子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改善。

后来,她请教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

对方告诉她:“你在教室的后面放个垃圾筐,然后在墙上贴上…请在此处丢垃圾‟,再试试效果。

”结果,这位老师惊讶地发现,很少有孩子再乱扔垃圾了。

何种方式更好解决学生乱扔垃圾问题?。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

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讲话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一篇演讲。

我想谈的话题是: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国旗下。

首先,我要说的是“学生”。

作为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脊梁。

我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形象和荣誉,更关系到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作为有知识的人,我们应该有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应该懂得尊重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然而,在我们学校的国旗下,尤其是放学时间,却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

塑料瓶、纸张、食品包装盒等各种垃圾,随处可见。

这种行为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让环境变得脏乱差,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部分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在他们的观念中,垃圾就是垃圾,不管丢到哪里都无所谓。

他们不懂得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也不意识到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身边的人和环境,这种缺乏责任感的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醒。

其次,部分学生的行为受到了不良习惯和影响。

在家庭和身边环境中,有些孩子从小就缺乏了正确的教育,没有培养起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意识。

家长和老师应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再次,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环境教育需要加强。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各种环保宣传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组织义务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明白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

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

我们应该养成随手捡起垃圾的好习惯,让垃圾分类、回收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也能积累起巨大的力量,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其次,我们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学习环保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改正乱扔垃圾的毛病

如何让学生改正乱扔垃圾的毛病

如何让学生改正乱扔垃圾的毛病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力差,经常乱扔垃圾。

虽然教室、走廊都有垃圾箱,可还是能在窗台、桌底等处发现乱丢的垃圾。

这一点,着实让老师、学校头痛。

那么,如何能有效的杜绝这一现象呢?又如何能让学生自觉的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呢?学校、班级除了加强宣传、鼓励先进、制定严格的惩戒措施外,教师的管理非常重要。

当发现这种情况以后,教师的做法大多以批评、教育、惩戒为主。

其实这种做法还不能从主观上让学生认识、改正这种坏习惯。

不妨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式。

比如:发现学生乱丢垃圾后,可以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一声不响的走过去,把垃圾捡起来,审视一番(因为在教室内,教师往往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此时很可能,学生的注意力都已经在关注着这件事),然后手举垃圾,煞有介事的走到垃圾箱跟前,自言自语的说:来,亲爱的垃圾,赶快回家吧,回到你的温暖的小窝吧。

然后,故意提高声调说:什么,你说什么?啊,此时,再拖长腔调大声说:thank you very much!同学们,你们听,这块垃圾对我说thank you very much!看来,这是一块洋垃圾,他还会说英语呢,怪不得有的同学不愿意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呢?
我想,这时候大家的目光会不约而同的望向那位同学。

而那位同学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的。

这种方式肯定会比批评、训斥好一些,以后他就会自觉的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面去,才会转身离去的。

如何让学生改正乱扔垃圾的毛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学生乱扔垃圾现象如何改变
当我们已经清扫完垃圾后一转眼地上又是一片狼藉……其
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学生,习惯已经养成,想改变还真得费一番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引导。

教师应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

利用周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特别是要用身边的例子说话,以此来教育孩子们不乱扔垃圾。

其次完善校园设施,制定学校规则,利用一切教育机会,让学生们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让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成为人人知晓的规则,并做到人人遵守此规则。

再次建立监督岗。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督导制度,充分利用和依靠同学、老师的监督与指导功能,帮助那些行为控制力差的学生,渐渐掌握垃圾要放入垃圾桶的道理,逐步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就更有利与良好习惯的建立。

最后要说的是前一段时间学校广播表扬捡垃圾的同学做法
不错,不过还可以同时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同学,这样有奖有罚效果会更佳。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在短短几天,几个月中就能够扎根的,需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断去完善去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道德舆论的监督,才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风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