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轨迹控制分析总结
定向井钻井轨迹设计与控制技术分析

21我国的油气资源在不断的勘探开发过程中,生产开采条件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断层遮挡、复杂地层油田区块的勘探开发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针对上述油田区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定向井钻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油田开采效率得到全面提升,钻井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一、定向井直井段轨迹控制技术分析在定向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井眼轨迹剖面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针对井眼轨迹进行不断完善优化才能充分保障井眼轨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实现定向井钻井施工目标。
具体针对定向井井眼轨迹剖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优化设计要以实现定向井钻井地质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在定向井钻井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穿越多个油层提升勘探效果、避开断层开采剩余油储层、实现在目的层中大范围延伸井眼轨迹增加油藏裸露面积等一些地质目标[1],与此同时,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对油井正常开采产生严重影响,充分利用定向井钻井技术可以针对目的性进行侧钻来达到勘探开发目标,而如果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地面存在障碍物而导致正常钻井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也可以充分利用定向井来实现勘探开采,为了能够最大程度节约钻井施工成本,可以充分利用丛式定向井钻井平台进行钻井施工,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平台占地面积;在进行造斜点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尽量避开容易出现坍塌、缩径、漏失等事故的地层,而且要将井斜角严格的控制在15~45°之间,如果井斜角设置过大会进一步增加钻井施工难度,甚至会引发钻井安全事故,而如果井斜角设置过小,又会导致在实际断裂使用过程中钻井方位出现不稳定现象。
2.定向井钻井轨道设计在当前在油田钻井施工过程中定向井可以按照施工目的以及具体用途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常规定向井、丛式井以及大位移井等几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常规定向井水平位移不会超过1km,而且垂直深度处在3km以内;丛式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井场面积;大位移井通常情况下采取的都是悬链曲线轨道,井眼轨迹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高稳斜看一下角和低造斜率。
定向井工作总结

定向井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定向井工作,旨在提高油田采油效率。
通过定向钻井技术,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多口井的建设和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油田的产量逐渐下降,传统水平井无法满足采油需求,迫切需要采用定向钻井技术进行增产。
定向井作为一种新型的钻井方式,具有精准控制钻井方向和深度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强采油能力。
因此,我们的团队致力于推广和应用定向井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工作内容我们所参与的定向井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井位选定: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我们仔细分析每个井位的潜力,选择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区块进行钻井。
2. 工程设计:在确定了井位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井眼轨迹的规划、井孔直径的确定等。
通过使用现代钻井软件,我们能够进行精确的模拟和计算,确保钻井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3. 钻井操作:在钻井作业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定向钻井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在垂直、水平和倾斜方向上的准确控制。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作业程序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设备维护:随着钻井作业的进行,我们密切关注设备的状况,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和更换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成果评估:完成钻井作业后,我们对井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和产出,我们能够了解钻井效果,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工作。
三、工作成果我们的定向井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通过定向钻井技术,我们不仅成功地增加了采油能力,还提高了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具体成果包括:1. 产量提升:通过定向钻井技术,我们有效地改善了油井的采收率,使油田的总产量显著提升。
2. 井位调整:通过定向钻井技术,我们成功地对部分井位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原有井位的问题,提高了井口效率。
3. 安全保障:在定向钻井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措施,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

华池地区定向井轨迹控制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向井钻井技术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定向井能够在地面上沿着特定方向,如水平、倾斜或弯曲方向钻井,有效地利用储层并提高产能,因此在油气勘探开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华池地区,由于地层结构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因此对定向井轨迹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华池地区定向井的特点出发,详细介绍定向井轨迹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二、华池地区定向井特点华池地区地层复杂,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多种岩性,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地层变形、岩层倾斜等情况。
华池地区油气资源较为丰富,需要考虑储层的合理开采。
定向井在华池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 钻进路径需要避开断裂带和地层变形区,保证钻井不受地质构造的干扰;2. 需要精确控制井眼位置和井眼方向,以便有效地开采储层;3. 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灵活调整井径和井斜,实现钻井路径的灵活控制。
三、定向井轨迹控制方法1. 影响井轨的因素在进行定向井钻井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岩性、构造、孔隙度、地层倾角、井深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井的轨迹,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轨迹控制。
2. 技术手段在定向井的轨迹控制中,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导向工具:导向工具包括测斜仪、磁性测斜仪、惯性导航系统等,通过这些导向工具可以实时监测井眼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实现钻井路径的控制。
(2)钻头设计:合理的钻头设计可以提高定向井的控制能力,通常包括方向钻头、可调旋转钻头、倾斜孔径钻头等。
3. 轨迹控制方法在进行定向井钻井时,可以采用以下轨迹控制方法:(1)姿态控制:通过控制钻杆的姿态,可以改变钻头的方向,实现轨迹的控制;(2)定向工具控制:通过实时监测井眼位置和方向,调整导向工具,实现钻井路径的控制;(3)动态定向:根据地层情况实时调整井斜角和井径,灵活控制钻井路径。
五、定向井轨迹控制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地质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华池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多种岩性,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地层变形、岩层倾斜等情况,这些因素会给定向井的轨迹控制带来很大挑战。
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井眼轨迹控制是在钻井过程中对井眼进行定向控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目的。
井眼轨迹控制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保证钻井顺利进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钻井效率。
在实际的油气钻井作业中,存在着影响井眼轨迹控制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钻井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质条件是影响井眼轨迹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层岩性、井段倾角和地层稳定性都会对井眼轨迹的控制造成困难。
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钻井中会面临井眼塌方、地层崩塌等问题,导致钻头卡钻、井眼偏斜等问题。
钻井液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也会对井眼轨迹控制产生影响。
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井眼的稳定与否。
如果钻井液的密度、粘度和滤失控制得不好,就会导致井眼不稳定,甚至引发井眼塌方等问题。
钻井液的使用情况也会对井眼轨迹控制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钻井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钻头切削效果差,进而导致井眼控制不住。
钻具的选择和操作技术也是影响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钻具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井眼轨迹控制需求。
钻具的磨损情况、使用寿命等也会对井眼轨迹控制产生影响。
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也关系到井眼轨迹控制的效果。
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井眼偏斜、堵塞等问题。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井眼轨迹控制效果。
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以采取合适的钻井工艺和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在遇到特殊地层时可以增加固井工艺的使用,提高井眼的稳定性。
钻井液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对井眼轨迹控制至关重要。
需要选择合适的钻井液配方,并进行合理的循环,及时监测钻井液的性能指标,确保井眼的稳定。
钻具的选择和操作技术也是影响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井眼轨迹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具,并做好维护与保养。
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质条件、钻井液的性能和使用情况、钻具的选择和操作技术都是影响井眼轨迹控制的重要因素。
只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合理的对策,才能够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的效果,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定向井工作总结

定向井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本次定向井工作是为了实现温州油田开发项目的钻井目标而展开的,通过采取定向井技术,对井口进行引导,使钻井进程更加精准有效。
本文将对该工作进行总结回顾。
二、工作流程1. 拟定方案:在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对钻井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和讨论,确定了合适的定向井技术,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
2. 井口定向:在开始钻井前,我们通过使用陀螺仪装置,对井口进行了准确定位,并确定了钻井的初始角度和方向。
3. 钻井操作:根据拟定方案的要求,我们对井口进行了导向钻井,不断调整钻井方向和角度,确保钻井进程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我们注重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钻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资料记录:在钻井过程中,我们准确记录了钻井参数、设备运行情况和井底地层情况等重要数据,并进行了及时整理和存档,以备后续分析。
5. 妥善处理异常情况:在钻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设备故障、地层异常等,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记录下来以供分析。
三、工作效果分析通过本次定向井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效果:1. 提高钻井效率:采用定向井技术后,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钻井方向和角度,避免了传统钻井方式中可能出现的偏离目标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钻井的效率。
2. 提高钻井质量:通过准确定位和监测,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钻井参数和地层情况,确保钻井质量,减少了钻井事故和设备故障的发生。
3. 降低成本:由于定向井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钻井作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了成本。
四、问题与改进措施在本次定向井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们总结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 设备故障频发:在钻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设备故障,导致工作进度延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地层异常情况较多:在钻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地层异常情况,使钻井作业变得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提前获取地层信息,提高预测和应对能力。
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

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文章介绍了轨迹剖面优化设计,对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轨迹预测方法和轨迹修正设计技术进行了论述,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轨迹控制;轨迹预测;剖面设计;定向井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定向井施工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控制井眼轨迹的变化。
1 轨迹剖面优化设计定向井井身剖面的选择对于钻井施工的安全、高效、降低成本起着至关重要,四段制轨迹剖面易形成键槽,岩屑床,起下钻和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易卡钻,给井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经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大庆地质情况,三段制或者五段制井眼轨迹剖面成为大庆定向井施工的首选对象,这两种轨迹剖面具有轨迹短、投资少、效益高、利于井眼轨迹控制等特点。
2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2.1 直井段轨迹控制定向井直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原则是防斜打直。
有人认为常规定向井(指单口定向井)直井段钻不直影响不大,通过后续的调整最终也可中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因为当钻至造斜点,如果直井段不直,造斜点处不仅因为有一定的井斜角而影响定向造斜的顺利完成,还会因为这个井斜角形成一定的水平位移而影响下一步钻进的井眼轨迹控制。
所以在直井段施工中,采用塔式钻具组合或钟摆钻具组合,配以合理的钻进参数,每钻进100-120米测斜一次,及时监测井斜的变化趋势,如发现井斜有增大趋势,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加密测斜,必要情况下进行螺杆钻具纠斜。
造斜点前100m采取轻压吊打,严格控制钻进参数,保证造斜点处的井斜不超过0.5°。
2.2 造斜段轨迹控制造斜就是从造斜点开始强制钻头偏离垂直方向增斜钻进的过程。
由于大位移水平井直井段多数存在井斜方位,且方位与新设计方位不一致,所以必须利用定向井计算软件计算出直井段各点轨迹参数,同时根据最后几个测点趋势,预测出井底的井斜角和方位角,计算出井底水平位移、垂深、闭合方位、视位移、视垂距等参数。
定向井工作总结

定向井工作总结在定向井的工作领域中,每一次的项目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定向井的相关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在此,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定向井技术作为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小觑。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油气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并且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是详细的地质调研和工程设计。
这需要我们对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特性、油气藏分布等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质数据,结合先进的地质建模技术,为定向井的轨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与地质学家、油藏工程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定向井轨迹的设计是整个工作的核心环节。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目标、钻井工艺、井眼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运用专业的软件和算法,设计出最优的井眼轨迹。
这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使用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及时获取井眼轨迹、地层参数等关键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钻井参数和轨迹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我们的操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一次定向井项目中,我们遇到了地层压力异常的情况。
由于事先对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了解不够充分,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井涌等危险情况。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增加泥浆密度、控制钻井速度等措施,成功地控制住了局面,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定向井工作中,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同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定向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定向井工作总结6篇

定向井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定向井工作总结定向井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石油钻井作业,是为了在井孔中达到预定目标位置而设计的一种钻井方式。
在完成了近期的定向井工作后,我们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在定向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我们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要求。
在作业现场常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出现。
通过全员参与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我们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在定向井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作业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定向井工作需要各个环节都无误,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作业失败。
我们加强了团队沟通和协调,做到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确保了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定向井工作中,我们重视技术创新和学习。
定向井工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
我们团队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会,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装备,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和竞争力。
在定向井工作中,我们注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作业质量可控。
我们不断开展经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升作业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定向井工作中,我们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我们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废水、废气、废固产生,推动绿色发展。
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本次定向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质量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下一次工作总结提供更好的借鉴。
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定向井工作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第2篇示例:近期,我们团队完成了一次定向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将针对此次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3
后期欠方位扭方位一 次
40653 桃2-15-5
-0.8
3.1
后期欠方位扭方位一 次
40635 苏14-0-29
-0.9
50-1 桃2-0-28
-3.6
0.2
牙轮穿延长底部降方 位
2.6
井斜过大中靶危险
前三口井井斜后期钻进需要微降,钻具结构采用的是先稳斜 后降斜的方式,最后总体达到微降目的。该种方式优点控制风险 小,钻具结构成熟;缺点是两趟钻。方位初始角根据上表前两口 井的数据表明:进纸坊后方位初始角在3度/100米稍大,优选 2.5度/100米更佳。桃2-0-28井采用的是降斜,但由于井斜过高, 后续降斜率3.6度/100米,过高的井斜率导致后期降斜困难,下 部地层方位的不确定性使脱靶风险大大增加。
各井二开第一趟钻垂直剖面图如下:
苏14-12-08井 (40655A)
桃2-15-5 (40653)
从以上垂直剖面图可以看出:前三口井剖面采用直-增-微降
方式,桃2-18-0井采用直-增-降方式。第一趟钻根据井眼轨 迹可分三个阶段:
1.延长上部地层自然增斜段,数据显示前三口井在1000米左右, 井斜9度-12度之间,对准靶心造斜率为0-0.5度/100米,桃2-18-0 井对准靶心造斜率为-0.4度/100米;
335
100 174 248 1089 237 130 282 269 300 71
苏14
底深 (m)
厚度 (m)
186
181
823
637
909
86
1150
241
1449
299
2300
851
2530
230
2657
127
2973
316
3214
241
3461
247
3562
101
苏东 底深 (m)
98
厚度 (m)
巴图湾
4200000 19240000
19250000
19260000
E 19270000
19280000
19290000
19300000
19310000
井队
井号
井组序号 开钻日期 完钻日期 井深
40655A 苏14-12-08 3-3
50-6
苏14-21-22 (直)
3-2
40653 桃2-15-5
• 苏东的安定直罗要薄于其他区块。
施工的井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利和苏14区块,具体施工
: 井队和位置如下
4260000
苏14区块井位坐标
4250000
苏14-0-29
4240000
昂素镇 苏14-12-08
N
4230000
苏14-21-22
桃2-0-28
4220000 4210000
桃2-13-7 桃2-15-5
BL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二开第一趟钻钻具
结构主要差异在于短钻挺的大小和扶正器的长 短,前三口井主要差异在短钻挺的长度上不同。 井眼轨迹控制主要还是取决于定向井工程师的 滑动方式,调整钻具结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井 眼轨迹的方式下尽可能的减少滑动钻井进尺。 该趟钻能钻至距延长底界200米内,其中 40655A钻井队使用的φ222mmCS1952SS钻头 刚好穿延长底界。
3-1
40652
桃2-13-7 (直)
2-1
2.17 2.17 2.17 2.19
3.12 3719
3.4 3.9
3550 3512
3.10 3381
50-1 桃2-0-28
3-1
2.19 3.12 3413
40635 苏14-0-29
3-1
2.19 3.5 3570
二.二开第一趟钻具组合
井队
井号
40635 苏14-0-29 407 2169 2300 φ222mmCS1952SS+1.25°LG*8.3+431*460*0.5+SDC*1.89m+φ211mmSTABL
50-1
桃2-0-28 409 1927 2031 φ222mmTDM1925SEU+1.25°LG*8.3+431*460*0.5+SDC*2.39m+φ210mmSTA
3.延长下部地层(1700-2400),该段一般是PDC使用晚期,扭方位 施工相比之前较为困难,PDC钻头复合钻进方式较多。该段也是牙 轮钻头的过渡调整段,井斜和方位初始角的选定对于后期钻进至关 重要。以上井的井斜方位初始角统计如下:
井队
井号
对准靶心井 对准靶心方 斜变化率 位变化率
备注
40655A 苏14-12-08
93
616
518
686
70
769
83
1020
251
1894
874
2220
326
2325
105
2600
275
2852
252
3123
271
3231
108
桃2井和苏14井地层分层
• 从地质分层来看,几个区块差异不大: • 桃2井区延长以上地层明显薄于其他区块,
因此有利于增斜的井段要少一些(942米进 入延长,其他区块1300~1450米)。 • 苏14比其他区块深100米左右,主要是表层 厚一些。
井段
延长 底界
钻具组合
40655A 苏14-12-08 406 2395 2376 φ222mmCS1952SS+1.25°LG*8.3+431*460*0.5+SDC*2.89m++φ211STABL
40653 桃2-15-5 402 1964 2091 φ222mmTDM1925SEU+1.25°LG*8.3+431*460*0.5+SDC*3.0m+φ211STABL
桃2井和苏14井地层分层
界系 统
组
新 生
第四系
白 垩
志丹统
侏中
罗统
中 生
系
下
界
上
三中 迭 系下
统
安定组 直罗组 延安组 延长组 纸坊组 和尚沟 刘家沟
古二 上 生迭 中 界系 下
石千峰 石盒子 山西组
桃2
底深 (m)
厚度 (m)
85
80
420
520 694 942 2031 2268 2398 2680 2949 3249 3320
2.延长中部地层为自然降斜段(1000米-1700米) ,数据显示前三 口井在1000-1700米左右,井斜达到最大井斜13度-18度之间, 对准 靶心造斜率为-0.5-0度/100米, 桃2-18-0井井斜过高(1400米为 28度),增斜趋势明显(3度/100米),复合钻进为增斜,此时对准靶心造 斜率为-2.5度/100米;
第一轮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分析总结
第三工程项目部技术办
大纲
一.基本情况及地理位置 二.二开第一趟钻具组合 三.进入纸坊组后的施工情况分析 四.综上后的两种施工思路 五.后期主要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基本情况及地理位置
第一轮井中共有6支钻井队(40655A钻井 队、50-6钻井队、40653钻井队、40652钻 井队、50-1钻井队、40635钻井队)参与定 向井组施工,其中定向井4口,直井2口。定向 井井身结构表层均为400米,二开井眼均为 8′1/2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