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案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不同文化差异的识别和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和适应。

2. 学生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认为跨文化交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性?二、基础知识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特点、原则等基本知识。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三、文化差异对比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实际操作训练1. 教师设计一个跨文化交际场景,如:商务谈判、旅游交流等。

2. 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教师观察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技巧。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操作训练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文化差异对比案例等。

2. 文化差异对比表格: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

3. 跨文化交际场景模拟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际操作表现。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场景模拟中的表现,如沟通技巧、应对策略等。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育教案

跨文化教育教案

跨文化教育教案一、引言跨文化教育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认同和尊重的教育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制定一套有效的跨文化教育教案,以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3. 增强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角和全球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2. 学习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3. 探索自身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4. 分析全球问题,培养全球意识。

四、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跨文化交流;2. 视觉辅助: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模拟跨文化交流;4. 讨论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跨文化教育的背景和目标,鼓励学生思考多元文化的益处,并引导学生讨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挑战。

步骤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了解的文化,并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步骤三:学习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如尊重差异、保持开放心态、主动了解对方文化等。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步骤四:探索自身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俗。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步骤五:分析全球问题,培养全球意识(4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引导学生通过全球视野来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体的行动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案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案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案IntroductionI. 主要内容作者在本章阐述了全球化概念,文化融合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

首先,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把握全球化的概念,了解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同时,论述了全球化的历史起源,阐述了现代化等概念。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还分析了全球化的形成要素。

其次,在文化融合方面,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第一,文化多样性的论述。

介绍了在全球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几个概念:世界文化,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

第二,劳动力多样性的阐述。

第三部分是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弊端。

最后,作者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相关问题。

充分论证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关键策略,以及跨文化培训的相关问题,从而形成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

II. Teaching Objectives1.to identify the definitions of globalization, culture mer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to identify some relevant concepts about these three main themes3.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and analyze cultural factorsIII. Teaching Course1. Present the Cultural Phenomena to Students(1) Present some cases involv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tacts between perso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country(2) Then lead to the concept of globalization2. Warm-up Questions1) Do you want to go abroad? What’s your aim?2) Do you find whether it’s easy or not to get along with foreign friends?3. Key terms0.1.1.a. Globalization (from economic standpoint) (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全球化): It is conceived a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经济学视角中的全球化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国际商务往来过程)。

跨文化交际课大学英语教案

跨文化交际课大学英语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技巧。

3.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重要性2.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应对策略3.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4.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亲身经历,引发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讨论。

二、讲授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重要性- 解释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强调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

- 列举跨文化交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2.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应对策略- 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如语言、价值观、信仰等。

- 介绍应对策略,如尊重差异、了解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意识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案例,如饮食、节日、礼仪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角色扮演1. 教师提供情景,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的场景。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各小组分享体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概念、障碍与应对策略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讲授1.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深入分析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 跨文化交际技巧- 教授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的原则,如尊重、耐心、倾听等。

-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跨文化交际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案实践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案实践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案实践教案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案实践,旨在帮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目标设定在开始教案设计之前,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1. 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2. 掌握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技巧。

3. 发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教案的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认知:学生将学习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价值观和传统,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跨文化交际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际,包括语言、礼貌和非语言交流等方面的技巧。

3. 跨文化冲突解决: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跨文化冲突情况,例如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不适应。

三、教学策略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教学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观察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来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和理解。

2. 任务驱动学习:通过给学生一些任务,鼓励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和交流练习。

3. 反思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后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他们在交流中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体验。

四、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交际技巧、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口头报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报告,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3. 书面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包括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对文化差异的分析等等。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这一教案实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相关资料:选择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教材和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教案的第一章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下,个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要注意自己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原则1.尊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应该对对方的文化进行歧视或偏见。

2.适应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情境。

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3.建立共同语言:虽然语言可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但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使用一种中性的语言来建立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4.接纳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要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四、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和误解。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且能够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基础。

五、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2.语言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经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和问题。

跨文化交际(含教案)(高中英语选修课)

跨文化交际(含教案)(高中英语选修课)

跨文化交际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英文名称:跨化交文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2、课程类别:专业专选课程3、课程学时:18学时4、学分:2分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文化和交际的各个层面,包括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观念和信仰等。

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不同文化语境中语言交际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使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与本族文化的对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基本要求:(一)课程的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员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通过典型实力分析,模拟交流联系,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对象国文化的了解,掌握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二).基本要求:1、了解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和目前发展的动向。

2、掌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运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奠定向该学科研究纵深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学习过程,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语言及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 教案

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 教案

教案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教案1引言1.1教学背景1.1.1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1.1.2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1.1.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1.1.4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的关联1.2教学目的1.2.1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1.2.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2.3促进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深入理解1.2.4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1.3教学方法1.3.1案例分析法1.3.2小组讨论法1.3.3角色扮演法1.3.4文化体验活动2知识点讲解2.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2.1.1文化对语言的影响2.1.2语言对文化的反映2.1.3文化差异在语言学习中的体现2.1.4克服文化障碍的方法2.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2.2.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2.2.2跨文化交际的要素2.2.3跨文化交际的挑战2.2.4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2.3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2.3.1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2.3.2文化习惯对语言表达的影响2.3.3文化价值观对语言学习态度的影响2.3.4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3教学内容3.1文化差异案例分析3.1.1分析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误解案例3.1.2讨论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3.1.3学习如何避免文化误解3.1.4设计跨文化交际的解决方案3.2跨文化交际技巧训练3.2.1学习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技巧3.2.2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跨文化交际3.2.3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问题3.2.4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能力3.3文化体验活动设计3.3.1设计与不同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3.3.2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加深文化理解3.3.3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3.3.4评估文化体验活动的效果和影响4教学目标4.1知识与理解4.1.1理解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4.1.2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技巧4.1.3认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4.1.4分析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具体表现4.2技能目标4.2.1能够运用跨文化交际技巧进行有效沟通4.2.2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4.2.3增强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4.2.4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4.3.2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自信心4.3.3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心态4.3.4提升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力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5.1.2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5.1.3应对实际交际中的文化差异5.1.4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5.2教学重点5.2.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5.2.2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技巧5.2.3文化差异案例分析5.2.4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文化背景资料)6.1.2教学课件(包含文化差异案例、跨文化交际技巧等)6.1.3教学材料(如书籍、文章、音频、视频等)6.1.4教学辅助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用于记录重要信息和笔记)6.2.2跨文化交际练习材料(如角色扮演脚本、模拟对话等)6.2.3文化体验活动所需物品(根据具体活动内容准备)6.2.4翻译工具或词典(用于辅助语言学习和理解)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话题: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7.1.2提出问题: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7.1.3激发兴趣:分享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案例7.1.4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2课堂讲解与讨论7.2.1讲解文化与语言的关系7.2.2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技巧7.2.3讨论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7.2.4案例分析:探讨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具体表现7.3实践活动与体验7.3.1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7.3.2小组讨论:分享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挑战7.3.3文化体验活动:参与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7.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7.4.2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7.4.3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和阅读材料7.4.4提醒下节课的内容和准备要求8板书设计8.1课堂导入8.1.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8.1.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8.1.3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述8.2知识讲解8.2.1文化差异案例分析8.2.2跨文化交际技巧训练8.2.3文化体验活动设计8.3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8.3.1教学重点与难点回顾8.3.2作业内容与要求8.3.3下节课内容预告9作业设计9.1阅读作业9.1.1阅读相关文化背景资料9.1.3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案例9.2实践作业9.2.1完成跨文化交际的角色扮演练习9.2.3设计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策略9.3思考作业9.3.1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经验9.3.2探讨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9.3.3计划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10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10.1.3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更多文化差异相关的案例10.2.2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10.2.3参加相关的研讨会或工作坊重点关注环节补充和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应对实际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教案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

并对相似概念进行辨析。

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内容:影响普通交际的因素;文化的定义与范畴;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及其复杂性;跨文化交际的性质与研究内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跨文化交际的历史与现状;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重点:文化的定义与范畴;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及其复杂性;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教学、讲授、讨论
一、文化依附指的是交际双方代表或体现何种文化,一般分为三种:
案例分析(本族文化依附)
二、跨文化交际学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内容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三、跨文化言语交际分析
四、跨文化非言语交际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之外事礼仪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外事礼仪,为学生将来从事外事工作、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跨文化交际的各类礼仪礼节。

教学重点、难点:跨文化交际之外事礼仪禁忌。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教学录像、讲授、学生讨论
一、授礼礼节
1、何时送礼
2、送什么礼物
3、接受礼品
二、演说
三、告别礼节
四、访问礼节
四、馈赠礼品
五、外事人员的个人礼仪
第三章跨文化言语交际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言语交际的概念及重要性,并从微观处巡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不同。

教学内容:称呼、介绍、闲聊、问侯、致谢、道歉等。

重点与难点:中西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不同。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教学、讲授、讨论
一、“先生”的烦恼
二、有序与无序——说介绍
三、让“球”滚动的艺术——说闲聊
四、“问我好,我受不了”——说问候
五、千恩万谢为哪般——说致谢
六、“对不起”不等于没道理——说道歉
七、“每天至少称赞三个人”——说恭维
八、私人领地不容侵犯——说禁忌
九、不要拐弯抹角“打游击”——说请求
十、“不要教训你老奶奶”——说关心
十一、吃喝中的“卫生”习惯——说
十二、“千里送鹅毛,不讲价多少”
第四章非语言交际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西方有关的理论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规范。

针对我国对外交往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介绍英语国家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以及在这些方面的中英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讨论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中英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中外非语言交际的不同。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课件、图片、讲授、讨论。

一、定义: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称之为非语言交际。

二、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三、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一)眼神
(二)手势
(三)身势
(四)面部表情
(五)服饰
(六)时间观念
(七)对空间的使用
第五章跨文化交际常见误区分析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师生讨论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误区。

教学内容: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常见误区的类型,了解其原因,并探讨避免其发生或发生后该如何补救的对策。

教学重点、难点:跨文化交际各类误区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课件、图片、讲授、讨论。

在华老外跨文化交往中的误区
第一节对中国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
一、老外产生抱怨的原因
二、在华抱怨的老外中的两种极端倾向
第二节你的笑容我永远不懂!
一、不该笑的时候
二、其他身体语言
三、身体语言要综合判断
第三节说话太多,或者说话太少
第六章中西文化差异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跨文化交际领域,中西文化的不同。

教学内容:解析文化差异、文化冲击、高语言环境等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具体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之处。

重点与难点:委婉与小心、如何与老外相处等。

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多媒体教学、讲授、讨论
第一节
一、文化差异概述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即使是在语言表达和应用的方式上,各种文化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一一对应翻译和转化的;同时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也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为人处事原则和喜好憎恶。

例:龙(dragon)
二、文化冲击
三、高语言环境
四、崇老和弃老
第二节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一、人性本善VS人性源恶
二、关心VS个人隐私
三、群飞的大雁
四、顺其自然VS把握命运
第三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留面子VS直言不讳
二、为朋友两肋插刀VS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和睦VS竞争
四、中医VS西医
五、人情VS法律
解决和处理文化冲突的方法与策略
一、跨文化交往中不要过于敏感
二、及时核实和确认情况而非乱猜
三、使用低语言法
四、打文化冲突预防针
五、不必削足适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