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期

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期恶性肿瘤生长较快、发展迅速,造成组织器官的严重破坏,且有转移的特征,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是目前为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
作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保障人民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临床病理分期方法1.临床分期法:根据肿瘤是否有转移,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和患者全身情况,可将癌(或肉瘤)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肿瘤小,局限原发组织层,无转移,症状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好。
中期肿瘤较大,侵及所在器官的各层,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无远处转移。
患者可有症状出现而一般情况尚好。
晚期肿瘤巨大,广泛侵犯所在器官并侵袭邻近器官组织,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症状重,患者一般情况差。
肿瘤的临床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予后的推测有重要意义。
一般说早、中期多采用手术治疗。
早期疗效好,中期较差,而晚期患者虽采取多各治疗,予后还是很差的。
2.病理分期法: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不良,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级,以表示肿瘤的恶性程度。
通常将癌分为Ⅰ、Ⅱ、Ⅲ级,或高分化、中等分化、低分化三级,其恶性程度依次增高。
3.TNM分期法:国际抗癌协会对各种常见肿瘤(乳癌、喉癌、子宫癌、胃癌等)进行统一分期,便于设计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以探讨治疗规律,能客观地比较各国肿瘤治疗结果。
TNM概括表示肿瘤范围,即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大小和局限范围分为T1、T2、T3、T4,原位癌为TIS,未见原发肿瘤为T0;根据临床检查所发现淋巴结播及范围为N0、N1 、N2、N3,无法估计者为NX;无远处转移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为M1.各种种瘤的TNM分类标准,均有各专业会议协定。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并讨论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1.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
例如,液体活检技术利用体液中的游离DNA进行检测,可以在肿瘤早期就发现存在的肿瘤细胞。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肿瘤的方法之一。
例如,X光、CT扫描、MRI等技术都可以提供详细的肿瘤图像,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此外,放射性核素扫描也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存在。
3.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的方法。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种早期检测肝癌的生物标志物。
血液或尿液中高水平的AFP可以提示肝癌的存在。
二、肿瘤早期治疗的进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见方法。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微创手术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创伤减少,恢复期缩短。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针对性抗癌药物被开发出来,可以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此外,化学治疗还可以通过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的方式,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针对肿瘤细胞表面分子的药物来杀灭肿瘤的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作用,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分子靶向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

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乳房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的鉴别和早期诊断对于乳房肿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相关的内容。
一、乳房肿瘤鉴别诊断1. 乳腺增生与乳房癌: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而乳房癌则容易被误认为是增生。
不过,两者在很多方面仍有区别。
首先,在触摸上,增生结节通常质地较硬且呈均匀突起,而癌症结节则一般质地较硬或稍软且表面凹凸不平;其次,在形态学上,增生结节边界清晰,而癌症结节往往边界模糊或伴有皮肤凹陷;此外,从年龄来看,增生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身上,而癌症则更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因此,通过触摸和形态学上的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可以帮助我们对乳房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囊性病变与乳房癌:乳腺囊性病变也是一种常见的乳房异常情况,尤其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多见。
与乳房癌相比,乳腺囊性病变通常质地柔软、有弹性,并且触感较为均匀。
此外,在影像学检查中,囊性结构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与恶性肿瘤区分开来。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囊性病变都是良性的,因此对于异常的体征或持续存在的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问题。
3.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房癌:纤维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体检和超声检查进行诊断。
与癌症相比,纤维腺瘤质地较硬、表面平滑,并且通常在活体检查中明确边界。
此外,它们往往在不同周期的月经期之间大小不变。
对于妊娠妇女或绝经后的患者,一旦发现新的乳房肿块,应引起重视,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
二、乳房肿瘤早期诊断1. 自我触摸:自我触摸是最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乳房状况并及时察觉任何异常。
定期自我触摸可使女性更容易发现任何结节或异常感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特别是硬块、皮肤凹陷或溢液等症状,请务必尽快就医。
2. 乳腺超声:超声检查是鉴别和确诊乳房肿瘤非常有用的工具。
与乳房X线检查相比,超声能够提供更清晰和详细的图像,并能区分囊性病变和实质性肿块。
肿瘤的诊断方法

肿瘤的诊断方法文章目录*一、肿瘤的诊断方法1. 肿瘤的诊断方法2. 肿瘤早期有哪些症状3. 肿瘤的发病原因*二、肿瘤的高发人群*三、如何预防肿瘤疾病肿瘤的诊断方法1、肿瘤的诊断方法 1.1、实验室检查酶学检查肿瘤组织中某些酶活性增高,可能与生长旺盛有关;有些酶活性降低,可能与分化不良有关。
实验室酶学检查对肿瘤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
1.2、影像学检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仪器更新,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X线透视、摄片、造影、断层扫描,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等,都可为肿瘤提供确切的定位诊断。
1.3、病理检查由于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容易从原位脱落,故可用各种方法取得瘤细胞和组织颗粒,鉴定其性质。
通过各种内窥镜活检钳取肿瘤组织;或施行手术切取;或用针穿刺吸取等方法,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是决定肿瘤诊断及病理类型准确性最高的方法,适用于一切用其他方法不能确定性质的肿块;或已怀疑呈恶性变的良性肿瘤。
该检查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能致使恶性肿瘤扩散,因此,需要时宜在术前短期内或手术中施行。
2、肿瘤早期有哪些症状 2.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
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
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
2.2、疼痛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
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
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
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
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2.3、溃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
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胃、结肠癌形成的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2.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
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策PPT课件

恶性肿瘤的危害
致死率高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 肺癌、肝癌、胃癌等常见恶性肿瘤。
治疗难度大
恶性肿瘤细胞扩散速度快,易转移,给治疗带来很 大难度。
影响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的危害
致死率高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 肺癌、肝癌、胃癌等常见恶性肿瘤。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烟 草和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蔬菜、 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 肪、高热量、高盐食品的摄入 。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骑自行车等,增强身体素质 。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避免肥 胖,降低患癌风险。
80%
提高生存质量
早期诊断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
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
01
肺癌
02
结直肠癌
03 乳腺癌
04
肝癌
胃癌
05
持续咳嗽、咳痰、胸痛、气短等症状。 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疼痛等症状。 右上腹疼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 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目的
提高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背景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 策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诊断(一)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1、异常肿块:浅表部位的肿块经久不消或增大。
如乳腺、颈部、皮肤。
2、痣增大,增大,脱毛,溃烂,色加深。
3、异常感觉:不适,疼痛等。
4、溃汤不愈:皮肤,粘膜。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消瘦,贫血。
6、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粘液血便。
7、持续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耳鸣,听力减退,鼻衄,分泌物带血,头痛。
9、月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10、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进行性体重减轻。
(二)、癌前病变:l、粘膜白斑--口腔,食道,外阴,宫颈。
2、老年性日光角化病:面、手、耳角化性硬结。
3、子宫颈糜烂。
4、恶性贫血患者的萎缩性胃炎。
5、纤维囊性乳腺病(囊性增生)。
6、色素性干皮病。
7、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瘤。
8、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三)、临床表现决定于肿瘤性质,发生组织,所在部位以及发展程度。
1、局部表现良性→生长慢A、肿块恶性→生长快→相应转移灶B、疼痛肿块的膨胀生长,破溃或感染等使神经末出现稍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刺痛、灼热痛、隐痛或放射痛。
C、溃疡供血不足,继发感染→溃烂D、出血体表及与体外相交通的肿瘤发生破溃,血管破裂→出血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胆道与泌尿道呼吸道阴道E、梗阻肿瘤致空腔脏器梗阻,而随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症症完全性梗阻不完全性F、转移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相应部分V回流受阻致肢体水肿或V曲张。
骨转移→疼痛或触及硬结,病理性骨折。
腹水,血胸等。
2、全身症状良性明显全身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全早期恶性身症状,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恶病质→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五、肿瘤的诊断(4/8)(四)肿瘤诊断中的查体1、全身检查(1)确定是否患肿瘤,良恶性,转移与否及范围。
(2)了解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决定治疗方案。
(五)实验室检查1、常规化验(1)三常规化验贫血--消化道出血,肿瘤血尿--泌尿系肿瘤大便隐血--消化道肿瘤(2)生化检查酶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KP)--肝癌,成骨细胞瘤。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有何意义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有何意义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也给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肿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与其他疾病相比,肿瘤具有隐匿、易复发、难治愈等特点,往往在发现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早期诊断与筛查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便及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肿瘤,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分型等。
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
通过对疑似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还能避免过度治疗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早期诊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早期诊断能够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肿瘤在早期阶段发展缓慢,细胞分裂活动相对较少,因此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切除肿瘤组织或控制肿瘤发展,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反,如果肿瘤被漏诊或延误诊治,就会导致肿瘤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至淋巴结和远处器官,从而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治愈率大大降低。
其次,早期诊断可以减少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耗时、复杂且费用昂贵的过程,包括手术费用、放疗费用、化疗费用等。
早期诊断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更加复杂的治疗措施,从而减少了治疗所需的费用和时间,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另外,早期诊断还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减少治疗的不必要和无效性,避免为无法获益的患者提供昂贵的治疗方案。
再次,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的发展伴随着病情加重、疼痛加剧、体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开始治疗,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科主任的肿瘤筛查与早期诊断要点

肿瘤科主任的肿瘤筛查与早期诊断要点肿瘤筛查与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肿瘤的关键环节,对于肿瘤科主任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及时发现早期肿瘤,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且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本文将介绍肿瘤科主任应注意的肿瘤筛查与早期诊断要点。
一、了解常见肿瘤的高发人群和危险因素作为肿瘤科主任,首先应了解不同类型肿瘤的高发人群和相关危险因素。
以胃癌为例,高盐饮食、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了解这些信息能帮助肿瘤科主任有效地制定筛查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早期诊断。
二、推广肿瘤筛查项目和方法肿瘤科主任应推广肿瘤筛查项目和方法,向广大民众普及肿瘤筛查的重要性。
比如,乳腺癌筛查可以通过临床乳腺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方法进行。
宫颈癌筛查可以采用DNA检测、液体薄层细胞学检查等。
推广这些筛查项目和方法,能促使更多人认识到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必要性。
三、建立细致的筛查计划作为肿瘤科主任,需要制定细致的筛查计划。
首先,要明确筛查的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
其次,要确定筛查的周期和间隔,以合理的频率进行筛查,避免过于频繁或者频率过低。
最后,要确定各个筛查项目的优先级和流程,确保筛查工作有序进行。
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重要性早期肿瘤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为肿瘤科主任,需要重视这些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检。
比如,乳腺癌患者可能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症状,而肺癌患者常常有长期咳嗽、咳痰等表现。
对于具有高风险的人群,更应加强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注,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肿瘤。
五、熟练运用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肿瘤科主任在早期诊断中,离不开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的帮助。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特征和位置信息。
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对于肿瘤科主任来说,熟练运用这些检查手段,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准确性,并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T检查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利用注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经组织 代谢后发射出的射线进行成像,估价活 体组织正常和异常生理状态。
ECT检查
全身骨显像与X线比较: (1)比普通X线敏感:X线要在病灶脱 钙40% ~ 50% 以上才能显示密度变化, ECT反映的是代谢改变,一般较X线早3 ~ 6个月 。 (2)能显示全身病灶情况。 (3)敏感但不够特异。 (4)尚需放射学检查证实
肿瘤的早期诊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肿瘤科 陈强
肿瘤的早期诊断
主要内容 问题的严重性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的“早期信号” 肿瘤的常用诊断方法 肿瘤的筛查
问题的严重性(一)
全球 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1000万 死于癌症的病人:600-700万
问题的严重性(二)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是由自体细胞发生的,不是外 来的,是一个或一组细胞在多种外因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长期作用 下发生了质的变化,异常过度地活跃增 殖,这种增殖既不符合生理要求,也不 受正常调控机制的控制 。
肿瘤增长的估计数值
倍增次数
0
10 20 30
瘤细胞数
20=1个
210≈10 3 1千 220≈10 6 1 百万 230≈10 9 10 亿 1010≈1011百亿~千亿
99.1
64.9
根治术后 35-50 10-20 (%)
包括进展期
20-30 72.7
40-50 60-70 37.4
现状(上海)
早期诊断率仍低
肺癌 2 ~ 7 % 胃癌 4.4 ~ 10 %
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1、异常肿块:部位、性状 、淋巴结。 2、溃疡不愈:消化性溃疡经正规制酸治 疗6周没有愈合或愈合倾向。 3、痣疣增大:疣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时 要警惕恶变可能。 4、食滞胸闷:多见于食道肿瘤。
血清肿瘤标记物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是癌组织和胎儿细胞共有的一种抗 原。 正常情况——2个月以上胎儿的消化道 异常情况——成人肿瘤组织,包括胚胎 性肿瘤,如胃、肠、肺、乳腺等
柯兴氏综合征
临床表现: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壁紫纹、 痤疮、皮肤色素加深。
常见于:
肺癌、胸腺瘤、胰腺癌。
皮肤常见副癌综合征
皮肌炎:
常见于:胃癌、肺癌、恶性淋巴瘤、 乳腺癌、卵巢癌
皮肤常见副癌综合征
黑棘皮病:
是一种良性皮肤病,本身从不恶变。 临床表现: 腋下、颈部和肛门生殖器周围的皮肤角化及色 素沉着。 特点: 40岁以上毫无例外伴发肿瘤。常见于胃癌、乳 腺癌、肺癌,92%位于腹内,最常见于胃(5060%)
副癌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 神经肌肉系统 皮肤 骨骼系统 血液系统
异常抗利尿激素综合症
临床表现:
持续性的低血钠、血浆渗透压低下,而临 床上无失水或水肿。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于肺癌,尤其是 小细胞肺癌。
柯兴氏综合征
发病机理: 由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分泌引起,肿瘤细胞分泌ACTH的前体或 中间产物,血中类ACTH样物上升,而垂 体中的ACTH含量下降。
年龄 病程 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既往史 家族史遗传史 生活环境
体格检查
皮肤 巩膜 浅表淋巴结 腹部肿块 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
自我检查
适用于长在体表的肿瘤 如: 乳房的自我检查( breast self-exam, BSE ) 20岁以上女性,月经结束后一周进行, 用掌面轻压,由外圈向内移动三圈。
淋巴瘤:
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
副癌综合征
副癌综合征(PNS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 定义:
这类综合征不是由肿瘤直接引起, 而由肿瘤间接产生,但总和肿瘤相伴发 生。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某种还未 被认识的关系。
副癌综合征
副癌综合征的发生规律:
常与肿瘤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发生, 但来自有一些出现于肿瘤之前,可先于数 月或数年。发展一般与肿瘤的进程呈平 行。
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学和发病学的预防,重点在饮 食预防,生活习惯预防和心理预防等。
肿瘤的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达到长期生存为目的。
肿瘤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 是针对那些已属中、晚期癌症患者, 旨在延长其生存时间,减轻疾病所带来 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
乳腺癌:
无痛性乳房肿块
食道癌:
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时胸骨后不适
肺癌:
咳嗽、咯血、持续胸痛、反复在同一部 位发生肺炎
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
结肠癌:
大便习惯改变和便血、警惕“痔疮”反 复不愈
子宫颈癌:
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血性白带
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
鼻咽癌:
早期 VCA-IgA 三大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听力减退或 严重中耳炎、鼻塞伴涕血。
血清肿瘤标记物
血清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s):
是肿瘤自分泌产生或肿瘤与宿主机体相互 作用产生的,存在于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标 志着新生物出现的物质。包括抗原、激素、受 体、酶和同工酶、抗癌基因和有关的单克隆抗 体等。
血清肿瘤标记物
AFP CEA CA19-9 CA125 CA15-3 PSA NSE
2002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前五位) 顺序 部位 例数 发生率 (1/10万) 56.6 40.5 28.8 24.2 21.9
1
2 3 4 5
肺
胃 肝脏 乳腺 结肠
7526
5375 3831 3210 2908
问题的严重性(三)
2002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男性) 顺序 1 2 3 4 5 部位 肺 胃 肝脏 结肠 直肠、肛门 例数 5354 3491 2749 1467 1166 发病率 (1/10万) 80.1 52.2 41.1 21.9 17.4
超声检查
B超适用于:
肝、胆、胰、肾上腺、子宫、附件、 胸、腹水定位
放射学检查
X-线检查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GI) 钡剂灌肠(BE) 血管造影 CT MRI
X-线检查
透视 、摄片:适用于普查胸部肿瘤、骨骼
钼靶摄片 :应用于软组织检查
造影检查: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GI)、
内镜
消化道内镜 (胃镜、小肠镜、纤维肠镜、 超声胃镜) 支气管镜 鼻腔镜 膀胱镜 胰胆管造影(ERCP)
可直视下活检取得病理依据
细胞学检查
血常规 骨髓检查 脱落细胞 (痰、食道拉网涂片、宫颈 涂片) 胸、腹水检查 淋巴结穿刺 深部肿瘤在CT、B超导引下细针穿刺
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5、痰血呛咳:肺癌可有咳嗽、痰中带血, 咯血。 6、食欲减退,上腹闷胀:多见于消化道 肿瘤。 7、大便出血,习惯改变:多见于结直肠 肿瘤。
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8、无痛血尿,排尿不畅:泌尿系统肿瘤。 9、鼻塞、鼻血、声嘶头痛:可见于鼻咽 癌患者,鼻塞伴有涕血的可占70%。 10、白带增多,异常出血:常是子宫颈 癌的早期表现。
瘤重
0.001微克
1微克 1毫克 1克 10 ~ 100克
直径
临床所见
不能触知
不能触知
1mm 1cm 2.2 ~ 4.7cm
不能触知
可能触知 可早期诊断
临床诊断
40
240≈1012 万亿
1公斤
10cm
可致死
附:正常成人大约5× 1013个细胞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群体包含增殖(P)、不增殖(NP 或G0)以及丢失(凋亡)等三部分。 正常组织处于动态平衡;恶性肿瘤增殖 大于丢失,体积不断增长。 理论上TD = TC 实际上TD > TC
PET检查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 ): 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药物进行检查。 常见的核素有:18F、11C、13N、15O等。 主要用于病灶组织的葡萄糖代谢、蛋白 质代谢和氧代谢的功能检查。
PET检查
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是一 种葡萄糖的类似物,大多数恶性肿瘤对 18F-FDG的摄取增强,PET技术可检测 18F-FDG在组织内含量的高低,已广泛 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检测残存和复 发病灶。
超声检查
原理: 超声波可通过人体组织器官,由于 各种组织密度不同,引起超声波的反射 也不同,接收回声并通过计算机处理以 获得显示组织脏器内部结构的断面图象, 观察内脏器官和病变的形态、内部结构, 帮助诊断。
超声检查的作用
明确肿瘤的部位 了解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 测定肿瘤的大小 明确肿瘤的数目、形态 分析瘤区的内部回声、回声强度 探测胸、腹水的有无及量的多少,标记 最佳点进行穿刺
例如研究皮肤癌动力学参数 TC为48小时, TD为30天
常见肿瘤早期的定义
消化道上皮癌肿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宫颈癌 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m或sm) 胃、食道可能淋巴结转移 < 3cm 无转移或外侵 < 2cm N0 单个 < 2cm 2个 < 5cm,局限于一叶 局限于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