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金粉世家》有感

合集下载

读《金粉世家》有感大全 (3)

读《金粉世家》有感大全 (3)

读《金粉世家》有感大全 (3)
《金粉世家》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故事活灵活现、情节复杂而又朴实,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这本书,我对生活中几种重要问题受到了震撼。

首先,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感受是家庭的重要性。

在这部小说中,家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体现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虽然在社会上处处充满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但人们依然牢牢把握住了家庭的真正意义——它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帮助人抗击社会的严峻挑战和时代的浮沉。

家庭给人们带来了幸福感,家庭可以让你放下身心的重担,使你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从而获得自信和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其次,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另一个感受是厚道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厚道是一个重要主题,它被描述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念,一种礼让、谦让、互相尊重的心态。

厚道意味着你无法满足自己的激情,但可以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感知他人感受,尊重别人,把他人放在自己之前;厚道也意味着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永远都有一个勇气去敢于承担,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

最后,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另一个感受是社会不公正的现实。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贫富不均现象,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人痛心疾首,穷人常常受到排挤和虐待,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而富人则可以买到一切所需。

理智和正义常常受到社会的践踏,伦理观念和精神品质也面临着挑战。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让我们可以把家庭的重要性、厚道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不公正的现实带入生活中去,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它。

《金粉世家》读后感-《金粉世家》读后感心得体会

《金粉世家》读后感-《金粉世家》读后感心得体会

《金粉世家》读后感-《金粉世家》读后感心得体会《金粉世家》写北洋军阀时期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平民女子冷清秋两人由相遇、相恋、到结果,最后分离的爱情故事。

展现一个“香消了六朝金粉”的豪门贵族盛衰史。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金粉世家》读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金粉世家》读后感【1】女人还是很感性的,明知的自己眼前的夫君确实是个花钱如流水的花花公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也只不过随口调笑几句罢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下定决心嫁个他,也没指望他能有多大的出息和改变。

清秋还是个好传统的那种女人。

评论上很多是说靠钱追的,我真不这么认为。

不论每一个人如何富贵或者平凡,终其一生,能有幸遇见一个彼此真心喜欢的人,都应该真心感激上苍。

金燕西追清秋的真挚的那颗心,相信看过剧的都能真切感受。

这也是大家不讨厌金燕西的原因。

纵然他是花花公子,纨绔子弟,还有很多很多的缺点。

金燕西一生太顺了,没经过什么打击和磨砺。

但实在太弱了。

老父倒了就和白秀珠又藕断丝连,还打算抛妻弃子,同去德国。

典型的狗屁寄生虫,一脸的出卖尊严,面目可憎。

这就不仅仅是道德,完全是人品有问题了。

人生没有永远18岁,不需要谙世事的年纪。

宝玉过了18岁,站起来的是曹雪芹,终其一生,何曾违心逢迎活着?!金燕西呢,又能成为谁呢?真是不好说。

如果能经此一事,降落凡间,踏踏实实做些事。

也不枉曾经轻狂。

当然了也可能成为一个浪荡的废物。

清秋是外柔内刚的女人。

性格里的坚强和骨子里的自尊,至少可以保证无论碰到什么事情,也许很艰难,但是至少做到不可怜。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敬重。

二人相处时间不够,三观存在很大差异。

恋爱可以打满分,结婚真不一定合适。

《金粉世家》读后感【2】美丽的文字,和美丽的梦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仿佛薄雾里透过来的和煦日光,化作流动的金色时光,慢慢解释着山高水长,云淡风轻的故事。

命运忽闪,主宰出一个人的才能、品性和人格。

张恨水渴望红袖添香的才子佳人式的真爱,一生却娶妻三位。

《金粉世家》读后感(通用8篇)

《金粉世家》读后感(通用8篇)

《金粉世家》读后感(通用8篇)《金粉世家》读后感(通用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粉世家》读后感(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粉世家》读后感1爱,因为执着而美丽,也因执着而残忍。

这句话很好的描述了《金粉世家》里那对凄美的爱情悲剧,为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最完美的阐述。

当然这部小说并不单单只写爱情。

张恨水通过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悲剧,还有金家这个大舞台折射的就是北洋政府时的中国,反映了整个北洋政府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其实对于金燕西和冷清秋两人的爱情悲剧。

我认为这是必然性的,首先他们两个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金燕西是总理之子,出身于钟鼎之家,而冷清秋则是个普通的平民之女,但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很强烈,这与金燕西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是两人的个性迥异,冷清秋独立自主喜欢清静,而金燕西则喜欢交际应酬,整日交友,捧戏子,生活挥霍无度,我认为这是他们婚姻走向破灭的主要原因,至于类似白秀珠,金三太太等外因则是最后的稻草。

冷清秋在金家是孤独的寂寞的与其是格格不入的再加上两人婚后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所以两人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

与之相对比的是柳春江和小莲的爱情完美和婚姻幸福,一样的社会地位差异,不一样的结局。

小莲只是个小丫鬟比平民出身的冷清秋的身份还有卑微,而柳春江是前总长家的少爷与金燕西一样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两人地位悬殊最后却是琴瑟和鸣,结局圆满。

当柳春江夫妇去金府认亲时,正是冷清秋被金燕西遗弃,独守小楼的时候,这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不已,让我悲喜交加。

在小说最后,冷清秋毅然带着孩子离开金家,挣脱了封建牢笼的束缚。

与金燕西错之交臂,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对这个结局是非常不满的,觉得两人破镜重缘才是最好的结局。

可如今我认为这对孤傲的冷清秋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在最后都出淤泥而不染。

《金粉世家》读后感2捧起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看文中的契子,新春来临之际金太太带着10岁的儿子在街头写春联挣养家费。

金粉世家读书心得体会优质例文五篇

金粉世家读书心得体会优质例文五篇

金粉世家读书心得体会优质例文五篇《金粉世家》写北洋军阀时期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平民女子冷清秋两人由相遇、相恋、到结果,最后分离的爱情故事。

展现一个“香消了六朝金粉”的豪门贵族盛衰史。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金粉世家读书心得体会优质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金粉世家读书心得体会优质例文一张恨水先生是我们安徽著名的高产作家,比之《八十一梦》的诙谐、《啼笑因缘》的颠倒、《北燕南飞》的悲情,《金粉世家》更多地表达了时代变革中的无奈与警醒,而这一点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可以借鉴的。

陽光明媚的春天,繁花似锦的皇城,跑马的浊世翩翩佳公子与游园的香风袅袅女学生在途中不期而遇,正如王菲的歌词“只因为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燕西迷恋上了清秋,而一段缠绵于泪水交错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如果只读出来这些,那么恭喜张恨水老爷子,你煞费苦心瞒天过海的手段奏效了。

肤浅如我,也只能略略谈一谈那文字背后一点点的心得,前提是你读的真的是《金粉世家》这套书,而不是看的央视糟改的那套电视剧。

爱情是突然的,但追寻爱情的路途却是必然的。

燕西看上了清秋,这没什么——他可以看上任何一个他愿意看上的人——但追求清秋的过程却耐人寻味。

安排下人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乱窜,终于得到线索,之后再亲自出马,乃至于做出勘察地形的举动,看上去的确是个痴情种子。

借着起诗社的名义,租赁了隔壁的屋子,在内墙开了洞修了门,倒也不用“逾墙而搂处子”了。

注意到时代背景,那是五四之后与抗日之前,旧礼教与新思潮并行。

具体到追女孩子,其方法也是新旧交参。

旧法子是借着搬家送了点心酒水拉拢冷太太,借着写诗起社接近了清秋的舅舅,有几个目标的亲人站在自己这边,那么成功率自然高了不少。

此外如生日上的祝寿尺牍,四骈六俪也很像那么回事,对精通国学的清秋来说自然是留了个好印象。

新法子则更多了,送礼物送的可谓煞费苦心:要送鞋子,先买了写票,还巴巴的注上坤鞋让舅老爷转手送上;打听到生日花了大价钱买那珍珠项链;送衣服不如送成匹的缎子,挑颜色挑得可谓赏心悦目……燕西追求清秋的手段令人眼花缭乱,乍读之下让人感动,但一对照前后文,只好说一句“性使然也”。

《金粉世家》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金粉世家》读书笔记(五篇范文)

《金粉世家》读书笔记(五篇范文)第一篇:《金粉世家》读书笔记《金粉世家》读书笔记《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在1927年2月开始于《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的长篇小说。

它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爱情悲剧。

最初开始对《金粉世家》感兴趣,是因为看了它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

当时只是很喜欢这个故事,想把原著找来看看,读完之后才发现原著与电视剧还是有差距的。

书中描写趋于生活化,语言也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小说文字读起来更加吸引人。

电视剧强化了爱情主线,小说却将爱情,人性,家庭,社会,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矛盾都集中到了一起,也让人更加信服此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张恨水也曾说自己写《金粉世家》是“把重点放在这个家上”。

其实也间接说明了《金粉世家》的创作是把个人言情和社会家族结合在一起,而对主人公冷清秋与金燕西的婚姻悲剧的描写,则体现出作者对主人公性格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背景的深度了解。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自序中说:“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只此一句尽能演绎一段人事的悲凉历程。

我且不去关心什么封建制度的腐朽,大家族的破灭。

我只从我的心思着眼入手,细品冷清秋和金燕西那段美妙开始和凄婉结局。

阳光明媚的春天,繁花似锦的皇城,跑马的浊世翩翩佳公子与游园的女学生在途中不期而遇,似乎顺其自然地一见钟情,燕西迷恋上了清秋,而一段夹杂着甜蜜与泪水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女主人公冷清秋出身寒门,与寡母相依为命。

学识功底厚实,外柔内刚。

她身上融合了旧时礼教和新思潮,可能正是这种矛盾才深深吸引着见惯风流的大家少爷金燕西。

其实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属自然。

那是五四之后与抗日之前,中国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形成了新旧文化并存的文化面貌。

在旧有文化尚未被全部摒弃、新文化还没有完全接受的情况下,中国的文化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段。

因此这时的女学生中出现冷清秋这样的人物也并不奇怪。

读《金粉世家》有感 (2)

读《金粉世家》有感 (2)

读《金粉世家》有感 (2)
《金粉世家》是一部经典的小说,叙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三位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安卓阿姨是主人公安娟家中唯一会读书写字的人,她虽然生活清贫,但是不放弃希望,努力学习,考上医学院,凭借聪明才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安叔叔在为国家牺牲时,安娟的外婆把安娟的妹妹母花托付给安家的一位亲戚,母花由此受到了安家亲戚的照顾,但是母花终身不嫁,以立志反抗压迫。

安娟外婆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勇敢地想要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安叔叔回来,但是意外受到车祸而死亡,但是她仍然留下了自己勇敢而坚强的精神,让安娟下定决心谋求新的出路。

安娟虽然受过歧视,但是她依然坚持自己理想,始终坚持要成为一名护士,在安娟的眼中,自己的梦想就是要把自己的家人从贫困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金粉世家》让我感受到了女性的坚强勇敢,安娟,安叔叔和安娟外婆,在苦难面前没有退缩,勇敢地面对着挑战,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这种精神才是女性的一种应有精神,我也会努力向她们学习。

关于《金粉世家》观后感

关于《金粉世家》观后感

关于《金粉世家》观后感《金粉世家》是恨水先生向《红楼梦》的致敬之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金粉世家》观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金粉世家》观后感一这是我在读完这部书后沉淀在内心深处最为沉重的敲击了。

所有的感情交集于一体最为清晰的轮廓也是如此了。

一抹斜阳,一壶酒,愿得半世逍遥,是太白的悠然;一袭布衣,一叶舟,甘得永生不拘,是陶潜的坦然; 一杯香茗,一卷书,偷得半日闲散,闲翻几页泛黄,轻吹几丝青墨香,伴着树行斜阳于南窗前平行,是为我今日功课。

飘雪漫天,浮光乍现。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突兀眼前。

昭然若揭的华光艳彩,却又掩不住的仆仆风尘,便是惊鸿一瞥的感伤,清晰渐远。

浮萍妖娆,那是六朝沧桑的金粉堆积起来的故梦。

旧华如烟,璀璨了人间,书尽了千古风流,承载了流光溢彩的世俗梦和霓虹灯下的赤紫妖娆,却承载不起这风流褪尽的颓废。

《金粉世家》多么刺目的绚丽,标志的仅是清末明初的那股流尽的贵族文化和官僚风俗。

有人云,《金粉世家》是恨水先生向《红楼梦》的致敬之作,是二十世纪的《红楼梦》。

也曾尝试着将《金粉世家》当做《红楼梦》来读,于各自的处境中读其人物之志: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多少泪珠儿,怎经的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那是不是就是恨水在为宝黛的爱情不能有圆满的结局而遗憾?他收起了世人观《红楼梦》的感伤、缅怀于恨挽。

于是在《金粉世家》里让燕西娶了清秋,填补这红色楼阁里永久的伤痛与凄凉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儿弯弯,勾住过往,朱红楼栏间,已为凄凉伏笔成就哀婉基调。

月影移墙,竹梢风动,一声哀怨,归于离恨天外,成为这永久不变的悲哀。

所以读者倚身寄托纸上甘心写下永恒的爱恋来自娱这伤。

其实永恒并非爱情的特性之一。

要知道,用过于炙热的情谊拥护花朵,花终凋。

强加给琴弦一个它无法承载的音符,弦终断。

冷清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姓冷偏又名清秋,真真凉薄到了极致,怎不让启读而直觉后伤呢?一身冰冷却又掩不住的风骨雅韵,,遮不住的风情习骚,读其词而向其象:已将月白韵滚边褂,立领,喇叭形中袖,一条百褶裙,间或是镶了几层荷叶边,缓缓铺出一段时光里的沌洁风情,蓝衣黑裙里一个没落书香世家的女儿,宛如一朵素雅的百合。

《金粉世家》观后感最新范文

《金粉世家》观后感最新范文

《金粉世家》观后感最新范文《金粉世家》观后感范文一他,北洋军阀内阁总理之子金燕西,她,没落书香门第之女冷清秋。

在上个世纪风雨飘摇的二十年代,一切都在崩溃与重建的边缘,在这样的年代里,即使爱情,也不能够长久。

我是挺敬佩燕西的,虽然他自幼在封建社会大家庭中成长,养成了许多少爷专属的恶习与独特的性格,武断、草率、滑头。

但我敬佩的是他的敢爱敢恨,他能为自己喜爱的人搜遍全城,他能为自己喜爱的人买下她家隔壁的房子,他能为自己喜爱的人去学校做国文教员。

他能为自己喜爱的人在葡萄架上挂满百合花。

但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他那少爷脾气容不得有人反驳他的意见,而金家的破败境况必要靠有权势的人家挽救,爱情在权力的映射下变得不堪一击。

他与真爱邂逅,又被真爱摧毁。

清秋么?她天资聪颖,颇好诗文,但实实在在不适合燕西。

她样貌可人,气质清冷好似百合,骨子中有一种天然且非常人的灵气。

而正是这股灵气,让异母兄弟俩皆钟情于她。

但如此气息还不足以撑起北洋军阀内阁总理府上七少奶奶这等职位,她不过是没落书香人家的小姐,受到的教育毕竟有限。

可生出清冷似雪的气质,但因家境的贫寒无法将这种气质转变成八面玲珑、高贵优雅的性情。

过于独立也使她不甘于封建礼教的拘束,才落到如此下场。

也许她嫁给欧阳于坚,又是另一番模样。

白秀珠这个人虽有些骄横无理,但以其出身、其素养都完全可以与燕西相配。

事实上秀珠比清秋更适合做燕西的妻子,一句话说的好:“你以为葡萄藤上也能开出百合花吗?”。

清秋与燕西是两个层次的人,而秀珠与燕西是同一层次,交流更加容易。

我们可以将金冷恋作为燕西腻烦浓妆艳抹的女人而移情别恋,但这只是一种喜新厌旧。

而金白恋是集政治基础、家庭基础、感情基础于一身的综合性婚姻,从某种角度来讲,白比冷更“实用”,她偶尔会发发小脾气,但内心永远不能放下燕西。

即便是远走日本,即便是已下了绝书,她终究是爱着他的。

而爱清秋就要费许多心机,她是爱不得的,犹如圣女一般高高在上。

追求途中还要冲破层层阻力,打倒情敌也是个费事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演绎了一出豪门的兴衰史,他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家”上,在描写上尽量生活化,语言上极具趣味性。

冷清秋与金燕西婚姻悲剧可以看成《金粉世家》向前推进的一条线索,金家的由盛转衰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索。

这两条线可以看成《金粉世家》的主线,在主线下面张恨水又设置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分线,如金家八个兄弟姊妹可以分别看成一条线,金铨与金家太太可以分别看成一条线,小怜与柳春江的爱情可以看成一条线等等,在小说中的分线其实远不止我列举的这些,这里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金粉世家》由这些线交织形成了庞大的网状结构,引出了许多或生动有趣,或可悲可气的故事。

《金粉世家》可以看成是一部家族史,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社会史,他展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各阶层不同的生活面貌,社会上层的官员、商人,社会底层的平民、戏子以及丫鬟等等人物形象都被张恨水刻画的细致入微,展现了他一向细腻的笔法功底。

《金粉世家》是深受《红楼梦》影响的一部巨着,这是张恨水吸收明清章回小说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无论是《金粉世家》还是《红楼梦》他们都有意的抬高了女性的地位,站在了赞美女性的一方。

在《金粉世家》中金家的四个兄弟个个是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

而金家的四姐妹却都被塑造成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

就是金家的丫鬟在张恨水的笔下也成了具有思想,极具个性的人物。

张恨水在某些人物刻画上借用了《红楼梦》里人物性格的壳来导演自己全新的故事,如小说中的冷清秋与小怜其实都借用了林黛玉某些部分的性格特征。

像是把一个人的性格拆分在这两个不同的人物上,然后在赋予这两个人物不同于林黛玉的其它性格特征,那么这就成为了作者造成出的新的人物形象了,因此我们说冷清秋与小怜都不是林黛玉,但在她们身上却能看到林黛玉的影子。

《金粉世家》在思想上批判了官场的腐败,揭示了官场斗争的险恶以及勾心斗角,反应了社会的黑暗。

而张恨水的这种批判不是停留在口号式的,而是通过故事的本身来展现的。

用小说中人物的所做所见所听来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

官场腐败的描写主要由凤举、鹤荪、鹏振三人引出,他们三人靠总理父亲的权利,顺其自然的就当上了官。

可话说回来,他们不靠当总理的父亲,不去当官,还有其他赚钱的本事没有?事实还真没有。

这也是金铨死后,金家惨败,最终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

金家的子女全是靠当总理的父亲才会有安逸的生活,因
为官场的腐败他们才会这么有钱,不仅有人贿赂他们,他们更是可以用手中的权利大做生意,赚钱的途径那是多种多样,正所谓有权就有钱就是这个道理。

金家的子女是一群寄生虫,这是毫无疑问的,难道只有金家的子女是寄生虫吗?实质这种寄生虫还有许许多多,而且是官场越腐败社会越黑暗,这种寄生虫就越多。

金家光鹏振一人就可以领三个公务员的工资,并且都不用上班,腐败程度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不只是凤举、鹤荪、鹏振三人这样,所有当官的都这样,早上已过10点衙门一个人没有,就算是去衙门也是喝茶看报无所事事一天,去也是无聊一天,你说他们不整日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才怪,因为大家都这样,他们几兄弟不吃喝嫖赌,别人不说他们是傻子才怪呢!金家四兄弟要谈什么奋斗、发奋就谈不上了。

因此,金铨死后,其它当官的都排挤金家,废掉了他们的官位。

正应了那句“树到猢狲散”。

他们怪自己倒霉,死了老子,可能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想的,却不反思自己,他们除了压榨百姓,来获得富裕的生活他们还剩下什么,这些人可能丢了权力,连社会最底层的人都会不如,因为他们不仅丢了良心,还丢了劳动的本领。

《金粉世家》中的爱情线向来也是备受读者关注的,特别是金燕西与冷清秋的这条爱情线,张恨水还用柳春江与小怜的爱情线与之做了对比,一喜一悲,冷清秋是悲剧,小怜是喜剧。

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悲剧是什么原因呢?冷清秋本知道金燕西是一个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她为何还往火坑里跳呢?我想说如果不是金家惨败,冷清秋跳进的不是火坑,而是金坑,即便是金燕西不爱她了,去找其她女人,只要不威胁她的地位,只要金燕西还肯敷衍一下她,她会选择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生。

金燕西追冷清秋只用了一招就是投其所好,你缺什么我就买什么,冷清秋就上钩了,再加上金燕西也算穿着时髦的风流少年,还有什么不肯的吗?再加上社会底层的人都有这种心态,想靠婚姻来改变自己处于社会底层的命运,就算冒险也会试一试,冷清秋对于金燕西的这个人是欠缺考虑的,特别是香山那一夜更加的草率,以致怀孕,让自己完全没有退路,不得不逼金燕西娶她,这就有点让人联想冷清秋是爱金燕西这个人呢还是爱金家这个家庭呢?而金燕西也从始至终没有爱过冷清秋,他爱钱多过爱人,只是被冷清秋不是脂粉气的女人而是清淡的气质所吸引,当自己成为没钱的穷光蛋,他的本性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对冷清秋恶言相向,为了钱便毫无骨气追白秀珠,毫不念及与冷秋清的夫妻情。

反而是冷清秋这个女子还比他有骨气,清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在大火中悔恨的离去。

最终自食其力靠卖字教书为生,这点我是非常的佩服清秋的,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小怜这个人物形象写的非常让人垂怜,虽然自己是丫鬟,从来不
自怨自艾,有才学,有美貌,有气质,能思考,又温柔善解人意,应该是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小怜从一开始是想嫁给柳春江这个人而不是柳春江的钱所以小怜的结局正是冷清秋的反面,她过的非常的幸福,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当柳春江追小怜时,她并没有兴奋认为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先是忐忑,再是回绝,当柳春江表现出十二分的诚心,小怜被她感动,当柳春江说不嫌弃她是丫鬟,并带她去国外时,小怜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毅然的勇气,逃离金家与柳春江私奔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