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的马克思

合集下载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哲课演讲稿马克思主义之我见马克思何许人也?一提起马克思,我脑海里第一印象是“大胡子”。

我从小到大都接触到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时间拜读过其任意一本著作,惭愧不已!我个人是非常崇拜马克思的,但是我也说不准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我认为马克思很多观点都是对的。

比如唯物辩证主义,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等等。

马克思主义影响我的主要是在哲学和社会范畴,至于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学理论我可是一窍不通的了。

比如唯物辩证主义。

在我现在看来,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多么的自然,多么的合理。

但是我同时也知道,这只不过是我生活在的这个时代早已经广泛的接受这种哲学思想而已,在当时马克思的那个时代,那肯定会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新看法。

至于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方法啊!不仅很好的展现了世界和谐统一的大道理,也为我们对待这个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高中时我特别讨厌上思想政治课,觉得一天到晚对着那些无聊的理论,都快让我吐了。

直到高一的时候,老师上哲学部分的内容,我才突然觉得这部分的知识是多么的有趣!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很多自然科学的渊源。

我还非常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看法。

他说资本主义终将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终将走向共产主义,我对这点是坚信不疑的。

我经常和我爸争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哪个更好的问题。

我爸总是觉得像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世界比社会主义世界更好,而我总是反驳说那是因为中国起步晚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必将超过美国。

对于现在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我个人认为重视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大众不必过分担忧埋怨;不过从辩证的角度看,也正是有了大众对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担忧和埋怨,社会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提起马克思,不能不说一下恩格斯。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友谊,用“管鲍之交”来形容也不为过。

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以前学历史的时候就在想,怎么恩格斯总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马克思呢?后来才渐渐想明白,原来是两个志同道合的拥有伟大抱负的青年的携手合作。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在我眼中他是那么一个遥远的存在,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必须用仰视的目光来看待的伟大的哲学家,也正是因为他的伟大让我们产生了距离感,让我们以区别于普通人的高度看待他。

但他的作为让人无法质疑他的伟大,在精神上引领着人们前进。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集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于一身。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并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不可否认的,马克思的一生充满了崎岖和坎坷,虽然后世我们知道了有这样的事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我们无法体会他的绝望,苦恼。

现在的我们只能凭借文字,以及他留下来的著作来回忆马克思。

事实上那些晦涩的学术词语让我对马克思的著作似懂非懂,我只能说现在的我还不能看懂那些有着高深哲学思想的书籍。

但这不影响我了解与认识马克思,他有严谨治学的态度。

他曾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

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仍旧勤奋学习和研究,并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

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马克思著作之丰,充分表现了他的勤奋精神和渊博学识。

马克思再忍受艰辛的同时,他与恩格斯的深厚友谊为人津津乐道,对马克斯来说,恩格斯不仅仅是其挚友,不管在生活上与工作上恩格斯都给予其最大的帮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马克思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恩格斯的帮助。

显然马克思也认识到了,他说:“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每当大家一提起马克思,脑中便会浮现出一个长着络腮胡子,头发蓬松,一副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斗志昂扬的面孔,那张照片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可是当我们谈到马克思的一生时,除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这些伟大的著作和思想,我们眼中的马克思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一个真实的就像身边的人?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马克思的青少年时代,这短短的,似乎没有什么成就的时光又造就了怎样一个未来伟大的马克思。

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必然的,因为那些成功的人心中都有准备、都有信念还有他们不懈的努力。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

有一天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大儿子眨着羡慕的眼睛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

”小儿子也说:“要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

”于是他张开双臂,学着大雁的样子,但也没能飞起来。

于是他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

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到那时,你们就可以去任何你们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懈的努力着。

当他们长大后,果真飞了起来,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他们就是美国著名的莱特兄弟。

信念像是一把火炬,他可以燃起一个人的激情和潜能。

青年时代的梦和信念更是如火箭一样帮自己储存燃料,助自己日后飞翔。

马克思青少年时知识的不断积累带给他人生中确定的信念和无限的力量,促使他一步步走上了这样一条伟大的道路。

青少年的时光是可贵的,当中的信念和自身的积累指引着我们去走未来的人生路。

马克思的少年时代沐浴着令人羡慕的文化氛围。

父亲是一个开明的律师,爱好古典文学和哲学,能够背诵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

后来成为马克思岳父的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能熟练地背诵《荷马史诗》中的许多篇章和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并善于把自己这方面的爱好传播给他喜欢的少年马克思。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是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成员。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研究哲学和经济学,他的研究成果和思想逐渐形成。

马克思的思想以批判资本主义和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不可避免的阶级矛盾。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导致了人们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因此,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以消除阶级压迫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理论,还积极参与了社会运动和革命活动。

他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作,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和社会变革而奋斗。

尽管马克思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但他坚定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信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和历史的必然性,他的思想逐渐得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认同和支持。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资本论》,这是一部系统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他通过对商品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这部著作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的事迹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品质。

他与妻子热爱对话和争论,他们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思想理论。

尽管生活困顿,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的影响不仅限于理论领域,他的思想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他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眼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201213041302 周浩森我眼中的马克思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马克思不仅以他的科学理论对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以他们的伟大的人格为全人类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这个新世纪,人类社会不仅需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更需要学习他的伟大的人格。

对每一个想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人格是不可缺少的动力。

人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又是具体的。

马克思的人格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正是因为他的人格是在创立革命的理论和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长期过程中形成和得到发展的。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

同年,英国广播公司也进行了同一命题的全球网上投票,结果仍是马克思位居第一。

2002年,英国路透社搞了一次“千年伟人”评选,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又进行了“最伟大哲学家”的评选,马克思以近2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休谟得票率仅为12%多。

英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祥地,马克思则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尖锐批判者。

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也主要是在英国完成的。

然而,在资本主义历史最悠久的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最充分的欧洲,这位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者却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极高认可。

马克思是全面研究资本运动规律的第一人,他肯定了资本的力量,也发现了资本的痼疾。

只要有资本运动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力量就会不时造访人们的头脑。

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研究,作为他创立的经济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和核心之一,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概念、内容,从经济学的层面上做了科学系统的界定和论述。

可以说,马克思当之无愧地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学说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贡献者。

学习,这是马克思一再向他的战友们提出的口号,而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光辉榜样。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

我眼中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有着一把大胡子,身材高大魁梧,一生奔走四方,著作无数。

对我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说熟悉,在我的记忆里,马克思是学校楼道墙上挂着的严肃画像;是从小到大政治课本里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天天回响在耳边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说陌生,有多少人真正的去理解他的理论?更无法理解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何深远影响。

但其实,马克思离我们并不遥远,马克思主义也就在我们身边。

马克思提倡自由,且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努力突破旧思想的束缚,不断追求理论创新,而这些,恰巧和我们年轻一代追求自由、勇于拼搏是有共同之处的。

我眼中的马克思是重情重义的。

无论生活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与妻子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正如结婚誓词里所说的“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同时他与恩格斯之间也是情同手足。

合作了40年之久,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相互之间亲密无间,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我眼中的马克思是善憎分明的。

马克思的一生始终表现出是非曲直、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态度。

他的不少著作,是为批判错误观点而作的。

不仅文笔犀利流畅,而且旁征博引、逻辑论证层层深入,读来令人倍感爽快和“解气”。

他一生坚持真理,始终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驳种种错误思想观点。

我眼中的马克思是无私奉献的。

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真正解放,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在马克思眼里,他的毕生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

为此,他不断投入革命实践,即使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也不退缩。

马克思用他这一生的经历与智慧引领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马克思为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一扇门,作为年轻党员的我更要走进这扇门,带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在第二国际宣传影响下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锐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一位风尘仆仆、激情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宗教先知”、“人道主义思想家”……等等。

这种描绘多少有些漫画化,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

当前,我党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新的理论成果。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仍然漫长而艰难,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的心目中,我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位治学严谨,思维严密的学者和智者,他首先是一位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哲学大师,然后又在他的哲学思想下孕育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花蕾。

我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已达到了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层次追求的人,他把思考作为最大的乐趣,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理想。

我利用马克思教给我的批判地继承和吸收的方法阅读了一些著作,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沉思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哲学和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与哲学的对立和统一,最终我不得不作一下深呼吸感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知识的渊博,眼光的敏锐,境界的高远。

在我看来,马克思对社会现象的本质的认识和精辟的分析,至今无人能敌。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就像一盏明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对于我来说,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理解世界的新大门。

以前,我看待这个世界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看到社会上有富人和穷人,有各种不同的阶层,就觉得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从来没有深入想过背后的原因。

就好比看一场魔术表演,只看到魔术师变幻出各种奇妙的东西,却不去探究背后的手法。

可是马克思主义来了,它就像一个智慧的导师,把这层“魔术”的幕布给揭开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社会的阶层分化不是偶然的。

就像盖房子,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部分,有的是搬运砖头的小工,有的是指挥全局的建筑师。

在社会这个大建筑里,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就像是建筑师,他们能够决定很多事情的走向,而普通劳动者往往只能在他们设定的框架内工作。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这让我突然明白,原来社会现象背后有着这样深层次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还让我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件堆积,而是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着自己的流向。

每一个社会形态就像河流中的一段,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而且是不可避免地向着成熟发展。

这时候我就想啊,原来历史是这样一个有逻辑的进程,那我们人类在这个进程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马克思主义里说的无产阶级的使命,那可是相当伟大的。

无产阶级就像是黑暗中的火种,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你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受到压迫,就像被石头压住的小草。

可是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总会寻找缝隙生长出来。

无产阶级也是一样,他们在压迫下逐渐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他们联合起来,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那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这种力量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就像把一个破旧的房子推倒,然后建立起一座漂亮的大厦,让所有人都能在里面幸福地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马克思
个学期,我们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通过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我对马克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的名字永烙史册,他的学说永放光芒,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

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

1830年至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

1835年10月,他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大学期间,马克思起初研究法学,后来转向研究历史和哲学。

1837年,他参加青年黑格尔派。

1841年初,他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学说的差别》,简单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

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未经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起,他为《莱茵报》撰稿,后任主编,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

1843年5月,马克思与童年时代女友燕妮结婚。

《莱茵报》被查封后马克思与燕妮迁居巴黎,投身工人运动。

1844年,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

他明确指出,必须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才能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


克思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工人运动必须与科学的世界观结合;等等。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见面。

两人共同写作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派主要代表鲍威尔登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使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后来,马克思又完成《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5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迁居布鲁塞尔,在此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在布鲁塞尔和恩格斯会面,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青年黑格尔派进一步批判,并阐明了他们新的世界观理论,特别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1846年至1847年,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

1847年,马克思到伦敦,参加了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并接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

从此,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纷纷以《共产党宣言》作为行动的指南和斗争纲领,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后人对马克思的评价中讲到马克思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理论家和思想家,正如达尔文发现生物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不止于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由他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经。


克思去世以后,一场无与伦比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拉开了序幕。

马克思的著作构成了共产主义和近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去世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他的理论付诸实践。

然而,一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地区建立,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一系列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产生,蓬勃兴起。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的影响能够与马克思相提并论,他影响了很多伟人的命运,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等。

他逝世后一个世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已超过了10亿。

这个数字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持任何一种信仰的人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当代有如此深刻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辩证法之类,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等。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即消灭剥削和压迫,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仍然是许多进步的正直的学者所憧憬的思想。

三是不少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是死抠书本,二是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对新出现的现实问题及时作出理论概括。

无疑马克思有着极为广博的书籍涉及,极为严密的思考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他所认定的最为彻底的理论;有着对手所惧怕的清晰智慧的头脑,锐利的语言,骄傲甚至不羁的性格。

马克思有着过人的执着和坚定的力量。

从小他就有自己的思想而且非常容易较真,读书的时候,他的言论常常会与哲学权威有着矛盾,但他从来不在乎,而是认真的钻研讨论。

马克思的确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早早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于他的努力和不放弃,在于他敢于与反动势力
斗争,还在于自己的聪明才智。

马克思,作为在人类历史上掀起轰轰烈烈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家与革命思想的实践者,是永远谈论不完的。

一个人眼中有一个马克思,每个人眼中有个不同的马克思,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马克思呢?我们可能没有马克思般过人的智慧,但我们仍然可以有远大的理想,可以很努力,可以面对困难不放弃,可以将这位无产阶级伟大导师为人民幸福所创立的理论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和他人都更幸福。

我们依然有希望继承伟人的思想。

正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时所说的那样“我们不会耽于悲痛,而会照着已故的伟大战士那样去行动;我们要尽全力来早日实现他的教导和他的志向,这就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