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心中的马克思

合集下载

关于马克思责任作文

关于马克思责任作文

关于马克思责任作文
《我心中的马克思》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克思吗?也许你们会说,不就是那个很有名的人嘛。

但对我来说,马克思可不仅仅是有名这么简单哦!
马克思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好多好多人的道路呢!他可厉害了,他一直在思考怎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怎么让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就好像我们在学校里想着怎么能让班级变得更团结、更有爱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马克思的故事。

我当时就听得入迷了,心里想着,哇,他怎么这么伟大呀!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努力奋斗,从来都不放弃。

这多像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放弃一直钻研呀!
马克思说过,要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工作。

哎呀,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想法呀!这就好比我们说要为了让爸爸妈妈开心而努力学习一样。

我们虽然小,但是也可以有大大的梦想呀!
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我能像马克思一样厉害就好了。

我也可以为了大家的快乐去做些什么。

也许我现在还做不了什么大事情,但是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呀,比如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我们可不能小瞧自己哦。

马克思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肯定也没想到他以后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吧。

我们也要加油,说不定以后我们也能成为像马克思那样了不起的人呢!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决心,就一定能做到!马克思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让自己变得更棒!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的观点就是:我们要认识马克思,学习马克思的精神,从他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美好!。

我心中的马克思800字

我心中的马克思800字

我心中的马克思800字我心中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老百姓自己解放自己的科学。

做为科学,它认为社会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只能遵从它,按着它的规律办事,谁也不能违背它,马克思主义只是对它的认识与描述。

这就是说,社会必将按着自己的规律,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方向前进。

靠着这个信仰,中国在饱经历史痛苦与敌人围追堵截、西方民主的喧嚣声中,站了起来。

它们没有一天不希望中国倒下!但是,中国依然举着这杆大旗,威风凛凛地挺立着,走自己的路,特色的路。

那些人,不能不转而承认这块巨大的磐石。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人们站在不同角度,对社会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形成了各种主义、宗教和“无信仰”。

社会的发展是由自然规律与全体人类的共同意识决定的,因此现实是矛盾的、多极的。

但无论如何,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决定了民心所向。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人们的吃、穿、住、行、劳动或工作,是人们的基本生命权力,这个基本部分,是应该由社会保障、不容炒作的。

现在有些国家已经逐步实现了这一点。

市场的炒作只能是那些“剩余”部分。

当然我知道,由于历史原因,贫困使我们现在正在做、还不能完全这样做,我们的人民也是最能够理解自己的政府的;那“剩余”部分的分配,也必须合理。

我们的青年,甚至学士、硕士、博士,他们是现代的国家栋梁,但是还有好多人,由于工资微簿,不能买房、娶妻生子,不得不啃老。

虽然我们传统的家庭和谐,老人乐于为子女贡献,但这必然以牺牲他们自己的幸福为代价。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我埋头于自己的沉思之中,不觉岁月流逝,窗外已过去了二十个春夏秋冬。

今天我依然如二十年前一样在走自己艰难的「哲学」之路,耳边仍回响着青年时代激励着我的主旋律:「探索人生、寻找光明……」我们这一代已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远了。

是时候了,我们应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又究竟要到哪里去?我心中的马克思:对思想解放的渴望罗曼·罗兰曾把人生比喻成那浩浩荡荡奔流着的大江,人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往往如那江心岛屿在晨雾和阳光中时隐时现。

整个少年时代,我和大多数同时代人一样处于「哲学麻木」状态。

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从小的思维方式就是常识的、直观的。

作为常识和直观经验的总概括——传统的哲学,对我没有特殊的吸引力。

狄拉克曾十分风趣地说过,自从我们把宏观的手指头伸到宏观的嘴里时起,脑子里就灌满了各式各样显而易见的常识。

常识决定了一个正常人的理智,但也使人带着那个时代的一切公认的错误和偏见。

人们可以拒绝讲哲学,其中沉睡在以常识为基础的哲学梦中是最舒服和最难被唤醒的。

我的哲学意识唤起是朦胧的。

生活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使我感到莫名其妙地不安、激动。

现在我才知道这原是一种只有对哲学家才要求的无畏和深刻的怀疑精神。

哲学论断可以对也可以错,可以有意义也可以没有意义,但真假哲学的试金石乃是看它是否具有思想的大无畏和深刻的彻底性。

然而,毕竟我还太年轻,哲学第一次来敲我内心的门时并没有把我从麻木中唤醒。

我开始领悟到辩证法的精髓。

以前虽然我也学过辩证法哲学,但是对那些无处不在的革命性原理却视而不见,这就是:世界从本质上是发展的,没有一种事业、一种信条、一种规范可以万古长存。

一切处于永恒的流动、变化、产生和灭亡之中。

所谓辩证法的整个哲学体系无非是对这个伟大、简单但又十分深刻的原理的表述而已。

当时我的思想并不足以深刻到去思考如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支柱「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信念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会被以其相反的观念——万物是发展的这一原理所取代。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开拓者。

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大基础,是当之无愧的共产主义领导人。

在时代风云变迁中,马克思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 . 。

并且与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划分开来。

他先以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参与当时的思想解放,在反对封建王权的同时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无产阶级的无助弱势。

决心为正义者寻求国际解放的道路。

当他制订出了自己的世界观的纲领后,就进行了最全面的科学研究,全面探究了世界文明史,透彻地发现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使得人类走上解放,只有生产力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经济形态演进。

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

为着革命理想,为着科学革命,他舍弃了个人的幸福。

为了工人的八小时工作权利,他自己却长期每日工作十几小时。

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他都加以批判地继承,都批判地考察。

因此, 2000 年他被英国评选为千年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马克思留下的著作是一个思想史宝库,取之不尽,福泽后世。

21 世纪的人,应当继续信赖他,学习他,模仿他,把他开创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推进下去,为全人类的幸福努力奋斗。

纵观马克思的成长 , 教育对他的影响尤为重要。

任何时候教育都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 从开始他的父亲及朋友在宗教方面对他的影响 , 其理想主义的态度, 反映到后期形成的共产主义理论, 而后在大学里面对文学诗歌的极度狂热, 奠定了他对爱情的态度 , 其实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本为矛盾的融合体。

在爱情当中 ,马克思把这两者很好的统一了 , 最后趋于理性 , 于是他得到了他心爱的人。

这一点 ,他必须感谢他父亲和爱人对他的不断鞭策。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 . 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 , 家庭环境 , 社会环境 , 个人性格 , 爱情 , 生活 , 事业 , 等等。

童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可以看出来是带有极强的个性 , 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 自然而然在和女孩们的相处中处于领导地位 , 这也导致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显得高傲 , 他成年后强势的作风应该也源于此。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

马克思事迹我心目中的的马克思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是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成员。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

他在大学期间热衷于研究哲学和经济学,他的研究成果和思想逐渐形成。

马克思的思想以批判资本主义和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不可避免的阶级矛盾。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导致了人们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因此,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以消除阶级压迫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理论,还积极参与了社会运动和革命活动。

他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作,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和社会变革而奋斗。

尽管马克思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但他坚定地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信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和历史的必然性,他的思想逐渐得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认同和支持。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资本论》,这是一部系统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他通过对商品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这部著作对后来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的事迹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品质。

他与妻子热爱对话和争论,他们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思想理论。

尽管生活困顿,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的影响不仅限于理论领域,他的思想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他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心中的马克思(简)

我心中的马克思(简)

这篇差不多3000字,不想再看那篇长的就直接抄这个吧。

我心中的马克思一、生平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

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通过这件事他认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

他在寻找着时机,去继续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

1843年,因为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莱茵报》发行许可被普鲁士国王撤销,马克思因此失业。

在此期间内,马克思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是工厂主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经常出钱赞助马克斯的活动与生活费,马克思做学问思考认真严谨但生活随性,经常拖延要交给报社的文稿,恩格斯常协助马克思的工作并代笔部分文章。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喜结连理。

1843年秋,年轻的马克思夫妇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来到巴黎。

在此期间他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运动及法国历史,并最终导致其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

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1847年6月,二人改组正义者同盟并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9年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

我心中的马克思其实说实话虽然一直以来都认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对世界无产阶级都有着重要贡献,但是其实并没有太多理解,大多数都是来自书本。

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在我看来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引了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科学巨匠”,“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曾预言;“马克思的名字和他的工作将数百年的存活下去。

”而在2000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互联网上名义调查,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榜首。

对于马克思的种种贡献已不需多言,其实让我最为佩服的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心与对革命一往无前的信念。

即使身处困境仍坚定的对共产主义进行研究。

1861年,由于美国内战,马克思失去了主要收入的来源——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这使马克思一家陷入极度贫困状态当中。

不少债主上门讨债,马克思家中的—切东西,例如妻子燕妮的披肩、孩子们的鞋和衣服等等,统统被送进当铺。

马克思的孩子病了,也没有钱买药,家中吃的面包和土豆也不是天天都有。

为了生活,马克思还到一家英国铁路营业所去做抄写员。

马克思于写信给恩格斯说:“亲爱的弗雷德里克,这里严寒已经降临,我们家里一点煤都没有,这逼得我又来压榨你,虽然对我来说这是世界上最苦恼的事。

”恩格斯也说要不是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完全可以过另一种生活。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论》使他“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马克思在这样贫困窘况下,坚韧不拔走自己的路,去从事自己的事业。

对于马克思来说,钱和生命所以需要,只是为了革命事业。

他在一封信中说:"假如我有足够的钱--就是说大于零--来养家,而我的书又已完成,那我今天还是明天被投到剥皮场上,换句话说,倒毙,对我完全一样。

我心中的马克思演讲

我心中的马克思演讲

我心中的马克思演讲马克思,这个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在人类思想的天空中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对于我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一位亲切又睿智的老友,他的思想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无数扇理解世界的大门。

我心中的马克思,他的理论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你看啊,就好比盖房子,社会就像一座大房子,经济基础就是那地基,要是地基不牢,房子肯定得晃悠。

马克思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多形象啊。

上层建筑是什么呢?就像是房子上面的那些装饰、房间布局之类的东西,政治啊、文化啊、法律啊,都得依赖着经济这个地基呢。

这就好像你要是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讲究穿什么漂亮衣服、看什么高雅艺术啊。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美好的梦。

这可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梦,就像我们中国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人平等,大家都能按需分配。

在这个理想的社会里,没有那些勾心斗角,没有贫富差距大得让人绝望的情况。

每个人都像是大家庭里的一员,大家互相帮助,共同为了让这个“家”变得更好而努力。

这多像我们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念啊,一家人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马克思的《资本论》,那可真是一本神奇的书。

我觉得它就像一面镜子,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那些事儿照得清清楚楚。

就拿剥削来说吧,资本家就像贪婪的吸血鬼,不断地从工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

工人辛辛苦苦工作,就像老黄牛一样,可是得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

马克思就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揭露出来,让大家都能看明白。

这就好比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马克思点亮了一盏灯,让大家看到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丑恶。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他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在思想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他遭受了那么多的迫害,到处流亡,生活过得很艰苦。

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就像一棵扎根在岩石缝里的松树,不管风吹雨打,始终坚定不移。

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正义、为了理想而奋斗。

在当今这个时代,马克思的思想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中的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谈及马克思,我们总能想起这样的一大串头衔,可是事实上我们对马克思其人又有多少的了解?
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马克思,应该是在小学课本上那篇关于他和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文章。

那时候的自己还很稚嫩,还很懵懂,对于马克思,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中国能够解放,中国人民可以得到自由与他密切相关。

慢慢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对马克思的人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这代人是看着马克思的头像长大的,都难以忘怀他的那把大胡子,可真正去了解马克思却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却是等到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才对马克思其人和他所马克思主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心中的马克思。

首先说说马克思的生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从小他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大学时期的他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有了可以钻研的条件。

在那个时期,工人阶级备受压迫,马克思对此时刻关注着。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

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

受到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排挤,还有政府的威胁与压迫,但是他没有倒下,这些经历反而为他今后著作的诞生提供了原材料。

接着他的著作不断诞生: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
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在《莱茵报》当主编期间,马克思代表下层受剥削者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批判。

《莱茵报》成为他宣传革命思想的一个阵地。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

他为第一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1年12月2日,燕妮·马克思去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

后与燕妮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马克思的一生时曲折的一生,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战乱,经历了贫困潦倒,经历了家庭的不幸福,经历了敌对势力的反对和迫害,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在追寻真理道路上前进的脚步,他还是坚持着,坚持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

正因如此,最终他才有了那么多的著作,那么多散发着真理之光的著作,那么多能够影响几代人的著作。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的名字永烙史册,他的学说永放光芒,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再说说马克思的性格和品质。

马克思的一生是勤奋而努力的,我想勤奋刻苦应当是每一个有成就之人所共有的。

在工作中,马克思的努力是常人所不能想像的,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但他总是每天八九点就起床。

喝完一杯黑咖啡和读过报纸之后,就到自己的书房去,一直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工作成了马克思的一种癖好。

他是如此地专心工作,以致到废寝忘食,他常常要被呼吸好几遍才会到餐室去,而且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饭就又回到他的书房去了。

马克思是如此勤奋地学习着和工作着,他的刻苦精神让人敬佩,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物质生活丰富了,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每天都能享受美味的饭菜,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如此勤奋地学习过。

有时,总觉得没时间学习,其实是不懂得利用时间啊!想想马克思,他的身边没有那种学
习氛围都能如此精心学习,这需要何等的自制力啊!而现在的我们,太享受了,却太不能吃苦了!从马克思身上我学到的一点是:学习就是要吃苦!
马克思也是严谨的和细致的。

马克思从来不满足自己的著作,事后总是要加以修改,并且就是觉得文字的叙述没有达到思想所要达到的程度。

他永远是非常认真,谨慎地工作。

他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情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权威的人士证实的。

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是要找到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

即使为了证明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一趟。

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是胸怀天下,心系民生的。

他深切地同情劳苦大众,同情被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人阶级,因此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寻求一种方式能够仍工人阶级起来反抗资产阶级,争取自己应该有的权利。

但是,尽管他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任何情感上的因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成果。

他研究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并不抱任何成见,但他从事著作却有一个确定的目标,传播他所研究的成果,同时具有坚定的决心,要给一直徘徊在空想的迷雾中的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科学的基础,他公开参加活动,只是为了要促成工人阶级事业的胜利,也就是要去建立共产主义。

这便是一个伟人的不同之处,他能够区别的对待理性和感性问题,以理性的态度去剖析这个世界,然后寻得拯救世界,追求真理的方法。

马克思的思想是深邃而又充满哲理的,因此他的一些话也常常给我以深刻的启发。

当说到马克思一些经典的话语“自由地丧失自由”、“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其枷锁中”时,现在的我,更是别有自己的一番体会。

上了大学以来,社团、兼职、学习,基本成了很多大学生的三点大学生活,包括我。

一年多来,我好像一直在做事,一直在忙碌。

不是社团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就是跟同学聚会侃大山,不是在宿舍写作业就是出去逛街······似乎都没怎么停下休息或者说好好去思考过,我觉得“没有哲学,就不能前进”的马克思对于我这种行为举止一定恨之入骨。

的确,我在慢慢地实现“自由地丧失自由”的预言,很多无形的条条框框,很多无形的枷锁,我,迫切想改变之,我相信我可以!
说到马克思,必然会想到恩格斯,他们俩的友谊,是最伟大的友谊,是事业是精神的支柱。

五十年代,当时马克思的经济并不乐观,他的大部分生活开支是由恩格斯接济的。

正因为有了恩格斯的支持,马克思才得以安心的致力于共产主义理论研究。

同时,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他在马克思去世后帮助他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

由此我想到,朋友对于自己人生举足轻重,真正的诚挚的朋友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因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广交好友和志同道合之士,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铺开宽广的道路。

另外,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是深厚的,燕妮的温柔与热枕,使马克思在一个革命的社会主义者所不可避免的贫困生活中得到了安慰,他们伟大的爱情也让人羡慕。

我知道,就像老师在课上讲的,学习马克思有很多益处,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批判性”,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看中国问题”。

但我希望自己更多地去学习他个人的魅力,“悲惨的人生,他无畏;凄凉的晚景,他不惧;并不绮丽的爱情,他无悔;就算是革命的“反愤”,他也心甘情愿。

”这是何等的高度啊,真的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向往之······
马克思虽已长眠于地,但是他并未离我们远去,他的事迹,将被广为传颂;他的思想,他的马克思主义,会被共产主义者所实践,并终将实现;他的一切一切都将被我们铭记。

他是一座高峰,是世世代代的人渴望却不可及的真理之巅。

我们以马克思为旗帜,为标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我已不懂该如何去评价马克思,因为我对他的了解还远远不足。

但我深深地感受到,马克思成功了,他的预言不断成为现实,他的理论不停的被我们借鉴。

逆境中的明珠将不断焕发着他的光芒,带领无数人走向光明!
最后,我想对马克思说,“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向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