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书的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观点,发扬了捷克兄弟会的民主传统,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他26岁时因为战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从此他几乎颠沛流离一生。也可能是这种艰苦成就了他深邃的思想,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现在读来,书中的很多真知灼见还依然是那么的精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只是由于他做过牧师,信仰并传过教,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有些地方会难于理解。我坦率地承认自己阅读的收获是笼统肤浅的,感受不多。最重要的是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同时我也惊讶夸美纽斯对节制的见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我个人当然也希望有时间进一步研读和消化理解书中的思想。



《大教学论》精彩摘抄: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或更伟大的呢?

格累哥利·那齐恩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

追求伟大的事情在过去是高贵的,在现在是高贵的,到将来永远也是高贵的。

离别母亲的子宫的时候四肢已长完全的人多么幸福啊!而离别现世的时候灵魂纯洁清白的人,则更有千倍的幸福。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就是相应地在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前进。

人心的能量是无限所的,他在知觉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

柏拉图说:“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

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

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

即使死亡隔得还很远,长寿有把握,品行的形成同样要及早开始,因为人生不应该消耗在学习上面,而应该消耗在行动上。

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

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

心灵的要素包含三种能力,就是智性、意志和记忆。

一个人为了他自己的好处,不独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德行和虔信;为了他邻人的幸福,不独要有德行,而且要有学问和虔信;为了上帝的关荣,不独要有虔信,而且要有学问和德行。

与智慧言谈是没有苦楚的;同它相处没有忧愁,只有欢喜与快乐。“人生没有比寻得智慧更快乐的事。”“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全视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为转移,所以,除非人人的心都在小的时候有所准备,能去应付人生中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被错过。

一个人所享受的生命不论长短,都是足够供他为永生做准备的。

有一句话说:“教导别人就是教导自己,”这是对的,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地铭刻在心灵上,而且“教”的本身对于所教的学科可以产生更深的理解。所以天才的约阿希姆·福尔丁斯就常说,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逃出他的记忆;但是假如他把它交给别人,它便变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他夺去。所以,他的劝告时,假如一个学生想获得进步,他就应该把他正在学习的学科天天去教别人,即使他的学生需得雇来,也应去教。他说:“你值得在某种限度以内牺牲你的身体安适,去得到一个愿意听你的教导,即在你求取智性方面的进步的时候来听你的教导的人。”

一个人的心灵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记忆也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

我们的真正工作是智慧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便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道德,叫做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就接近了上

帝本身。

主要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于正直。应当教孩子们在饮与食、睡眠与起床、工作与游戏、谈话与缄默方面,在整个受教期间实行节制。这方面的一条金科玉律“一切不可过度”,使他们学会在一切情况下,能在饱满之前就离开。坚忍应当从自我克制去学习。

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生的眼目。应该当心,只允许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大学。不实在的学生,只知道在安逸与奢侈中浪费他们袭产与光阴,因而给别人以坏的榜样是不能宽容的。这样,没有病毒,自然就没有传染,大家便会专心工作了。


《大教育论》读后感:
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这是我从教以来常常看见老师们的学校生活。为何会如此呢?学校教育难道就是这种状态?我寻思着要去探寻学校教育存在的真正意义。学校的产生是从班级制的产生开始的,班级制教学是三百年前的一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原名:考门斯基)最早提出并实施的。追根溯源,我想到了夸美纽斯的相关著作,也许那儿能发现学校教育存在的真正意义。

到校图书室,看见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书中迎面扑来的是一种宗教气息,但真理并不因为宗教而失去它的光泽。大教育论开篇的阐明就明确的告诉我们它的目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省略中的话是给基督教社会的,其实也是给世界的,但我还是不打出它的原句来。学校应该是师生快乐学习、生活的栖息地,是一口活泼的源泉引出川流不息的溪流,再将这些溪流汇成江河。教育需要理念,教育需要勤奋,但是理念比勤奋更重要。方向不正确,南辕北辙,越勤奋就偏离目标。我们为何教?我们怎样教?这正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还是请不要马上走进学校。

我惭愧不能大篇幅的阐述《大教育论》里面的金玉良言,其实只有自己去看才会有感觉,我写的只是我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大教育论》给我的智慧,我说说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看法。

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德、智、体、美、劳。德为首当其冲,德为外在的和内在的;德是行动更是心灵的内需。教师是教书育人,说明教师有把没有教育过的孩子进行教育的职责。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其实都是满怀憧憬的。他们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知道。问题是每个孩子的好奇对象不一样,可是学校往往是一刀切的教学,家长和教师都是一致往分数看。于是悲剧接踵而

至,“差生”自然就产生了。“差生”是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呢?不是!就像夸美纽斯告诉我们的那样“石头是给我们当作建造房屋、塔宇、墙壁和栋梁等材料用的;但是它们在没有被凿好,没有被我们放在它们所应放的位置以前,它们是没有用处的。注定给人做装饰品的珍珠与宝石,必须加以雕凿与琢磨。五金是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处的,它们得有人去采掘、提炼、熔化,并加以各种方式去锻造,去锤打。在此以前,它们的用处还不如普通的泥土。……”“动物的基本特性是生命与动作,它们看去好象是自己自足的了,但是假如你要按照合于它们的用途去用它们,那就还要加以训练。比如,马是天生合于作战用途去用它们,牛是合于拖物用的,驴是合于负重用的,犬是合于守护与狩猎用的,鹰是合于捕鸟用的;但是在我们训练它们,使它们习惯于它们的工作以前,它们都没有多少用处。”所以,对于任何一位孩子来说,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细心、耐心的去发现每一个个性内在潜在的活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优点在别人面前显现出来。一棍子打死是绝对不行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们有问题,而是教师自身的观念有问题。人的身体生成是要劳动的;但是我们知道,人生来只有学习劳动的能量。他要受到教导,才会坐,才会站,才会走,才会用他的手。有些例证告诉我们,凡是从小被野兽攫去,在野兽群中长大的人,他们的智力都没有超过野兽的水准,他们如果不是重新回到了人类的社会,他们用舌、用手、用脚的能力也不会超过野兽所能的。比如:“大约在1540年的时候,有一个叫哈西阿的村落,坐落在一座森林当中,村里有个三岁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疏忽丢失了。过了几年,乡里人看见一只奇怪的动物和豺狼在一起奔跑,它和豺狼的形状不同,有四只脚,可是有一副人类的面孔。这传说到处一散布,地方官叫农人们设法捉住它,带到他的跟前去。农人们照办了,最后,那动物送到了卡塞尔方伯那里。到了堡邸以后,它躲在凳子下,凶狠地望着追赶的人,骇人地咆哮着。方伯给他受教育,让他不断和人相处,受了这种影响,他的野蛮习惯才逐渐变文明;”

我们的教学就在于发现和挖掘孩子们潜在的内涵,唤醒他们的心智,给与他们阳光和雨露,让他们自由的成长,您只要适当的去浇一点水,但不是很多。书中写道“哲学家把人叫做小宇宙或宇宙的缩影型,因为人在黑暗中包括了一切广布在大宇宙中的因素;”这句话的真实性是已在别处表明了的。所以,把来到世上的人的理比做一颗种子或一粒谷米是

很正当的,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则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这是很明显的,因为种子如果种子地下,它便会向下生出根牙,向上长出嫩枝,嫩枝凭着它们的天生的力量,日后便可长成枝柯与树枝,垂着绿荫,点缀着花儿与果实。这些做法就像柳宗元所写的《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述的道理,教育学生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顺应每位学生的自我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本舒、培平、土故、筑密”是学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知道你自己,更因该知道你的学生。”教师不能不了解每个得学生的发展因素,“抓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的行为是绝不可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的。

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去看待教育,从爱迪生、爱因斯坦、舟舟的身上去思考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会快乐的多!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所说的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爱弥儿》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

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要教授给学生多少已死去的知识,而是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及思想,主动地去获取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只有这样,实施德、智、体方面的教育,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