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作业指导书

1
1
0.03
0.03
11.5-14
0.4--16.
3.5-5
0.5
0.1
0.03
机械性能执行标准:JB/T7349-2002
合同要求(下限)
RP0.2(N/mm2)
Rm(N/mm2)
A%
Z%
AKVJ
HB
≥550
≥750
≥15
≥35
≥50
221
造型
造型方式
组芯造型□实样造型□刮板□
造型要求
《CO2硬化水玻璃砂混砂,造型工艺手则》□
jbt73492002合同要求下p02nmmhb550750153550221造型造型方式组芯造型实样造型造型要求co硬化水玻璃砂混砂造型工艺手则熔炼熔炼要求电弧炉炼钢操作规程中频感应炉配料及熔炼规程浇注包孔直径50浇注温度1560后处理打箱时间不少于18h切割冒口随形切炼要求
《电弧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感应炉配料及熔炼规程》□
浇注
包孔直径
¢50
浇注温度
1560oC-1580oC
后处理
打箱时间
不少于18h
切割冒口
随形切割
热处理工艺
按热处理工艺执行
备注: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XXXX工有限公司记录
铸件作业指导书
SRZG/JL7.5.1-1记录编号:
图纸编号
铸件名称
铸件数量
45
铸件毛重Kg
175
钢水量Kg
350
工艺出品率
50%
木型标识
)
化学成分执行标准:JB/T7349-2002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工人进行铸造作业,确保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根据铸件的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包括熔炼温度、冷却速度等。
2. 准备模具和模具配件: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模具配件,并进行清洁和涂抹模具释模剂。
3. 准备熔炉和熔炼设备:检查熔炉和熔炼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达到所需温度。
4. 准备铸造辅助设备:准备好铸造辅助设备,如浇注杯、砂箱、浇注系统等。
三、铸造操作步骤1. 模具准备: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并进行定位和固定。
确保模具表面干净,无杂质和损坏。
2. 预热模具:使用预热炉或者火炬对模具进行预热,以减少热应力和提高铸件表面质量。
3. 准备熔炼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准备好熔炼材料,并将其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4. 熔炼和浇注:根据熔炼温度和时间要求,将熔炼材料熔化并倒入浇注杯中,然后通过浇注系统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
5. 冷却和固化:待铸件充分冷却和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6. 清理和修整:清理铸件表面的砂砾和毛刺,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工作,以满足铸件的要求。
7.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铸件进行尺寸、硬度、密度等方面的检验,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铸件质量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铸造作业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2. 操作规范: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铸造作业,严禁违规操作或者使用破损的模具和设备。
3. 温度控制: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冷却速度,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4. 模具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模具,确保其表面光滑,延长使用寿命。
5. 废料处理:对于废弃的熔炼材料和废弃铸件,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正确处理。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铸件表面有气孔:可能是熔炼材料中含有气体或者模具未彻底排气,解决方法是改进熔炼材料的质量和调整模具排气。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铸钢件生产工序的详细作业指导。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了解铸钢件生产工序的相关要求,正确执行工序,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
2. 工序流程2.1 前期准备在执行铸钢件生产工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 准备所需的铸造模具和其他加工辅助工具; - 检查模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确认所需的铸钢件的规格和要求; - 确定所需的工艺参数和工序顺序; - 检查相关设备和机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2.2 模具准备在进行铸钢件生产工序之前,需要先准备好铸造模具。
模具准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 清洁模具,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杂质; - 涂敷模具专用的防粘涂料,以防止铸钢料粘在模具上; - 安装模具,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模具的定位和固定,确保模具的稳定; - 检查模具是否完整,并进行调整和修复。
2.3 铸钢件生产铸钢件生产的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合适的熔炉和熔炼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将合适的原材料投入熔炉中,并控制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 - 对熔炼后的钢液进行脱氧、脱硫等后处理工序; - 将熔炼后的钢液倒入铸造模具中,注意倒注速度和倒注姿态; - 等待铸造模具中的钢液冷却凝固成型; - 将铸造模具拆卸,取出冷却凝固的铸钢件; - 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工序,如修整、砂磨等; - 对铸钢件进行质量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2.4 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在铸钢件生产工序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工艺要求正确使用和操作各种仪器设备。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 熔炼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控制参数的调整; - 模具的正确安装和拆卸方法; - 后处理设备的正确使用,如修整工具、砂磨设备等;- 工艺参数的调整和记录; -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 安全事项在进行铸钢件生产工序时,操作人员需要牢记以下安全事项: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工序; - 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 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 注意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确保操作安全; - 注意铸造模具的高温,使用隔热手套进行操作。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钢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将铸钢件连接在一起或修复损坏的铸钢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焊接过程安全、高效,并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
二、焊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钢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准备好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剂等。
2. 设备准备确保焊接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包括焊接机、电源、电缆、焊接枪等设备。
3. 环境准备选择适宜的焊接环境,确保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焊接表面干净,无油污、尘土等。
三、焊接工艺1. 焊接方法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常见的有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焊接位置的要求,确定最佳的焊接方法。
2. 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焊接过程稳定、均匀。
3. 焊接顺序根据焊接位置和结构要求,确定焊接顺序。
一般情况下,从内部向外部焊接,从上到下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4. 焊接技术掌握合适的焊接技术,包括焊接姿势、焊接速度、焊接角度等。
保持稳定的手部动作,控制好焊接枪的位置和角度,确保焊接质量。
四、焊接质量控制1. 焊接缺陷在焊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复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使用合适的焊接技术和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2. 焊接强度焊接后,进行焊缝的强度测试,确保焊接部位的强度满足要求。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3. 焊接外观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
焊缝应平整、无明显凹凸和裂纹,焊接区域应无明显的气孔和夹渣。
五、焊接安全措施1. 个人防护进行焊接作业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确保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安全。
2. 环境安全在焊接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作业概述铸钢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用于将铸钢件进行连接或修复。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焊接机、电极、焊接面罩等。
b. 清洁焊接区域,确保无杂质和污染物。
c. 检查铸钢件的质量,包括裂纹、缺陷等。
2. 焊接准备a. 根据铸钢件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电极。
b. 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设置焊接设备的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c. 对需要焊接的部位进行加热或预热,以提高焊接质量和避免应力集中。
3. 焊接操作a. 将电极与焊接机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b. 采用正确的焊接姿势和技术,如垂直焊接、平焊接等。
c. 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以确保焊接均匀和稳定。
d. 注意焊接过程中的气氛保护,如使用惰性气体或焊接剂。
4. 焊接质量控制a. 在焊接过程中,及时检查焊缝的质量,如焊缝的形状、大小等。
b. 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对焊缝进行检验。
c. 根据焊接质量标准,评估焊缝的可接受性,并记录检测结果。
5. 后续处理a. 完成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清理和整理,去除焊渣和不良焊缝。
b. 对焊接部位进行热处理或冷却处理,以消除应力和提高焊接质量。
c. 进行焊缝的表面处理,如打磨、抛光等,以提高外观和耐腐蚀性。
三、注意事项1. 焊接操作前,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2. 焊接作业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以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3. 焊接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熟悉焊接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
5.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方法。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不牢固的情况,可能是焊接温度不够高或焊接速度过快。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铸造作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作业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 作业准备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要使用的铸造材料和设备;- 了解铸造工艺和操作步骤;- 确保作业场所清洁、整齐,并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 准备所需的安全装备和工具。
3. 作业程序进行铸造作业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准备原材料和设备:-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
2. 安装和调整设备:-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整;- 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3. 准备铸造模具:-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清洁模具并涂抹防粘剂。
4. 准备熔炉:- 按照操作规程点火和预热熔炉;- 加入所需的铸造材料。
5. 进行铸造:- 控制熔炉温度和铸造速度;- 确保铸造材料充满模具并均匀分布。
6. 冷却和固化:- 将铸造件置于适当的冷却设备中;- 等待铸造件完全冷却和固化。
7. 拆卸和清洁:- 将铸造件从模具中取出;- 清洁铸造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务必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安全眼镜和手套;- 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火源和明火;- 注意熔炉和模具的高温,避免烫伤;- 根据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 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指示。
5.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铸造作业的指导和帮助,包括作业准备、作业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务必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注意:本指导书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的形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以匡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铸造作业。
二、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b. 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c. 准备熔炉和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d. 确定铸造作业的工艺参数,包括熔化温度、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等。
2. 熔炼金属:a. 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和浇注性能。
c. 搅拌金属熔液,确保其温度均匀和成份均一。
3. 浇注金属:a. 将熔化的金属熔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b.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金属流动不均匀。
c. 注意保持模具的稳定,防止金属溅出和模具变形。
4. 冷却和固化:a. 等待金属冷却和固化,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冷却时间。
b. 可以采用冷却剂或者冷却设备加速冷却过程。
c. 确保金属彻底固化后,才干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5. 后续处理:a. 将固化的金属件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金属表面。
b. 进行必要的修整、清理和抛光等加工工序,以提高金属件的质量和外观。
c. 进行金属件的热处理、表面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a.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眼镜和耳塞等。
b.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温度控制:a. 严格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的温度,以避免金属质量不合格。
b. 注意金属熔液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熔炉的加热功率。
3. 模具管理:a. 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确保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b. 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模具。
4. 浇注技巧:a.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和浇注质量。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铸钢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钢焊接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用于将铸钢件进行连接或者修复。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准备1. 铸钢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铸钢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焊接材料:选择适合的焊条或者焊丝,确保其与铸钢材料的相容性,并符合相关标准。
3. 焊接设备:包括焊接机、电源、电缆、焊接枪等,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4.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火服、焊接手套、防护鞋等,确保焊工的安全。
三、焊接准备1. 清理工作区域:清除焊接区域周围的杂物和可燃物,确保焊接过程中安全。
2. 预热:对于较大的铸钢件,需要进行预热以减少焊接应力和裂纹的产生。
3. 准备焊缝:根据焊接要求,对焊缝进行清理和加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装配夹具: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夹具将焊接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准确性。
四、焊接操作1. 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2. 调整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调整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3. 进行焊接:根据焊接顺序和方法,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接头的完整性和强度。
4. 控制焊接热输入: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减少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产生。
5. 检查焊接质量:在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五、焊后处理1. 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接区域的焊渣和杂物,确保焊接接头的干净。
2. 后续处理:根据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后续处理,如磨削、喷涂等,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和防腐性能。
3. 检查焊接质量:进行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无损检测等,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记录和报告:对焊接作业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查结果等,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炼要求
《电弧炉炼钢操作规程》□
《中频感应炉配料及熔炼规程》□
浇注
包孔直径
¢50
浇注温度
1560oC-1580oC
后处理
打箱时间
不少于18h
切割冒口
随形切割
热处理工艺
按热处理工艺执行
备注: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XXXX工有限公司记录
铸件作业指导书
SRZG/JL7.5.1-1记录编号:
图纸编号
铸件名称
铸件数量
45
铸件毛重Kg
175
钢水量Kg
350
工艺出品率
50%
木型标识
)
化学成分执行标准:JB/T7349-2002
质量分数%
ZG06Cr13Ni4Mo
Si
Mn
S
P
Cr
Mo
Ni
残余元素
Cu
W
V
合同要求(上限)
0.06
1
1
0.03
0.03
11.5-14
0.4--16.
3.5-5
0.5
0.1
0.03
机械性能执行标准:JB/T7349-2002
合同要求(下限)
RP0.2(N/mm2)
Rm(N/mm2)
A%
Z%
AKVJ
HB
≥550
≥750
≥15
≥35
≥50
221
造型
造型方式
组芯造型□实样造型□刮板□
造型要求
《CO2硬化水玻璃砂混砂,造型工艺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