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作业指导书
ISO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作业指导书

ISO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作业指导书第1章前言 (4)1.1 范围 (4)1.2 参考文献 (5)第2章术语和定义 (5)2.1 质量管理术语 (5)2.1.1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5)2.1.2 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 (5)2.1.3 质量目标(Quality Objective) (5)2.1.4 质量计划(Quality Plan) (5)2.1.5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5)2.1.6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5)2.1.7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5)2.1.8 客户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 (5)2.1.9 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 (6)2.2 ISO 9000族标准相关定义 (6)2.2.1 ISO 9000族标准(ISO 9000 Family of Standards) (6)2.2.2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2.2.3 ISO 9004:2018《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6)2.2.4 ISO 19011:2018《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2.2.5 满足要求(Conformity) (6)2.2.6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6)2.2.7 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6)2.2.8 设计和开发(Design and Development) (6)2.2.9 有效性(Effectiveness) (6)2.2.10 过程(Process) (6)2.2.11 风险(Risk) (6)2.2.12 机遇(Opportunity) (6)第3章 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6)3.1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6)3.2 ISO 9001标准简介 (7)3.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流程 (7)第4章组织与领导 (8)4.1 管理职责与承诺 (8)4.1.1 最高管理者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以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品管员作业指导书

品管员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品管员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品管员进行工作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品管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规范、流程和标准。
品管员通过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品管员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作业流程1.1 确定作业标准:品管员需要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确保工作按照标准进行。
1.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确保产品质量。
1.3 执行检验工作: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工作,记录检验结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二、设备操作2.1 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品管员需要熟悉所使用的检验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3 处理异常情况:当设备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品管员需要及时报修或者处理,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三、数据记录3.1 准确记录数据:品管员需要准确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检验结果、异常情况等,以备查证。
3.2 存档管理:对检验数据进行存档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 数据分析:定期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四、问题处理4.1 发现问题:品管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报告并住手生产。
4.2 分析原因: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4.3 跟踪改进:跟踪质量问题的改进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避免再次发生。
五、培训与提升5.1 参加培训:品管员需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5.2 学习更新知识:及时学习新的品质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5.3 提出建议:品管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学习成果,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品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结论:品管员作业指导书是品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它规范了品管员的工作流程、设备操作、数据记录、问题处理和培训提升等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检查表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审核员:审核组长:第页共页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审核员: 审核组长:第页共页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审核员: 审核组长:第页共页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TB10—-表03 检查表。
(模板)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板)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
1. 背景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质量管理作业的相关人员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工具和技巧,从而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效率。
2. 目的
本指导书的主要目的是:
- 指导相关人员如何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作业;
- 为相关人员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
- 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3. 内容
本指导书包含以下内容:
- 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 质量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技巧;
- 质量管理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 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4. 使用方法
相关人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指导书:
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研究质量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技巧;
3. 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开展具体的质量管理作业;
4. 遇到问题时,查找本指导书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5. 总结
本指导书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工具和技巧,为相关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希望相关人员可以使用本指导书开展质量管理作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效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5)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5)1.2 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与要求 (5)1.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5)第2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6)2.1 组织结构设置 (6)2.1.1 决策层:负责制定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审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6)2.1.2 管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承担直接责任。
(6)2.1.3 执行层:负责具体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2.2 职能分工与职责明确 (6)2.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
(6)2.2.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过程受控,提高产品质量。
(6)2.2.3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产品标准、工艺流程等技术文件,指导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
(6)2.2.4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辅助材料,保证供应链的质量稳定。
(6)2.2.5 销售部门:负责收集客户需求,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6)2.2.6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6)2.3 内部沟通与协作 (7)2.3.1 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7)2.3.2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7)2.3.3 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提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7)2.3.4 加强跨部门合作,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各部门得到有效实施,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7)第3章文件控制 (7)3.1 文件体系构建 (7)3.1.1 文件分类 (7)3.1.2 文件编码 (7)3.1.3 文件归档 (7)3.2 文件编写与审批 (8)3.2.1 文件编写 (8)3.2.2 文件审批 (8)3.3 文件的管理与更新 (8)3.3.2 文件更新 (8)3.3.3 文件分发与保管 (9)第4章资源管理 (9)4.1 人力资源配置 (9)4.1.1 人员选拔 (9)4.1.2 岗位职责 (9)4.1.3 人员培训 (9)4.2 培训与能力提升 (9)4.2.1 培训计划 (9)4.2.2 培训实施 (9)4.2.3 能力评估 (9)4.3 设备与基础设施 (10)4.3.1 设备选型与采购 (10)4.3.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0)4.3.3 基础设施 (10)4.4 环境与工作条件 (10)4.4.1 环境管理 (10)4.4.2 工作条件 (10)4.4.3 安全管理 (10)第5章产品实现 (10)5.1 需求分析与策划 (10)5.1.1 需求识别 (10)5.1.2 需求评审 (11)5.1.3 策划 (11)5.2 设计与开发 (11)5.2.1 设计输入 (11)5.2.2 设计输出 (11)5.2.3 设计评审 (11)5.2.4 设计验证 (11)5.2.5 设计确认 (11)5.3 采购管理 (11)5.3.1 供应商选择 (11)5.3.2 采购合同管理 (11)5.3.3 采购物资验证 (11)5.3.4 供应商评价 (11)5.4 生产与施工 (12)5.4.1 生产计划 (12)5.4.2 生产过程控制 (12)5.4.3 施工管理 (12)5.4.4 质量检验 (12)5.4.5 成品防护 (12)5.4.6 交付 (12)第6章测量、分析与改进 (12)6.1.1 总则 (12)6.1.2 监控对象 (12)6.1.3 测量方法 (12)6.1.4 测量结果的记录与报告 (12)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3)6.2.1 数据收集 (13)6.2.2 数据整理与分析 (13)6.2.3 数据存储与保护 (13)6.3 内部审核 (13)6.3.1 审核计划 (13)6.3.2 审核实施 (13)6.3.3 审核报告 (13)6.3.4 不合格项整改 (13)6.4 持续改进 (13)6.4.1 改进机会识别 (13)6.4.2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13)6.4.3 改进效果评估 (13)6.4.4 改进经验总结 (13)第7章管理职责 (13)7.1 质量方针与目标制定 (14)7.1.1 质量方针制定 (14)7.1.2 质量目标设定 (14)7.1.3 质量方针和目标传达 (14)7.2 质量策划 (14)7.2.1 质量策划组织 (14)7.2.2 质量策划内容 (14)7.2.3 质量策划实施 (14)7.3 质量保证 (14)7.3.1 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14)7.3.2 质量保证活动开展 (14)7.3.3 质量保证记录 (14)7.4 质量控制 (14)7.4.1 质量控制流程制定 (15)7.4.2 质量控制实施 (15)7.4.3 质量控制记录 (15)7.4.4 不合格品控制 (15)第8章顾客满意度管理 (15)8.1 顾客满意度调查 (15)8.1.1 调查目的 (15)8.1.2 调查方法 (15)8.1.3 调查内容 (15)8.1.4 调查频率 (15)8.2 顾客需求分析 (15)8.2.2 需求分析 (15)8.2.3 需求转化 (15)8.3 顾客关系管理 (15)8.3.1 顾客信息管理 (16)8.3.2 顾客沟通 (16)8.3.3 顾客关怀 (16)8.3.4 顾客满意度监控 (16)8.4 顾客满意度改进 (16)8.4.1 改进措施 (16)8.4.2 改进实施 (16)8.4.3 改进效果评价 (16)8.4.4 持续改进 (16)第9章不合格品控制 (16)9.1 不合格品的识别与隔离 (16)9.1.1 应当建立清晰的不合格品识别标准,包括产品外观、尺寸、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目的:规定文件管理各环节的工作程序
种类:操作规程
编号:
1.起草:质管部组织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结合本部门具体工作性质、特点,由质管部负责起草,,并制定文件格式,形成初稿。
2.修订:企业质量负责人对初稿进行审阅,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对初稿进行会审,提出修改意见,由质管部修改,形成修订稿。
3.审核:修订稿提交企业质量负责人,经质量领导小组审查,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后,质管部再次按要求修订内容,并做最后的文字修改后,交质量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1目的为加强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可追溯性;确保获得作业指导书的部门和场所使用的作业指导书为最新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制作并持有作业指导书的部门以及人员。
3职责3.1工程部:负责工艺文件的制作和下发。
3.2生产部:依据作业指导书内容进行生产作业及本部门作业指导书的管理控制。
3.3品质部:负责监督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
4控制要求4.1作业指导书的制作4.1.1作业指导书由PE根据样机、BOM、产品规格书、电路图、印制板图和调试规范、工艺要求等编制。
4.1.2作业指导书编制后,由主管审核,由工程总监批准后方可下发。
4.1.3作业指导书以批准日期为生效日期。
4.1.4产品量试合格后,PE确认作业指导书无需更改后,由文控加盖“受控文件”章存档并下发。
4.2作业指导书更改4.2.1生产中如有设计更改,由工程负责人下发“ECN”,作业指导书依据ECN做相应更改,作业指导书中“更改单号”项应注明此次更改所依据的“ENC更改通知单”单号,并将修改后的作业指导书由文控扫描存档,以及纸本下发。
4.2.2如有制程上的变更,PE应下发“ENC更改通知单”,注明更改前和更改后的内容。
并在作业指导书“更改单号”项中填写此次修改所依据的“ENC更改通知单”单号,由文控存档下发。
4.2.3如遇时间紧来不及下发变更后的正式作业指导书,PE可采取划改的形式并在作业指导书上签字确认,一周内应补发变更后的正式的作业指导书。
4.2.4对于短期更改或针对某一批更改,PE可以“ENC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并标注出使用期限,生产中以此“ENC更改通知单”所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4.2.5生产作业员在生产中如对作业指导书有疑问,可向线长或PE反馈,PE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作业指导书的调整和修改。
4.3作业指导书管制4.3.1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后交于文控存档并下发,下发的文件上必须加盖“受控文件”章。
4.3.2作业指导书持有部门负责保管本部门的作业指导书,除PE外任何人不得在作业指导书上涂改,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验。
9S管理作业指导书

9S管理作业指导书1.0目的为顺利开展9S活动提供操作方法、标准、依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管理处。
3.0职责3.1品质管理部负责9S活动推行。
3.2行政人事部负责具体策划9S监督协调计划实施,领导各管理处开展活动,定期检查总结,并公布每期查核结果。
3.3各管理处负责落实一名9S管理员,负责对本处9S活动的实施与检查。
4.0名词定义9S管理是起源于日本的5s一整理(SEIRI)>整顿(SEIT0N)、清扫(SEISO).清洁(S ETKETSU).素养(SHITSUKE),它们的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
我司在原来基础上扩展了安全(SAFE)、节约(SAV1NG)、服务(SERVICE).满意(SATISFACTION)四项内容,形成9S管理体系,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1整理(SE1RI),就是将混乱的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
4.2整顿(SEITON)是指整理散乱的东西,使其处于整齐的状态,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定置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4.3清扫(SE1SO)是指清除工作场所内的垃圾、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
4.4清洁(S ETKETSU)是指一直保持清扫后的状态,将上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保持效果。
4.5素养(SHrrSUKE)是指在个人行为和礼仪两方面做得好,严格遵守企业推行9S规定,养成良好习惯。
4.6安全(SAFE)是指识别消除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纠正安全违章行为。
4.7节约(SAV1NG)是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提高材料、设备、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的整合效应。
4.8服务(S EVERIVE)是指要经常站在客户(外部客户、内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并努力满足客户要求。
服务意识必须作为对其员工的基素质要求来加以重视,每一个员工也必须树立自己的服务意识。
4.99满意(SASTAFACT1ON)是指客户(外部客户、内部客户)接受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后感到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创造客户、领导、员工都满意的和谐企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 生产过程的产品在转序时必须进行互检,当上一工序要转到下一工序加工和生产时, 上一工序作业员必须填写清楚《制程标识卡》,通知制程品管确认是否可以转序,只有经 品管人员确认和盖章的产品才可以转序。
5.记录保存:《制程检验报告》、《首件检验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制程标识卡》由品质部 保存。
编制:向玉明
批准:陈戟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6.相关文件 6.1《品质管理制度》 6.2《品质检验标准》
7.相关记录 7.1《制程标示卡》 7.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7.3《制程检验报告》 7.4《首件检验报告》 7. 5《不良品处理报告》
.
B)正常情况下,每 1 小时必须对生产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一次,对于新产品投产和质量不稳 定的产品需加大巡回检查频率,每 30 分钟须对生产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一次。每个工序最少 检验 5PCS 产品,把相关巡查的情况记录在《制程检验报告》上,便于追踪。
4.2.2、制程巡检的异常处理 A)当在巡回检查过程中发现工序生产不合格品时,必须首先通知生产作业员停止生产,把不 良品隔离开来并标识清楚,记录相关的数量及质量状况,与车间班组长协商处理,达成一致 后须上报品质主管。如不能达成一致,须通知生产主管和品质主管处理,车间品管按最终处 理结果对不良品进行处理。 B)车间不良品的处理方法通常有:报废、返修/返工、让步接收、降级处理等。 C)针对连续出现多次的工序不合格情况,生产部在短时间又无法改善时,制程品管须发出《纠 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追踪生产部改善进度。 4.2.3 制程巡检的要点 A)员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 B)员工是否按要求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自检,核对图纸与样板; C)车间的不良品是否有按要求进行标识; D)转序产品是否有进行确认; E)设备是否进行检点; F)其它相关事项。 4.3 自检与互检的控制 4.3.1 员工在做首件时,必须对试样的产品进行自检,量产的产品必须每 30 分钟进行一次自
4.2.1、成品的检验的抽样按 GB/T 3324-2008 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4.2.2、成品检验必须按照客户样板和相关技术图纸进行对产品进行外观、尺过、装配和性
能方面的检验。判定产品的合格与否。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并做好《成品检验记 录》,以便于追踪和月度统计分析。 4.3、成品检验不合格的处理 4.3.1、 品检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批量不合格,需做好相关记录,并标识好不良品,把不 合格的《成品检验报告》提供给品质主管,经评审后,按评审结果处理。 4.3.2、对于连续两次以上出现在同一产品上同一不良原因的情况、重大不良情况及多次提 出生产部无法改善的情况,品检员必须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相关部门 改善,并追踪改善结果。 4.4、记录保存,《成品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品管部保存。
2、适用范围:公司所有产品的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3.职责和权限
3.1、品质部负责产品加工过程的各工序的首件确认和制程巡检; 3.2、生产部作业员或负责人负责首件的自检和送检,负责处理品质部判定的不合格品;负责
生产现场的不良品标识。 3.3、物控部负责制程品管确认的不良品数量进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程序 4.1 首件检验 4.1.1、首件检验的时机: A)新产品投入生产时,必须做首件; B)停机超过 4 个小时以上时,必须做首件; C)机器设备修理后或夹具修理后,必须首件; D)正常生产时,换生产其它产品时,必须做首件; E)临时要求做首件的情况。 4.1.2、生产部按订单要求进行安排生产时,如有 4.1.1 的情况时,由生产部作业员或班组长
产品转入下道工序 编制:向玉明
批准:陈戟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品ຫໍສະໝຸດ 管理工作细则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范成品检验的流程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确保公司最终产品 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所有公司生产的成品质量控制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3、职责和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成品的检验和验证; 3.2、生产部负责成品的报检和不合格的处理; 4、程序: 4.1、成品的报检 4.1.1 包装部按订单要求进行产品的包装作业,包装方法按客户要求和公司要求执行。 4.1.2 包装的成品需经过品检员确认合格后才可以办理入库作业,对于包装好的成品,包装
车间须通知品检员到现场进行检验。 4.2、成品的检验
4.2.1 制程巡检的时机与频次
A)当首件判定合格后,品管员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工序进行巡回检查,主要是通过技术要求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供样板和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产品进行判定,指导员工进行有效生产;
编制:向玉明
批准:陈戟
.
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文件编号:IMKAZD-0001
上海易美佳办公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IMKA
【品质管理作业指导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效日期:2015 年 05 月 31 日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品质管理工作细则 .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范制程检验的流程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确保公司产品在加工 过程的质量控制。
8.附件 附件一:制程检验控制流程图
制程检验控制流程图
生产进行试样确认合格后
提供 3-5 个样品和填写首件报告
制程品管按标准进行检验
NO 检验员要求生产重做
OK 签合格样板并签报告,准许量产。
制程品管进行巡回检查
正常 制程品管标识
异常 制程品管要求停机调整,并标示隔离不良品。
生产部经过调整后,经品管确认合格后量产
先自行调整好设备试生产 3-5PCS 产品进行自行确认,经自行确认合格后,开出《首件检验 报告》和产品传递给车间品管人员进行确认,经车间品管人员确定合格后,签样和签报告 后,才可批量生产。并且把签样和报告置于机台的明显处,便于自检。如果车间品管确定 为不合格时,生产部作业员或班组长必须调机或找相关技术人员跟踪解决,直至合格后才 可批量生产。 4.2 制程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