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送风井尺寸

合集下载

高层与超高层风井面积

高层与超高层风井面积
消防电梯前室
33~39F
15000~20000
0.45
40F以上
22000~27000
0.6
高层风井面积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风井面积
系统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数
加压送风量(m3/h))
风井面积(m2)
<20层
25000
30000
0.63
0.76
20~32层
35000
40000
0.88
1.01
33层以上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风井面积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h))
风井面积(m2)
超高层风井面积
楼梯间
送风部位
楼梯间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
风井面积
与地下室合用增加30%
前室不送风
33~39F
25000~30000
0.7
0.9
40F以上
35000~40000
0.95
1.3
合用前室有送风
33~39F
16000~20000
0.5
0.65
40F以上
20000~25000
0.6
0.8
前室或合用前室
<20层
防烟楼梯间
16000
20000
0.44
0.56
合用前室
12000
16000
0.33
0.44
20~32层
防烟楼梯间
20000
25000
0.51
0.63
合用前室
18000
22000
0.45
0.56
33层以上

防排烟新规加压送风量计算表

防排烟新规加压送风量计算表

1
3
0.018
12Βιβλιοθήκη 22170.25 17
28512 3945 1270 32457 29782 41000 41000 10.0
加压送风井道最小截面积(m2):
1.4
各层加压送风风口尺寸(mm): 各层加压送风口风量(m3/h):
加压送风口数量: 加压送风口遮挡系数: 加压送风口风速(m/s):
500
△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差(Pa)
n:指数(一般取n=2)
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 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
Af: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m2)
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N3=楼层数-3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L1=
500
4100
10
0.80
5.7
疏散门种类
双开
长度(m)
1.2
高度(m)
2.2
疏散门缝宽度(m)
0.002
疏散门缝总长度(m)
楼梯层数(层)
20
楼梯高度(m)
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m2)
V:门洞断面风速(m/s)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
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m2);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002m~0.004m
机械加压送风量计算表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L1=Ak×V×N1 L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L2=0.827×A×△P1/n×1.25×N1×3600 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L3=0.083×Af×N3
疏散门种类
单开

★通风机房、竖井设置准则-.07

★通风机房、竖井设置准则-.07

★通风机房、竖井设置准则-.07通风机房、竖井的设置准则1. 地下停车库:①新方法: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个排烟竖井:F≥1.2~1.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3.0~3.5m2的百叶窗。

排烟风井设置在排风机房内,风机房面积:3m×5m=15m2。

排风机房尽可能分布均匀(但应避开送风机房,以免送、排风气流短路),以避免排烟风管太过集中在一个区域,导致水、暖、电专业管道相互交叉、打架,降低车库室内净高,影响验收(净高2.2m为车库验收底限)。

此时,风管最小高度为:H=400mm。

②老方法:每1200~1300m2(扣除消防水池、设备房、库房、核心筒等…),(排风井接消防排烟风管处净宽度要求:W>900mm),设置一个排烟竖井,面积F≥0.7~0.7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1.8~2.0m2的百叶窗。

排烟竖井尽量在防火分区内均匀布置,这样可以少布置风管、而且风管高度可以控制在300mm,从而减少水、电、风专业之间管道交叉打架,以保证车库层高不低于2.2m。

每个排烟风井设置在排风机房内,风机房面积:3m ×5m=15m2。

排风机房尽可能分布均匀(但应避开送风机房,以免送、排风气流短路),以避免排烟风管太过集中在一个区域,导致水、暖、电专业管道相互交叉、打架,降低车库室内净高,影响验收(净高2.2m为车库验收底限)。

1③机械立体车库:当面积(扣除消防水池、设备房、库房、核心筒等…)大于2000m2时,必须设置2个排烟风机房。

可以把排烟风机房布置在车道端头处(尽量避免风机房四周边均为立体车位),从而保证风管不会穿越机械车位上方、而是从车道上方通过。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车道层高,将风管沿行车道布置(而非在停车位上方),不会减少车位的数量。

每个排烟竖井面积F≥1.2~1.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3.0~3.5m2的百叶窗。

④进风机房:不论普通停车库、机械停车库,每个防火分区内仅需设置一个消防用进风竖井即可,进风井面积为F≥1.5m2,竖井出地面后设置3.6~4.0m2的百叶窗。

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和风井计算

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和风井计算

风道的风速取10m/s3#楼住宅部分地上32层+地下两层,分段加压送风;共有3个核心筒,每个核心筒里需3个风井分别向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加压送风。

楼梯间和前室采用单扇门,附加0.75的系数;前室有两个出入口,附加1.5的系数17~32层:1、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送风量:19000X2X0.75=28500 m3//h风井:28500/3600/10=0.79 m2//h2、合用前室送风量:15000风井:15000/3600/10=0.42 m2//h3、前室送风量:15000X0.75X1.5=16875风井:16875/3600/10=0.47 m2//h17层以下:地下室的楼梯间风量要另加1、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送风量:(19000 X2+16000)X0.75=40500风井:40500/3600/10=1.12 m2//h2、合用前室及前室同上段。

2# 住宅部分地上26层+地下2层<32层,楼梯间和前室采用单扇门,附加0.75的系数;合用前室有两个出入口,附加1.5的系数1、剪刀楼梯间:(23000 X 2+16000)X0.75=46500风井:46500/3600/10=1.29 m2//h2、前室:20000X0.75=15000风井:15000/3600/10=0.42 m2//h3、合用前室:20000X1.5=30000风井:30000/3600/10=0.83 m2//h风量的选择根据高层防火规范。

注:对于住宅一般12层以上才可能加压,我们可按12~20层16000-20000的范围插取风量。

剪刀楼梯间按两个楼梯间的风量计。

2020-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管井尺寸计算

2020-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管井尺寸计算

加压送风系统需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高度>50m,住宅建筑高度>100m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均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高度≤于50m,住宅建筑高度≤100m时,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对应的楼梯间可按自然通风要求设置满足规范的可开启外窗,否则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高度≤于50m,住宅建筑高度≤100m时,当独立前室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采用合用前室时,合用前室和楼梯间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

5.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设置独立。

6.当地下室为汽车库或设备用房时,楼梯间地上与地下部分才可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地上与地下部分分别计算取和,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分别满足地上与地下部分的送风量。

算。

加压送风面积要求

加压送风面积要求
29000
0.54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h)
风井面积(㎡)
备注
<20层
25000
0.46
20~32层
31000
0.57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
系统负担层数
加压送风量(m3/h)
风井面积(㎡)
备注
<20层
28000
0.52
不下地下室
40000
0.74
下地下室
62000
1.15
剪刀梯一部下地下室
80000
1.48
剪刀梯两部下地下室
20~32层
38000
0.70
不下地下室
57000
1.05
下地下室
95000
1.76
剪刀梯一部下地下室
106000
1.96
剪刀梯两部下地下室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
系统负担层数
送风部位
加压送风量(m3/h)
风井面积(㎡)
备注
<20层பைடு நூலகம்
防烟楼梯间
18000
0.33
不下地下室
30000
0.56
下地下室
58000
1.08
剪刀梯一部下地下室
66000
1.22
剪刀梯两部下地下室
合用前室
18000
0.33
20~32层
防烟楼梯间
22000
0.41
不下地下室
42000
0.78
下地下室
61000
1.13
剪刀梯一部下地下室

暖通-常用风井、水暖井-净尺寸-快速查询表20200603

暖通-常用风井、水暖井-净尺寸-快速查询表20200603

常用风井、百叶洞口-净尺寸快速查询表风井名称净尺寸(㎡)备注“一拖一”车库排风井/百叶洞口1.2/1.5住宅配套/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一拖二”车库排风井/百叶洞口2.0/2.4住宅配套/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一拖一”车库排风井/百叶洞口1.8/2.2商业配套,“一拖二”x2/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一拖一”车库送风井/百叶洞口1.5/1.95住宅配套/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一拖二”车库送风井/百叶洞口2.25/3.0住宅配套/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设备用房排风井/百叶洞口0.8/1.2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柴发新风井/百叶风口 3.3/3.3柴发排风井/百叶风口 3.0/3.024<H≤50米,前室加压-新风引入井/百叶风口1.8/2.8送风机房位于屋面-空气廊;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H>50米,前室加压-新风引入井/百叶风口1.9/3.0送风机房位于屋面-空气廊;百叶面积由建筑专业计算24<H≤50米,前室加压-送风井1400x750/1650x650/1950x600/2150x550其他尺寸由暖通专业计算后,提供最小净尺寸H>50米,前室加压-送风井1350x750/1600x650/1850x600/2050x550其他尺寸由暖通专业计算后,提供最小净尺寸常用水暖井-净尺寸快速查询表建筑类型净LxW(m)备注多层、小高层一拖一户“同层式”1100X450供暖一个分区;无消防管道。

多层、小高层一拖两户“同层式”1250X450供暖一个分区;无消防管道。

多层、小高层一拖两户“同层式”1450X450供暖一个分区;有消防管道。

多层洋房一拖两户“缓台式”630X420(东、西各一个)缓台窗台下设计量表-检修门高层一拖两户1650X450供暖两个个分区;无消防管道(客梯厅SN井)。

高层一拖两户1850X450供暖两个分区;有消防管道。

地下室送风井面积的规范要求

地下室送风井面积的规范要求

地下室送风井面积的规范要求篇一:风井面积的确定风井的确定高层建筑中,和暖通专业相关的井道包括1、排烟井:除了高层住宅以外,一般高层的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进行自然通风,就必须设置排烟井,排烟井一般应该上下对齐,排烟井面积按以下考虑:a) 办公、酒店建筑的走道排烟,大概需要0.6,0.7平方米的井道;b) 商业建筑的排烟,则排烟井需要1.5平方米左右;c) 地下车库的排烟,排烟井的面积约为所负担的排烟区域面积的2‰以上井道可以合用,合用井道的面积以最大值为基准。

2、补风井:对于进行机械排烟的场所,如果没有与室外直接相通的窗户、门(不包含防火门)、车道等,必须设置补风井,地下二层的车库必须设置补风井,补风井的面积等同于为这一区域服务的排烟井面积的2倍。

3、正压送风井:对于楼梯间、电梯前室等需要按照规范1设置正压送风井,楼梯间的正压送风井一般不小于1.2平方米,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井一般不小于0.8平方米,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的楼梯间和地上部分的楼梯间是完全被防火门分隔开的,因此地下室的楼梯间的正压送风井需要单独考虑,按照上海地区的规范,当地下不超过三层,并且地下最低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米,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者有不小于1.2平方米的可开启外窗时可以不设置正压送风系统,如果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必须设置不小于1.2平方米的正压送风井,此时如果正压送风机只能放在顶层,则楼梯间内正压送风井就要至少1.8平方米。

4、新风井:高层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每层吸入新风,就需要设置新风井,新风井面积与其服务区域面积相关,办公酒店建筑,其比值约为万分之六,商业建筑,其比值约为千分之一,如果新风井为多个区域服务,应对其面积进行累加。

5、排风井:高层公共建筑中,如果无法每层水平排出废气(包括卫生间、茶水间、吸烟室的排出物)就需要排风井,排风井面积约为新风井面积的80, 篇二:暖通加压送风井面积设计标准(精华)暖通加压送风井面积设计标准一、加压送风井最小面积可按下表确定:注:(1)上表加压送风的风量是按开启单扇门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1加压送风井:
(1)前室加压送风井毗邻前室的墙宜为非剪力墙,以便设加压风口。

(2)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井毗邻防烟楼梯间墙宜为非剪力墙,以便设加压风口。

(3)加压风口安装高度:首层风口底边距地500mm,标准层风口底边距地300mm。

(4)加压送风井最小面积:
注:(1)上表加压送风的风量是按开启双扇门确定。

其中前室考虑有两个以上出入口,楼梯间考虑一个出入口。

(2)当采用单扇门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0.75。

(3)当楼梯间有两个出口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1.5。

(4)当前室仅有一个出口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0.67。

(5)当建筑总层数超过32层时,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6)前室风井短边尺寸宜400mm以上,楼梯间风井短边尺寸宜350mm以上,同时风井长宽比不应大于6:1。

当风井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适当增大风井面积以
降低风道阻力。

(7)管井内原则上不允许有梁及其他突出的物体(如消火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