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开讲1金一南
金一南先进事迹

我觉得像历史一样,当共产党那么弱小的时候,万里长征。当时蒋介石要常追,就是穷追猛打,他觉得是流寇,蒋介石讲,古往今来没有流寇能够成事者,流寇能成事吗?不管是当时在中国革命的尽头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能不能成?能成功吗?成功了。我们这个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夺取政权,28年时间,我们这个军队1927年八一建军,到1949年夺取政权,这么短的时间,这样一个党、这样一个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我们讲这是奇迹,中国历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的奇迹。当我们讲到我们今天经济的奇迹的时候,我们今天的经济的奇迹无法揭秘的时候,林毅夫讲,谁能够破解中国30年经济发展之迷,谁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们还要继续肩负党的使命,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使命依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大命题。
[党史开讲]第二篇: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古老的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改革派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曾经有过尝试和探索。
当初社会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打一个大问号,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先进思想界的泰斗型人物都认为社会主义救不了中国,我们下一节就要说,中国当时这些先进的思想界如何评论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争论是怎样的。
[党史开讲3]金一南: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国之路
金一南: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的时候,争论还是很激烈的,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我们看当时思想界泰斗型的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表了篇《论社会主义运动》,里面就讲,今日之中国,生产事业一无所
金一南讲座观后感

金一南讲座观后感聆听完金一南讲座之后不知道大家会有何感想呢,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为你分享的金一南讲座观后感吧,希望大家喜欢!金一南讲座观后感1金教授所说的美军是如何保持队伍的战斗力,其中精髓就和企业管理是一致的。
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先进的管理理念、激励制度。
美国军事法典规定军`官既要遵守命令又不能盲从命令,当上级命令打了败仗要问责,不遵守打了败仗也要问责,唯有带邻队伍夺取胜利才是唯一出路。
而晋升机制就是向听得到炮火的一线倾斜。
制度设计的激励到位,是美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也是结果导向的典范。
严格规范的人才选拔。
美军军`官都是从全美优质高中的优先生中选拔,制度激励的作用,他们会争先到一线部`队去履职,这就使这些受到过良好教育加之拥有丰富前线经验的军`官能快速成为部`队精英,而这些精英的汇聚就是美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根基。
荣誉感。
诚实、勇敢、服从等优秀品质的培养贯穿整个士兵的军旅生涯。
每个兵种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不服输的精神。
对外是一个整体,对内都以一种不服输的态度较劲,就如我们所说的,五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但撰成拳头的力量就是惊人的。
回看企业的管理也同于此道,一方面企业的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另一个方面企业的成功更是以结果为导向,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永比从成功中总结经验更能使人提升,员工只有不断的在学习和总结中完善自己,才能完成企业的最终愿景。
金一南讲座观后感24月18日上午,我有幸通过视频聆听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作的题为《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的讲座。
我个人对金一南将军算得上是很熟悉了,在我从部`队转业到政法系统之前,就曾经多次听过他的讲座和授课,也曾拜读过他的几部著作,《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等,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将军的书和讲课,每每听到总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讲课中,金一南将军以其著作《苦难辉煌》为基础,用珍贵的史料、生动的例证,阐释了中华民族经历苦难和挫折,从挫折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讲课讲稿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报告会,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2016年11月在香港的一次演讲视频,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新中国一路走来是如此得不易,100年前多少仁人志士尝试拯救山河破碎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无畏无惧,九死一生,真可谓惊心动魄!多灾多难的中国之所以屹立不倒,只因不同时代都有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这些民族之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无私无畏,只为救国图强。
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在历史书上模糊而知,我不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如此得担当,如此得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明之路,路在何方?!当我的心与先辈链接起来时,心中隐隐地痛,在车上痛哭了一场。
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现如今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子孙,因为我们活得没有担当!良知之心是如此地柔软,如此地易痛,如此地易感,当心渐渐开始光明起来,那一刻我触到了先辈的心灵,致良知唤醒了我那颗久被尘封的心!当年四万万中国人就如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组织观念,人民的心在昏睡。
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被身边的人出卖,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有功利。
老乡劝杨靖宇不如投降,杨靖宇说过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惊天动地的一问,视死如视归,中国的脊梁就是心中的那份担当。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有的被开除、有的当汉奸,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从头走到尾:毛泽东和董必武。
几十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如此艰难,没有红地毯,没有夹道欢迎,不尽的流血牺牲与叛卖,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觉醒!邓小平说:“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
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们的先辈如此轰轰烈烈、前赴后继,而我们如今做了什么?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什么?此心被问得实在惭愧,此心被问得生生地疼!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一路走来,今天我们物质富裕,丰衣足食,但我们又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无尽地迷茫,路在何方?! 是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辈肩膀头子很硬,扛过来了。
金一南的个人资料

金一南,男,1952年出生,江西永丰人,1972年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正军级,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
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次,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新闻奖"3次。
1人物履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2学术研究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学术交流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1年3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
学术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新闻奖"3次、解放军报"金长城国际观察优秀奖",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着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着作",引发较大社会反响。
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
2011年3月,《苦难辉煌》获图书出版的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3人物荣誉2003年被评为国防大学首届"杰出教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国防大学"刘伯承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
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
200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通令,给1个单位、2名个人授予荣誉称号,给2个单位、7名个人记功。
金一南最新演讲:中共——中国最牛创业团队!

金一南最新演讲:中共——中国最牛创业团队!这是一支90多年前的创业团队。
1921年公司注册,资本金接近于0,靠共产主义的故事拿到了苏联的天使轮和A轮,历经艰辛打败了西方跨国公司和国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1949年10月1日在主板市场上市。
经过60几年五代CEO经营,目前市值突破11万亿美金,居全球第二,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一。
1921年,初创团队在上海召开团队成立的第一次筹备会,在上海召开期间被同行业垄断对手不断地干扰,后转移至一艘船上顺利完成注册。
初期注册资本接近为零,靠着马恩列的商业计划书,拿到了北极熊创投的天使轮和A轮。
1924年,为了打破传统行业的垄断,联合了友商发起新战略,但是由于友商的恶意陷害和投机行为,造成了最终计划的失败。
1935年,在多次项目地推受到竞争对手打击之后,纠正了团队内海归所领导的错误路线,选出了行业内天才CEO作为领导核心。
1937年,东洋大财团妄图以强力的措施兼并中国市场,消灭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
团队上下联合一切力量,巩固用户市场。
1945年,击败了东洋财团的不正当竞争,东洋财团彻底被驱逐出中国市场。
1947年,国内竞争对手,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友商,撕毁了公司联席合并发展的协议,通过各种恶意营销和强行干扰用户的行为,引起了广大用户强烈的不满。
1949年,在广大用户的支持下,通过拿下了决定性的三个市场的份额,并最终一鼓作气,击败了竞争对手。
1949年10月1日,在北极熊创投等投资机构支持下,在北京上市,正式加入全球市场。
1966年,团队中几个投机分子为了一己私利,试图摆脱团队领导核心,妄以要挟公司创始团队,开展了长达十年上上下下的公司内斗。
严重扰乱了用户市场。
1976年,投机分子的图谋被曝光揭露,接连数位团队早期联合创始人相继逝世,公司情况面临重大机遇调整。
1978年,几位公司早起联合创始人临危受命决定复出,一致认为应转变以高层斗争内耗和基层地推停滞的局面,将整个战略目标转移至提升用户体验和实现利润增长上,采取资本入股、商品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开放引入国外投资机构的模式。
金一南教授作客央视《一堂好课》

11月17日,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作客央视《一堂好课》。
他讲述了“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真正的领袖、领导者是什么样”,以及“我们应当如何担负时代使命”。
这堂课梳理了中国从百年苦难到百年辉煌,让人热血沸腾。
以下为演讲精编。
当年的学徒工,43年后接受基辛格的道歉提到“爱国”,我就想起来2015年3月份基辛格先生访华时,我们参加了会谈。
基辛格先生当时已经92岁了,从美国飞到中国十几个小时,落地以后几乎没有(倒)时差。
时间安排得非常紧。
他和我们会谈的时候,谈着谈着就睡着了,太累了。
基辛格的助手讲“你们提的问题太缓和了,应该提尖锐问题刺激他”。
我就问“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车队多少辆车?”基辛格先生一下就精神了,他说车队有三四十辆。
我说:不对,有107辆车!我当年是北京一个街道小厂的学徒工。
那天中午我正在上中班,尼克松车队访华经过长安街,公共汽车被卡在了路口。
我们全车人在那数,1、2、3、4……最后数107。
你把我们堵在上班路上了。
我上班从未迟到,就那天迟到了。
全场哄堂大笑。
第二轮会谈开始。
基辛格先生站起来把身体转向一边,对着我鞠了一躬,说:现在为43年前耽误你上班,我向你正式道歉。
全场中方代表都没有想到,大家热烈鼓起掌来了。
我急忙之中想起他几天前对最高领导人说过的一句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今天与美国平起平坐地讨论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我借用这句话回复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一个被美国总统访华堵在路上的学徒工,今天能够跟基辛格先生坐在一起会谈,并接受你的道歉!如果我的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没有一个崛起的民族,基辛格会不会访华?而我会不会坐在这儿与基辛格会谈?在那一刻,我感受到的绝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复兴、崛起!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将来可能重蹈覆辙我经常想,我们从哪里来?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最好的回答是,毛泽东主席题字、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三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是从1840年一个深重苦难的旧中国过来的。
金一南:中国军人的担当

金一南:中国军人的担当作者:许陈静李静涛王乐然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05期从2009年出版至今,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的著作《苦难辉煌》卖了近200万册,他还因此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他直言想不到:“想不到能有这么多读者。
想不到这么多高级领导干部,包括总书记会看。
如果我当时知道今天的结果,也许手一哆嗦,就写不出来了。
”“我以我笔写我心”金一南少将年过六旬,军装笔挺,身姿挺拔,一开口就像天生的演说家,语言极富感染力。
眼镜后的一双笑眼,流露出学者的持重与可亲,正符合人们对儒将的想象。
这天还没有开学,但他案头已堆满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他讲课,他为此写了6000多字的提纲。
自从2009年7月24日走进中南海给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讲课后,他一直是最受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欢迎的主讲人。
但金一南更愿意回顾那些平凡的日子。
“动笔写《苦难辉煌》时,我是个团职干部。
没有人给我这个任务,就是自己想写。
我一直在想,最初只有50多人的一个党,凭什么短短28年就夺取全国政权?这本书是写给我自己、解我内心困惑的,‘我以我笔写我心’。
”金一南当过机械工人,参军后在部队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既非历史专业,也无文学建树,写党史的思路和别人大不一样。
他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视野,引入共产党、国民党、苏俄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4条主线,做了详细的年表。
“年表里列出了每一天这四方力量分别在做什么,形成详尽的横向比较,光是这几个年表就有200多万字。
”紧张写作期间,金一南患痔疮,动了手术。
出院后无法坐着写稿,夫人为金一南在地上铺上被褥,他就趴在地上对着“386”电脑写。
“趴着写很难受,两三分钟脖子、手肘就酸痛难忍,可我就是停不下来。
那时住房很小,经常是夫人在客厅看电视,我趴在电视柜旁边写书。
”这种狂热的写作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别人说很苦,我一点不觉得。
和笔下人物一起神游在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无比快乐”。
2009年书出版后,金一南在湖南、湖北、吉林、江苏等地讲课时,省里的党政领导不约而同地告诉他,习近平同志推荐他们读《苦难辉煌》。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报告会,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2016年11月在香港的一次演讲视频,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新中国一路走来是如此得不易,100年前多少仁人志士尝试拯救山河破碎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无畏无惧,九死一生,真可谓惊心动魄!多灾多难的中国之所以屹立不倒,只因不同时代都有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这些民族之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无私无畏,只为救国图强。
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在历史书上模糊而知,我不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如此得担当,如此得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明之路,路在何方?!当我的心与先辈链接起来时,心中隐隐地痛,在车上痛哭了一场。
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现如今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子孙,因为我们活得没有担当!良知之心是如此地柔软,如此地易痛,如此地易感,当心渐渐开始光明起来,那一刻我触到了先辈的心灵,致良知唤醒了我那颗久被尘封的心!当年四万万中国人就如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组织观念,人民的心在昏睡。
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被身边的人出卖,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有功利。
老乡劝杨靖宇不如投降,杨靖宇说过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惊天动地的一问,视死如视归,中国的脊梁就是心中的那份担当。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有的被开除、有的当汉奸,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从头走到尾:毛泽东和董必武。
几十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如此艰难,没有红地毯,没有夹道欢迎,不尽的流血牺牲与叛卖,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觉醒!邓小平说:“没有毛泽东,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
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们的先辈如此轰轰烈烈、前赴后继,而我们如今做了什么?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什么?此心被问得实在惭愧,此心被问得生生地疼!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一路走来,今天我们物质富裕,丰衣足食,但我们又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无尽地迷茫,路在何方?! 是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辈肩膀头子很硬,扛过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开讲1]金一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古老的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改革派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曾经有过尝试和探索。
大浪淘沙,历史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
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是她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是她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
金一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战略研究所所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苦难辉煌》、《一南军事论坛》、《狂飙歌》等。
金一南: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讲党的历史之前,简单回顾一下,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经济总量连续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预料。
概括中国近两百年以来的坎坷历史,就是百年救亡、百年复兴。
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年的命题就是救亡,挽救中华民族命运于危亡。
为了完成民族救亡,多少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但是都纷纷失败了。
1840年开始,林则徐禁烟失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左李的洋务自强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成果被篡夺,走向共和又失败了。
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救亡的命运才打了一个结。
近代百年来,各种政治力量在中国舞台上都表演了一番,而最终完成救亡命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在今天看,继续完成发展命题,做得最成功,而且取得阶段性巨大成果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无论在建设和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上海有一位学者曾经对我讲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在近代以来,研究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想绕也绕不过去。
她就是这样一股力量,想绕也不过去,忽视也忽视不了,最终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她在救亡与发展这两大命题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更大的历史纵深角度,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所取得的成就与未来继续肩负的重大使命来看,已经完成了救亡,下一步将继续完成中华民族的发展。
今天,当我们在纪念建党90周年时,绝不仅仅是歌颂党的光荣伟大政绩,我
们还要继续肩负党的使命,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使命依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大命题。
[党史开讲]第二篇: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古老的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有识之士一直在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改革派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曾经有过尝试和探索。
大浪淘沙,历史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
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是她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是她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之声邀请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为您播讲大型党史系列节目--党史开讲,今天第二讲: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金一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战略研究所所长,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苦难辉煌》、《一南军事论坛》、《狂飙歌》等。
金一南:当我们在讲到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时候,我们有一句传统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主义”,那么这句简单的话如果加以图解的话,好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社会主义因而就诞生了,在世界诞生了,很快在中国也诞生了,实际上总体来看并没有那么容易,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站稳脚根被人认识,然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成为中国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实际上有一个历程。
从中国近代来看,中国从1840年国门被人踢开,中华民族的命运跌入低谷,选择社会主义之前我们有相当广阔的选择,比如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他们的洋务自强,洋务自强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就是中国万事皆在西人之上,唯独制器不行。
那么就是机器制造、科学技术不行,所以怎么办?师夷长技以治夷,师夷长技主要是科学发展。
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个时候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就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提出中国不是器物层面不如人,是制度层面不如人?怎么办呢?改制,康良搞的戊戌维新,它的倾向就是君主立宪,戊戌维新失败。
然后到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共和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了,我们说前期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了。
袁世凯在1916年就死了,袁世凯死之后我们还有12年的时间,袁世凯死后12年时间,当时北京9次政府,24次
内阁改组,换26人统领,结果什么呢?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所以我们想走向共和不是我们没有机会,我们从辛亥革命一直到1928年我们充分的实验共和这个体制,没有实验成,在我们社会主义之前我们说不是没有选择,我们历经选择,所以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它不是一个幸运儿,它是一个反复反复选择之后得出的这样一种可能性。
当初社会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打一个大问号,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先进思想界的泰斗型人物都认为社会主义救不了中国,我们下一节就要说,中国当时这些先进的思想界如何评论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争论是怎样的。
[党史开讲3]金一南:共产党成立初期各界如何探索救国之路
金一南: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的时候,争论还是很激烈的,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我们看当时思想界泰斗型的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表了篇《论社会主义运动》,里面就讲,今日之中国,生产事业一无所
有,虽欲交劳动者管理,试问将何物交却?他的意思是依靠社会主义你没有社会化的生产,谈不上社会化的管理,搞什么社会主义?搞不成。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梁启超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的代表越飞发表了一篇叫《孙越联合宣言》,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孙中山博士认为,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这里不存在成功建立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的条件,孙中山认为在中国搞不成。
那么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呢?完全同意这一看法,这是一个矛盾,因为当时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中共成立的时候共产国际给予了帮助,越飞都不相信。
它实际上是完成一种交换,苏俄完成一种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交换,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时最大的想法是什么呢?在中国配置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牵制力量,让北洋军阀不能肆无忌惮的反苏,不管支持中共成立,还是支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在苏联来看,都是以苏联的利益为核心,就是让中国革命具有这样的牵制力量,对北洋军阀政府牵制。
在共产国际来看,不相信中国革命能搞成,不相信中国能存在社会主义,所以当时斯大林就讲,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产党,或者说没有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他们对中国革命来说他们对共产党人来说,就像是人造黄油对黄油一样,它的意
思是什么呢?正牌的黄油是什么?是中共阶级的政党,中共是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结合,社会主义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共产国际对这个力量其实没有太大看好。
这种现象也曾发生在欧洲,马克思、恩格斯最看好的是德国革命,而不是俄国革命。
在中国,列宁、斯大林看好的是日本革命,而不是中国革命,当时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斯大林就讲,从工业发达,工人阶级成熟,革命理论传播,怎么看日本比中国强,日本是远东革命的钥匙,而且他们讲没有日本革命,远东革命都是小杯子里的小风暴,所以说包括斯大林在内都认为在日本发生的革命将会左右在整个远东的革命形势甚至左右整个中国形势,而中国革命没有大希望,这是他们的判断,当时的革命理论态度,包括中国的理论界都是这么判断,但是日本没有发生,中国发生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存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我们将在下一节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