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常见的几种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
岩浆岩是一种火成岩,形成于地壳深部,是地球内部物质通过火山作用喷发到地表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取决于其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但一般包含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硅酸盐矿物(Silicate Minerals):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石英、长石(正长石和斜长石)、角闪石、电气石等。
这些矿物含有丰富的硅氧化物。
铝质矿物(Aluminum Minerals):
长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中含有铝,因此岩浆岩中通常富含铝质矿物。
镁铁矿物(Magnesium-Iron Minerals):
岩浆岩中还包含一些富含镁和铁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等。
钾长石(Potassium Feldspar):
钾长石是一种特殊的长石,富含钾元素。
在一些岩浆岩中,钾长石可能是主要的矿物之一。
铁镁质矿物(Ferromagnesian Minerals):
包括橄榄石、辉石等富含铁和镁的矿物。
玄武岩矿物(Basalt Minerals):
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岩,其矿物组成包括橄榄石、辉石、钙长石等。
玻璃质基质(Glassy Matrix):
在一些快速冷却的岩浆中,可能形成玻璃质基质,其中包含未结晶的玻璃。
其它矿物: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岩浆岩中还可能包含一些次要矿物,如磷灰石、黑云母、白云母等,取决于岩浆的具体组成和条件。
总体而言,岩浆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其次是铝质矿物、镁铁矿物、钾长石等。
这些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比例决定了岩浆岩的具体分类和性质。
岩石类型的识别

岩石类型的识别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固体材料,广泛存在于地壳的各个角落。
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成分不尽相同,因此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对于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矿物学家来说,准确识别岩石类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岩石类型的识别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准确判断不同类型的岩石。
一、岩石基本分类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岩石基本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颗粒或溶解沉积作用形成的,如砂岩和石灰岩;变质岩是在地壳深处由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如页岩和片麻岩。
二、岩石识别方法1. 外观特征观察岩石的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识别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和结构。
比如火成岩常常具有均匀的颜色和密度,沉积岩可能呈现层状结构,而变质岩可能具有糖蜜状的纹理。
2. 矿物成分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对于识别岩石类型至关重要。
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岩石中所含的矿物种类和含量。
例如,石英是火成岩中常见的矿物,长石在变质岩中比较常见。
3. 结构特征岩石的结构也是识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火成岩通常具有均一的结晶结构,而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和沉积结构,变质岩则可能呈现出片层状结构。
4. 保存环境不同类型的岩石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因此观察岩石的保存环境也有助于其识别。
例如,沉积岩常常保存在沉积盆地和海洋中,火成岩则可能形成于火山活动的地区。
5. 特殊性质测试一些特殊性质测试也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岩石类型。
例如,酸性测试可以帮助识别出石灰岩,磁性测试可以区分含有磁性矿物的岩石。
三、实例分析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具体的岩石识别方法。
花岗岩是一种典型的火成岩,常见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发地区。
通过观察花岗岩的颜色和结构,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均匀的颗粒结构和醒目的晶粒。
使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花岗岩中所含的矿物种类,比如长石和石英。
此外,花岗岩通常与变质岩接触,也可以通过观察岩石保存环境来判断。
火成岩

矿物组成 主要造岩矿物是橄榄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 次要矿物为石榴子石、云母和斜长石等。副矿物有铬铁矿、 尖晶石、钛铁矿、金属硫化物、铂族矿物和磷灰石等。 化学成分 超基性岩在化学成分上属硅酸不饱和系列。除 辉石岩外,SiO2 的含量均小于 45%,Al2O3、Na2O、K2O 含量低, 而 MgO、FeO 含量很高。超基性岩多经蚀变作用,其中 H2O、 CO2 含量往往较高,致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 矿产 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铬铁矿、铜镍矿、钛 铁矿、磁铁矿、铂矿、金刚石等。 代表性岩类有: 侵入岩:深成相 橄榄岩 浅成相 金伯利岩 喷出岩:麦美奇岩 科马提岩 蛇绿岩套
地球上所见到的虽然千姿百 态,五彩缤纷,但根据它们自身的 特点、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火成 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 以火成岩最多,它主要构成了深部 地壳和上地幔,约占整个地壳的 65%。通过对火成岩的研究,可探 讨地球的形成、演化、地壳运动等 一些重要作用。 火成岩---岩浆与火成岩 岩浆(magma) 是指地球深部产生的一种炽热的、粘度较大的 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在上地幔或地壳深处运移,或喷出地表,它 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还含有大量的挥发组分及成矿金属。岩浆温度 范围为 700-1200℃之间。 火成岩(igneous rocks)的英文名称来源于拉丁文,意为火焰, 一般指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熔融或部分熔融物质)在地下或在地 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火成岩和岩浆成分不完全相同,它是失去了大量 挥发份的岩浆冷凝物。火成岩通常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类。 火成岩---矿物成分
火成岩的产状和岩相---喷出岩的相
根据火山活动产物的产出形态及岩石特征, 以中心式火山喷发为例岩形成环境,分成以下相 组: 溢流相:粘度较小的岩浆容易流动,常在强 烈喷发后溢出,形成熔岩流或熔岩被。最常见的 溢流相岩石是玄武岩,其次为安山岩。 爆发相:火山强烈爆发而形成的火山碎屑物 在地表的堆积,富含挥发份和粘度大的中、酸性
常见岩石矿体成分构成

花岗岩花岗岩〔Granite〕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
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局部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
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与微斜长石〔钾碱〕。
根据世界各地2485份花岗岩中不同化学成分比例平均,依所占重量百分比由重到轻为:SiO2— 72.04% Al2O3— 14.42% K2O — 4.12% Na2O — 3.69% CaO — 1.82% FeO — 1.68% Fe2O3— 1.22% MgO — 0.71% TiO2— 0.30% P2O5— 0.12% MnO — 0.05% 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一样,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
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一样,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
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
花岗岩石材按色彩、花纹、光泽、结构和材质等因素,分不同级次。
经济部矿物局将花岗岩分为黑色系、棕色系、绿色系、灰白色系、浅红色系与深红色系六类。
闪长岩闪长岩为全晶质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主要由斜长石〔中-更长石〕和一种或几种暗色矿物组成,后者总量一般为20~35%。
不含或仅含少量的钾长石,一般不超过长石总量的10%。
不含或含极少量石英,其量不超过浅色矿物总量的 5%。
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有时有辉石和黑云母。
常见岩石的辨别

学会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来鉴定火成岩,是野外地质旅行的基本功之一。
特别在填绘地质图、测制剖面图、研究侵入体及其相互穿插关系,观察侵入体与其围岩的关系,以及各种火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野外鉴定火成岩,大体上应从以下几项步骤入手。
首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含石英的分量、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这三项指标,估计遇到的火成岩应归属于哪一个大类。
比如淡红色、浅灰色,含石英晶体的颗粒较多,而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较少的,大体上是属于酸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铁镁矿物的含量相当明显,而石英晶体的颗粒大为减少,或偶尔可见者,大体应属于中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的颜色黝黑,并略带橄榄绿,完全看不到石英颗粒,铁镁矿物几乎成为岩石的全部组分,则应属于基性岩类。
基本上分辨出酸性、中性和基性三大类岩石以后,接着就应该鉴定其具体的名称了。
这时候,认识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名称是鉴定的关键,因此,熟悉一下最基本的几种造岩矿物很有必要。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
颜色多种多样,纯净者无色透明,称之为水晶。
常见者有白色、灰色乃至暗灰色。
如含锰质,呈紫色;含有机质,呈烟黄色、烟褐色、墨色。
玻璃光泽。
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
硬度7,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正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
表面可见解理裂缝。
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
玻璃光泽。
硬度6,与铁器相近。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色、浅红色。
常为不规则的粒状。
玻璃光泽。
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
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
具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低,2~3。
薄片富有弹性。
颜色呈黑、褐色。
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
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薄片。
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2~3,颜色白、浅黄,浅灰、浅绿。
不易风化。
普通角闪石:晶体常呈柱状,横断面为假六边形,颜色为黑色。
火成岩的分类

2)火成岩的矿物分类: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 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是 火成岩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超镁铁岩:色率(M)>90% 镁铁质岩:色率(M) =10~90% 中性岩:色率(M) = 10~ 90%;Q 小于5% 长英质岩:色率< 10;Q >5%
3)矿物的成因分类
原生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结晶的矿物。 根据其形成环境不同,又可分为:
角砾凝灰岩 凝灰角砾岩
火山碎屑角砾岩 或集块岩
a. 基于火山物质的类型
b.基于火山物质的大小
(四) 三角图解岩石定名方法
X、Y、Z—— 代表三种矿物
A点的成分构 成——7 0% X, 20% Y, and 10% Z 注:假如三种矿物 总量没有达到 100%,可将其标 准化成100%,然 后投图.
中性岩
闪长岩
Q > 5% 长英质岩 花岗岩类
二、IUGS火成岩分委会推荐的分类方案
主要根据地质产状、矿物组成分为七大类:
1. 深成岩 2. 火山岩 3.火山碎屑岩
5. 煌斑岩类 6. 碳酸岩类 7.紫苏花岗岩类
4. 黄长岩类
(一).深成岩的分类
Q
石英岩
90
90
富石英的 花岗岩类
60
60
Granite
60
60
(Foid)olites
F
Q
硅英岩
(英石岩)
90
90
富石英花岗岩类
60
60
碱
长 花
花岗岩
岗 (正长 (二长 岩 花岗岩) 花岗岩)
英 云
花岗 闪 闪长岩 长
岩
20 10
35
常见岩石(石材)的简介及分类

产状:是指矿床在地下空间的产出形态。
二.岩石的分类
火成岩
定义: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岩浆可以是由全部为液相的熔融物质组成,称为熔体(melt);也可以含有挥发分及部分固体物质,如晶体及岩石碎块。
3. 石灰岩(Simestone)--主要形成于浅海,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属于生物性沉积形成。石灰岩的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它的岩性均一,硬度不高,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遇上易溶蚀,形成喀斯特地形。
变质岩
定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变质岩主要产生于地壳板块推挤最剧烈的造山带上,它们大都拥有美丽的纹路,因此常被用做装饰石材。
2.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呈深灰、浅玫瑰、暗褐等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安山岩是造山带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岩,因大量发育于美洲的安的斯山脉而得名。
3. 玄武岩(Basalt)--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属于岩浆岩。玄武岩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其颗粒细密,呈斑状结构,其中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3. 大理石(Marble)--是以大理岩为代表的一类岩石,包括碳酸盐岩和有关的变质岩。大理石多呈块状,颗粒较粗,颜色丰富,多有纹理,相对花岗石来说一般质地较软,容易切割加工成板材或进行各种深加工。
2. 页岩(Shale)或是泥岩(Mud rock)--是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其由微小矿物组成,粒径小于1/256mm,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页岩与泥岩的区别在于页岩有明显平整的层理,相邻两层组成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单层厚度小于25cm总厚度可达到数十米;泥岩层理不明显,单层厚度大于1米,且质地较均匀。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详细图文解析

一、火成岩概述斑岩(porphyry)以斑状结构为特征的火成岩的总称。
以结构特征对岩石的命名。
斑岩一词,由玢岩演变而来。
玢岩由G.阿格里科拉于1546年首先引入文献,用以描述埃及的淡紫色、具斑点的岩石。
此后很长时期内,斑岩和玢岩分别泛指变化了的具斑状结构的粗面质的安山质岩石。
多数岩石学家认为,大多数斑岩和玢岩在化学成分上属于中性岩和酸性岩,因此常见的斑晶是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其中石英常发育六方双锥,具高温石英外形;碱性长石常为透长石、正长石和歪长石,具隐条纹构造或亚显微条纹构造;斜长石一般是中长石,常受岩浆熔蚀,或生成钠质斜长石膜,也可以因岩浆流动作用,构成斜长石的聚合斑晶。
习惯上,将含碱性长石和石英斑晶,或只含其一的斑状结构的岩石,称为斑岩,如花岗斑岩;将含斜长石斑晶的,称玢岩,如闪长玢岩。
如含斜长石又兼有碱性长石和(或)石英斑晶,仍称为斑岩,如花岗闪长斑岩。
含大量自形(有时半自形)铁镁矿物斑晶的斑状岩石,一般为中、基性或超基性脉岩,称作煌斑岩。
辉绿玢岩是指含斜长石斑晶的基性浅成岩。
钠长斑岩和苦橄玢岩分别是含钠长石斑晶和橄榄石斑晶的斑状浅成岩。
无论是斑岩或是玢岩,都是岩浆作用两阶段结晶的产物。
因此,它们的斑晶和基质之间矿物粒级悬殊。
斑晶由早阶段岩浆结晶产生,形成于地下较深部位;而细粒或隐晶质基质为浅位晚阶段岩浆结晶产物。
就最终侵位深度而言,斑岩和玢岩都属浅成岩,并常呈岩墙、岩脉、岩床或小侵入体产状。
斑岩和玢岩随斑晶数量的减少和斑晶与基质之间粒度大小的接近而过渡为深成岩,如斑状花岗岩是相当于花岗斑岩的深成岩或半深成岩;又随斑晶数量减少和基质粒级减小(直至隐晶质或玻璃质)过渡为喷出岩,如斑状流纹岩是相当于浅成相的流纹斑岩的喷出岩。
与斑岩或玢岩有关的金属矿产,常称为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钨矿、玢岩铁矿等,它们都是与浅成岩浆作用和岩浆期后作用有成因联系的重要矿床。
有些半风化的粗面质或粗安质斑岩,因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并被溶出,而称为药石──麦饭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成岩常见的几种岩石
1. 纯橄榄岩
颜色: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2. 橄榄岩
结构: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
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3.辉石岩
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4.角闪石岩
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
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5.苦橄岩
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
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
6.金伯利岩
颜色: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
结构构造: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
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7.斜长岩
几乎全部由斜长石(基性)组成,其含量占90%以上,暗色矿物很少,含量小于10%,主要为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具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
一般为白色、灰色,有时因次生变化(纳黝帘石化)而颜色稍深些。
块状构造。
它既可呈独立的岩体产出,也可与辉长岩共生,在层状侵入体中常构成“ 浅色层”。
8. 辉绿岩
(1) 颜色:暗绿色,黑绿色
(2) 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似,含斑晶时,称为辉绿玢岩
(3) 结构:辉绿结构,斑状结构
辉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是自形程度不同,自形程度好的斜长石呈板状,搭成三角形孔隙,其中充填它形的辉石颗粒。
可与辉长结构过渡,称辉长辉绿结构。
(4) 蚀变特征:
斜长石——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集合体。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
9.玄武岩
颜色:黑色,绿-灰绿色,暗紫色,黑灰色,氧化强为紫红色,“玄”——黑
矿物成分主要矿物——基性斜长石、单斜辉石
次要矿物——橄榄石, 角闪石、黑云母
总体成分与辉长岩相似
结构:常见有斑状结构、显微斑状结构、聚斑结构和玻基斑状结构;此外,球粒结构和水下喷发的熔岩常见中空骸晶结构等。
斑晶——斜长石,辉石,橄榄石
基质的结构:粗玄(间粒)结构,间隐结构,间粒-间隐结构,玻基斑状结构
10.闪长岩(深成侵入岩):灰色或灰绿色,全晶质半自形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
(同化混染造成)。
化学成分:不含石英或石英含量<5%
主要矿物:角闪石、斜长石(更-中长石)
次要矿物:辉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
11.闪长玢岩(浅成侵入岩):灰色、灰白色,如次生变化明显则为灰绿色。
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有时有辉石或黑云母,斑晶中的斜长石常具环带结构和溶蚀结构。
基质为细小斜长石和镁铁矿物构成微晶结构或显微隐晶质结构。
主要矿物:角闪石、斜长石
次要矿物:辉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若可见石英颗粒可命名为石英闪长玢岩12.安山岩:浅灰色、灰色,次生变化后为灰褐、红褐、灰绿色。
斑状结构,斑晶多为斜长石、角闪石。
若偏基性,则斑晶可为辉石;若偏酸性,斑晶可为黑云母。
基质中少量碱性长石、石英微晶常充填于呈半定向排列的斜长石微晶粒间,构成玻基交织结构。
块状构造、气孔杏仁构造发育。
主要矿物:斜长石、角闪石
次要矿物:辉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
13.正长岩(深成侵入岩):浅灰、浅肉红、浅灰红等色,中粗粒结构,有时为似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少见斑杂构造。
碱性长石(正长石)含量>50%。
主要矿物:钾长石、斜长石(中长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
石英<5%:正长岩,石英5~20%:石英正长岩
14.流纹岩
成分:与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相当
颜色:白色-粉红色为主,常见斑状结构,流纹构造、石泡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斑晶:主要是含量较少的石英、透长石、斜长石,有时黑云母
基质: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球粒结构、霏细结构等。
15.松脂岩:灰褐、灰绿、红褐色,松脂光泽,玻璃质结构,块状构造,含水量4~10%
16.黑曜岩:黑色或黑褐色,具有贝壳状断口,成分相当于流纹岩,非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含水<2%。
17.珍珠岩:颜色较浅,灰色,浅红褐色,蜡状光泽,玻璃质结构,珍珠构造。
含水量2—6%
18.浮岩:灰白、暗灰色,油脂光泽,玻璃质结构、气孔构造,气孔可占岩石体积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