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青岛版

合集下载

(六上)数学PPT课件-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24张)

(六上)数学PPT课件-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24张)


2.但与此同时 , 诗 歌 批 评庸 俗 化 的 趋 势越 来 越 明 显 ,不 少 诗 歌 批 评为 了 应 酬 需 要, 违 心 而 作 ,学 术 含 量 可 疑, 甚 至 堕 落 为诗 人 小 圈 子 里击 鼓 传 花 的 游戏 道 具 。 这 类批 评 对 诗 歌 创作 来 说 类 同 饮鸩 止 渴 , 还 不如 索 性 没 有 的好 。

8.中国音乐在 发 展 过 程 中, 不 断 承 传 自我 , 吸 收 各 地音 乐 , 器 乐 发达 , 演 奏 形 式丰 富 。 金 、 石、 土 、 革 、 丝、 木 、 匏 、 竹, 皆 可 作 乐 器。 乐 曲 类 型 已有 祭 神 乐 、 宴乐 、 军 乐 、 节庆 乐 等 区 别 。玄 宗 时 已 有 超百 人 的 大 型 交响 乐 团 , 其 演员 按 艺 术 水 平分 为 “ 坐 部 伎” 与 “ 立 部 伎” 。
Hale Waihona Puke 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车轴装在哪里?

1.批评对作品 的 意 义 不 言而 喻 。 好 的 批评 如 同 灯 光 ,指 引 着 作 品 从暗 处 走 向 前 台。 近 些 年 的 诗歌 批 评 中 , 不乏 这 样 的 经 典或 中 肯 之 作 。

5.一切表现形 式 都 应 该 是创 造 的 成 果 。今 天 的 浪 漫 或许 是 明 天 的 现实 , 当 下 的 现实 也 可 能 是 昨天 的 浪 漫 。 重要 的 是 我 们 的作 品 是 否 揭 示生 命 本 质 , 精神 是 否 向 真 向善 向 上 , 以 及手 上 的 “ 主 义” 是 否 与 我 们的 诉 求 达 成 一致 。

3.批评文章却 写 得 天 花 乱坠 , 一 再 上 演“ 皇 帝 的 新 衣” 闹 剧 。 这 些批 评 牵 强 附 会、 肆 意 升 华 ,外 延 无 限 扩 张, 乃 至 另 起 炉灶 , 使 批 评 成为 原 创 式 的 畅想 , 早 已 失 去了 与 原 作 品 的联 系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等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半径、直径和圆心。

- 教学难点:圆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圆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

-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二、新课1. 教师利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圆有哪些部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4. 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的半径相等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部分?圆有哪些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强调记忆方法。

4. 学生练习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讲解、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P56页的练习题1-4。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尝试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来。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一、说教材位置与作用:“圆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

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圆的知识,既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和圆锥的基础,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六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丰富、空间观念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的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知道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了解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用圆规按要求画圆及圆的特征的认识。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地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探究,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圆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圆规、直尺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让同学们观察并描述一下他们看到的圆的特点。

2. 知识点讲解:我会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关于圆的例题,让同学们一起跟我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本,让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画出一个圆,并测量它的直径和半径。

2. 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圆的定义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部分同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多进行相关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黑板画圆,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特点,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知识点讲解环节中的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认识青岛版

圆的认识
中国“圆文化”
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 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圆象征着和谐、完美。我 国古人对圆形的审美崇拜导致了圆形意象渗透到各种学说中去, 如“团圆”、“圆满”等。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 不可忽视的因素。
比较认识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1车轮为什么是圆形?椭圆可以么? 2、用直尺可以画圆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直线图形
三角形
圆是平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认识圆规
圆规为什么可以
手柄
画圆?它的工作
原理是什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针尖
笔芯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小组活动
自己先在纸上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再 剪下来,并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 一量,看看关于圆你有什么发现?
最后小组交流,汇总你们的发现,看看哪 个小组发现最多(要有理有据)。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圆,一中同长也。
---------墨子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六年级上 册数学 圆的认 识青岛 版
任务1:找圆心! 任务2:体育课上,老师需要在操场画一个 直径10m的圆,你有办法画出来么?请你说 一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圆的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第1节“圆的认识”。

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测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知道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2. 圆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表等,引出圆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定义:讲解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性质: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体。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5.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圆的定义。

2. 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半径、直径。

3. 圆的测量方法。

4.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作业设计1. 练习题:绘制不同半径的圆,并测量其直径。

2. 应用题:设计几个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

3. 思考题:讨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1. 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学生在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中的表现。

4. 对教学过程的改进建议。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青岛版

17 18 19 18 16 14 (1)你认为,这个碗口的直径可能是( (2)解释一下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厘米。
墨子:
“圆,一中同长也。”
墨 识
你发现了什么?
任务一:
画圆
任务二:
探究圆各部分的名称
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0 1 2 3 4
量一量
0123456
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 o 同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相等。
任务三:合作探究
探究圆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说一说用的什么方法。 2、写一写得出半径和直径什么关 系?
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r=2厘米 d=4厘米
d=2r
r=
d
2
57 46 35 24 13 02 1 0
火眼金睛辨对错。 (1)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 ×)
(2)等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巩固练习
聪聪用一把尺子测量一个圆形碗口的直径。他 分别得到了下面一组数据(单位:厘米):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圆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的特征。

2.熟练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圆心、半径、直径。

3.能根据给定的圆的相关信息,求解圆的面积和周长。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圆的概念和特征。

2.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教学难点1.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导入问题:“一个形状又尖又长的图形叫做什么?”2.引出圆形的概念:展示一张圆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征:任何一条线段的终点和起点都与圆心相等,并且半径相同。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3.引导学生总结圆的特点并进行概括,例如:“圆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拐角的二维图形。

”2. 讲授圆的术语和定义1.引导学生观察圆形图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指出圆的特点和定义,例如:“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2.配合圆形图片,引导学生熟悉圆的基本术语,例如:“圆心、半径、直径、圆周、弧、扇形等”3. 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1.经过讲解,提供一些简单的圆的相关问题,例如:“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一个圆的直径为12cm,求它的圆周长是多少?”等等。

2.强调解题步骤,以及如何将图形转化为算式。

4. 拓展和巩固1.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教学方法排除传统的说教方式,加强思维性和互动性。

例如,引导学生发现和讨论圆的特点,并且利用圆画图加强学生对圆的理解和识别。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以“圆的认识”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圆的术语和定义,并讲解了一些圆的相关问题的求解方式。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讲解,也有图形示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中文表述不准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词汇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学懂了吗? 送你一朵花! 我要来考考你哦!
应用
1、看图填空:
d= 6cm ; r= 3.5cm ; r= 3cm ;
d= 4cm ;
r= 2cm .
2、画一个半径为2.5cm的圆, 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画法
① 定点(圆心) ② 定长(半径) ③ 旋转
圆的认识
对称 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 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 都是圆的对称轴。
各部分 名称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 在圆上的线段。
圆o
心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直径
d 圆的直径有无数条。
半径
r
d 2r或r d 2
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线段。
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在组内说一说: 1、在你画的圆上边指边说:什么是圆心、半径、直 径; 2、通过对折圆,你发现半径和直径各有几条; 3、用什么方法知道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向你的组员画一画它的对称 轴。
3、全班展示交流
展示提示:
1、在黑板上的圆上边指边说:什么是圆心、半径、 直径; 2、通过对折圆,你发现半径和直径各有几条; 3、用什么方法知道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向你的组员画一画它的对称 轴。
圆的认识
1、自主学习
学习提示:
自己画的圆上标注圆心、 半径、直径; •动手对折圆,思考下面问题:
①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 特征?
②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③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 轴在哪儿?
2、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