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巡礼》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1.1网络世界巡礼(共19张PPT)

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个地址称为IP地 址。IP地址由4个小于256的非负整数(0,1,2,3,254,255)组 成,每个数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例如,湖南省政府门户网 站主机的IP地址是:222.240.131.234。
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记忆起来十分困难,所以通常用具有一 定含义的字符串来代替IP地址,称为域名。
谢谢
四、感受丰富多彩的因特网世界
1.浏览网站 浏览以下网站并填写相应的内容。
表1-1
提览交流
告诉同学你知道的优秀网站(或者有意思的网 站),填写表格内容。
练习与思考
因特网的诞生加速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时也为我们 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想一想,在你学会使用因特网的前后,你 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专线接入
用户的计算机通常已经接到一 个局域网中,该局域网已经连接 到因特网上,用户计算机通过局 域网的服务器访问因特网。目前 国内很多住宅小区提供了小区局 域网的上网方式。硬件上需要一 台计算机、一块网卡和一条通向 小区局域网的网线。这种方式的 上网速度往往由小区局域网接入 因特网的实际带宽决定。由于这 种接入方式往往采用包月方式计 费,并且速度至少与ADSL持平 或更高,所以用户数量正在不断 增加。
三、因特网连接
今天,因特网已经连接到世界各地。无论在家中 还是在学校使用因特网都变得非常方便。我亻们平时 接入因特网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拨号接入
用户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一种数字信号与模拟信 号的转换器,又称为Modem)和电话线与因特网连接 起来的方式。所需设备: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 线、ISP账号。
网络世界巡礼
学习建议
(1)课前注意整理自己喜欢的网站地址。 (2)活动过程中可以与兴趣相近的同学共同讨论,并交换自 己喜欢的网站地址。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8《网络新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

四上科学《网络新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奇妙的世界,其中包含许多新奇的网络事物。
(2)理解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身体验和小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生活的讨论。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形成对网络世界的初步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初步形成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守网络世界的规则。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健康上网习惯。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网络世界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学生调查表格,用于收集学生的网络生活经验和感受。
3.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网络世界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网络世界有什么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简要总结。
师生对话老师:(微笑,轻轻按下多媒体设备的播放键)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段关于网络世界的短视频。
请大家认真观看,感受网络世界的魅力。
(视频开始播放,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发出感叹和讨论的声音。
)视频结束老师:(微笑着问)好了,视频看完了。
大家来说说,你们对网络世界有什么了解呢?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A:(举手)老师,我知道!网络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无论是学习资料还是娱乐新闻,都能在网上找到。
老师:(点头)很好,学生A提到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确实,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库,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学生B:(接着举手)我还觉得,网络让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了。
我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无论他们在哪里。
8《网络新世界》(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上册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网络的基本用途、常用网络工具等。他们可能也听说过网络中存在一些风险,但可能并不清楚具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网络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网络相关的内容可能感兴趣。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学习。
1. 网络的两面性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和娱乐方式,如社交媒体、在线游戏等。另一方面,网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网络谣言、网络安全问题等。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 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在网络世界中,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 回顾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网络的两面性和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网络保护个人隐私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网络的两面性、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以及在网络世界中文明上网的规范。下面将详细梳理这些知识点。
-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网络的看法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欲望。
- 引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两面性,引发对网络利与弊的探讨,为后续课程内容做铺垫。
2. 讲授新课(15分钟)
- 网络的利与弊:讲解网络的两面性,包括网络的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网络谣言、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浙教版品社四上《网络世界》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社四上《网络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络世界》是浙教版品社四上的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网络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家中或者学校都接触过网络。
但是,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对网络两面性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于网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沉迷于网络。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沉迷于网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网络的两面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辅助教学。
2.准备好网络使用指南,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参考。
3.划分好学习小组,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网络的普及,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两面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如:网络购物方便但存在风险,网络游戏能锻炼思维但也容易沉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网络使用指南,尝试正确使用网络。
如:查找学习资料、在线学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等。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经验。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不沉迷于网络的情况下,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1.1网络世界巡礼

1,2……·254,255),用圆点作为分隔符。 如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IP: 222.240.131.234 通常用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符串来代替IP地址, 称之为域名。如:
当用户访问因特网上某台计算机时,既可以 用IP地址,也可以用域名。若使用域名时, 服务器会自动转换为相对应的IP地址。
一、网络基本知识
•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 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空间位置、
操作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再 配置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原本 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 和信息传递,这个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 资源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
域名的含义
•
主机名 二级域名:通 常代表行业类 别或所在省份 最高层次的域名: 顶级域名,通常 表示国家或地区
三级域名,一般表示主 机所属单位 cn——中国,jp——日本,uk——英国 us——美国,tw——台湾,hk——香港 com——企业,edu——教育,gov——政府 net——网络,mil——军队,hn——湖南
• 浏览网站: • • • •
• 分布处理:多机协作解决复杂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 1、局域网 LAN:网络覆盖较小 • 2、城域网 MAN:网络覆盖城市 • 3、广域网 WAN:网络覆盖全球
二、因特网的概述
• 1、因特网的由来: • 1968年(ARPA)最初用于美国国防,八十
年代军民用分开,九十年代因特网普及。
2、IP地址与域名
三、因特网的连接
• 1、拨号接入:调制解调器(Modem) • 2、ADSL接入:ADSL Modem • 3、专线接入:光纤到户 • 4、有线电视网接入: • 5、无线网络接入:WIFI,蓝牙 • 6、卫星通信接入:海事手机,北斗手机 • 7、手机接入:gprs流量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节《网络新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节《网络新世界》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络新世界》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便利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有较高的兴趣,但也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的两面性2.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便利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准备网络使用的安全教育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是如何使用网络的?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可能存在哪些风险?2.呈现(15分钟)呈现相关的网络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两面性。
案例可以包括网络购物的便利、网络游戏的诱惑、网络谣言的危害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讨论后,每组给出一些建议,如如何避免网络游戏成瘾、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等。
4.巩固(10分钟)观看网络使用的安全教育视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网络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的两面性,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世界》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网络世界》教学设计执教者:冯婷【教材分析】《网络世界》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中的第四课。
本课用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不正确上网的坏处,让其懂得应自觉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上网态度。
在本课中主要讲网络的利弊,包含“小讨论”、“智慧谷”和“文明公约”等内容。
旨在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在充分享用它所提供的便利时,也能自觉遵守各种共同的规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网络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欲望,但面对网络的危害却缺乏辨别能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象征。
并且能正确使用网络。
2、过程与方法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其危害性。
激发对网络世界的兴趣、同时懂得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构筑起防范网络危害的心理防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应对网络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象征。
(2)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明白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教学难点:能辩证地看待电脑网络,明白不正确上网的坏处,懂得明辨是非、文明上网的道理。
【设计理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 网络世界巡礼教案

第一节网络世界巡礼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2、能说出因特网的由来,区分IP地址与域名;3、知道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感受网络的强大功能。
2、通过学习学会并分享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他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IP地址与域名。
教学难点: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你了解网络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神奇的网络世界。
二、学习目标:1、知道计算机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因特网的由来,知道IP址的概念、组成及域名的含义。
3、感受网络的强大功能。
三、自学指导一:根据教材“网络基本知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3、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为哪一类?学生通过自学找出相关内容,由其他同学来评论是否正确?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自学指导二:根据教材“因特网概述”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因特网的由来?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由哪些元素组成?3、什么是域名?是几级域名?各级域名分别代表什么?学生通过自学找出相关内容,由其他同学来评论是否正确?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自学指导三:根据教材“因特网连接方式”部分,回答:因特网接入方式有哪些?拓展:感受丰富多彩的因特网世界。
提问: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同学和老师来解答。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类型、分类。
2、知道了IP地址的含义、组成,对域名有了一定的了解。
3、感受到了网络的强大功能当堂训练:1、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A.局域网B.乡镇网C.城域网D.广域网2、下列IP地址格式正确的是()A . 218、75、135、111B . 218.275.1.123C . 222.135.0.178D . 222.258.125.33、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A.数据通信B.聊天C.资源共享D.分布处理4、是几级域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5、说说你喜欢的网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整理成果,展示交流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三个重要功能:数据通讯、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自学指导二:
根据教材“因特网概述”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因特网的由来?
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由哪些元素组成?
3、什么是域名?是几级域名?各级域名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通过自学找出相关内容,由其他同学来评论是否正确?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自学指导三:
根据教材“因特网连接方式”部分,回答:因特网接入方式有哪些?
二、
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一:
根据教材“网络基本知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3、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为哪一类?
学生通过自学找出相关内容,由其他同学来评论是否正确?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课题
网络世界巡礼
年级
七年级
授课人
谢景红
时间
2014.2.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
2、能说出因特网的由来,区分IP地址与域名;
3、知道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讲解。
2、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4、教师巡视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因特网的由来
5、IP与域名:如:湖南政府门户网站:依次为主机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最高层次域名
6、因特网连接的几种方法:拨号接入、ADSL接入、专线接入、有线电视网接入、无线网络接入、手机接入
四、
达标测评,总结反思
当堂训练:
1、依据网络覆盖的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
A.局域网B.乡镇网
C.城域网D.广域网
2、下列IP地址格式正确的是()
A . 218、75、135、111
B . 218.275.1.123
C . 222.135.0.178
D . 222.258.125.3
3、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有()
A.数据通信B.聊天
C.资源共享D.分布处理
4、是几级域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从小养成勤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素质。
重点难点
IP地址与域名。
教学方法
因特网的连接方式。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流程
教学活动(课前预设)
参与建议
第
课时
一、
检查预习,提出质疑
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你了解网络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神奇的网络世界。
5、说说你喜欢的网站?
五、
延伸拓展,活学活用
感受丰富多彩的因特网世界。
六、
布置作业
预习《在信息海洋中获取信息》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2、能运用恰当的检索方法快速的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教学后记:
1、学生自学课课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进度也不造成制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困难又可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