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及药用植物学

合集下载

大学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大学药用植物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一、绪论药用植物:具有防治疾病、保健作用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是植物学与药学的交叉学科。

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采制、加工、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生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中药: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汤剂、中药材和中成药。

中药材:是指中医使用的药材,常用的有700-800种左右。

草药:并非特指草本药材, 是我国部分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者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曾一度与中药合称为中草药。

道地药材: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药材。

第一篇药用植物学基础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原生质体: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细胞核组成部分:核膜、核液、核仁、染色体植物细胞的显微构造:(要知道细胞中含有哪些细胞器,各在什么位置)P10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

淀粉(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类型)、菊糖(切片方法及鉴定方法)、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草酸钙晶体、碳酸钙晶体等)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纹孔:因植物细胞的次生壁某些地方不均匀加厚而形成空隙。

纹孔有利于细胞间物质的交换。

相邻的细胞其壁上的纹孔常成对的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

纹孔之间的复合中层称为纹孔膜。

纹孔在细胞壁上的开口,称纹孔口。

纹孔可分为单纹孔、具缘纹孔和半缘纹孔。

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矿质化植物组织的分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分类(分生组织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位置顶端分生组织性质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名词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名词

三、名词解释•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1.生药学: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2.晶纤维:有的纤维在其纤维素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组成复合体,就称为晶纤维。

3.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缩写,意为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包括种子、栽培、采收、加工、储藏、流通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4.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即创新药物和仅在国外上市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5.鸡爪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

6.道地药材: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7.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称为嵌晶纤维。

8. 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称为模式标本。

9.生晒参:人参剪去小支根,硫磺熏后晒干者称为生晒参。

10.总灰分:是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的总和。

11. 花程式:是用字母、数字和符号写成固定的程式表示花的性别、对称性及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情况称花程式。

12.初生代谢:合成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必要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称为初生代谢。

13. 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称为模式标本。

14. 当门子:野生麝香仁中颗粒状者称为“当门子”。

15. 酸不溶灰分:总灰分中加10%的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16 生药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统称17 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定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化学成分峰的图谱。

01+02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件第一二章

01+02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件第一二章

• 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疗效较好
的草药被中医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即中药和草药的总称。 • 中药和草药两者可互相转化: • 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 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 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 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 肿节风等。
的全草。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不含青蒿素。 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 郁者为佳。含青蒿素。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肘后备急方》 CH 3 H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绪论
Pharmaceutical Botany
平顶山学院药学教研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张磊
药用植物学研究内容及任务
• 药用植物学: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 作用的植物,包括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 发和合理应用的一门学科。 • 专业基础课;承前启后的地位 • 关系密切的学科: • 生药学(中药鉴定学) • 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 • 中药学 • 等学科关系密切
鸦胆子和苦参
• • • • • • • •
(二)资源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植物383科,11020种; 实际药用:800种左右; 不断发现新的药用植物是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工作者的任务 对古代本草著作重新整理,去粗取精;出版新的植物志; 协调药物利用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建立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 立法保护植物:《中国珍惜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野生药材 资源保护条例》 • 生物技术的利用和动物的引种驯化。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课件

03
CHAPTER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
形态分类法
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 构进行分类,如花、果实、种
子等特征。
化学分类法
根据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 分类,如挥发油、生物碱、黄 酮类等。
生态分类法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 力进行分类,如耐旱、耐寒、 喜阴等类型。
地理分布分类法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目录CONTENTS
• 药用植物学概述 • 生药学概述 •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01
CHAPTER
药用植物学概述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与特点
药用植物学定义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 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资源 开发和利用的学科。
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如薄荷油 、丁香油等。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01
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02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03
调节人体代谢过程。
04
抗肿瘤作用。
药用植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针对特定疾病的药用植物筛选 与开发。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与结构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DNA指纹图谱、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进行植物鉴别。
药用植物的生药学鉴定
原植物鉴定
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 生态环境等进行原植物鉴定。
性状鉴定
根据药用部位的特征,如根、茎、叶、 花、果实等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进 行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通过观察药用部位的显微结构,如细 胞形状、结晶形状等进行显微鉴定。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五章生药的分类、记载及检查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五章生药的分类、记载及检查
观察生药的分泌组织,如树脂道、油细胞等。
组织构造
观察生药的根、茎、叶等组织的构造,如木 质部、韧皮部等。
其他特征
观察生药的其他显微特征,如气孔、毛茸等。
理化鉴别
化学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生药的成分,如沉 淀反应、颜色反应等。
薄层色谱法
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和检测生药的成 分,通过比对标准品确定生药的成分。
花与果实
描述生药的花和果实的颜色、 形状、大小等特征。
生境分布
1 2
生长环境
描述生药生长的环境,如高山、平原、草地、森 林等。
地理分布
描述生药的地理分布范围,如国内分布或世界分 布。
3
生长习性
描述生药的生长习性,如喜阴、喜阳、耐旱等。
采收加工
采收时间
加工方法
描述生药的最佳采收时间,如春季、 秋季等。
描述生药的加工方法,如晒干、阴干、 烘干等。
采收部位
描述生药的采收部位,如根、叶、花、 果实等。
03
生药的检查
杂质检查
杂质种类
包括泥沙、石块、玻璃屑、 草根、树皮等无机杂质和 其它植物的根、茎、叶、 花、果实等有机杂质。
检查方法
通过目视或称重法等方法, 确保生药中杂质的含量在 规定范围内。
注意事项
生药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以防尘土和污染。
储存过程中的变异现象
生药变色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色泽发生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深变浅 等。
生药变味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味道发生变化,如变苦、变辣等。
生药变质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质地发生变化,如变软、变硬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会导致生药发霉,湿度过 低则会导致生药失水。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植与生药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名词解释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晶鞘纤维:是指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

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具有支持作用。

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呈辐射状排列,并形成一圈,总称为辐射维管束离生式分泌腔:一种是由于一群分泌细胞间彼此分离,间隙扩大而形成腔室,分泌物充满于腔室中,而四周的分泌细胞较完整,称为离生式分泌腔。

溶生式分泌腔:一种是许多聚集的分泌细胞,由于分泌物的增多,使细胞壁破裂溶解而形成腔室,腔室周围的分泌细胞常破碎不完整,称为溶生式分泌腔。

侵填体:是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壁上的纹孔,连同其内含物如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腔内所形成的。

胼胝体:在冬季,树木的筛板往往被一些黏稠的碳水化合物(胼胝质)所堵塞,形成胼胝体使筛管分子间的联系中断失去作用。

细胞构成: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A、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B、液泡)后含物:淀粉、菊糖(不溶于乙醇)、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

晶体包括草酸钙晶体(不溶于醋酸)和碳酸钙结晶、其它晶体。

细胞壁:(1)分层: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纹孔和胞间连丝。

(3)细胞壁特化:木质化(苯三酚和浓盐酸反应红色),木栓化(苏丹三试验呈红色),角质化(苏丹三试验呈橘红色),黏液质化,矿质化组织:(1)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使根、茎不断长高和伸长。

初分生组织:形成初生构造。

次分生组织:使根茎不断加粗,形成次生构造.(2)基本组织:一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输导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储藏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3)保护组织:表皮组织,不含叶绿体。

有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

毛茸:腺毛、非腺毛。

周皮组织: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含叶绿体)、皮孔.(4)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腺毛、腺鳞、密腺。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绪 论
药用植物学的概念
药用植物 : 具有防治疾病、保健作用的植 物。 药用植物学 : 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来研究药 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 将有医疗用途的植物 做研究对象 , 主要任务是研究他们的形态 \ 组织 \ 生理功能以及分类等方面的规律 , 从 而达到合理利用它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 的. 交叉学科 —— 植物学 Botany 与(中)药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 的书籍多称为本草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 《本草拾遗》 《图经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晶珠本草》
三、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的发展史
《诗经》《尔雅》分别记载200和300多 种植物,其中有不少是药用植物。 《中国药用植物志》 《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
道地药材 ( Famous-region Drug )
“好道地药材” (元代汤显祖《牡丹亭调药篇》)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 理,不及本邦”(陶弘景)
“道地药材” 是指来自特定产区、 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 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药材。 在我国有200种左右,全国各地均有分 布。 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各地相继发现了 许多丰富的新药源。 新疆:紫草、甘草、贝母、阿魏 青海:枸杞、党参 西藏:胡黄连、大黄 云南:砂仁、诃子、马钱子 广西:安息香 东北地区:缬草、鼠李皮等
四、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植物学内容是基础:充分观察和比 较实物,重视实验操作。 多观察植物和生药标本。 多观察、多比较、多实践
白附子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以祛 风痰,镇痉为主。 “关白附”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有毒,功 效以祛寒湿,止痛为主

第一节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第一节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绪论第一节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由于药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不同,目前生药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在生药的品种鉴定(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与整理,生药及其制剂的品质标准的建立与评价和资源开发等。

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主要任务和任务是:(一)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及其基源的种类生药种类繁多,来源十分复杂,加上各地用药历史、用药习惯的差异,植物或药材的名称不统一,造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十分严重,如同名为“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9科17属50余种蕨类植物。

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天麻、西洋参、野山参、麝香、牛黄等,在市场上往往出现各种假冒伪劣品。

此外,同一植物或药材,在不同地区人们称呼它们的名称往往不一,造成众多的同物异名现象,如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又名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等等。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建国以来,虽然已开展了三次大规模中药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的中药资源的家底,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的,新的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不断被发现,如过去本草著作无记载或认为无药用价值的萝芙木、长春花、喜树、红豆杉等,至今已从中提取到有效的降血压或抗癌成分利血平、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为了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和开发这些植物的资源,必须首先能识别它们,并进行资源调查,摸清它们及其近缘种类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濒危程度等,以便更好地保护野生资源或创造适宜条件引种栽培,保证药源供应。

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广博的植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古代大量的本草著作是研究我国医药学历史和发掘新药的伟大宝库,是我国科技文化的重要遗产。

本草文献的内容十分丰富,含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药学、农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内容,是由多学科组成的独特学术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及药用植物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应系统掌握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特征与显微构造。

掌握药用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方法。

掌握生药的记载与分类、生药的鉴定、采收、加工与贮藏、中药的炮制等基础知识。

对常用的生药应熟悉其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性味功效等。

此外,要了解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生药的质量标准与控制等内容。

二、考试的内容和比例
1. 药用植物学基础:包括药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与显微构造、药用植物分类概论。

以上内容重点掌握基本的概念、形态和显微特征,以及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3. 生药学基础:包括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中药的炮制、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控制。

其中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鉴定、中药的炮制作为生药学的重点。

3. 药用植物重要类群与重要生药:包括低等药用植物和高等药用植物、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重点为重要药用植物的科属特征、亲缘关系与性状特征、重要生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性味功效等。

以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为重点。

重点掌握以下药材,冬虫夏草、麻黄、银杏、大黄、何首乌、黄连、白芍、厚朴、板蓝根、山揸、黄芪、甘草、黄柏、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华、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红花、半夏、川贝母、砂仁、莪术、天麻、鹿茸、麝香、牛黄、朱砂等。

4.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包括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药用植物的基因工程。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并与中药现代化相联系。

5.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包括生药资源的状况和开发利用方法与途径、生药资源的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并与中药现代化相联系。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