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油菜

合集下载

油菜育种学

油菜育种学

RAPESEED BREEDING
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大豆、油菜、棕榈、花生、向 日葵 油菜籽含油量38%~42%,出油率为35%左右。蛋 白质36-40%、芥酸45%~48%
RAPESEED BREEDING
一、世界油菜生产和育种概况
(一)世界油菜生产和育种概况
1.世界油菜分布与生产
• • 油菜分布于全世界,主要集中在五大产区: 东亚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中国:世界第二大油菜生产大国,总产和面积均为世界第二 南亚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伊朗 印度:面积为世界第三,总产为世界第三,传统的油菜种植国(芥菜型油 菜和白菜型油菜) 欧洲:德、法、英、波兰、荷兰、瑞典等 以甘蓝型油菜种植为主 美洲:加拿大、美国 加拿大:面积世界第一,总产为世界第一,上世纪40年代开始种植油菜, 发展最快 大洋洲:澳大利亚等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油菜
一、世界油菜生产
1. 世界油菜生产与育种概况
2.中国油菜生产发展与育种概况
二、油菜和芸苔属作物的遗传进化 三、油菜的生物学特性 四、油菜育种目标
RAPESEED BREEDING
第二章 菜籽油品质改良
一、脂肪酸组分与生物合成 二、脂肪酸的遗传相关 三、脂肪酸改良育种
(一)低芥酸育种 (二)高芥酸育种 (三)高油酸育种 (四)低亚麻酸育种 (五)短碳链饱和脂肪酸育种 (六)高棕榈酸(C16:0)和高硬脂酸(C18:0)育种 (七)药用脂肪酸育种
RAPESEED BREEDING
第六章 油菜良种繁育
一、油菜的繁殖特点 二、油菜种子混杂退化原因 三、防止油菜混杂退化技术 四、油菜良种繁育关键技术 五、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RAPESEED BREEDING
第一章 油菜育种基础

加拿大油菜的收获管理(分段与联合收割)(二)

加拿大油菜的收获管理(分段与联合收割)(二)
Ne t n Eue p o c r h n mi F r u ain o w o — lr Ap r a hf eDy a c o ot m lt f o
[6 李瑞琴, 1] 张治 民. 可控七杆机构的直线输出形 成规律分析
[. J机械设计 与研究,0 82 ( :5 3 . 1 2 0 , 12 ~ 1 4) 【】 1 宋胜 涛, 7 李瑞 琴. 驱动器干机构 的运动规律研究[. 混合 J机 ] 械设计与研究,0 82() 5 2 . 2 0 ,46: — 9 2
而密 实 的铺 条 可 能 因 菌 核病 造 成 重 大 的 产 量损 失 。
些 小 的角果 可能仍 呈 绿 色 。绿 色 的角果通 常 穿过
【】 . u Z G o T e ei f e t o n r s t 5 R D , .u . h s no N w Me l r gPe h W. D g a a F mi s Wi
第3 6卷第 2期
2 1 4月 0 0年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Ag iu t r lE u p n & T c n lg r l a q i me t c u e h ooy
Vo _6 № . l3 2
Ap .2 1 r 00
加拿大油菜的收获管理( 分段与联合收割) ) ( 二
[5 李辉, 1] 张策. 平面五杆机构类型判别方法 的研究[ . J机械设 】
计 , 0 , () 12 . 2 23 5: — 4 O 2 2
M c .ahT er.003 ) 1— 9 ehM e .hoy 0 (5:1 13 . 2 1 7 1 [ D su tB,h u h r P. e eaSrt y ae e 7 agpa . od u . G n r t e sd nt 】 C y A l agB o h

双低菜粕

双低菜粕

它只是利用豆粕中低聚糖、皂甙、异黄酮、多酚类、乙醛等抗营养及呈味物质易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的特性,经过浸泡洗涤,使其与蛋白质分离,经过加热脱除乙醇,干燥粉碎后就得到产品。

由于纤维未被除去,因此浓缩蛋白的蛋白含量只能达到70%左右。

双低杂交油菜是指油菜籽芥酸、硫甙含量很低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

该品种杂交优势强,产量高,比常一般常规品种增产30%以上;油脂的芥酸含量低于2%,饼粕硫甙含量不超过28微摩尔/克,因饼渣中含硫甙低微、无毒,所以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提高副产品利用率,经济价值较高。

其加工的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高达8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且人体易消化吸收。

1977年加拿大培育出低芥酸(Erucicacid)、低硫甙(Glucosinolate)的双低品种,于1979年采用统一的注册商标名称(卡诺拉Canola)表示具有双低特征的油菜品种。

双低菜粕保留了油菜粕高蛋白的特点,而有毒成分含量大大降低,因其具有壳薄、粗纤维含量低等优点,80年代在加拿大、美国、欧洲、澳洲等地区大面积推广,且逐步改善品质,近年其饼粕已经成为饲料中不可多得的蛋白饲料来源。

我国推广种植的双低油菜以长江中游、大兴安岭以西呼伦贝尔等地区为主。

尤其呼伦贝尔与加拿大主要种植区,在同一纬度气候等有类似条件,菜籽品质基本达到加拿大进口菜籽。

益海集团加工的菜籽主要来源于加拿大与呼伦贝尔的优质双低菜籽。

双低菜籽粕一、益海双低菜粕先进的加工工艺(压浸)菜籽→清杂→压胚→蒸炒→预榨→调质→挤压膨化→浸出→菜粕益海集团先进的生产工艺是用压浸出法生产的,赖氨酸含量为2.0%-2.1%,我国大都用螺旋压榨机生产。

,其赖氨酸含量仅为0.67—1.08%。

二、双低菜粕的营养特性优质油菜籽饼粕与大都饼粕相似,是良好的精饲料。

而普通菜籽饼粕虽然含蛋白质36%以上,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含有畜禽所需的钙磷等元素,但由于含有180微摩尔/克的硫甙不能大量直接作饲料。

油菜花开花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油菜花开花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油菜花开花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推荐文章葡萄花开花的花期在什么时候热度:芍药花开花的花期在什么时候热度:牡丹花开花的花期在什么时间热度:紫阳花开花的花期什么时候开花热度:野百合花开花的花期在什么时候热度:油菜花开,一片金黄,增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色彩。

每年都会有一大波的游客前去欣赏油菜花。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油菜花开花时间,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油菜花开花时间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从1月到8月次第展开,好像在演绎阳光入射中国大地的角度每年逐渐抬升又逐渐降落的周期性过程;也好像在表演大地的热量沿纬度成带状分布的所谓地理学的“地带性理论”,不仅仅是纬度地带性,还有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地带性,在油菜花的分布中都可以看到。

要想学好地理学中的“地带性理论”,即理解地表的景观按“纬度、经度、垂直高度”的所谓“三度”呈带状分布,就来看看油菜花吧。

看一下全国油菜花开花时间的等值线图。

1月、2月油菜花在北回归线附近开放;3月四川盆地和南岭与武夷山以北的油菜花进入了花期,这条3月1日油菜花的花期等值线并没有与纬度线平行,四川盆地把这条线大大地北移了,因为四川盆地是一个暖盆,气温远比同纬度的地方高。

这3条等值线演绎了气候变化的纬度地带性,但接下来的等值线就可以说是演绎了经度地带性——海陆关系了。

4月1日的花期等值线到了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明显有低头向南之势,这是因为这一带濒海,春天大海升温较慢,沿海春迟之故;而6月1日和7月1日开花的油菜分布明显地呈西南—东北走向。

这也可以看作是经度地带性——海陆位置影响所致:这时温度已经不成问题,降水成了限制因素,降水的多少与离海的远近相关,因此这时的油菜花分布界限几乎是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界限,也可以说是沿长城和农牧交错带分界。

垂直高度——垂直地带性对油菜花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青藏高原由于太高太冷,油菜只能在其边缘的河谷中分布,在河西走廊沿着黑河谷地油菜花在张掖附近有着大面积的分布,在祁连山中的大通河谷地、黄河谷地油菜花顺着河谷从西向东分布;拉萨附近的雅鲁藏布江和其支流年楚河的河谷也有油菜花盛开,不过那时已是7月底8月初了;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盆地的油菜呈环形分布在沙漠周边,西部较湿润,又因为低处气温高,高处气温低,因此从里向外,从低向高,油菜花从6月到8月次第开花;而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周边绿洲上的油菜花竟然在6月开花,比它纬度低得多的青海湖和黄河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油菜花却是7月或8月,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垂直高度的影响,因为青藏高原的崛起,改变了南热北冷的规律,使得中国的西部地区变成了南冷北热,南北倒置,因此准噶尔的油菜花开得要比西藏和青海早。

世界油菜发展概况普兰斯纳整理

世界油菜发展概况普兰斯纳整理

世界油菜发展概况普兰斯纳整理一、世界油菜发展概况(一)世界油菜生产基本情况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油料作物,在世界油料作物中,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都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作为油料作物,油菜籽的含油率比大豆高得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油菜是作为冬季作物来开发生产的,很少与粮食作物发生争地矛盾。

目前,世界上油菜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主要有亚洲、欧洲及北美洲。

其中,亚洲的中国及印度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以前,中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

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

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

北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

70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71~1980年期间,世界油菜生产面积由1.27亿亩扩大到1.75亿亩,扩大38%,菜籽产量由6600千吨增加到10574千吨,增长了60.2%。

进入80年代后发展更快,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油菜生产面积由1.75亿亩增加到2.61亿亩,比1980年增加了48.8%,菜籽产量增加到了24492千吨,比1980年增加了131.2%。

199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59亿亩,菜籽产量增加到34316千吨。

1999年种植面积达到4.13亿亩,油菜籽产量创历史新高,即42422千吨。

这个速度是油料作物发展史上少有的。

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德国以及英国,从种植面积来看,目前最大的是中国(1.16亿亩)、印度、加拿大(0.64亿亩)及德同、英国等,从产量来看,排在首位的仍然是中国,其次有加拿大、印度、德同、法国(0.17亿亩)、澳大利亚(0.19亿亩)、英国及美国等。

国内外油菜育种概

国内外油菜育种概

第一节国内外油菜育种概况一、世界各国油菜育种概况1.油菜的类型:油菜是一个农艺学名词,不是分类单元。

油菜按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大体上可把世界范围内栽培的油菜品种分为三大类型: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2n=20)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 L.,2n=36)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前两者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邻近国家,后者则原产于欧洲。

2.三大类型油菜的传统分布和生产(1) 欧洲: 欧洲各国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次之。

(2) 中国:中国油菜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作调料利用)。

(3) 印度和南亚:印度和南亚以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

(4) 北美(主要是加拿大):北美各国则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5)大洋州(主要是澳大利亚):大洋州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6)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用作生产调料和芳香油。

欧洲部分有少量甘蓝型油菜。

一油菜育种概况科学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始较迟。

(1)中国的油菜育种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孙逢吉,1948;Singh,1958)。

(2)欧洲的油菜育种工作也始于20世纪30年代。

且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最早在欧洲开展油菜育种,Lembke种子公司最早在北德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Lembke是当时欧洲的主栽品种,也是欧洲油菜育种的最基础材料。

1938年瑞典Svälov 种子协会(现为Svälov AB)育种实验站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由引进的Lembke 品种中通过系统育种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Matador (Andersson,1950)。

此后,丹麦、法国、波兰、英国等国都相继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

(3)加拿大油菜生产发展较迟,1941年起才由波兰引进白菜型春油菜(称为Polish type),由阿根廷引进甘蓝型春油菜(称为Argentine type)。

有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议的几个事件

有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议的几个事件

有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议的几个事件近年来,国际上尤其是欧洲对转基因作物出现了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进程。

这些争议的爆发与以下几个事件有一定的关系:1、Pusztai(普斯陶伊)事件:98年,英国一研究所的Pusztai博士宣称:他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饲喂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

此事引起轰动,从此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

英皇学会对此十分重视,组织了专门的同行评议,并于99年5月公布报告,指出Pusztai的研究从试验设计、方法,到研究结果及数据分析都有严重缺陷。

Pusztai本人也因此而被劝提前退休。

2、斑蝶事件: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事实上,这一实验结果在科学上没有说服力。

因为试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且没有提供使用花粉量的数据。

现在这个事件也有了科学的结论:第一,玉米的花粉非常重,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1cm2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个玉米花粉。

第二,2000年开始在美国三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都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实验室试验中用1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

而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3、巴西坚果事件:美国科学家在对大豆作品质改良时发现巴西坚果中有一种蛋白质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并将这一基因转到大豆。

但他们发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而且引起过敏反应的正是这一蛋白。

他们随即对带巴西坚果蛋白的转基因大豆也进行检验,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这种转基因大豆也过敏。

显然,这件事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的食物过敏是不准确的。

但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一方面,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将一些造成食物过敏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需要防止;另一方面,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

基于1969-2018年FAO数据的世界油菜种植情况分析

基于1969-2018年FAO数据的世界油菜种植情况分析

引用格式:曾晓娟,连静,纪晟莹,等.基丁1969—2018年FAO数据的世界汕菜种植情况分析[几湖南农业科学,2021(2):96-99. DOI:10.16498/ki.hnnykx.2021.002.025基于1969—2018年FAO数据的世界油菜种植情况分析曾晓娟',连静丄,纪晟莹S罗建军',邵颖",于超',倪笑',李丹(1•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3; 3.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4.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摘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发布的有关数据2从年产量、收获面积、单位面积产量3个方面总绪了1969—2018年世界油菜的生产状况,分析了世界油菜的种植特点,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捉高产业经济效益;积极开拓油菜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业结构等促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油菜;年产量;收获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1)02・0096・04Analysis of World Rape Cultivation Based on FAO Data from1969to2018ZENG Xiao-juan1,LIAN Jing2,JI Sheng-ying3,LUO Jian-jun1,SHAO Ying4,YU Chao1,NI Xiao1,LI Dan1(7.Hunan Institute c>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Changsha410125,PRC;2.Changsha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sha410003,PRC;3.Hun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410125,PRC;4.Hunan Institute of NuclearAgriculture Science and Space Breeding,Changsha410125,PRC)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releas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world rape production situation from1969to2018from three aspects of annual yield,harvested area and yield per unit area,analyzed the pla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rape,and proposed to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agriculture;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mote new varieties and technologies;speed up intensive,large-scale and mechanized production to improve industrial economic benefits;actively develop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of rape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ape industiy in China.Key words:rape;annual yield;harvest area;yield per unit area;development suggestions油菜是十字花科芸薑属植物,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主要的实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拿大油菜的二三事儿
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以亚洲最大,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但由于单产过低,其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其次为欧洲,种植面积较亚洲偏小,产量却足足占世界总产量的37%以上。

世界上主要生产油菜的国家除我国以外,还有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法国、波兰、瑞典、英国等国。

其中,加拿大40年代开始种油菜,并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油菜的主要生产国和输出国,其出口量甚至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而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则是进口油菜籽(油)的主要国家。

相比之下,我国出口油菜籽的品质与加拿大相似,瑞典质量相对略好。

下面笔者就来给各位聊聊加拿大油菜,主要包含生产分布区、生产特点、加工与开发三个方面,不知道值不值五毛钱的?
首先是加拿大油菜生长的主要分布区。

众所周知,加拿大农业食品业是国家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其耕地主要分布于西部,主要产物为:小麦、燕麦、大豆、油菜籽、大麦、红肉类(牛、猪和羊)、水果、蔬菜、酒类、烟草、饮料等。

其中,油菜生产主要分布在莎斯卡彻温、阿尔伯塔以及曼尼托巴等三省。

加拿大统计局粗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油菜籽播种面积达到逾1900万英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左右,不过仍然比2014年减少约5%。

莎斯卡彻温省是加拿大的农业大省,其农业产值占加拿大全国农业产值的15%,更是向来以农业与畜牧生产著称,是加拿大重要的粮仓地带。

全省的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油菜、燕麦、大麦和豌豆等等,其中,该省种植油菜面积为三省中最大,占全国油菜面积的52%左右,统计局称2015年该省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1000万英亩左右,比2014年减少约4.2%。

阿尔伯塔省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是加拿大最富裕的省份之一,经济支柱为石油开采加工和天然气产业,这两个行业的产值几乎占全国矿业产值的一半。

除此之外,阿尔伯塔省与隔邻的萨斯喀彻温及曼尼托巴经常又被合称为“草原三省”,也是加国重要的粮仓,该省种植油菜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30%左右。

统计局调查显示,2015年阿尔伯塔省农户计划减少播种面积,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600万英亩左右,比上年减少约7.5%。

曼尼托巴省是加拿大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加拿大小麦局、加拿大谷物委员会和温尼伯商品交易总部均设于此。

农业收入的50%左右来自小麦、大麦、荞麦、豆类、油菜籽和土豆等农作物;40%左右来自畜牧业产品;其中,该省种植油菜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15%左右。

农产品高度依赖出口市场,主要出口地为美国、日本、香港和墨西哥。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曼尼托巴省的播种面积或略有增长,达到300万英亩左右,同比提高约1.7%。

综合三省所处地区,莎斯卡彻温主要为内陆性气候,相对干燥,湿度自东北向西南递减;阿尔伯塔和曼尼托巴则属于大陆性气候。

所处地区平原面积广大、灌溉水源比较充足、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均为油菜生长所需提供了相对有利的自然条件。

接下来再看看加拿大油菜的生产特点。

与我国春油菜、冬油菜不同的是加拿大油菜播期普遍较晚,全部为春油菜。

并且,由于播期晚却收获早,所以单产相对我国略低。

一般为5月上旬播种,8月底收获,全生育周期为100-110天,但南部地区一般4月底开始播种,较西部地区稍微偏早。

其次就是整体密度较大。

加拿大油菜全部是直播,病害较少,所以密度较大,一般每公顷播种25kg,约11千万粒,种子发芽率为90%-95%,平均每平方米有苗140-160株。

在此密度下,单株一次有效分枝多的6-7个,一般也有3-4个,油菜角果细长,每荚子粒20-30个。

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质,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关系,使单位面积总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和千粒重达到较高水平,从而获得高产,每
亩2-4万株都比较适宜。

同时加拿大油菜种植不宜连作。

不宜在种过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上种植,应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合理轮作,如可与春小麦等作物轮作,每2-4年轮种一次,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另外要做到对其平衡施肥,亦需要对土壤进行养分测验。

加拿大油菜区平均地力水平较高,所以使用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与我国有较大差别。

一是硫作为主要肥料之一,有时需要量比磷还多,55%以上的地区需要施硫;二是当地土壤含硼,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施用任何硼肥;三是N/P、N/S的比例较大,也就是N的施用量较大,一般每公顷施氮110kg, N/S的比例为5:1,N/P的比例为7:1。

当然防治油菜病虫害也是重要环节,其中一个主要措施是要对油菜种子进行种子包衣。

加拿大70%的油菜种子都经过包衣处理。

具体作法是将杀虫剂、杀霉菌剂与肥料按配方配比成一定浓度药液,均匀喷洒在油菜种子上,经均匀混合、干燥、过筛和包装而成。

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不影响发芽率,降低农药残留。

最后,加拿大油菜全部采用机械收割,在油菜角果呈黄绿色时割倒,摆在田中后熟3星期,等全部桔黄色时再用联合收割机收获,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产量的损失。

最后粗略地讲讲加拿大油菜的加工与开发。

首先是油菜籽油的精加工与利用。

加拿大的油籽基本上是通过先加工后出口,加工能力强,技术和设备十分先进。

加工程序为:油菜籽分级去杂→加热温湿→磨碎→压榨→饼粉浸提→粗油加硫去杂→加漂白粉脱色→加碱脱脂→高温压榨出臭→成品包装。

加工色拉油还需经过氢化处理,将色拉油加工成奶油、黄油、起酥油以及各种各样调味油,如调味汁、蒜黄油、橄榄油、植物牛油、健康食品油(不含其它物质等等)。

其次是油菜饼粕的饲喂畜禽应用。

对反刍动物来说,油粕的经济价值只相当于豆饼的68%,但营养价值却有豆饼的74%,对家禽而言油粕的利用率很高。

油粕中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利用率也较高。

油粕还富含矿物质、维生素E,对动物生长非常有利。

还有在生物柴油方面的开发。

加拿大正尝试利用过剩的菜子油生产生物柴油,采用植物油与甲醇或乙醇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和230℃-250℃进行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脂或乙脂生物柴油。

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更加环保,使柴油车尾气有毒物质排放量仅为1/10,颗粒物质为20%,CO2和CO为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