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教学课件—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02、儿童液体疗法(共38张PPT)

02、儿童液体疗法(共38张PPT)
纠酸 理论数值:BE(负值(fùzhí))×0.3×体
重 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2,复查血气后再
调整 经验值:提高血浆[HCO3-]5mmol/L
约需5%NaHCO3 5ml/kg/ 次,必需时2 ~ 4 小时可重复一次。用两倍的水稀释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补钾
腹泻(fùxi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低
③三定------------------------补液的速度:
第二阶段:补充连续损失(10-40)ml/kg/d),
生理需要(Holliday-Segar Formula),
这两部分(bù fen)要在此后 的16小时达成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三定分段 补液 (fēn duàn) 法
补充积累损失量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三定分段补液法(第一个24小时(xiǎoshí) 达成)
第一阶段:补充积累损失量,要求在第一个8小时内达成。
① 必定---脱水程度---定补液的量:Ⅰ度脱水50ml/kg,
Ⅱ度脱水 60-100ml/kg,
Ⅲ 度脱水 100-120ml/kg
②二定---脱水的性质(xìngzhì)---定补液的种类:
体液均衡(pínghéng)的特点
体液(tǐyè)的总量和分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总量
血浆
间质液 细胞液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足月新生儿 1岁 2--14岁 成人
体液均衡(pínghéng)的 特点
体液的电解质构成
细胞(xìbāo)外液:Na+、 Cl-、 HCO3 -
生理维持 液
100
2
---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04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与量控制
01
02
03
确定补液量
根据小儿体重、年龄、脱 水程度等因素,精确计算 所需补液量。
控制补液速度
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根 据小儿病情和耐受能力调 整补液速度。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小儿心率、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解质紊乱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液体治疗与小儿重症医学
深入研究液体治疗在小儿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手段。
液体治疗与小儿生理功能
研究液体治疗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液体治疗方 案提供理论依据。
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
加强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研究,降低输液反应、感染等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治疗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即先快速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再根 据病情和脱水程度,缓慢补充含糖液体;有尿后,及时补充钾盐;随时根据小儿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
02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平衡
水的平衡
小儿体内含水量相对较高,年龄越小,水分所占体重比例越 大。每日水的出入量需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 谢和生理功能。
机体通过肺、肾等器官调节酸碱平衡。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通过增加呼吸 排出二氧化碳;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通过肾脏排出氢离子和铵离子。
液体需要量与补充途径
液体需要量
小儿液体需要量与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 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体重越重,绝对需水量越大。
补充途径
小儿液体的补充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在能口服的情况下,应首选口服补 液;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的患儿,则需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液体和电解 质。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

液体疗法的适用范围
01
脱水:小儿腹泻、呕吐、发热等 02
电解质紊乱:小儿腹泻、呕吐、
引起的脱水
发热等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03
酸碱平衡失调:小儿腹泻、呕吐、 04
营养不良:小儿腹泻、呕吐、发
发热等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
热等引起的营养不良
05
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呕吐、发
06
其他:小儿腹泻、呕吐、发热等
热等引起的药物治疗需求
疗。
预防措施
01
保持环境清洁,避 免感染
03
定期体检,及时发 现问题
0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
02
加强营养,提高抵 抗力
04 遵医嘱,合理用药
06
加强锻炼,增强体 质
电解质平衡:评估小儿电解质水平, 0 2 包括钠、钾、钙、镁等
酸碱平衡:评估小儿酸碱平衡情况,
营养状况:评估小儿营养状况,包
0 3 包括pH值、碳酸氢根等
0 4 括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等
肾功能:评估小儿肾功能,包括尿 0 5 量、尿比重、尿肌酐等
心肺功能:评估小儿心肺功能,包 0 6 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04
观察输液过 程中患儿的
反应
05
调整输液速 度和浓度
06
记录输液量 和时间
07
监测患儿的 体征和症状
08
评估液体疗 法的效果
09
调整液体疗 法方案
10
结束输液并 记录注意事

液体疗法的注意事项
液体量:根据小 儿的年龄、体重、 病情等因素确定 液体量
液体种类:选择 合适的液体种类, 如生理盐水、葡 萄糖溶液等
液体疗法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

儿科教学课件-液体疗法

儿科教学课件-液体疗法

实践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熟悉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特点和需 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解释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 ,增强家长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适感。
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 己的技能和能力,为患儿提供更好的 治疗服务。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及时纠正脱水,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脱水是儿科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补充体液。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可采用口服补 液盐的方式;对于中重度脱水患儿,需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快速补充体液,同时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二: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预防脱水,调整饮食结构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制定合适的补液方案,以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对于酸碱平衡失调的患儿,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补液种 类和速度。
补充能量和营养
对于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碍的患儿,应适当补充能量和营养,以 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液体需求
01
02
加强液体疗法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液体疗法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相对薄弱,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技术 支持等手段,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液体疗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 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
高热
高热时,患儿的代谢率增高,应适 当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同时注意补 充因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呼吸急 促、出汗等症状,应根据情况适当 补充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

儿科液体疗法课件

儿科液体疗法课件
重要性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液体疗法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基础措施之一,如腹泻、呕吐、 高热等,对于危重患儿的抢救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液体疗法,可以纠正患 儿的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液体平衡原理
水平衡
指体内水分平衡状态,包括细胞 内液和细胞外液。水平衡的维持 依赖于肾脏、皮肤和呼吸道的调
对于轻度腹泻,可以口服补液 盐来补充损失的水和电解质。 对于重度腹泻,则需要通过静 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液。
在治疗腹泻期间,应避免油腻 和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易消 化的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
高烧治疗
高烧对人体的影响
补液原则
高烧会导致人体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影 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在发烧期间,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发烧程 度,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溶液。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儿科液体疗法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儿情况,探索更加有 效的治疗方案。同时,研究将更加注重 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VS
挑战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科液体疗法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新型药物 的研发和应用、治疗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等 ,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随着医疗 需求的不断增加,儿科液体疗法需要更加 注重医疗质量和效率,以满足患儿和家长 的需求。
儿科液体疗法课件
目 录
• 儿科液体疗法概述 • 儿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 儿科液体疗法的应用 • 儿科液体疗法的注意事项 • 儿科液体疗法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科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儿科液体疗法是指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为儿科患者提供适当的水、电解 质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或恢复其正常的体液平衡和生理功能。

小儿液体疗法—儿童 PPT精品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儿童 PPT精品课件

蛋白质 0.8
总计 151
138.3
*血浆中钠离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常血钠浓度为130-150 mmol/L(等渗)
< 130 mmol/L低渗
>150 mmol/L高渗
血浆渗透压 =(血钠浓度+10)×2

第六节 小儿常用液体
• 非电解质溶液 • 电解质溶液 • 混合溶液 • 胶体液
一、 非电解质溶液
等渗溶液,Na+和Cl-各为154mmol/L; 大量输入可致高氯性酸中毒。 ※ 3%Nacl 3张
2、碱性液
作用:纠正酸中毒,根据具体情况可单 用或与其他液体配合用。
※碳酸氢钠注射液:
1.4% Na HCO3 5% Na HCO3 (常用)
等张液
约4张液
5ml/Kg ,血CO2CP↑5mmol/L 需用5%葡萄糖液稀释3-4倍
四、计算体液平衡的国际制单位
1.摩尔( mol)及摩尔浓度( mol/L) mol、mmol、nmol,之间进位为1000 与质量浓度单位(mg%)换算: mmol/L= mg%×10 ÷分子量
2、渗透压与张力
单位 mOS m/L (mOSmol/L)
换算: mOS m/L(mOSmol/L)= mmol/L×离子数
二、体液的调节
为了维持体液的恒定,水、 电解质摄入量和排出必须平衡。
体液调节系统:肾、肺、皮
肤、胃肠道和神经内分泌。
神经调节
• 容量↓
(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
• 渗透压↑

口渴饮水(胃肠道)

恢复容量及渗透压
激素调节
• 抗利尿激素(ADH) →远端肾小管、
集合管,水重吸收。

儿科液体疗法(儿科学课件)

儿科液体疗法(儿科学课件)

❖ 8个月男婴,10kg,一周前上感。腹泻呕吐2 天,大便稀水样,12次/天,量中等,无脓 血。呕吐6~7次/天,尿少,哭时泪少。患 病以来饮食未改变。
❖PE: 神萎,呼吸30次/分,略深,BP、P正常。 皮肤弹性差,前囟明显凹陷,眼眶凹,口唇 干,呈樱红色。心音低钝,腹稍胀,四肢软, 双侧膝反射未引出。
释3.5倍即为1.4%)。
(二)电解质溶液
②乳酸钠溶液: 1.87% 为 等 张 液 ,11.2% 为 高 渗 液
(稀释6倍即为1.87%)。 禁忌:肝功能不全、缺氧、休克、
新生儿期以及乳酸潴留性酸中毒。
(二)电解质溶液
(5)氯化钾溶液: 均 不 能 直 接 应 用 , 须 稀 释 成
0.2%~0.3%溶液静脉点滴; 含钾溶液不可静脉推注;注入速 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这些系统的功 能极易受疾病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 调,因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在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1、体液总量和分布: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越多, 增加的主要是 间质液
各年龄期体液的分布(占体重%)
年龄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间质液 血浆
体液总量
130~150 mmol / L
<130 mmol / L
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外渗 透压相等脱水量与脱水体征平
衡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发生休 克,脱水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严

高渗脱水
高热、感 染多见
>150 mmol / L
细胞内液减少明显,脱水征 比其他两种为轻
(二) 代谢性酸中毒
重度 100~120 高渗性补1/3张液 30

儿科学课件-小儿液体疗法

儿科学课件-小儿液体疗法

酸碱平衡紊乱
体液的酸碱平衡调节 缓冲系统:HCO3-/H2CO3=20:1 Na2HPO4/NaH2PO4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肺:排出或保留CO2(呼吸性) 肾:排氢保钠(代谢性) 通过调节使血中HCO3-/H2CO3=20:1
代偿调节有一定限度
血气分析: (正常值)
PH:7.4(7.35~7.45) PaCO2:40(34~45)mmHg(呼吸性) HCO3- :24(22~27)mmol/L (SB) (代谢性) BE:-3~+3mmol/L (代谢性) CO2CP:22(18~27)mmol/L (代谢性为主/呼吸性)
=154mmol/L
渗透压,渗透克分子(OSM) 1mmol的非电解质成分溶于100ml水中产生
1mOsm的渗透压
1mmol
100ml水
1mOsm
• 对于非电解质
1mmol 葡萄糖
负离子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L- 104 117 4
HCO3- 24
27
12
磷酸盐 2
2.3 29
蛋白质 14 0.4 54
其他 5.9 6.2 53.6
总计 149.9 152.9 152.6
细胞外液的电解质以Na+、CL-、HCO-等为主,其中Na+占细 胞外液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 主要作用
ml/kg .h
2.0-2.5 1.0-1.6 0.8-1.0 0.6-0.7 0.5-0.6
ml/kg .d
-82 2619-24 14-17 12-14
水的需要量相对大、排泄水的速度较快,交换率快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每日需水量大,而 排泄水的速度较快,年龄越小,出入水量相对多。婴儿 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2,而成人仅为1/7,交 换率比成人快3~4倍; 但对缺水的耐受力差,在病理情况下如进水不足又有 丢失时,比成人更易发生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张液
用途 : 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生理需要水分
供能: 供热量,纠酮症,节省蛋白消耗
2.电解质溶液:
①0.9%氯化钠 (NS):为等渗液; 含氯比血浆 高,大量 输入可致高氯血症; 用途:补充体内的Na Cl. 用法:婴儿、儿童生理盐水占总量1/3—1/4;
新生儿占 1/5 ②3%氯化钠溶液: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20
500
15
24
500
20
33
500
15
500
9
3. 混合溶液
第6版
2:1 等张含钠液:抢救休克、快速扩张循
环血量。
1:1 等张含钠液:适合单纯呕吐和继续丢失量
的补充。
1:2含钠液: 用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1:4( 1:3)
含钠液:生理需要的维持
2:3:1液 :
用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4:3:2液:
一).脱水 Dehydration
是指丢失体液各多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减少。 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二者丢失比例不同,造成体液 渗透压变化,导致不同性质脱水。 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度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8
脱水程度及表现
第6版
轻度
失水量 <50ml/kg
(占体重) < 5%
血钾>5.5mmol/L
病因
摂入不足;肾脏排泄过多; 肾衰、休克、溶血
碱中毒等
输入钾过多、过快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肠麻 精神差、嗜睡、呼 痹;心律失常、心衰;肾衰 吸麻痹、心率减慢
心电图
T波低宽、倒置、ST段下移 高耸的T波、P波
出现U波、QT间期延长。 消失、QRS波增宽
心室颤动、心搏停
17
常用补液溶液
第6版
①0.9%NS, 等张溶液 ②5%或10%GS 无张溶液
③5%Suda 3.5张溶液 ④1.4%Suda 等张溶液
⑤11.2%乳酸钠 6张溶液 ⑥1.87%乳酸钠 等张溶液
⑦10%氯化钾 8.9张溶液 ⑧0.9%氯化胺 等张溶液
18
3. 混合溶液 :
常用混合溶液的成分和简易配制
呼吸困难、低 氧血症、头痛
原发疾病表现 肢体感觉1异2 常
四、液体疗法
第6版
1. 常用补液溶液 2. 混合溶液 3. 补液原则与方法
13
【 一、常用液体】:
1. 非电解质溶液:葡萄糖进入体内氧化成水和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无张液体;用以补充水分 和能量。
5%葡萄糖溶液 10%葡萄糖溶液
液体特性: 等张液
定义: 液体疗法从广义上讲,是指凡是从静脉、
动脉、体腔等输入液态物质的治疗方法。 通过液体治疗,使人体体液容量、成
分、渗透浓度维持或恢复正常,机体需 要的营养物质得到补充。是临床上经常 使用和 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3
第6版
液体疗法发展历史: 液体疗法有400多年的发展史。1628年,
Willian Harvey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为液体疗 法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溶液
成分比例
简易配制 (ml)
NS 10%GS 1.4%NB
2:1 等张含钠液. 2
1
1:1 液 (1/2张) 1
1
2:3:1液 (1/2张) 2 3
1
4:3:2液 (2/3张) 4 3
2
1:2液 (1/3张) 1 2
1:4液 (1/5张) 1 4
10%GS 10%NaCl 5%NB
500
பைடு நூலகம்
30
47
500
1656年,Sir Christopher用羽毛茎管给犬静 脉内注药,液体疗法从此创立。
1831年,Thomas Latta用煮弗灭菌的复合盐 液治疗霍乱获得成功,并且一直发展到今天的 平衡盐液及灭菌消毒技术。
4
二、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第 6版
体液即人体内所含的液体,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 分。维持人体内环境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小儿 代谢旺盛、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体液平衡失调。 小儿体液平衡有几大特点:
第四章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一、概述
第6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物质是
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机体内环境的 基础。如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影 响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使 之发生混乱,使疾病进一步恶化、加重、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液体疗法日益成为 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2
第6版
第6版
③5%碳酸氢钠(NB): 特性:高渗碱性溶液, 稀释3.6倍的1.4%溶液为等渗液; ( 5%(NB) 100ml+5%GS250ml) 用途:于纠正酸中毒,高钾血症 注意:不能直接静脉注射;用量不能过大
16
第6版
④10%氯化钾: 特性:8.9张的高渗液体 用途:配制成混合溶液后,用于预防 和纠正低钾血症 用法:小儿每日需要 10%氯化钾 1-2ml/kg 给药途径:口服 ; 静脉滴注
补充累积损失量
20
4. 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第R6S版)
1.其理论基础 基于小肠的纳—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

11
三)酸碱平衡紊乱
第6版
类型 代谢性酸 中毒
代谢性碱 中毒
呼吸性酸 中毒
呼吸性碱 中毒
病因
血气分析
产酸多,
PH﹤7.4
失碱多
HCO3- ↓
失H+多、摂碱 PH﹥7.4
多、血钾低 HCO3-↑
呼吸病变、中 PH﹤7.4
枢神经病变 PaCO2↑
过度通气
PH﹥7.4
贫血
PaCO2↓
临床表现 深呼吸、发绀 心率快、烦操 呼吸抑制、精 神软、
1. 体液总量相对较多:年龄越小,体液占体重比 重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占的比例较高。 液体总量:新生儿80%、1岁70%、成人55%
2.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婴儿每天水交 换的量为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 因此病理情况下比成人更容易脱水。
5
第6版
第6版
三、水、电解质失衡 第 6版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皮肤
弹性稍差
粘膜
唇粘膜略干
前囟眼窝
稍凹
眼泪
有泪
尿量
稍少
末梢循环 正常
中度
重度
50~100ml/kg 100~120ml/kg
5%~10%
>10%
萎靡
极萎靡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唇干燥
唇极干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泪少
无泪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
9
脱水伴钠盐失衡
第6版
脱水性质 血清钠
特点
等渗性脱水 130~150 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减少, mmol/L 细胞内液无变化。
低渗性脱水 <130 mmol/L
口渴不明显,脱水症状严 重,容易发生休克;
高渗性脱水 >150 mmol/L
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
水症较轻;口渴明显
10
二)钾平衡混乱
第6版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标准
血钾﹤3.5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