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预警征象.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较全2)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二)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特征,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包括健康儿童、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一)健康儿童。
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
1.监测方法在健康检查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结合家长需要,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1)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行为发育指标(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了解儿童在监测图中相应月龄的运动发育情况。
如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2)预警征象:根据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表1),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发育偏异,并在“□”内打“√”。
出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应及当时登记并转诊。
表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3)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筛查评估。
2.转诊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应当登记(附件1)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并进行随访。
3.预见性指导在儿童定期健康检查过程中,应当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基础,根据个体化原则,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给予科学的心理行为发育的预见性指导。
(1)新生儿期1)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如按需哺乳。
3)新生儿喂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国家卫生部《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国家卫生部《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特征,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包括健康儿童、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一)健康儿童。
在儿童健康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
1.监测方法在健康检查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结合家长需要,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1)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行为发育指标(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了解儿童在监测图中相应月龄的运动发育情况。
如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2)预警征象:根据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表1),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发育偏异,并在“□”内打“√”。
出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应及当时登记并转诊。
表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3)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筛查评估。
2.转诊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应当登记(附件1)并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相关专科门诊,并进行随访。
3.预见性指导在儿童定期健康检查过程中,应当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基础,根据个体化原则,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给予科学的心理行为发育的预见性指导。
(1)新生儿期1)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如按需哺乳。
3)新生儿喂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

LOREM IPSUM DOLOR
谢谢聆听
THANK YOU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
背 景
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有2亿儿童发展潜能得不 到充分实现 。 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约为1.2%~29%,其中约有 1500万(8%)发生在中国 。 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儿童健康 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为满足社会需求,解决我国缺乏适用于基层的简便、易行的 心理行为发育筛查工具的现状,由国内专家共同组织编制了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以下简称预警征)。 • 预警征在年龄分段确认和条目选择上依据目前常用的发育筛 查量表和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确定,同时与基层儿童保健常 规检查的年龄分段相吻合。通过框架讨论与制定、条目池建 立、关键指标筛选、条目设置与释义、条目准确性和可行性 评价及信效度研究,形成了涵盖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 社交等能区的44个条目及其释义,用于0-6岁11个关键年龄 点的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预警征象筛查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该工具是供基层儿童心理保健人员在儿童健康体检时使用的、快速 了解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的简便工具。特点是简单、快速。使用 时应注意以下事宜: • 1. 预警征适用于0-6岁儿童。在进行健康体检时选取相应的年龄点 条目进行测试。如果儿童体检时不与相应月龄匹配,应采用实足月 龄点条目进行检查。如接近下一月龄点(1周之内),可以下一月 龄为参考。 • 2. 条目测试采用工作人员与照养人一对一询问的方式。当照养人 无法清晰作答时,测试者可依据释义进行正确解释,必要时要通过 现场测试来判断。 • 3. 如发现有相应月龄的预警征象,应在相应情况在“□”内打 “√”。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 4. 发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阳性,应采用其它检查工具做进一步的 筛查和诊断。本机构人员不具备进一步筛查诊断条件时,应转诊到 上级医疗机构。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

案例二:自闭症儿童筛查
预征象
社交障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 复、刻板的语言;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筛查方法
采用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进行初步筛查;观察儿童在社交场合中的 表现;了解家族史和母孕期情况。
干预措施
提供个性化教育计划,加强社交技能训练;改善家庭教养环境,增 加亲子互动;寻求专业机构支持,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
心理行为发育的定义
01
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心理、情感、认知、语言、 社交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02
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共同构成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 整体框架。
心理行为发育的阶段
学龄前期(3-6岁)
幼儿期(1-3岁)
语言和社交技能迅速发展,开始 形成自我意识。
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 进一步提升,开始形成道德观念 。
观察法
自然观察
在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中进 行自然观察,记录其行为表现、 情绪变化等,以了解其心理行为
发育情况。
结构化观察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记录表,对 儿童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进行结构 化观察,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心理 行为问题。
分析观察结果
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 与预警征象相关的信息,为后续干 预提供依据。
学龄期(6-12岁)
学习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心 理品质逐渐发展成熟,社交技能 进一步丰富。
婴儿期(0-1岁)
青春期(12-18岁)
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开 始形成对环境的初步认知。
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心理 行为发育趋于成熟。
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基因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一 定影响,如某些遗传性疾病可
表1-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年龄
检查日期
预警征象
年龄
检查日期
预警征象
2
岁
半
1.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2.兴趣单一、刻板
3.不会示意大小便
4.不会跑
□
□
□
□
3岁
1.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2.不会玩“拿棍当马骑”等假想游戏
3.不会模仿画圆
4.不会双脚跳
□
□
□
□
4岁
1.不会说带形容词的句子
2.不能按要求等待或轮流
2
岁
半
1.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2.兴趣单一、刻板
3.不会示意大小便
4.不会跑
□
□
□
□
3岁
1.不会说自己的名字2.不会玩“拿棍当马骑”假想游戏3.不会模仿画圆
4.不会双脚跳
□
□
□
□
4岁
1.不会说带形容词的句子
2.不能按要求等待或轮流
3.不会独立穿衣
4.不会单脚站立
□
□
□
□
5岁
1.不能简单叙说事情经过
3.不会独立穿衣
4.不会单脚站立
□
□
□
□
5岁
1.不能简单叙说事情经过
2.不知道自己的性别
3.不会用筷子吃饭
4.不会单脚跳
□□
□
□
6岁
1.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不会玩角色扮演的集体游戏
3.不会画方形
4.不会奔跑
□
□
□
□
□
□
□
□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表
年龄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的发育,还涵盖了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至关重要。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就是一项帮助家长和专业人士早期察觉问题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呢?简单来说,它是通过观察和评估儿童在特定年龄段的一些行为表现,来判断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是否正常。
这些预警征象就像是一个个“信号灯”,提示我们孩子的发展可能存在异常,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评估。
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任务。
比如,在 3 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应该能够对人微笑;6 个月时能认出熟悉的人;1 岁左右会用手指东西。
如果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没有出现这些正常的行为表现,可能就意味着存在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呢?首先,早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儿童的大脑在早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能在问题出现的早期就进行干预和训练,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减少问题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影响。
其次,筛查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养育指导,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此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后期治疗和教育的成本,提高人口素质。
在进行筛查时,家长和专业人士需要密切合作。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观察者,他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最为了解。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注意孩子在语言、社交、运动等方面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或专业人员咨询。
专业人士则可以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在筛查过程中,需要关注孩子的多个方面。
语言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比如,孩子是否能按时发出咿呀声、是否能在一定年龄说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社交能力也不容忽视,像是否愿意与人互动、能否理解他人的情感等。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预警征象

六个月
• • • • 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紧握拳不松开 不会伸手抓及物 不能扶坐
八个月
• • • • 听到声音应答 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不会独坐
十二个月
•
• • •
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 表示“欢迎” 呼唤名字无反应 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不会扶物站立
十八个月
•
• • •
语言的发育
• • • • • • 新生儿 已会哭叫 3~4月 咿呀发音 6月 能听懂自己名字 12月 说单词如“再见” 2岁 能说人、物名 4岁 讲简单故事情节
个人- 社会能力的发育
• 1~2月 逗笑 • 7~8月 怕生 • 3岁 交往游戏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可疑异 常
三个月
• • • • 对大人声音没有反应 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 物品 逗引时不发音或不笑 俯卧时不会抬头容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预警征象
主讲人:郑屏生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大运动发育
• • • • • • • 3月 抬头较稳 6月 双手向前支撑坐 8~9月 用上肢拖着身体向前爬 11月 独站片刻 1.5岁 独走稳 2岁 双足跳 2.5岁 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
• • • • • • • 3~4月 吃/玩手手指可以活动 5~6月 伸手抓物 6~7月 物体换手 9-10月 拇食指拾物 12~15月 自发乱画 2岁 叠纸 2~3岁 搭积木
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 妈” 不会按要求指定人或物 不会独走 与人无目光对视
二岁
• • • • 无有意义的语言 不会扶栏杆上楼梯 不会跑 不会用匙吃饭
二岁半
• • • • 兴趣单一、刻板 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不会示意大小便 走路经常跌倒
儿童保健理论知识考核(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儿童保健科儿童保健理论知识考核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的应用)1、预警征筛查法主要用于发现以下哪些问题?()A.脑瘫B.智力残疾C.孤独症D.视力残疾E.听力残疾2、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估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量表评估法C.调查法D.访谈法3、关于儿心量表的评分,说法错误的是()A.发育商>130,属于优秀B.发育商110-129,属于良好C.发育商80-109,属于中等D.发育商70-79,属于智力发育障碍4、某小儿9个月,经测查,五大能区智龄得分各为8.5,9,9,8,9.5.则该小儿发育商为()A.88分B.98分C.108分D.110分5、《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将儿童健康服务对象分为哪几类?()A.健康儿童B.高危儿童C.发育偏异儿童D.新生儿6、评价一款量表可从以下哪些方面来考量()A.常模B.信度和效度C.敏感度D.特异度7、常见量表的分类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发育筛查量表:NBNA,ASQ,DDSTB.神经系统发育诊断量表:儿心量表,GesellC.能力类评定量表:韦氏智力测验D.行为与症状类的评定量表: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8、儿心量表测查的能区包括()A.大动作、精细动作B,适应能力 C.语言D社交行为 E.交流互动警示行为9、关于儿心量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儿心量表是我国自行创立,并根据国内常模数据创立的儿童发育量表B.使用儿心量表时,早产儿也按照实际月龄进心标记,无需矫正月龄C.儿心量表的解读,使用发育商来衡量儿童心智发展水平D.儿心量表的解读,使用智商来衡量儿童心智发展水平二、填空题1、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中监测儿童行为发育指标有:抬头-、、、、、、。
2、连续次评估正常,并年满的高危儿童可结案。
3、对转诊的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评估,次,可根据监测手段和实际情况,决定发育监测密度。
4、对高危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方法有以及.进行高危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 妈” 不会按要求指定人或物 不会独走 与人无目光对视
二岁
• • • • 无有意义的语言 不会扶栏杆上楼梯 不会跑 不会用匙吃饭
二岁半
• • • • 兴趣单一、刻板 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不会示意大小便 走路经常跌倒
三岁
• • • • 不会双脚跳 不会模仿画园 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不会说出自己名字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 预警征象
主讲人:郑屏生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大运动发育
• • • • • • • 3月 抬头较稳 6月 双手向前支撑坐 8~9月 用上肢拖着身体向前爬 11月 独站片刻 1.5岁 独走稳 2岁 双足跳 2.5岁 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
• • • • • • • 3~4月 吃/玩手手指可以活动 5~6月 伸手抓物 6~7月 物体换手 9-10月 拇食指拾物 12~15月 自发乱画 2岁 叠纸 2~3岁 搭积木
六个月
• • • • 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紧握拳不松开 不会伸手抓及物 不能扶坐
八个月
• • • • 听到声音应答 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不会独坐
十二个月
•
• • •
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 表示“欢迎” 呼唤名字无反应 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不会扶物站立
十八个月
•
• • •
语言的发育
• • • • • • 新生儿 已会哭叫 3~4月 咿呀发音 6月 能听懂自己名字 12月 说单词如“再见” 2岁 能说人、物名 4岁 讲简单故事情节
个人- 社会能力的发育
• 1~2月 逗笑 • 7~8月 怕生 • 3岁 交往游戏Leabharlann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可疑异 常
三个月
• • • • 对大人声音没有反应 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 物品 逗引时不发音或不笑 俯卧时不会抬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