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3篇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3篇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在阅读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向同学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

【教学难点】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读书的快乐。

(板书:读书真快乐)【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1.仔细观察课文中四幅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交流图意学习第一幅图:出示:(1)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预设:女同学坐在沙发上,正在与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

(2)我们怎样与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呢?预设:不懂就问,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比一比谁读得快……(3)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学习第二幅图:出示:(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全班交流,推选“故事大王”。

(5)谈谈你读书的收获?预设:课外阅读让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同学友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一、教案第一课《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介绍2.生字认读训练3.句子理解练习4.朗读训练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2.学习课文内容并重点讲解生字和句子3.分组练习,互相朗读课文4.总结课文要点,布置课后作业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第二课《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习惯与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剖析2.阅读理解题目3.阅读素材介绍4.阅读辅导训练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2.阅读理解题目练习3.老师给予阅读素材推荐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进行阅读辅导教学评估•阅读理解测验•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感想二、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学生反思•学生对阅读的态度和观念是否有所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反馈教学改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定期进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上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及反思内容,希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为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收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感知课文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抓住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课件:相关课文图片和学生练习题。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师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场导入(10分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好处有哪些?2.热身活动(10分钟)•学生们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3.导入新课(15分钟)•师生一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探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情感体验(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表演相关情节,体验主人公的心情。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复述上节课文内容,确保学生对情节有深刻理解。

2.情感续写(15分钟)•学生们自由发挥,续写课文后续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输出。

3.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续写故事,让班级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4.课文赏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深度理解人物心理。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阅读深层次理解的兴趣。

五、课后延伸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完成阅读心得记录。

2.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阅读的感悟和情感。

3.课外活动: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加强相关训练和指导。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梯度性,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

《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文章,它通过介绍“阅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通过将文本内容任务化,运用情境化、交互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

教学目标•阅读能力目标:能够熟练阅读剧本、图文并茂的文章和科普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重点信息。

•写作能力目标:懂得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方法,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生动的描写片段。

•语言表达目标:理解并掌握一些新的词语、语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方式,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2.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本内容。

3.掌握多种描写方法,改善写作表达的能力。

4.培养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的认识。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帮助学生找到书中的亮点,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语文学习的热情。

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互动的过程,比如,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思考、创新,加深学习的印象。

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一些启示或灵感,在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提升。

四、教学过程教学前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从课程中提取一些重点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上讲解。

2.提前阅读《快乐读书吧》内容,并准备相关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

3.制定讨论的问题,促进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删除此段,因为没有明显的教学内容。

二、阅读过程中的激励一)课堂朗读。

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朗读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小说中的语言魅力。

二)小组讨论。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三)阅读笔记。

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以便后续的交流和讨论。

三、读书交流活动一)读书分享会。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阅读的小说,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二)朗诵比赛。

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对小说的理解。

三)小说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创作一篇小说或者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安排阅读三部小说,其中《童年》、《草房子》是长篇小说,而《小兵张嘎》是中篇小说。

由于这三部小说篇幅较长,因此在课堂上不可能像分析课文一样对它们进行解析和品读。

主要是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需要精心组织和设计整个活动。

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并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读完一本小说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教学目标】:1.能够产生阅读《童年》、《小兵张嘎》、《草房子》的兴趣,自主阅读三部小说,并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丰富、鲜明;体会书中描写的成长故事中蕴含的笑与泪、苦与甜,以及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

3.能够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XXX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2.体会这些小说作品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三种阅读方法,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教学准备】:教师:1.提前阅读三部小说,熟知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快乐读书吧》教材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具体内容为第四章《童话故事》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通过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故事中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推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话故事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童话故事的世界。

(1)讲解童话故事的定义及特点。

(2)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封面,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

3. 阅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巡回指导。

(1)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感受小女孩的遭遇。

4.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1)分析小女孩每次点燃火柴时的心境变化。

(2)讲解故事结尾的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故事特点:情节神奇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2. 《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心境变化人文关怀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插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素材,编写一个新童话故事。

2. 答案:插画:可根据故事中的任意一个场景进行创作,如小女孩在雪地里卖火柴等。

新童话故事:要求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寓意积极向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快乐读书吧(教案+反思)

快乐读书吧(教案+反思)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

(课件出示四大名著)看过的请举手。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1.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呢?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你知道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吗?4.请你说说这部书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课件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5.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6.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7.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谁?你最想读哪本书?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1.我们了解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2.交流总结:(1)“囫囵吞枣”式——速读(2)“细嚼慢咽”式——精读①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画勾划;写批注;做摘录;列提纲;写心得。

②断章取篇来细读(3)“如牛反刍”式——品读(4)对比阅读四、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下面我们断章取篇,用精读的方法读一读四大名著中精彩的片段。

1.王熙凤见林黛玉(1)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读书方法。

(2)检查预习,交流成果。

(3)师小结:林黛玉初到贾府,处处留意,步步小心,一个个人物随着林黛玉的到来而表现了不同的性格,那么林黛玉又怎么和贾宝玉见面的呢?请同学们读原著。

2.香菱学诗(1)你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使用了哪些读书方法?(2)读完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感想?(3)师小结:香菱这个人物,命运很悲惨,她原本生活在富贵人家,可被人拐骗,卖给了宝钗家做丫鬟,她后来的命运有怎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原著。

3.关羽刮骨疗毒(1)请你说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2)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3)阅读原著可以让我们都发挥想象,每个人对关羽的感受都不一样,电视剧的导演就是把自己阅读名著后心目中的关羽还原成了画面。

同学们去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刮骨疗毒的片段,你的想象是否也是如此呢?(4)读了原著,看了视频,同学们能否说说关羽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5)师小结:关羽这个人物,最后的命运如何?请同学们读原著。

《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快乐读书吧》教材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问题设置、信息提取、词汇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长难句的理解,信息的准确提取。

重点:阅读技巧的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及词汇量的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阅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阅读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快速阅读、细读、词汇理解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典型文章,逐步分析文章内容,讲解问题设置及答案解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细读、词汇理解。

2. 阅读理解步骤:文章阅读、问题设置、信息提取、答案解析。

3. 重点词汇:……七、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练习:完成课后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改进措施等。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文章中长难句的理解和信息提取,重点在于阅读技巧的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及词汇量的拓展。

1. 长难句理解:长难句通常包含复杂的语法结构和大量生词,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2.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1.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了这本书。

课时安排机动一、自由交流,激发情感1.播放寓言故事的动画片或插图激趣。

预设:教师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如《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画蛇添足》等,或展示这些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猜是哪个故事。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过渡: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大家讲一讲吧!3.学生代表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后,教师小结过渡。

过渡: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老师看出来了,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不仅给你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还带来了明理的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快乐读书吧”——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收获那些闪着智慧光芒的大道理。

4.出示课题:小故事大道理。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交流《中国古代寓言》。

1.出示《中国古代寓言》图片,简介书籍。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

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中国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

它们都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中国古代寓言》选入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七十多篇寓言,分为六组。

每则寓言都是从文言文改编而来的,故事内容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中国古代寓言始终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寓言的一些方法。

过渡:《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来自于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

我们会从中读到很多既可笑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叶公好龙》《截竿入城》《东郭先生和狼》《三人成虎》等故事,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

同学们还记得该怎么阅读寓言故事吗?3.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一”。

教师相机点拨,提示寓言的一些阅读方法。

·读懂故事内容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时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植物、动物等),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领会寓言寓意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

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有: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弄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我们只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清楚了,也就知道其寓意了。

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出示教材精彩片段,师生集体赏读。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他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草。

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却忘了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

假如这个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

——根据《汉书·霍光传》相关内容改写(1)你听过这个故事吗?知道这是个什么成语吗?(曲突徙薪。

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2)学生交流:为什么主人只请救火者,而没有请开始提建议者?(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最终会害了自己。

)(4)生活中有没有像这家主人一样的人?或是你碰到过类似不听劝告以致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吗?5.出示课本上的阅读提示二。

教师相机点拨。

6.小组交流:在《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寓言故事?给大家讲一讲,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示例:《叶公好龙》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后就到叶公家里拜访他。

叶公见了真龙,十分害怕,连忙跑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画蛇添足》楚国一户人家赏给仆人们一壶酒。

因酒太少,仆人们决定谁画蛇画得又快又像,就把酒给他。

一个人转眼就把蛇画好了,可他看别人都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

这时,另一个人把蛇画好,夺过他手里的酒壶喝起酒来。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愚公移山》快九十岁的愚公家的大门正对着两座大山,出门做事很不方便,愚公于是召集全家老小移山。

一个叫智叟的老汉见愚公他们很辛苦,劝告愚公不要移山。

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无穷无尽,而山不会长出土石,他们一定会移走大山。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老人粘蝉》孔子到楚国去,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十分容易。

孔子问老人有什么好办法,老人说除了练手腕、练站功,思想也要专注。

孔子深以为然。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就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刻凤凰》鲁班在刻一只凤凰,凤凰还没刻好,前来围观的人取笑了一阵就走了。

等到凤凰刻好后,大家又聚拢来说各种赞美的话。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不要急着下结论。

7.推荐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故事寓意。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交流《伊索寓言》。

1.出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想到了哪些故事?2.小组交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农夫与冻僵的蛇》,学生配乐朗读并交流启示。

有个农夫在冬天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他可怜它,拿来放在怀里。

蛇温暖过来,恢复了本性,咬它的恩人,把农夫害死了。

农夫将死的时候说道:“怜惜了邪恶东西,我真该死。

”启示: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小结:同情和怜悯,是人的善良本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对什么样的人和事给予同情和怜悯,却要讲究原则,因而人必须要有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智慧。

毫无原则地同情和怜悯,很可能会惹祸上身。

(2)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名称《狐狸和葡萄》,学生观看动画,交流道理。

一个很热的夏天,一只狐狸又饿又渴。

他偷偷地跑进果园,走到葡萄架底下。

看见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倒挂着,他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真好吃呢,又甜又解渴,我要吃一些。

”狐狸退后几步,用力一蹦,可是架子太高,他够不着。

他歇了一会儿,鼓足力量,再一蹦,还是够不着。

这样试了好几回,他知道吃不着葡萄了,就掀起鼻子,自言自语地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

”启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小结: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新鲜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掘,然而很多人因为新事物的神秘就停滞不前,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人的一生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当别人都在学习新事物时,你不去学就会落后。

其实新事物没有什么好怕的,在你认识它之前不如先听听别人的看法,然后再亲自去实践。

4.简介《伊索寓言》及伊索。

过渡:这些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谁来帮老师介绍介绍这本书?(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出示课件)《伊索寓言》选编的寓言一般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情节生动,寓意丰富而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不仅读者众多,而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其中的许多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

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

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士特拉妥。

5.小组交流:你还读过《伊索寓言》中的哪些故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形?6.推荐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体会故事寓意。

交流《克雷洛夫寓言》。

1.出示《克雷洛夫寓言》的多幅图片(《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猜猜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老师相机点拨,揭示寓意。

示例:《乌鸦和狐狸》已经向人们说过不知多少次,奉承拍马是卑鄙而且有害的。

可总是没有用处,奉承拍马的人,总会在我们心里钻到空子。

老天爷给乌鸦送来一小块乳酪。

乌鸦躲到一棵枞树上,安顿下来准备吃早餐,嘴上叼着乳酪,还在那里沉思默想。

不幸得很,这时候一只狐狸从旁边跑过。

狐狸闻到乳酪的香味,突然停了下来。

他瞅见乳酪,完全给吸引住了。

这个狡猾的骗子,卷动尾巴,踮起脚尖走近枞树,一眼不眨地盯着乌鸦,屏住呼吸,甜言蜜语、细声细气地说:“亲爱的乌鸦,你多么漂亮啊!瞧你的脖子多美,还有一对俊俏的眼睛!说起来,真像童话里的一样!多丰满的羽毛!多小巧的嘴!看来,一定会有天使一般的声音!唱吧,亲爱的,别害臊!啊,小妹妹,你生得这样漂亮,如果你唱歌又是内行,那你准是我们这儿的鸟中之王了!”乌鸦给夸赞得昏头昏脑,高兴得连气都透不过来。

她听了狐狸的恭维,提高嗓门呱的一声大叫。

乳酪掉落下来,狡猾的狐狸把它叼了就跑。

启示:那些动听的花言巧语往往能够让人失去警惕,从而受到欺骗。

我们要警惕花言巧语,看清说话人的真正目的,不要被其所迷惑。

狼和小羊大热天,一只小羊到河边去喝水。

真想不到,小羊竟遇上一场灾难,一只饿狼正在附近找食。

狼看到小羊,非常想把小羊抓来吃掉,可是,为了做得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狼就对小羊吆喝道:“你这个下流坯子,竟敢用你肮脏的嘴巴,搅浑我喝的水!你这样蛮不讲理,我要摘掉你的脑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