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色工艺
阳离子剥色方法

阳离子剥色方法阳离子剥色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颜色去除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原理主要基于阳离子染料与纤维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通过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使染料从纤维表面脱落,达到褪色的目的。
1.阳离子剥色方法简介阳离子剥色方法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纤维上的阳离子染料失去颜色。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高效、易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化工等领域。
阳离子剥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如还原剂、氧化剂、分散剂等,它们能与染料分子发生作用,使其褪色。
2.阳离子剥色方法原理阳离子剥色方法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阳离子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通过静电引力、氢键等作用力结合,使染料均匀分散在纤维上;其次,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酸碱性溶液等,染料分子与剥色剂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染料颜色发生变化;最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水洗、干燥等,使褪色后的纤维制品呈现出所需颜色。
3.阳离子剥色方法的应用阳离子剥色方法在纺织印染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使纤维制品颜色更加丰富多样,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在环保领域,阳离子剥色技术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去除污水中的染料,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4.阳离子剥色技术的优缺点阳离子剥色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环保:阳离子剥色方法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高效:剥色剂作用迅速,褪色效果明显;- 操作简便:阳离子剥色过程易于控制,适应性强;- 成本较低:与其他褪色方法相比,阳离子剥色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缺点:- 褪色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部分染料难以去除,需多次处理;- 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
5.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阳离子剥色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未来的趋势主要包括:- 开发环保型剥色剂:降低褪色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生产;- 提高褪色效率:研究新型剥色剂和工艺,提高褪色速度和效果;- 拓宽应用领域:阳离子剥色技术在纺织、环保等领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强化产业化:推动阳离子剥色技术产业化进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再生棉纤维的二步法剥色漂白工艺

再生棉纤维的二步法剥色漂白工艺技术简要说明:
一种再生棉纤维的二步法剥色漂白工艺,第一步用二氧化氯剥色,第二步加入次氯酸钠剥色。
其中: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为2-4克/升,待剥色漂白棉纤维与漂白溶液的浴比为1∶5,升温至50-60℃,液流循环
3-4小时;补充加入10%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占棉纤维重量的5-10%,继续保持水温循环1-2小时,然后放水,完成对棉纤维的剥色漂白。
在完成剥色漂白之后,再加入纯碱和亚硫酸钠进行中和脱氯,并分别用热水和冷水冲洗,清洗干净后出缸脱水、晾晒或烘干,干净的棉纤维经过开松、梳理,就成为可以再生利用的再生棉纤维。
本工艺不仅减少了棉纤维的强力损伤,提高了棉纤维的白度、稳定性以及其它质量指标,而且缩短了剥色时间,显著降低了成本。
兰纳素红5B染羊绒织物的剥色工艺

po e tipn rc s f ah r i ho rado iew s h oa e 0 ( w ) 4 i 1 0 o rp rs p igpo e so s meew t tiue ixd a :ted sg s % o f ,0 r n,0 C. r c h 4 a
8 ℃ . T e srp i g wih t i u e o i e i u e irt o i m y r s li . 0 h tip n t h o r a dix d ss p ro o s d u h d o u ft e
s rp i t h o r a d o i n o i m y r s l t r b a n d wih n t e l b r t r o d t n . Th ti p ng wih t i u e i x d a d s d u h d o u f e we e o t i e t i h a o a o y c n ii s i o e
棉氨纶织物剥色及复染工艺研究

又肛 棉 ; 物 色 茂 上 研 安进 : 纶、 u 复 工 仰 匕1 巴 染 艺0 等 J 及 术 乙究 氨 织 从 / , l 剥 几
4 5
襦 氯 纶 织 翱 剿 色 及 复 架 譬 研 究
安 进 李 美真 ( 古工业大学 内 内蒙 蒙古 呼和浩特 005) 1 1 0
的测量平均值见表l 。
表3织物剥 色处理前后 白度 、顶破强 力的 比较
许多或者色斑色次无法直接修色, 具体工艺参考前文。
( )轧增 白剂 : 适 用于 染色 成 品布 的红 光偏 4
重, 别对还原染料 所染 的成 品布 ,中、浅色 时修色 特
从表3 以看 出, 可 剥色 处理后织物 白度 为8 , 0 强力 效果更加 明显 。
维 ,氨 纶不 耐强碱 ,尤其在 高温条 件下 ,烧碱 对氨
纶起 分解作 用 ,故棉氨 纶织 物整 理加 工需尽量 降低
1 剥色原理及 工艺
1 1剥色原理 .
剥色 , 即利 用化 学作 用破 坏纤 维上 的染料 使之
收稿 日期 :21— 22 011— 3
烧碱 浓度 ,且温 度不 宜过 高 。生产 中常常采用 纯碱
强力 ,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 。 12剥色处方及工艺 .
12 1 色处 方 . .剥
棉织物剥色一般采用保 险粉——烧碱法 ,而对 于 棉氨 纶织物 来说 , 由于其 中含 有3 ~5 的氨 纶纤 % %
物 的剥 色工 艺进行 了研 究 ,提 出一套 合 理的剥 色及 复染加工 工艺。
损 失很小, 除此之 外, 保险粉剥色一双氧 水漂 白法 , 棉
氨纶织物脱色后不会出现泛黄现象, 加工效果较好 。 1 4后处理 .
织物的剥色

4.2.4用27.5% 双氧水10L,双氧水稳定剂3L,36°Bé烧碱2L,209洗涤剂1L化500L水,在还原机汽蒸,再五格平平加O煮、皂煮、可浅15%成。
4.2.5用大苏打5-10g/L,汽蒸剥色,水洗皂煮,可浅10-20%成,剥色后色光偏蓝。
4.2.6用10g/L烧碱,汽蒸剥色,水洗皂煮,可浅20%-30%成,色光偏微暗。
2.3 酸性染料的剥色
用氨水(2O到30克/升)、和阴离子润湿剂(1到2克/升),沸煮30到45分钟。在氨水处理前,用保险粉(10到20克/升)在70℃下处理,有助于完全剥色。最后,亦可采用氧化剥色法。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特殊的表面活性剂也有良好的剥色作用。也有采用碱性条件剥色的。
连续剥色工艺示例:
染疵布→浸轧还原液(烧碱20克/升,保险粉3O克/升)→703还原蒸箱汽蒸(100℃)→水洗→烘干
染缸剥色工艺示例:
色疵布→卷轴→热水2道→烧碱2道(20克/升) →剥色8道(保险粉15克/升,60℃)热水4道→冷水2道上卷→常规次氯酸钠平漂工艺(NaClO 2.5克/升,堆置45分钟)。
2.2硫化染料的剥色
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修正,通常是把它们在还原剂的空白溶液(6克/升全强度的硫化钠)中,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处理,在重染色泽前达到使染色物部分剥色。严重的情况,须采用次氯酸钠或保险粉。
工艺示例:
浅色示例:
进布→多浸一轧(次氯酸钠5~6克升,50℃)→703蒸箱(2分钟)→充分水洗→烘干。
全部剥色后逐渐降温,充分水洗至净,再用0.5mL/L醋酸,30℃,10min充分中和残留在尼龙上的碱,再用清水洗净。
2.4还原染料的剥色
一般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混合体系中,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把织物染料再还原。有时需加入聚乙烯吡咯烷溶液,例如BASF的Albigen A。
染色织物的剥色、回修技术讲解

本品为含水结晶物,其主要化学特性为具有退还原作用,能夺取其它物质中的氧,印染中常用来作棉布煮布。
Na2s硫化碱
学名硫化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主要用作硫化料的助溶剂。
硫化碱对皮肤、眼睛有强烈的腐蚀性。
匀染剂
【同类产品名称】平平加
【化学成分】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类
【
【技术指标】
Montelai-1202适于品质差异较大的原料的染色,例如,不同批次的羊毛混纺,丝光羊毛与普通羊毛的混纺,应用Montelai-1202匀染剂可有效的降低原料间的色差。
用于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1:2型金属络核染料Montelai-1201 1-2%
1203
匀染剂
浅黄色透明液体;非离子型;易溶于水
烧碱不能与皮肤接触,否则会灼伤皮肤。
H2O2(双氧水)
学名过氧化氢,双氧水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中环境中易分解,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印染上主要用作纤维的漂白。
能灼伤皮肤,本厂使用双氧水浓度为50%。
NaCLO(漂水)
漂水在酸性条件情况下不稳定,必须PH>9才稳定,漂水对棉纤维有漂白作用,主要用棉纤维漂白、剥色。
保险粉易燃,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火,只能将保险粉与空气隔离,因水只会加速其分解。
Reyonet200(除氧酵素)
是双氧水中和剂,能分解溶液中及布上残余的双氧水。
Rucolase (ZER)蚀毛酵素
用于棉纤维布疋除毛,改善布疋表面质量,对布疋爆破力度有一定影响。
Heptol (WZB)金属络合剂
具有分散作用的螫合剂,在有Ca2+,Mg2+和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具有较好的螫合能力。
若用于低温染色,应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旧羊绒衫全剥色漂白工艺流程

旧羊绒衫全剥色漂白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要是想给旧羊绒衫来个全剥色漂白,那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
你得先找个合适的地方,最好是通风又宽敞的地儿,为啥呢?因为有些化学用品的味道可不小呢。
然后呢,材料得备齐喽。
你得有专门的剥色剂和漂白剂,这可不能随便乱用别的东西代替哦。
还有啊,要准备几个干净的大容器,像那种塑料桶就挺不错的,既不会和化学剂起反应,又比较好清洗。
对了对了,手套是必须的,那种厚一点的橡胶手套,可不能让那些化学剂碰到咱们的小手,不然皮肤会不舒服的。
二、初步处理。
旧羊绒衫拿过来,先好好检查一下有没有特别脏或者破损的地方。
要是有脏东西特别多的地方,就先用软毛刷轻轻刷一刷,可别太用力,羊绒很娇贵的。
然后把羊绒衫放到温水里浸泡一会儿,这就像是给它洗个舒服的小澡,水温大概在30度左右就可以啦。
浸泡个10 - 15分钟,让它先放松放松。
三、剥色过程。
泡好之后就开始剥色啦。
把剥色剂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调配好,这个比例可重要了,多了少了都不行。
把羊绒衫放到调配好的剥色剂溶液里,就看着它慢慢开始变化吧。
这个时候你可以时不时地搅拌一下,但是也要轻轻地哦,就像给它挠痒痒一样。
在剥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羊绒衫的颜色在一点点变浅,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大概3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这取决于羊绒衫原来的颜色深浅。
四、清洗剥色后的羊绒衫。
剥色完成之后,可不能直接就进行漂白。
得先把羊绒衫从剥色剂溶液里拿出来,用清水好好地冲洗。
要一直冲洗到水变得比较清澈为止,这就像是把它身上剥色剂的“小尾巴”都给去掉。
这一步可不能偷懒,要是剥色剂残留的话,后面漂白就会出问题。
五、漂白环节。
好啦,清洗干净之后就到漂白啦。
同样的,把漂白剂按照比例调配好。
然后把羊绒衫小心翼翼地放到漂白剂溶液里。
这时候也要不时地搅拌一下,但是要注意力度。
在漂白的过程中,你会看到羊绒衫变得越来越白,就像变魔术一样呢。
漂白的时间也得掌握好,一般来说40分钟到1个半小时左右,这个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活性染料染色真丝绸的剥色技术探究

i舌,丨生染料染色真丝绸的剥色技术探究孔昱萤,关晋平,李智(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采用二氧化硫脲、保险粉和亚氯酸钠对活性染料安诺素红3B E染色的真丝织物进行剥色研究,对还原法与氧化法剥色真丝织物的工艺参数进行探讨,以剥色率与强力保留率为主要优选指标,评估剥色效果的优劣性。
并对经助剂整理后的染色真丝绸的脱色效果进行探究,以期得到此法对整理助剂的剥除效果,为废旧活性染料染色真丝剥色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通过研究可知二氧化硫脲为活性染料染色真丝绸较好的剥色剂,当二氧化硫脲添加量为19 g/L,pH值为10. 5,剥色温度为80°C,剥色时间为20 min时,剥色率可达99. 54%。
整理后的真丝织物经剥色后的剥色率可达到96.18%,强力保留率89. 65%以上,剥色后不影响真丝的柔软手感。
关键词:活性染料;真丝绸;剥色工艺;二氧化硫脲;保险粉;亚氯酸钠蚕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七百年多前就为人类所利用。
蚕丝制品光泽柔和、光滑细腻、亲肤柔软,广受消费者青睐,因而被誉为“纤维皇后”。
蚕丝织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放湿性,更 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和紫外线吸收能力[W]。
活性染 料色泽特性优异、染色牢度高,可以满足真丝织物鲜 艳度高的要求,并且环保绿色、成本也十分低廉[5]。
然而在实际印染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受 其他客观条件影响,每年均会产生数量可观的蚕丝 制品和印染加工疵品M,造成资源浪费。
蚕丝具有 较高的可塑性,可转变为各种各样的功能材料,回收 后的蚕丝可在医药材料、保健、美容等领域广泛应 用,提升蚕丝产品的附加值[7]。
目前,若对印染疵品 进行回修和对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其关键在于利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等对染色织物进行剥色,去除 染料,并且不影响纤维再次使用,进而可以脱除或消 除颜色[8]。
“浅剥色”指的是使纤维上染料的色深度 下降,而“破坏性剥色”是将附着在纤维上的染料结 构破坏,二者都是剥色的主要途径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剥色及回修技术
1.常用染料的剥色
1.1活性染料的剥色
染缸剥色工艺示例:
色疵布→卷轴→热水2道→烧碱2道(20克/升) →剥色8道(保险粉15克/升,60℃)热水4道→冷水2道上卷→出布
工艺示例:
1.2酸性染料的剥色
1.2.1尼龙剥色工艺示例:
36Bé NaOH: 1%-3%(3-10g/l);
平平加O: 15%-20%;
合成洗涤剂: 5%-8%;
浴比: 1:25-1:30;
温度: 98℃;
时间: 20-30min(至全部脱色为止)。
全部剥色后逐渐降温,充分水洗至净,再用0.5mL/L醋酸,30℃,10min充分中和残留在尼龙上的碱,再用清水洗净。
1.2.2间歇剥色工艺示例:
平平加O: 2-4克/升;
36Bé NaOH: 12-15毫升/升;
保险粉: 5-6克/升;
温度: 70-80℃,
时间:30-60分钟,
浴比:1:30-40。
1.3分散染料的剥色
在聚酯上进行分散染料的剥色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次氯酸钠和蚁酸、在100℃和pH3.5下处理来完成的。
最佳结果是通
过方法一处理、接着再通过方法二处理。
处理后尽可能套染黑色。
2.常用整理剂的剥除
2.1硅油及柔软剂的剥除
一般柔软剂可用洗涤剂清洗的方法去除,有时也采用纯碱加洗涤剂的方法;有些柔软剂须采用蚁酸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去除。
去除的方法及工艺条件须经小样试验。
硅油较难去除,但用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碱性条件下,采用沸煮的方法可去除大多数硅油。
当然这些都须经小样试验。
2.2树脂整理剂的剥除
树脂整理剂一般采用轧酸蒸洗的方法去除,其典型工艺是:
浸轧酸液(盐酸浓度为1.6克/升)→堆置(85℃10分钟)→热水洗→冷水洗→烘干。
用此工艺在卷染机上可剥去织物上的树脂。
3.色光修正原理及技术
3.1色光修正原理及技术
互为余色的几对颜色是:红一绿,橙一蓝,黄一紫。
例,如果红光太重,就可以加入少量的绿色染料来削减。
但是余色只用来微量地调整色光,如果用量太大,会影响色泽深度及鲜艳度,一般用量为lg/L(0.1%)左右。
3.1.1一般说来,活性染料染色织物较难回修,一般用还原染料加减色;直接染料可用于加色回修,但用量应低于1 g/L。
3.1.2 色光修正常用的方法有:
1)水洗(适用于染色成品布色光略深,浮色较多和水洗、皂洗牢度不太理想的回修布修色)
2)浅剥(参照染料的剥色工艺,条件要比正常剥色工艺轻微)
3)轧增白剂(适用于染色成品布的红光,色泽为中、浅色时更为有效)。
3.2 色光修正工艺示例:
活性染料染色的减色法
1)卷染机内用27.5%双氧水 1--5 L,70℃运行2道,取样,依色深浅度
来控制双氧水的用量和运行道数。
如墨绿色走2道可浅半成至10%左
右,色光变化不大。
2)在卷染机内250L水放250mL双氧水,常温走2道,可剥浅10-15%。
3)在卷染机内可加平平加O及纯碱剥浅。
4.染疵回修工艺举例
4.1锦纶织物色花处理示例
4.1.1轻度色花:
当色花深浅度相差为染色本身深度的20%-3O%时,一般可采用5%-
10%的平平加O,浴比同染色,在80℃-85℃之间保温,待染液的深度
达到染色深度的20%左右时,再慢慢地升温到100℃ ,保温到染料尽
可能地被纤维吸净为止。
4.1.2 中度色花可采用部分减色的方法再行加染到原来深度。
Na2CO3 5-10%(折合10-20g/l)
平平加O 10-l5%(折合20-30g/l)
浴比 1:20-1:25
温度98℃
时间 1:30--2:00h
工艺:升温走2道—-70度走2道---98度保温4道---降温水洗2道.
减色后织物出缸先用热水洗,再用冷水洗至净,最后进行染色。
4.1.3 严重色花工艺:
36Bé NaOH: 1%-3% (折合3-10g/l)
平平加O: 15~20%(折合30-40g/l)
合成洗涤剂: 5%-8%(折合15-20g/l)
浴比 1:25-1:30
温度98℃
时间 20min一30min(至全部脱色为止)
全部剥色后逐渐降温,充分水洗至净,再用0.5mL醋酸,30℃,10min充分中和残留的碱,再用清水洗净重新染色。
例如:驼色全剥色后,底色呈浅黄色,若再染驼色,色光灰暗。
4.2涤纶织物色花处理示例
4.2.1轻度色花:
条花修补剂或高温匀染剂l-2 g/L,重新升温至135℃保温30min。
追加染料为原用量的l0%-20%,pH值5(加0.5g/l的冰醋酸),即可消除布面色花、色斑、色光差异及颜色深浅,效果与正常生产布样基本一致。
4.2.2严重色花:
次氯酸钠2-5 g/L、
醋酸2-3 g/L、
30℃始处理,2℃/min升温至100℃处理60 min,然后水洗出布。
4.3 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严重染疵处理示例工艺流程:
剥色→氧化→复染
4.3.1剥色
1)工艺处方:
保险粉 5-6 g/L
平平加O 2-4 g/L
36Bé 烧碱 12 -15 mL/L
温度60℃-70℃
浴比 l:lO
时间 30min
2)操作方法及步骤按浴比加水,加入已称好的平平加O、烧碱、保险粉、织物上机,开汽升温至70℃,剥色30min。
剥色完毕,排掉残液,用清水清洗两次,然后排液。
4.3.2氧化
1)工艺处方
27.5% H2O2 3.5 mL/L
36Bé 烧碱 l mL/L
稳定剂 0.4mL/L
温度95℃
浴比 1:10
时间 60 min
2)操作方法及步骤
按浴比加水,加入稳定剂、烧碱、双氧水等助剂,开汽升温至95℃,保温3道,然后降温至75℃,排液加水,加0.2g/l大苏打,洗1道,排液;用80℃热水洗1道;60℃热水洗1道,冷流水洗至布完全降温。
4.3.3复染
1)工艺处方
活性染料:原工艺用量的 30%
元明粉:原工艺用量的5O%
纯碱:原工艺用量的50%
浴比: l:lO
温度: 按原工艺
2)操作方法及步骤
按正常染色方法及步骤进行。
5 混纺织物剥色工艺简述
5.1聚酯/羊毛上部分剥去分散染料,要求用载体沸煮高达2小时。
5.2剥去尼纶聚酯混纺织物上( N/P)的碱性和酸性染料,
1克/升阴离子净洗剂;
3克/升阳离子缓染剂;
4克/升元明粉在沸点和pH10下经45分钟处理。
5.3聚酯/纤维素混纺物(P/C)中去除许多直接、活性染料,常用于用
2--5克/升烧碱
2--5克/升保险粉
在8O到85℃下的还原清洗。
6.生产注意事项
6.1织物在剥色或修正色光前必须做好小样试验。
6.2织物剥色后必须加强水洗(冷、热水)。
6.3在对织物进行部分剥色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6.3.1对于一种染料的色深处理,染料的色光不会出现太大变化,只会出现颜色
深浅的变化,掌握好剥色条件,完全可以达到色样规定要求;
6.3.2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且性能相同的染料拼染的织物进行部分剥色处理时,
其色光变化很小,因染料只是同等程度的被剥色,被剥织物只会出现深浅的变化。
6.3.3对于几种性能不同的染料拼染织物色深的处理,通常需要将染料剥
浅后重新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