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水库水源水质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合集下载

白石水库水质现状与治污对策

白石水库水质现状与治污对策
[ 要]文章基 于白石水库 最近四年的水质状况及水库上游大凌河流域污染状况, 摘 对白石水库的水
质 保护 和污 染治理提 出 了对 策。
[ 关键词 ]白石水库; 水质 ; 治污对策 [ 中图分类 号] X3 [ 文献标识码]B
表 1 03 20 2 0  ̄ 0 6四年 度 白石水库 水质评 价类 别表
m 3

20 0 5年 为 43 . 9亿 m3 从 4年 的 监 测 成 果 分 。
析 . 库 入 口断 面 水 质 超 标 严 重 , 要 超 标 项 目 水 主
v类水质 ,上游排污导致下游 用水 受污染 问题 突
出 . 白石 水 库 因 上 游 朝 阳市 和 北 票 市 的 生产 、 生
维普资讯

[ 文章 编号 ] 0 2 0 2 ( 07) 3 0 4 2 10 - 64 2 0 0 一o 6 —0

20 年第 3 ( 2 卷 22 ) 07 期 第 5 7期
白石水库 水 质现状 与治污对 策
张明侠 , 广 宇 李
( 辽宁省 白石水库管理局 , 辽宁 朝阳 120 ) 200
为化学 需氧量 、 高锰 酸盐 指数 、 氮 、 磷等 , 铵 总 且 水质 呈季节性 变 化 , 水期 、 丰 枯水 期水 质状况 好
于平水期。
活和农业污 废水 的排放 ,水质 已受到严重污 染 , 影响 了供 水功能的发挥 。
2 污 染源调 查
() 1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量 占很大比例 。 00 20
白石水库是一座 以防洪 、灌溉 、城市供水 为 主 、 顾发 电、 鱼等 综合利 用的大型 水利 枢 纽 兼 养
工程 。坝址位 于大凌河干流 上 , 制流域面积 占 控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原因与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原因与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原因与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原因与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为辽西大凌河干流上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担负向下游城市、农业供水等社会任务,水质直接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通过水库水质现状与污染原因的分析,提出水库水质污染防治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水库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朱小凯齐兵作者单位: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朝阳,122000 刊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X524 关键词:白石水库水质现状污染原因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大坝监测水平位移数据分析

白石水库大坝监测水平位移数据分析

表 1 坝 顶部 分坝 段水 平位 移特 征值 统计 ( 对位 移值 ) 相
注 : + 向下 游 , 一 向上 游 。 “” “”
向下 游位移 , 体 呈弹 性 变化 , 坝 与温度 变 化 日期 有 1个 月左
右 的 滞后 。 顶水 平位 移 的相 对位 移 值在 一 .~ 2 . ml 坝 86 + 42 n变
大坝 安 全 监 测管 理 工 作 是 水 库 日常 运 行 中 的 重 要 内 容 。 过 定期 对 布 设在 大 坝 不 同 部位 的 监测 仪 器 进 行 数 据 通 采 集 、 存 、 理 分析 . 保 整 能够 得 到科 学 、 准确 的定 量 分 析 成
果。 确保 水库 管理 者 清楚 地掌 握 大坝 运行 的状 况 , 时 发现 及 各 种存 在 的隐 患 及其 发 展 趋 势 , 以便 采 取 有效 的工 程 措施 保 证大 坝安 全运 行㈣ 。
移, 最大 值基 本 发 生在 每年 的 l 2月 , 低 温 时段 。 一 即 坝顶 水 平 位 移 最 小 值基 本 发 生在 6 —7月 , 高 温 时段 , 应 的库 即 相 水位较高 ; 位移 值范围为一 J叶1 m 位移 符号基本为“ ” 其 86 . m, ^ 9 一,
表现 向上 游位 移 , 前述 坝体 水 平位 移 变化 规律 相 一致 。 与 坝
向 的位 移 变化 规 律 : 度 升 高 时 , 移 值 表 现 为 正 , 体 向 温 位 坝 左岸 方 向位 移 ; 度降 低 时 , 移 值 表现 为负 , 体 向 右 岸 温 位 坝
方 向位 移 。 绝对 位 移值 在 一 .~ 06m 变 化 , 移 值较 小 , 26 + . m 位 沿 坝轴线 方 向坝体 变化 正常 。

关于白石水库水资源量论证

关于白石水库水资源量论证

亿




义 县 现 有 城市 供 水水 源 可 供 水 量
年 实 际 供水
0 0 6 2 0

准为

00


遇 校 核 标 准 为 5 00 0 年
, ,


拦 河 坝 为 为 0




〇 7 〇0
亿

2〇 03

亿



混 凝 土 重 力 坝 由 挡 水 坝 段 溢 流 坝 段 底 孔 坝 段 电 站 2

I )
h y d ro
oti o n p ro je c t w hi ch i s m ai nly b a s e d o n fl o o d c o ntr ol i rr i g a tio n an d

pp y

a nd
々 水 资 源 管理



城 市 用 水 现状 亿 元
2 003

城 市 生 活 综 合 用 水量 〇
42

〇 7 65
亿



工 业 用 水量
年阜 新 市 区 包 括 阜 新 县 人


wa t er sup pl


an d u ti li z at io n c o nd it io ns o f u s e r s i n th e c it

are a na l

z e d thro u
h da ta a n d wa t er g

白石水库水源富营养化评价及供水可靠性分析

白石水库水源富营养化评价及供水可靠性分析

wa t e r s u ppl y r e l i a bi l i t y i n Ba i s hi Re s e r v o i r
XU Di
( L i a o n i n g R u r a l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3, C h i n a )
的7 4 %。工程 于 1 9 9 6年开工 , 1 9 9 9年 汛后落 闸蓄水 ,
2 0 0 0年汛后竣工 。水库 总库容 l 6 . 4 5亿 m , 净 调节水
期、 非汛期均为 Ⅲ类水质 , 适用 于集 中式 生活饮用水 地 表水 源地二 级保护 区 的水质 要求 , 优 于一般 工业用 水
c e n t r a l i z e d d o me s t i c d r i n k i n g wa t e r s o u r c e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w a t e r s o u r c e .I t i s k n o w n t h a t wa t e r s u p p l y q u a l i t y i s r e l i a b l e i n
( 辽 宁省农 村水 利建 设 管理局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3 )
【 摘 要】 本文在对 白石水库水源 富营养化进 行评价 的基础上 , 对水库供水可靠性 , 白石水库的水质满足《 地 表水环境 质量标 准》 ( G B 3 8 3 8 -2 0 0 2 ) 中的Ⅲ类用 水水 质要求 , 可 以作 为集 中式 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工 业用 水水源地 。经过水量调节计算 , 可知 白石水库供水水质是 可靠的。

北票市白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查与生态保护

北票市白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查与生态保护

4 . 2制定配套规章制度 , 明确各部 门职责 , 依法加强饮用水源地管 理, 认 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水污染 防治法》 和《 饮用水水 源保护 区污染 防治管理规定 》 对水 源地保护 区管 理要求 , 切实保 障供水安全 。 4 . 3结合 实际 , 开 展生态修复 , 在远 山及人烟稀 少地区 , 实行全面 封禁 , 禁止人为开垦 , 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 开展生态 治理 , 加 强基本农 田建设 , 推行节 水灌溉 , 减少化 肥农 药 的使用 ; 开展生 态保 护 , 以库 区周边 为重点 , 通过清淤 、 疏浚 、 生物护坡 、 湿 地保 护等措施 , 发挥植物净化功能 , 维系库 区周边生态系统。 4 . 4严格禁止点源污染 , 防治面源污染 , 整 治农业 和畜禽养殖 。一 级 保护 区内禁止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 , 严格 限制 二级保护 区 内活动 , 开展面源污染 和畜禽养殖治理 。 4 . 5相关部 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开展水 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 主题教 育和整治活动 , 统一 干部群众 的思想 ,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 将 水源保护与农村环境保护相结合 , 充分 发动广大群众 积极参 与 环境整 治和水源保护 。
2 o1 0年 白石 水 库 作 为 饮 用 水 备 用 水 源 由 省 政 府 同 意 、 省 环保厅批复 , 并 划 定 了饮 用水 水 源保 护 区。 2 0 1 3年  ̄ 2 01 4
2调 查情 况
2 . 1水 源 保 护 区范 围 2 0 1 0年 白石水库作为饮 用水备用水源 由省政府 同意 、 省 环保


安全 。 2 . 2调查情况 为 了更好 的摸清水 源保 护区内的环境 风险源情况 , 2 0 1 3年 1 5结 语 月一 2 0 1 4年 3 月 ,北票市环境保护局对 白石水库水源保护 区进行 本 文通过对 白石水库周边地区 的调查 , 发 现白石水库保护 区 了认真 、 详细的调查 , 通过调查发 现 , 保护 区内有居 民 5 1 5 1 户, 工 涉及面积大 、 范 围广 , 虽说 近几年对 白石水库周边进 行 了积极 的 业企业 2 6家 , 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业 项 目 2 2 1 家( 处) , 蔬菜 大棚

白石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评价

白石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评价

个 水 文 站 、 个 水 位 站 、 4个 雨 量 站组 成 。整 个 系 统 1 3
以超 短 波 无 线 通 信 将 上 述 各 站 的 水 情 数 据 传 送 到 中
心站 , 由计 算 机 进 行处 理 , 印输 出各 种 水 情 图表 。 打
2 2 中 继 站 功 能 . 中继 站 接 收 到测 站 采 集 来 的信 号 后 ,首 先 进 行 站 址 判 别 , 果 是 本 系统 范 围 之 内 的 , 行 存 储 、 如 进 再 生 后 再 转 发 给 中心 站 。对 于 关 键 的 中 继 站 ( 如凤 凰
1 白石水 库 水 情 自动 测 报 系统 构 成
白 石 水 库 坝 址 以 上 控 制 流 域 面 积 为 1 4 76 9
k 水 库 水 情 自动 测 报 系 统采 用 超 短 波 和 卫 星 通信 m,
形 式 组 网 。 系 统 由 白石 水 库 中心 站 、 5个 中继 站 、 O l
计 每 翻 一 斗 ,测 站 数 据 采 集 终 端 机 计 数 器 自动 加
“l , ”
不 好 时 用 来 中继 无 线 信 号 的 中转 站 。中心 站 用来 接 收 遥 测 站 ( 经 中继 站 转 发 ) 送 来 的 数 据 , 对 数 或 传 并 据进行存储 、 理 0 2年 第 8期 ( 2 第 O卷 总 2 7期 ) 1
【 章 编 号 】10 0 2 (0 2 0 文 0 2— 6 4 2 0 ) 8—0 2 0 7—0 2
东北 水 利 水 电
2 7
白 石 水 库 水 情 自 动 测 报 系 统 及 评 价
2 1 遥 测 中 端 站 的 功 能 .
遥 测 终 端 站 可 分 为 雨 量 站 、浮 子 式 水 位 计水 文

白石水库坝下生态用水调度分析研究

白石水库坝下生态用水调度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1305(2020)06 ̄0161 ̄04
表 1 白石水库下游河道月平均流量指标改变统计表
1 基本情况
单位: m3 / s
白石水库是大凌河下游大(1) 型水库ꎬ 水库任
月份
务主要以供水为主ꎬ 兼顾防洪、 灌溉、 发电 及 养
2 建库前后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水库工程于 1996 年开工ꎬ 1999 年汛后落闸蓄
水ꎬ 2000 年汛后竣工ꎮ 1956—1998 年数据为建库
前数据ꎬ 1999—2012 年数据为建库后数据ꎮ
水库建成后ꎬ 受水库调节影响下游河道内的各
月径流过程更加均匀ꎮ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ꎬ 有水库
后考虑大凌河河口水田和苇田的插秧机芽前期用
5—9 月 12 72m3 / sꎻ 3、 4、 10 月
24581
4 24m3 / sꎻ 11—次年 2 月 0m3 / s
m3 ꎬ 来水频率 75% 时入库水量 34856 万 m3 ꎮ 具体
河道内基本生态需水是维持河流基本形态、 生
态基本栖息地和基本自净能力等需要保留的最小河
道内流量ꎮ 结合北方河流冬季结冰的特点ꎬ 将基本
生态需水划分为冰冻期和非冰冻期ꎬ 并依据白石水
库断面最新的生态批复水量ꎬ 确定水库断面基本生
态需水在冰冻期为 0ꎬ 非冰冻期采用« LXB 供水工
道内基本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要求ꎮ 根据白石水库不同来水频率情况ꎬ 在优先满足河道外需水的条件下ꎬ 使
水库最大限度满足河道内的不同生态需水要求ꎮ 当水库具备外调水条件时ꎬ 还可通过外调水优化配置ꎬ 提高河道
外和河道内供水保证程度ꎮ
关键词: 白石水库ꎻ 水文情势ꎻ 基本生态需水ꎻ 适宜生态需水ꎻ 调度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白石水库水源水质现状评价与预测分析在水源工程建设中,水源水质因素起着绝对性的控制作用。

水源水质首先决定工程是否可行,同时也是选择净水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参数的依据。

因此,在阜新市引白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一直将白石水库水质评价分析列为重点研究内容。

在水库建设期间,沈阳建筑大学开展了“在建白石水库水源水质预测研究”,并通过了辽宁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辽科鉴字[1998]075号);水库建成落闸蓄水后,辽宁省环境监测站于2003年1月21日和22日又进行了现状监测,以此为依据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白石水库水源水质现状及水质预测评价”,并通过了辽宁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审查(辽环函[2003]115号)。

从水库建成前的1997年到水库建成后的2006年,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朝阳分中心对入库河流和水库进行了长期的监测。

沈阳建筑大学在水库预留取水口处,从2004年5月到2005年6月的一个完整水文周期,每天进行一次水质监测。

现依据上述监测和研究成果进行白石水库水源水质现状评价与水质预测分析,其目的在于分析确定以白石水库作为阜新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净水工艺设计和本研究依据。

2.1 白石水库水源水质评价概况2.1.1白石水库概况白石水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上圆镇大凌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综合领域水利枢纽。

水库总库容16.45×108m3;正常蓄水位127 m,相应库容10×108m3,属大型水库。

从1999年9月下闸蓄水后,采用低水位运行方式,水位为114 m,蓄水量2.3×108m3。

近年内,计划仍然采用低水位运行方式,本次水质评价分析依此为背景。

2.1.2 评价范围水质监测评价的范围为白石水库入库干流(大凌河)和支流(牤牛河、凉水河)与大坝围成的区域。

水质监测断面:大凌河B19处,牤牛河M7,凉水河L10处,水库中心区B5处,坝前取水口处B1。

2.1.3 评价因子根据白水水库水质污染源性质、类型和有关饮用水水源水质控制项目,及其前期的大量调查的结果,确定主要的评价水质项目为三大类:一般化学性状指标、常规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和有机物共33项(见表2-1)。

预测因子选择现状监测中超标的因子进行预测。

2.1.4 评价依据根据国家及其有关部门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有关标准和规定,选用的评价依据主要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根据评价因子,相应的标准值见表2-1。

2.2 水源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2.2.1 入库河流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白石水库入库河流干流为大凌河,支流有牤牛河和凉水河。

入库河流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2。

牤牛河:由表2-2可知,在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PH、溶解氧、化学氧量、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锌等22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I-II类水标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5项监测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总氮符合水质标准的要求。

表2-1 水源水质评价相关标准单位:mg/L(PH除外)表2-2 入库河流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单位:mg/L(PH除外)注:1、表示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评价超标;2、牤牛河采样点上下游处河宽约20m,基本全部封冻,仅有一处有水流动,水体外观清澈透明;3、凉水河采样点处河宽约为26m,流速为0.3m/s;4、大凌河采样点河宽约为200m,流速为0.69m/s。

凉水河:在对凉水河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硫化物等12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I类水质标准;锌符合II类水质标准;总磷、氟化物、石油类符合IV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7项监测指标为劣V类水质;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锰等4项监测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而铁的监测值超出此要求。

大凌河:在对大凌河的监测项目中PH、生化需氧量、铜、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等14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I类水质标准;溶解氧、锌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氟化物符合Ⅳ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符合Ⅴ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挥发酚等4项监测指标为劣Ⅴ类水质;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锰等4项监测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而铁的监测值超出此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入库三条河流中,牤牛河的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大凌河及凉水河已经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主要的超标污染物为CODcr、BOD5、氨氮、总氮以及铁、锰。

2.2.2 水库中心区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白石水库中心区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3和表2-4。

由表10-3可知,在对白石水库中心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总磷、锌等18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Ⅰ-Ⅱ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指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氟化物、挥发酚除各别点位超标外,总体也达到了Ⅲ类标准;总氮在水库中心区垂直线中层采样点位和右侧垂线上层采样点为Ⅴ类水质,其余的监测点符合Ⅳ类水质标准。

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5项监测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表2-3 白石水库库中心区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单位:mg/L(PH除外)注:表示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评价超标。

表2-4 水库中心区水质现状分析单位:mg/L(PH值除外)注:1. 表左、中、右为监测两天上、中、下6个数据的平均值。

均值为坝前区16个监测数据的平均值。

2. 表示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评价超标。

由表2-4可知,在对白石水库中心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以所有点位的均值评价水库中心区断面,其中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总磷、锌等18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的Ⅰ-Ⅱ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指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按Ⅲ类水质标准评价,氟化物和挥发酚超标率分别为18.8%和37.5%;总氮符合Ⅳ类水质标准。

硫酸盐、氯化物、氯化物、硝酸盐、铁、锰5项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在对白石水库中心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除总氮为IV类水质外,其余项目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或者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2.2.3 水库坝前区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白石水库坝前区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5和表2-6。

由表2-5可知,在对白石水库坝前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pH、溶解氧、氟化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总磷、锌等17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的Ⅰ-Ⅱ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在水库前区的右侧垂线下层采样点为Ⅳ类水质,其余的点位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生化需氧量在水库坝前区的右侧垂线上层采样点为Ⅲ类水质,其余的点位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在水库坝前区的左侧垂线上层采样点,中心垂线下层采样点、右侧垂线下层采样点为Ⅳ类水质,其余的点位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氨氮在右侧垂线下层采样点为Ⅳ类水质,其余的点位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总氮在右侧垂线下层采样点为劣Ⅴ类水质,其余的点位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挥发酚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5项监测指标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表2-5 白石水库坝前区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单位:mg/l(PH值除外)注:表示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评价超标。

表2-6 水库坝前区水质现状分析单位单位:mg/l(PH值除外)注:1. 表中左、中、右为监测两天上、中、下6个数据的平均值。

均值为坝前区18个监测数据的平均值。

2. 表示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评价超标。

由表2-6可知,在对白石水库坝前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以所有点位的均值评价水库坝前区断面水质,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铜、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等17项监测指标符合GB3838-2002中I 类水质标准;总磷、锌符合Ⅱ类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3项监测指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总氮符合Ⅳ类水质标准。

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在对白石水库坝前区各个点位所监测的28个项目中,除总氮为IV类水质外,其余项目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或者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

2.2.4 水源取水口处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阜新引白水源取水口位于坝前区的右侧,故水库坝前区水质基本代表了该取水口处的水质。

但由于前述对水库坝前区水质监测时段较短,难以反映该水源水质的长期实际动态变化情况。

因此,为了准确掌握取水口处的水质,从2002年6月到2003年6月,对取水口处水质进行了为期2年的长期动态定点监测,每月监测1次。

监测断面在取水口处上、中、下三点。

水质监测项目共30项,其中有25项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

水源取水口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7和表2-8。

由表2-7和表2-8可知,PH、氟化物等8项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的要求。

氨氮、溶解氧、COD Mn、COD Cr、BOD5、挥发酚、汞、磷、阴离子、氟化物、挥发酚12项指标,除各别点位和个别时段超标外,总体也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石油类和磷超过III类标准。

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的要求,铁除各别点位和个别时段超标外,总体也符合,锰超过此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