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合集下载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呼吸机操作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
正确和安全地使用呼吸机。

本评分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呼吸机,
包括成人和儿童呼吸机。

评分标准
根据呼吸机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将使用以下评分标准
进行评分:
1. 可操作性 (30%)
- 操作人员能否正确启动呼吸机,并调整相关参数。

- 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呼吸机上的各个按钮和控制面板。

2. 参数设置 (30%)
- 操作人员是否能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设置呼吸机的相关参数,如潮气量、吸呼比、氧浓度等。

- 操作人员是否及时调整参数以满足患者需要。

3. 报警处理 (20%)
- 操作人员对呼吸机报警的处理是否正确和及时。

- 操作人员是否能准确判断报警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

4. 监测与记录 (20%)
- 操作人员是否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机参数,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 操作人员是否及时发现参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评分方法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 每个评分标准将被评估为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 每个评分标准按权重计算得出最终分数。

- 所有评分标准的分数将累加得出总分。

结论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将帮助我们评估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并确保使用呼吸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不断的评估和培训,我们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为了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请在评分过程中由至少两个独立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表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表
2、患者达到呼吸机使用的目的,呼吸功能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满意。
3、护士操作方法正确、熟练,熟悉呼吸机的性能、维护与保养。
7
7
6
18、呼吸机的保养与消毒
2
23325 Nhomakorabea2
2
3
2
2
4
3
2
8
2
2
1、护患沟通不良酌情扣3-5分。
2、参数调节不正确酌情扣5-8分。
3、呼吸机各部件连接有误酌情扣5-10分。
4、打各开关的顺序错误酌情扣3-5分。
5、消毒隔离观察不强酌情扣3-5分。
6、不能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者酌情扣2-4分。


20分
1、患者呼吸道通畅,自主呼吸与机械呼吸同步,无人机对抗。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表
项目
操作标准
分值
评分细则
扣分
扣分原因


10

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病情、年龄、体重、有无使用呼吸机的适用证和禁忌症。
2、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使用程度)。
3、环境评估(是否符合用氧要求)。
4、评估用物(中心供氧装置是否完好、呼吸机的性能、氧气通道的接头是否配套、电源接头是否吻合)。
5、向湿化瓶内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
6、遵医嘱调节呼吸机参数。
7、再次解释,检查人工气道气囊是否充气。
8、取下模拟肺,将呼吸机与人工起到相连。
9、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监测有关参数。
10、开湿化器电源开关,调节湿化器的温度。
11、设定有关参数的报警极限,打开报警系统。
12、记录有关参数。
1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同步情况,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整理
5
未整理床单元-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4
污物乱放或遗留用物于病房-2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2
漏消毒配件、消毒方法错误1项各-1
未记录1项-1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
效果评呼吸机-8
患者呼吸道不通畅-8
整体性
态度
计划性
条理性
熟练程度
效率
沟通指导
13
态度不认真-5
呼吸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得分
扣分细节
扣分
备注
操作前10分
操作者仪表
2
着装不规范-2
未洗手-2
评估
5
未评估病情、神志、配合、气道等情况,未解释(患者、家属)各-2
准备
3
少1件各-1
用物放置乱-2
操作过程60分
试机,连接人工气道
10
未对呼吸机进行检测-5
人工气道固定欠妥善-6
观察护理
30
未判断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10
未及时协助患者排痰-5
吸痰过程有误1处各-1
呼吸机报警未及时处理-5
呼吸机管道及气囊有漏气-5
未记录监测项目1项各-1
未及时添加湿化瓶水、清理管道积水各-2
未每班测量并记录插管外露长度-2
未协助患者取合舒适体位-2
停机
10
撤机用物准备少1件各-1
未解释-2
未观察HR、R、Bp等情况各-2
计划性不强-2
条理性欠佳-2
操作欠熟练-8
速度慢-3
沟通欠佳或指导不全-4
安全
舒适
7
操作中、操作后患者欠安全-5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姓名:得分: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20分
1.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交流、解释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
3.备齐用物:呼吸机及各种连接管路、模拟肺、中心供氧装置或氧气筒、蒸馏水、多功能电插板
5

10
操作
质量
标准
50分
1.连接呼吸机管道
2.检查气源(压缩泵和氧气)压力和电源电压
3.接通电源和气源,湿化罐中加入无菌蒸馏水
4.开机:压缩泵主机湿化罐
5.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选择模式及各项参数
6接模拟肺试运行,检查各管路是否连接完好,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7连接病人(口述)
8.严密观察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并作好记录,
9.正确设置呼吸机报警范围
10.机械通气30分钟后,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通气参数(口述)
11.关机:湿化罐主机压缩泵
12.正确处置用物
5
2
2
5
5
5
2
2
5
5
5
5
终末
质量
标准
20分
1.操作熟练、正确,达到目的
2.尊重关心爱护病人
3.无菌观念强,用物、污物处置恰当
10
5
5
理论
考核
10分
1.呼吸机常见参数设置
2.应答切题流畅
5
5
评判员签名:

临床医师—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临床医师—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4)给氧浓度:低浓度氧(24%~28%)不超过40%,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度浓度氧(40%~60%)适用于缺O2而CO2潴留时;高浓度氧(>60%)适用于CO中毒、心源性休克,吸入高浓度氧不应超过1~2天。
(5)峰值流速:数值=(I+E)×T.F.),T:潮气量,F:呼吸频率,I+E吸:呼相加。
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
3、减少呼吸功耗: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等。
4、心肺复苏。
二、应用呼吸机的指征
1、临床指征: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呼吸频率>35次/min。
2、血气分析指征:pH<7.20~7.25;PaCO2>9.33~10.7kPa(70~80mmHg);PaO2在吸入FiO20.40,30min后仍<6.67kPa(50mmHg)。
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在吸、呼两相均给予一定正压,把呼吸基线从零提高到一定的正值,使肺泡张开,用于肺顺应性下降及肺不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⑸间歇强制通气(IMV)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在自主呼吸的过程中,呼吸机按照指令定时、间歇地向病人提供预定量的气体,称IMV;如呼吸机间歇提供的气体与患者呼吸同步,即称SIMV。呼吸机的频率一般为2~10次/min。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呼吸机的锻炼,作为撤离呼吸机的过渡措施。
5、选择适当的通气方式。
6、接通电源,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调试呼吸机的送气是否正常,确定无漏气。然后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病人面罩或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紧密连接好,呼吸机的机械通气即已开始。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简介呼吸机是医院常用的一种重要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正确操作呼吸机,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供相关人员使用。

使用方式在评分表中,将对呼吸机操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每项操作指标给予相应的得分。

最后将所有得分汇总,可以根据得分的级别来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评分表内容操作技术-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患者连接与断开呼吸机的正确操作;- 对呼吸机的基本参数进行调整的能力;- 正确选择呼吸模式和设定适当的初始参数;- 能够处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管路和设备管理-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确保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 对呼吸机管路的组装和拆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有效处理呼吸机故障和设备的维护问题。

呼吸机监测和数据分析-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准确理解呼吸机监护仪的参数和曲线;- 对呼吸机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相应的参数和模式。

评分标准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医护人员的呼吸机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0分以上: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情况;- 20-29分:基本掌握呼吸机操作,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0-19分:操作呼吸机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0-9分:操作呼吸机的能力有较大差距,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能力。

通过评分表的评估,可以发现并改进医护人员在呼吸机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呼吸机应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呼吸机应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4
3
2

3、每超时1分钟扣2分。
注:总分100分
操作时间:10分钟
3
2
1
0
10
2、评估患者呼吸、血气、人工气道情况。
4
3
2
1

3、评估呼Leabharlann 机性能和管路情况。32
1
0




70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2、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无禁忌症低半卧位。3、接通电源气源,开机,压缩机(压缩空气)一主机一湿化器;
4、确定呼吸模式及通气方式:A∕CV,SIMV,CPAP5、根据病人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片、呼吸频率RR、Flow、吸气压Pi、吸气时间Ti、I/E、FiQa、PEEP、压力支持PS等,)。
呼吸机应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


技术操作流程及标准
评分等级
实际
备注


A
B
C
D
得分

1、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3
2
1
0

2、用物:呼吸机(连接好管道、湿化器)、电
5
4
3
2

10
源、氯源,并正确连接。另配配电盘。

3、用物准备3分钟。
2
1
0
0


1、评估患者意识、病情、相对禁忌症并处理。
11、脱机:呼吸机与病人分离,病人氧气吸入12、关机顺序:先备用模式一主机一压缩机一湿化器。
13、切断电源,清洁、消毒仪器,指定地点放置、备用。
3
5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3
顺序颠倒一次扣1分,物品掉地一件扣1分,不符合过程要求者酌情扣1~3分。
时间每超过30s扣1分
提问目的、注意事项
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注意事项:
1、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2、使用期间注意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双肺呼吸音、脉搏、血氧及病人的呼吸是否有改善
3、能判断呼吸机使用过程中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能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二、调节各参数1、呼吸频率;2、吸呼比;3、气道压4、潮气量;5、氧浓度;6、报警限的设置
20
一项参数不会调节扣3分
试运行,观察机器运转正常后连接病人人工气道
5
未试运行扣5分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判断通气量是否合适
10
未观察或未听呼吸音扣5分
使用完毕,按消毒保养制度对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呼吸机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Drager呼吸机考核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姓名得分:


规范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





10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
2
衣、帽、口罩、鞋不整洁各扣1分,不洗手扣1分
操作前评估: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型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义齿,病人的意识、脉搏、血压、血气分析等
4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
4、掌握呼吸机报警意义及处理
5、掌握撤离呼吸机的标准
6、掌握撤离呼吸机的步骤
10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2分
准备用物:呼吸机管道、湿化装置
蒸馏水、膜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介绍
本文档旨在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改善医疗人员的呼吸机操作技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本评分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设置参数、监测指标、患者配合等。

使用说明
本评分表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使用,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评分表将操作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操作指导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由1-5分表示,1分为最差,5分为最佳。

操作步骤评分
1. 参数设置
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设置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
- 通气模式
- 吸呼比
- 吸气压力
- 呼气压力
- 潮气量
- 呼气末正压
- 氧浓度等
评分标准
- 5分:设置准确,满足患者需求,参数合理
- 4分:设置较准确,参数基本合理
- 3分:设置基本正确,参数略有差异
- 2分:设置不够准确,参数不合理
- 1分:设置明显错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2. 指标监测
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监测呼吸机的各项指标,包括: - 吸气峰值压力
- 正压呼气末屏气量
- SpO2
- 心率
- 呼吸频率等
评分标准
- 5分:监测准确,指标正常且稳定
- 4分:监测基本准确,指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3分:监测基本正确,指标有小幅度波动
- 2分:监测不够准确,指标有较大幅度波动
- 1分:监测明显错误,指标异常出现
3. 患者配合
评估患者是否能够配合呼吸机操作,包括:
- 吸气配合度
- 呼气配合度
- 通气工作负担
评分标准
- 5分:患者配合度好,呼吸机操作顺利
- 4分:患者配合度较好,呼吸机操作基本顺利- 3分:患者配合度一般,呼吸机操作略有困难- 2分:患者配合度差,呼吸机操作困难
- 1分:患者无法配合,呼吸机操作无法进行
结论
通过本呼吸机操作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操作方式和参数设置,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