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doc

合集下载

企业道德缺失

企业道德缺失

企业道德缺失——富士康事件关于企业伦理的思考前段时间发生的富士康事件曾经闹的沸沸扬扬,连跳事件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媒体舆论大潮。

如今,富士康虽已不再风口浪尖,但它所留下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伤疤,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刻的关于企业伦理道德的思考。

一、事件再现富士康公司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涉足电脑、数码、通讯等多个方面。

2010年1月30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自此,拉开了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序幕。

到2010年5月27日凌晨,陆续有12位员工跳楼自杀。

“连跳事件”将富士康公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种关于企业压力与伦理道德的讨论四起。

二、理性分析关于跳楼事件的原因,主流的解释还是归咎于企业的管理,归咎于企业道德的缺失。

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康公司的职工管理制度及食宿条件。

据了解,富士康公司由于是电子厂,会进行安检,员工都要搜身。

而保安态度恶劣,言语粗糙,对待普通员工像对待奴隶。

公司内部等级森严,上级对下级人文关怀不够,气氛压抑。

每个普通员工平均工资800元,待遇不高。

宿舍制造成了员工间交流少,精神文化的缺失。

最严重的是,富士康公司的治理理念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采用了泰勒制。

将每个工人视为机器,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工人反复进行机械操作,造成身心双重疲惫。

有人戏称富士康为“精神血汗工厂”,足以反映出该公司的恶劣条件。

也许正是在这种待遇下,不堪精神与身体的压力,一些员工选择了用死亡予以反抗。

三、延伸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伦理道德的呼声越来越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学发展观中也提出了以人为本。

社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的压力加重。

如果在重重压力下选择用压榨工人提升业绩,众人皆知这是鼠目寸光,只看到短暂的小利益。

相反,企业必须顶住压力,加强道德建设,提升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员工是支撑企业的基石。

企业道德责任论文

企业道德责任论文

试论企业道德责任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道德责任的界定,把企业道德责任划分为底线道德责任、条件道德责任和高端道德责任,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责任一、企业道德责任目前,对企业道德责任的理解主要围绕在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等同论:认为企业道德责任等同于社会责任;二是包含说: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包含于社会责任;三是并列论: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并列于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狭义的道德责任就是指企业法律责任之外的有着道德理想的企业主动承担的责任;广义的企业道德责任就是社会责任。

所以,我们可以把企业道德责任划分为底线道德责任、条件道德责任和高端道德责任。

底线道德责任是企业必须遵守的道德责任,诸如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等是必须尽到的责任,其实就是法律责任;条件道德责任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条件作出选择的道德行为,是应当尽到的责任,诸如为员工谋福利、提供发展机会以及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等;高端道德责任是企业超越法律、超越一般道德风尚习惯自愿地改善社会福祉的行为,是提倡尽到的责任,诸如捐赠和支持公益事业。

本文是基于广义道德责任进行论述的。

二、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的现状当前,我国不少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如在各种灾害面前踊跃捐赠,一些企业如中国电网公司、中国石化公司等近年纷纷发表了社会责任白皮书。

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置道德责任于不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而言,当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可按照顾客、竞争者、员工、自然环境、政府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与顾客关系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欺骗消费者的问题,比如欺骗性广告宣传和提供劣质甚至有害产品,如三鹿婴幼儿奶粉。

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甚至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与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关系方面,部分企业对待上下游企业不讲信誉,拖欠和赖账,存在以仿冒、侵权、不公平竞争等方式损害竞争对手商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企业道德缺失案例2020

企业道德缺失案例2020

企业道德缺失案例2020
以下是2020年发生的一些企业道德缺失案例:
1. 摩托罗拉公司因在中国的一家工厂违法强制劳动、工资不公等问题被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2.于2017年至2020年,高盛、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游戏理财、瑞银世界通道、美林投资、野村证券等7家外资券商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定,不当交易从中获取私利,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

3. 蔚来汽车因为质量问题频发,包括车辆自燃、电池故障等,引发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

4. 特斯拉因在中国市场存在售后问题,包括服务不及时、配件问题等,导致消费者的不满。

5. 顺丰快递因严重忽视包裹安全,导致多起包裹丢失、损坏等问题。

6. 华为因为涉嫌窃取商业机密,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7. 科技巨头Facebook因未能保护用户隐私,导致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曝光,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和道德争议。

这些案例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道德缺失问题,对企业形象和消费者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摘要】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益至上、监管不力、道德观念淡漠以及市场环境因素。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会忽视道德问题;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也容易忽视道德底线;监管不力导致企业缺乏约束,道德失范问题愈演愈烈;道德观念淡漠使得企业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良知;市场环境因素如欺诈行为、虚假宣传等也会诱发道德失范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加强监管力度并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市场竞争,利益至上,监管不力,道德观念,市场环境,企业自律,监管力度,行业规范化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营销道德失范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规范,导致了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强调诚信、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却是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背景及原因入手,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为后续的探讨提供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舆论的不断关注和监管部门的加大力度,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问题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

希望通过对背景介绍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推动企业营销道德规范化的发展。

2. 正文2.1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成因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会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

一方面,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客户,可能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为了击败竞争对手,企业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恶意串通、抢占市场份额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放弃了道德底线,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doc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doc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2020年4月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本文关键词:缺失,危害,道德,表现,我国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目前中国企业道德的困境探究【第一章】我国企业道德体系构建引言【第二章】企业道德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第四章】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结论/】国内企业道德创建研究结论与参考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本文内容: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目前中国企业道德的困境探究【第一章】我国企业道德体系构建引言【第二章】企业道德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第四章】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结论/】国内企业道德创建研究结论与 3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当前我国企业道德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

近几年,我国企业道德缺失事件频频出现,企业弄虚作假、诚信缺失现象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如"染色馒头"、过期面包回炉再造、毒豆芽等事件频繁被曝光。

上述恶性事件足以表明,我国企业诚信和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严峻,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暴露出了许多失德失信的行为。

3.1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3.1.1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

许多企业背离了诚信原则,向消费者提供假冒伪劣商品,不仅损害消费者的财产还危及健康,甚至丧失性命,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企业故意缩短商品的使用寿命;自己生产名牌产品以低价出售等,这些现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产品生产中,不同类别的企业都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首先,坚决禁止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其次,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企业道德缺失的案例

企业道德缺失的案例

企业道德缺失的案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地违背了道德底线。

下面我将就一起企业道德缺失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发生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

该公司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暴露出了严重的道德问题。

据报道,该公司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获取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将这些信息出售给第三方。

这一行为既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又严重违反了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首先,该公司未经用户许可擅自获取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损害了用户的隐私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越发严重。

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视,他们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能够得到保护。

然而,该公司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无视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任意获取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给用户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其次,该公司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隐私泄露问题。

用户将个人信息交给企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然而,该公司不仅未能妥善保管好用户的个人信息,还将这些信息以高价出售给了第三方,丧失了企业应有的诚信和责任。

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滥用和不当使用,进一步加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并给用户带来了实际的损失。

再次,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商业活动不仅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还要遵循道德的准则。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有责任和义务依法经营,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益。

然而,该公司违背了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一方面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另一方面也损害了整个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和声誉。

综上所述,这一企业道德缺失的案例充分暴露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的公信力。

我们应当鼓励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注重社会责任,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经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浅析企业道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基于饿了么公司的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浅析企业道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基于饿了么公司的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企业道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基于饿了么公司的案例分析指导教师:帅亮职称:副教授姓名: 宋莹学号: 13041082 班级:工商1302 年级: 13级专业:工商管理二〇一七年四月十日中文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企业管理者造假、欺骗员工、暗箱操作等事件屡被媒体报道。

大部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道德缺失,也随之暴露出来.企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原则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使得企业更具有人格特性。

企业道德规范了企业全体人员的行为,也推动了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同时企业也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即做好企业道德的建设。

在这个强调和谐社会的时代,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份子,企业道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年饿了么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道德问题的又一次关注。

本文主要以饿了吗事件为例,分析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成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企业一味追求利益,管理者的道德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外部原因主要有外部监督不力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两方面的原因。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要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加强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社会要加强对企业道德的监督,政府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

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大量减少企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发生,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关键词】:企业道德;成因;对策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in recent years,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fraud, deception employees,black box operations and other events have been reported by the media。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放弃了道德底线,导致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营销道德体系。

一、市场竞争加剧引发企业道德失范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虚假宣传、恶意比价、捆绑销售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会给其他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某些企业和商家会为了削减成本,而采用劣质和假冒伪劣商品来欺骗消费者。

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还损害了整个市场的信誉度。

二、企业利益优先导致道德失范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在面对非理性市场时,对自己的利益往往显得过于追求。

这种利益优先的思维方式,容易让企业放弃道德底线,通过“赚取差价”的方式来获取利润。

比如,在医疗行业中,有些医院和医生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采取过度治疗、药品过度使用等不当做法,造成了包括病人、医护人员和公共资源的严重损失。

三、社会缺乏监管导致道德失范当前,我国的市场监管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缺乏强力的道德监管机制。

这就给那些道德底线松动的企业和商家留下了可乘之机。

有些企业和商家往往依靠领导监管的缺位,忽悠消费者,谋取私利。

例如,消费者在购买以假乱真的商品时,往往难以分辨其真伪,而监管部门却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查处这些违法把关的企业。

四、消费者对于营销道德的要求不够高现在,个人消费能力得到提高,但在消费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对于营销行为的认知水平不高的现象。

这种认知不高的情况,容易让一些不良商家把关做得比较松,诱导消费者盲目、打折等让消费者陷于利益的诱惑之中。

这使得一些企业容易采取垄断、恶性竞争等手法追求短期暴利,屡次导致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五、企业文化营销缺失导致道德失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2020年4月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本文关键词:缺失,道德,原因,分析,企业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目前中国企业道德的困境探究【第一章】我国企业道德体系构建引言【第二章】企业道德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第四章】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结论/】国内企业道德创建研究结论与参考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本文内容: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目前中国企业道德的困境探究【第一章】我国企业道德体系构建引言【第二章】企业道德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第四章】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五章】我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结论/】国内企业道德创建研究结论与 4 我国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4.1 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4.1.1 社会舆论监督的乏力。

社会舆论监督的缺乏,使得那些违背企业道德的企业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能够获得大利。

然而使得那些遵从道德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最终导致企业放弃企业道德建设。

首先,媒体对非道德行为的揭露报道不及时甚至违反"真实性".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和曝光,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也得不到改善,导致企业的非道德行为未能受到有效扼制和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没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依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甚至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博取大众眼球,故意制造噱头,篡改事实真相,违反了"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和存在价值。

其次,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消费者是评价企业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怕麻烦心里普遍存在,遇事只能吃哑巴亏。

而且,消费者协会解决问题时间长、效率低,达不到消费者的期望效果。

企业道德的缺失是我国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它使企业缺乏凝聚力,缺乏核心竞争力,社会大众对企业的认同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丧失。

4.1.2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监管能力的弱化,导致企业缺乏道德建设的动力,于是企业偷税漏税,谋取私利,钻法律空子,各种不道德的企业行为接连不断。

可以说,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为企业的道德缺失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另外,政府部门为企业做信用担保,干预市场竞争,无法对企业道德失范行为做出有力的打击,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助长了不良企业的非法行为,阻碍企业道德建设的发展。

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监管能力不足表现在对企业道德缺失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政府不能用法律法规武器对企业进行处罚。

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采取纵容的态度,对违反企业道德行为的现象也有纵容之态。

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结合,贪腐受贿,为自身利益破坏生态环境,降低执行标准,兴建豆腐渣工程,给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出于对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政府会左右市场环境,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而罔顾长远利益的行为,影响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企业道德建设滞后且缺乏主动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是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及效果却差强人意,这一点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仅来源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的。

4.2.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消解。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的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前只有一些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还保留着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或将其重组为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部,在中小型企业中几乎很难寻觅到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部门。

既然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逐渐消解,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由政府或主管部门来完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及当地的主管部门常常搞一些假大空的思想政治宣传,是否起到实际效果并不在意,而是关注于形式和流程。

此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长期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没有结合市场经济企业所呈现出的新特征而进行大胆的创新,更没有结合企业类型而进行针对化的内容丰富,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使得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标。

4.2.2 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国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也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和规范。

因此,未能形成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期而有效的保障机制。

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其工作性质本身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的、显而易见的效益,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业绩极少得到企业领导者的认可和表扬,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丧失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也说明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到位。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先例可循,许多企业的创新机制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上,对其他工作的创新需求支持甚少。

虽然,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但是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各项制度很不正规,例如管理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存在很大的不足,仍需要完善和改进。

4.3 企业内部伦理制度不完善。

4.3.1 企业内部缺少伦理化管理。

伦理化管理可以规定人们的行为,让领导者和员工按照管理范围内的规则进行生产活动,例如制定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规定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个企业只有内部团结协作,才能对外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完善且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伦理化管理体制,反观那些经营业绩不佳的劣势企业对内部伦理化管理往往不太重视。

目前中小型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员工数量少,既没有制定相关的伦理化管理制度,也没有相应的企业伦理规范对员工行为进行指导。

即使有的企业制定了伦理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背离,制定伦理制度也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对企业员工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的疏漏和不完善。

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伦理管理,许多企业出现了非法的经营现象。

很多企业打着响亮而豪迈的道德口号,例如"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等,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许多这样的标语写在本上,贴在墙上,记在各项规章制度中,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没有认真的贯彻执行,使得企业经营与企业伦理道德处于失衡的状态。

4.3.2 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滞后。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不知道如何运用企业文化来武装企业的自身形象。

首先,表现在对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执行力度不到位。

企业对制定的伦理文化准则重视程度不够,执行态度过于松散,只是把这些准则当做一个空壳子,一个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没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和管理部门来负责监督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做到执行到位,否则将成为纸上谈兵。

其次,企业伦理文化意识比较薄弱。

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后,人们的思想也跟着发生变化,企业领导者一味的追求利润,扩大生产,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假冒伪劣、欺骗消费者以及恶性竞争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种伦理道德的丧失,重物质轻精神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企业缺乏持久发展的道德精神,最后导致企业破产。

4.4 企业经营者的唯利主义意识。

由于法制体系不健全和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不规范操作和投机行为使得一个人在一夜间成为暴发户,因而,有些人就大言不惭的称自己为创业家或企业家,而这些人脑中只有赚钱而非事业。

殊不知这些缺乏道德的理念束缚了他们的手脚,目光短浅的企业家在经历一时的快感后,很快就会被市场所否定,被顾客所否定,被竞争者所否定。

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清楚的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遵守基本的道德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天平,能够让他们懂得如何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

企业的发展不但要关注社会效益,还应该关心员工的需求,承担社会责任。

许多企业并没有把企业的发展看成是综合动力的作用过程,只是把企业单纯的看作成一个赚钱的组织形式,不懂得道德的意义,从而使企业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精神的机制。

因此,伦理道德精神得不到发扬,丑恶的东西得不到抑制,企业的道德行为就会缺失。

另外,有些企业经营者蔑视企业道德建设,因为它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

由于这些企业经营者的认识停留于此,无法深入到对道德与市场、道德与企业功效、道德与社会团体等关系的探究,因而丧失了关注企业伦理道德精神的自觉,导致非法行为不断产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道德危机也是严重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知道了造成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所在,也认识到了研究我国企业道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对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