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人力资本

投资理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浏览次数 824一、人力资本基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的相当概念1、人力资本:是指将资源投向自身并经过一定的演化处理,最终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健康、协作能力等因素的总和。
(1)人力资本必须附着于人类自身,是技术进步在人类自身的体现。
(2)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只限于人力资本的载体,因而造成了人力资本交易和转让的困难。
(3)人力资本是因为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而行成的。
(4)一定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都是必须的。
2、人力资本的类型(1)按照构成要素形态知识形态的人力资本:科学知识、技术、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力资本技能形态的人力资本:思维技能和操作技能(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操作)(2)按使用范围分通用性人力资本:指由常识性、基础性、一般性、普遍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构成的人力资本。
专用性人力资本:指由专业性、特殊性和行业部门或组织可用性知识和技能构成的人力资本。
(3)按存在的范围分共有性人力资本专有性人力资本3、人力资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通过有计划的投资活动凝聚在人体中的、可以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是同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并称为四大资源,其内涵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集合。
二者都是以人力的使用为核心,人力资本强调的是投资收益关系,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重点内容;人力资源着重创造社会财富的要素资源性质,人力资源是人力投资的结果,是资本性质的资源,(2)人力资本与劳动资本劳动资本: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由其决定的制度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力资本是由劳动资本转化而来的,侧重把人力当做是投资的产物,是非同质的,是获取经济剩余的手段,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态。
劳动资本是作为活的个体能力而存在的,是一种天赋的资源,它被认为是一种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一种补偿性收入。
(3)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是对人力资本的拓展。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二)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成本包括: 1. 直接成本 2. 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3. 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 机会成本 收益主要表现为: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
(三)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1. 一般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摊方式 由员工承担并享有其收益.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种 与较低生产率相对应的较低工资率(低于不接受培训时的 市场工资率),同时在培训以后又获得与较高的生产率相 对应的较高工资率(高于不接受培训情况下所可能获得市 场工资率) 2. 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安排 员工与企业共担,即在培训期间,受训者因接受培训会导 致其生产率比不接受培训时要低,企业既不按员工在接受 培训时的较低生产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按员工不接受培训 时的生产率来支付与市场工资率相同的工资率,而是向员 工支付一种位于市场工资率和低生产率工资率之间的工资 率. 在特殊培训完成后,企业向员工提供一种介于培训前和培 训后两种生产率之间的生产率相对应的工资率.
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式
企业培训决策:企业面临着通用培训带来的风险;也 可能从降低培训中收益.对于通用技术培训而言,培 训者在不离开原企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但是被培训者一旦离开企业,培训投资者则 得不到投资收益,而随着人才流入,则会给其他企业 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为通用技术所进行投 入的企业,面临着外部性风险. 企业如何防止外部性的产生: 不让受过培训的人才流失 不提供通用技能培训的投入,或者 通过成本分担的方式,解决通用技能培训投入问题 贝克尔的企业在职培训投入基本原则:谁受益,谁花 钱;共同受益,共同花钱
2.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资本的特性:在现期支出费用或成本,而 其目的是通过增加未来时期的收益或收入, 而在更大程度上补偿这些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当一个人为教育和 培训在现期支付费用时,那么他必然期望 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 并最终增加其未来收入.
2021年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考点-69、第13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4节

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四节劳动力流动【本节考情概况】年份单选题多选题案例题合计20203题3分--3分20191题1分-2题4分5分20184题4分--4分20171题1分-4题8分9分20161题1分--1分20151题1分1题2分1题2分5分【本节内容精讲】【本节知识点】【知识点】劳动力流动及其利弊★★★【知识点】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点】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知识点】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知识点】劳动力的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知识点1】劳动力流动及其利弊★★★(一)劳动力流动及其意义1.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劳动力依据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在企业间、职业间、产业间以及地区间的移动。
由于劳动力的流动通常能够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增加收入,所以劳动力流动所垫支的费用也被视为一种投资。
2.劳动力流动的意义(1)能够纠正地区间就业不平衡(2)减少由技术变化而引起的人力问题,减轻与经济结构变化相联系的失业问题(3)有利于劳动力市场根据其它市场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调整(4)促使劳动者从衰落、发展缓慢的职业或行业、地区向发展迅速的职业、行业或地区流动(5)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是人们实现个人就业选择自由的一个重要手段【真题·2012单选】关于劳动力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纠正地区间的就业不平衡B.劳动力流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企业来说是坏事C.劳动力流动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过多的劳动力流动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不利D.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答案】B【解析】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和企业均有利有弊。
劳动力流动应该有合理限度,劳动力过度流动同劳动力流动不足一样,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选项B错误。
(二)劳动力流动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应该有合理限度,劳动力过度流动同劳动力流动不足一样,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1.对员工的影响:(1)放弃已积累的资历、工作等级的提升机会;(2)放弃已经培养起来的较为亲密的同事关系;(3)在新工作中要从低等级工作开始干起,努力去建立新的同事关系,因为没有资历而缺乏职业安全感;2.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有经验的员工离职后,企业要承担员工流失和弥补空缺双重损失。
2014中级经济师10

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本章结构及主要考点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节序 节名 主要考点第一节 1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2.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3.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模型4.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及它们的成本、收益安排5.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6.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7.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8.劳动力的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在职培训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 ●本章2009-2012年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 合计2009年3题3分 1题2分 — 4题5分 20lO 年3题3分 1题2分 — 4题5分 2011年5题5分 1题2分 — 6题7分 2012年 6题6分 1题2分 --- 7题8分 ●本章内容精讲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例题13-1-1单选题](2011年)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只有收益,没有成本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产生在当前,收益却产生在未来C.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D.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和获益者是同一主体【答案】B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例题13-1-2单选题](2011年)若其他条件相同,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组合的合理性越强。
A.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越长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C.人力资本投资前后的收入差别大D.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越高E.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越高[答案]ABC[例题13-1-3单选题]假如r 表示利息率,为正值,那么r 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答案]B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例题13-2-1单选题](2012年)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时间越长,意味着此人上大学的()越高。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强化练习题-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强化练习题-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单选题]1.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后再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立,这种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方法称为()。
(江南博哥)A.现值法B.成本预测法C.社会收益率法D.内部收益率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现值法是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后再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立。
[单选题]3.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认为()。
A.高等教育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率,而且向雇主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B.高等教育并没有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率,但是向客户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C.高等教育并没有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率,但是向雇主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D.高等教育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率,而且向客户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高等教育本身并没有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它却表明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即高等教育只不过是一种高生产率的信号而已,它表明,能够完成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是生产率比较高的人。
[单选题]5.关于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等于未来若干年中获得的货币收益之和B.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通常把利率作为贴现率C.利率越高,相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实际价值越小D.内部收益率越高,人力资本投资有利可图的可能性越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选项A错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
掌握“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知识点。
[单选题]6.关于在职培训对企业和员工产生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受特殊在职培训较多的员工通常离职动机更强B.企业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会尽可能避免解雇受过大量特殊在职培训的员工C.接受一般在职培训较多的员工更容易在其他企业中找到工作,因为流动更容易D.劳动者年龄越大,对在职培训进行投资的意愿往往越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不让受过培训的人才流失
• 不供给通用技能培训的投入,或者
• 通过本钱分担的方式,解决通用技能培训投入问题
• 贝克尔的企业在职培训投入根本原则:谁受益,谁花 钱;共同受益,共同花钱
〔二〕在职培训的本钱与收益
本钱包括: 1. 直接本钱 2. 受训者参与培训的时机本钱 3. 利用机器或有阅历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 时机本钱
〔四〕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 的影响
1.在培训完毕之后,企业必定会通过各种人 力资源治理实践来尽力降低受过特殊培训 的员工的流淌率或辞职率。
2.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 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缘由之一
3.就市场状况来Βιβλιοθήκη ,承受正规教育数量越多, 越有可能承受更多的在职培训.
4.在职培训投资与人的生命周期有肯定联系, 随着年龄增加而削减。
• 贴现公式:Bn / (1+r) n = B0 • 当以下公式成立,进展人力资本投资才值
得: • B1 / (1+r) 1 +B2 / (1+r) 2+B3 / (1+r) 3+ …
Bn / (1+r) n > C
2.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 现值法,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 后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 立。
2. 2. 特殊培训的本钱和收益安排 3. 员工与企业共担,即在培训期间,受训者因承受培训
会导致其生产率比不承受培训时要低,企业既不按员工在 承受培训时的较低生产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按员工不承受 培训时的生产率来支付与市场工资率一样的工资率,而是 向员工支付一种位于市场工资率和低生产率工资率之间的 工资率。 4. 在特殊培训完成后,企业向员工供给一种介于培训前 和培训后两种生产率之间的生产率相对应的工资率。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管理笔记(自己整理考试用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包括物质需要及社会需要等,当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驱动压力…..)【2】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动机有三个要素:(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选择作出什么样的行为);(2)努力的水平(行为的努力程度);(3)坚持的水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动机的类型: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3】激励及其类型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将员工需要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激励的类型:从内容上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作用上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对象上分——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4】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目标设定过程: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实施目标管理可以自上而下设定,将目标层层具体化、明确化、分解为各个相应层次(分公司—部门—个体)的目标。
也可以是自下而上设定。
2.目标管理的要素:(1)目标具体化(明确、具体的描述预期结果);(2)参与决策;(3)限期完成;(4)绩效反馈(不断给予员工关于目标实现的程度的反馈)。
【5】参与管理1.概念: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具体运用上,有很多形式,如共同设定目标,集体解决问题,直接参与工作决策、咨询、政策制定、新员工甄选等。
是治疗士气低落和生产力低下的灵丹妙药。
2.原因:(1)工作十分复杂,管理人员无法了解所有情况和工作细节;(2)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3)使参与者对决策有认同感,便于执行;(4)提供工作的内在奖赏使工作有趣。
3.实施条件:(1)有充裕的时间;(2)与自身利益相关;(3)具有参与的能力;(4)不使员工和管理者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5)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
第13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等。
2
(二)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类别
成本分摊
培训
培训所得技能和知识是
员工
称的较高的工资率。
理由 的,员工可以借此去其他企业谋职获得相
培训
企业和员工
员工在经过特殊培训后被解雇或辞退,员工并未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到劳动 力市场去出售,员工不愿支付费用; 而企业如果单方面进行投资,员工离 职对于劳动者没有损害,但企业之前的投入就流失了。
单选题 1题 1分
1题 1分
1题 1分 -
多选题 1题2分
-
案例题 -
合计 1分 0分 3分 0分 1分 0分
★★ 1
★★
★★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概念将人力即人的 国家的资本在一定程序上包括
也视为一种资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一个 。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
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的出现,而其成本则发生在目前。
单选题 2题2分 2题2分 2题2分 1题 1分 2题2分 3题3分
多选题 -
1题2分 -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案例题 -
1题2分 -
合计 4分 4分 4分 3分 4分 5分
★★★
★★
★★★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上大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经济决策。决定是否上大学的人都需要考虑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 比较。
(4)促使劳动者从衰落、发展缓慢的职业或行业、地区向发展迅速的职业、行业或地区流动 (5)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是人们实现
(二)劳动力流动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劳动力过度流动同劳动力流动不足一样,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本节考点】
【考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考点】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本节内容精讲】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真题:单选】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投资者与获益者是同一主体
B .具有未来导向性
C .具有低成本性
D .当前投资,当前获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型。
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在未来,其成本则产生在目前。
【真题:单选】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只有收益,没有成本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产生在当前,收益却产生在未来
C.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
D.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和获益者是同一主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型。
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在未来,其成本则产生在目前。
【本知识点结束】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真题:单选】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人力资本投资在今后历年中获得的货币收益直接进行加总,若超过人力资本投资总成本,则证明人力资源投资是有价值的
B .人力资本投资越多,收益率就越高
C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因此需要首先计算两者的现值,然后再加以比较
D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在投资后是否能够在短期内获益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假定,人们在进行教育和培训选择时都是以终身投入为依据来对近期的投资成本和未来的收益现值之间进行比较的。
只要将未来收益的现值与现期成本进行比较,就可知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值得。
【本知识点结束】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
【本节考点】
【考点】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考点】 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本节内容精讲】
一、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真题:单选】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
A.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兼职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
B.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
))
C.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
D.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所获得的工资性报酬的总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
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一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的终身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超过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
【真题:单选】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的愿望越强,能够支持这一理论的社会现象是( )。
A.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
B.女性上大学的积极性比男性高
C 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较大时,愿意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上升
D.经济危机时期愿意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上大学的主要是年轻人。
【本知识点结束】
二、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真题:单选】关于教育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教育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B. 教育投资会带来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C. 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应当归投资者个人所有
D.教育投资的主体包括国家、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等多个方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
教育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或外部收益,这种收益也许是被投资者本人没有直接获益但是整个社会却能够获得的利益。
【真题:单选】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表现在()。
A.教育投资能够带来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
B.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失业率和预防犯罪
C.教育投资有助于提高政策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D.教育投资能够提高被投资者在未来的收入能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
教育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或外部收益。
其中,私人收益率表现为被投资者未来收入的提高。
【真题:单选】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认为()。
A.高等教育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率,而且向雇主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
B.高等教育并没有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率,但是向客户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
C.高等教育并没有提高受教育者的生产率,但是向雇主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
D.高等教育不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率,而且向客户证明了受教育者具有高生产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教育信号模型。
它表明,能够完成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是生产率较高的人,所以,企业常常以此来进行人员筛选。
【本知识点结束】
第三节人力资本投资与在职培训
【本节考点】
【考点】在职培训及其基本模型
【考点】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及其安排
【考点】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本节内容精讲】
一、在职培训及其基本模型
二、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及其安排★★
(一)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2010-76)
【真题:单选】关于在职培训收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职培训的收益不仅仅体现在受训者的生产率提高方面
B.在职培训的收益应当在培训后马上体现出来
C.在职培训的收益只能归企业或员工中的一方所有
D.在职培训的收益总能够超过其成本
【答案】A
【环球网校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安排。
在职培训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
然而这种收益有时比较明显,有时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真题:多选】企业在职培训的机会成本包括()。
A. 在职培训支付的场地费
B. 邀请外部讲师培训的讲课费
C. 受训员工因为参加培训而无法全力工作的损失
D. 利用本企业的机器和资深员工培训而导致的工作效率损失
E. 购买培训教材的费用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机会成本。
包括:
1.受训练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1)在职员工参加培训均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往往要提前下班或请假;
(2)参加培训的员工常常不能全力工作,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生产和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
2.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
(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
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
【真题:单选】关于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在职培训需要离岗完成
B.特殊在职培训需要离岗完成
C.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都能带来员工生产率的提高
D.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一次培训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类型和收益。
在职培训可以分为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
实际中,许多在职培训都是既包括一般培训因素,也包括特殊培训因素。
在职培训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
【本知识点结束】
三、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真题:单选】关于在职培训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职培训对于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没有影响
B.在职培训对企业行为有影响,但是对员工个人的行为没有影响
C.在职培训中包含的特殊培训内容有助于抑制员工的离职倾向
D.在职培训中包含的一般培训内容有助于抑制员工的离职倾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大多数接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可能都比较愿意在本企业中工作较长的时间,这样他们的流动倾向就会受到削弱。
【本知识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