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和轴的上下偏差计算公式
孔或轴的公称尺寸后面标注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区别

孔或轴的公称尺寸后面标注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区别摘要:一、孔或轴的公称尺寸概述二、公差代号的含义及作用三、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定义及作用四、公称尺寸、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之间的关系五、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公称尺寸、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六、总结正文:孔或轴的公称尺寸是在机械制造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它表示零件设计中规定的尺寸。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我们需要了解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区别,以便更好地控制零件尺寸的精度范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差代号。
公差代号是表示零件尺寸允许偏差的一种符号,它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公差代号有两大类:基本尺寸公差和配合尺寸公差。
基本尺寸公差是指在无装配条件下,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而配合尺寸公差是指在装配条件下,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
公差代号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从而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检验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上下极限偏差值。
上下极限偏差值是指零件尺寸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值与公称尺寸之间的差值。
上下极限偏差值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零件尺寸的精度范围,确保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设计要求、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那么,公称尺寸、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呢?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公称尺寸是零件设计的基础,决定了零件的基本尺寸;公差代号则表示了零件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而上下极限偏差值则是公差代号的具体体现,反映了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
掌握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零件尺寸的要求,从而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检验手段。
总之,在机械制造领域,了解和掌握公称尺寸、公差代号和上下极限偏差值的区别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我们才能确保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公差

Xmax
X
Xmax Xmax
0
Xmin Xmin=0 Ymax
Ymin=0 Ymin
Y
Ymax Ymax
计算公式:
配合公差用Tf表示,
间隙配合: Tf=|Xmax-Xmin|=TD+Td 过盈配合: Tf= |Ymax-Ymin|=TD+Td 过渡配合: Tf= |Xmax-Ymax|=TD+Td
ES EI
+ 0 基本 尺寸( Dd)
es ei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配合术语和定义
1,间隙或过盈: 1,定义: 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到的倒数差,此差为整 数时为间隙,此差为负数时为过盈。 2,表示: 间隙:X +
过盈:Y -
1,最大间隙配合(Xmax)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为 0的配合,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 轴的公差带上方(图) 2,最小间隙配合(Xmin) 3,平均间隙(Xm)
偏差和公差
1,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2,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例题:
已知一对互相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位6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Dmax=60.030mm,最小极限尺寸为Dmin=60mm,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max=59.990mm,最小极限尺寸dmin=59.971mm,轴加工后测得实际尺 寸分别为60.010mm和59.980mm.求孔与轴的极限偏差,实际偏差及公差, 并画出公差带图。 分析:1,理解什么是公差,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 2,求解公式。
公差
3,对于同一基准的孔和轴,其 标准公差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 公差等级越高,其公差值越小, 公差等级越低,其公差值越大。
标准公差的计算及规律: 表2-1 IT1-IT18标准公差计算公式(基本尺寸≤3150mm)
上下偏差标注方法

1.没有正负公差之说,公差永远是正数。
2.没有上下公差之说,是上下偏差。
3.公差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
4.尺寸上下偏差不可以随便标,上偏差数值“大”、下偏差数值“小”。
例如,30(-0.025,-0.05),公差 = -0.025 - (-0.05)= 0.025 。
30±0.025 ,公差 = 0.025 - (-0.025)= 0.05 。
正负公差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正公差是允许当前对象尺寸可以超当前尺寸的范围,而负公差则相反,是允许当前尺寸小于当前尺寸的范围。
如模具中的套筒中的轴芯,只能是负公差而不能是正公差,要不然轴芯就套不进去了,相互之就进行了干涉。
公差的数值一般是根据当前模具材料的收缩率来决定的,而建筑中的公差范围会适当大一些。
孔与轴的极限偏差

由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向老师行注目礼。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①复习所学内容引出课题。
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举例:
机器或仪器上掉了一个螺钉,按相同的规格买一个装上;
灯泡坏了,买一个安上;
汽车、拖拉机、手表中某个机件磨损了,换上一个新的;
讨论:
1、新换上的机件与旧机件之间有什么特征?
孔、轴的公差分别用Th和Ts表示。
Th =︱Dmax- Dmin︱=︱ES-EI︱
Ts =︱dmax- dmin︱=︱es-ei︱
例:基本尺寸为ø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ø50.008mm,最小极限尺寸为ø49.992mm,试计算偏差和公差。
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用图所表示公差带称为公差带图。公差带图由零线和公差带组成。
4.实际尺寸——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孔和轴分别用符号Da和da表示。
偏差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从偏离基本尺寸的角度表述有关尺寸的术语。
为满足孔与轴配合的不同松紧要求,极限尺寸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基本尺寸。因此,偏差的数值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值。故在偏差值的前面除零值外,应标上相应的“+”号或“-”号。
教学
方法
启发式,问题引导,分层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小组合作分析法,讨论法,探究式,归纳总结等。
教学
对象
分析
授课对象为三年制中职类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基本对轴套类零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学生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但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以任务为驱动,采用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举例说明,画图展示等教学手段,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绪论1.互换性: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能够代替另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并且能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
2.零件的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产品,任取一件,不需要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在机器上,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3.互换性的作用:○1在设计方面:简化绘图和计算;○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3在使用、维修方面:方便替换。
○4在装配过程中:缩短装配时间;○5管理上:便于科学化管理。
4.互换性的分类:按互换程度: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按范围:几何参数互换和功能互换。
5.互换性的实现:合理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6.公差:零件的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
7.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8.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活动。
9.技术标准:对产品或工程的技术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工作的一种共同的技术依据。
10.标准分类:按其适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其作用范围: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试行标准;按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按其性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
11.优先数系:是工程设计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数值制度。
是国际上统一的数值制度,可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以便在不同的地方都能优先选用同样的数值,这就为技术经济工作上统一,简化和产品参数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优先数系是公比为10的5、10、20、40、80次方根,且项值中含有10的整数幂的几何级数的常用圆整值。
各系列分别用系列符号R5、R10、R20、R40、R80表示,称为Rr系列。
前四个是常用基本系列,最后一个为补充系列。
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教案

〔加黑字表示板书内容或应有板书的地方〕【复习旧课】1.尺寸,孔和轴的概念2.根本尺寸,实际尺寸的概念3.极限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4.体外作用尺寸【新课讲授】一、有关“公差与偏向〞的术语和定义:1. 尺寸偏向〔简称“偏向〞〕:某一尺寸-根本尺寸=代数差+-根本尺寸实际尺寸 - =实际偏向某一尺寸E a(孔), e a 〔轴〕极限尺寸=极限偏向〔由设计给定〕实际偏向: Ea=Da-D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能测出其大小;ea=da-d 对一批零件而言,是一个随机变量。
孔的上偏向ES=Dmax-D轴的上偏向es =dmax-d孔的下偏向EI=Dmin-D轴的下偏向ei=dmin-d尺寸合格条件: EI ≤ Ea ≤ ESei ≤ ea ≤ es2.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T=︳︳≠0根本尺寸T D =∣D max - D min ∣=∣ES -EI ∣T d =∣d max - d min ∣=∣es -ei ∣注:这两个概念很重要,讲完后,要从计算公式及特点与作用方面列表进展比拟〔见课件〕3. 公差带 限制尺寸变动的区域。
用公差带图〔用放大的比例画出〕表示。
公差带图中代表上下偏向的两1)公差带图解:公差与配合图解,如图右图〔见黑板〕所示。
a) 零线:注:以右图讲解。
零线就是零偏向线,一般代表根本尺寸。
b)公差带特性:孔公差带 + ES EI 标准化两个要素大小 T 标准公差位置极限偏向根本偏向c〕画法:#公差与偏向的区别:1)从数值看:2)从作用看:公差代表公差带大小。
当D一定时,影响配合精度。
例2-1:D=d=25mm,D max=25.021mmdmaxDmin=25.000mmdmin(1)零线。
(2)确定公差带大小位置。
(3)或) 或在公差带里写孔、轴。
(4)作图比例根本一致,单位µm 、mm均可。
(5)根本尺寸一样的孔、轴公差带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注:对这两点进展讲解。
偏差,尺寸公差,

,轴
为Φ50 0.050 ,则孔轴的配合性质为 A
A、间隙0.配034 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盈或过渡配合
2 、孔轴的公差带图形相互交叠,则此配合为 B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3 、已知一孔φ40 00..001305,轴φ40 00.03,0 则该配合为 C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50.008-49.992=0.016
a
7
公差与偏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偏差是代数 有负。
差,有正
(2)公差大小决定了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大小。若公差值大, 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大,因而要求加工精度低;相反,若公 差值小,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小,因而要求加工精度高。
(3)极限偏差表示每个零件尺寸允许变动的极限值,是判断零 件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
(4)公差影响配合的精度;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影响 配合的松紧程度。
典型试题幻灯片 15
a
8
三、 “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配合就是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 公差带之间的相配关系。
配合条件分析: ①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②相互结合的 ③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配合类型: 间隙配合幻灯片 10
过盈配合幻灯片 11
最大极限尺寸: 孔或轴允许尺寸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 孔或轴允许尺寸的最小值。 典型试题 幻灯片 14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a
4
二、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的定义及计算
尺寸偏差: 某一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偏差包括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孔径公差 h10

孔径公差h101、图纸上标的H10是公差带,上偏差+0.058,下偏差0;h10为公差等级,这个标注应该是轴径的尺寸,表示该尺寸加工到21,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84。
2、大H和小h有区别:大H表示为孔的公差,为基孔制;小h为轴类公差,为基轴制。
根据尺寸的不同,他们的公差范围也有不同。
扩展资料:一、公差和偏差术语:孔的上下偏差:ES= Dmax –D, EI= Dmin –D;孔的实际偏差必须在上下偏差之间。
轴的上下偏差:es= dmax -d, ei= dmin -d; 轴的实际偏差必须在上下偏差之间。
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偏差值除零外,应标上相应的“+”号或“ -”号。
偏差影响配合松紧。
孔公差:TD=| Dmax - Dmin |=|ES-EI|轴公差:T d=| dmax - dmin |=|es-ei|公差反映尺寸制造精度,公差值越小,精度越高,制造越困难。
公差带由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决定,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二、作用:1、从使用方面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零件,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的零件等,当它们损坏以后,修理人员很快就可以用同样规格的零件换上,恢复自行车、手表和设备的功能。
而在某些情况下,互换性所起的作用还很难用价值来衡量。
例如在战场上,要立即排除武器装备的故障,继续战斗,这时做主零、部件的互换性是绝对必要的。
2、从制造方面来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力手段。
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故能减轻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并且可使装配工人按流水作业方式进行工作,以致进行自动装配,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时,由于规定有公差,同一部机器上的各种零可以同时加工。
用量大的标准件还可以由专门工厂单独生产。
这样就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乃致采用计算机辅助加工。
这样产量和质量必然会得到提高,成本也会显著降低。
3、从设计方面看,由于采用互换原则设计和生产标准零碎、部件,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械设计中,配合孔和轴的公差精度至关重要。
孔和轴的上下偏差计算涉及孔的公
差(H)和轴的公差(h)。
根据 ISO标准,用大写字母表示孔公差级,用小写字母表
示轴公差级。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计算公式:
假设已知孔(H)和轴(h)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基本孔制或基本轴制)。
1. 首先,利用ISO标准公差表,查询对应孔公差级(H)和轴公差级(h)的IT等级。
2. 对于孔(H):
上偏差 = 根据公差级(H)和基本尺寸查表得到的 ES值;下偏差 = 上偏差减去根据公差级(H)和基本尺寸查表得到的公差值;
1. 对于轴(h):
上偏差 = 根据公差级(h)和基本尺寸查表得到的 es值;下偏差 = 上偏差加上根据公
差级(h)和基本尺寸查表得到的公差值;
1. 配合:构建配合是在考虑公差叠加的基础上实现的。
配合可以分为间隙配合(轴的
最大尺寸小于孔的最小尺寸)、过盈配合(轴的最小尺寸大于孔的最大尺寸)和过渡
配合(轴和孔尺寸重叠部分)。
具体的配合类型取决于轴和孔的上下偏差。
这些简化公式可以帮助您计算和分析孔和轴的上下偏差。
然而,在进行实际设计时,
请参照适用的工程标准和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