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过程与方法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能够正确填图五、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六、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七、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

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

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西亚(三)、讲授新课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五海三洲之地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古代、现代)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

强调其重要性主要国家、首都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

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等国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是关于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也是对世界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学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西亚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单元,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西亚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西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西亚地区的地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2.图片:准备西亚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区的人文环境、资源、宗教、文化等特点。

3.资料: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参考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宗教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图片、地图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西亚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能够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理解和描述西亚地区的复杂文化和宗教背景。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部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需要提升。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西亚地区的美丽景观图片,如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以色列的死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西亚地区有了解吗?你们知道西亚地区有哪些国家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地理位置1. 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可以使用互动白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例如,让学生找出以色列、约旦、黎巴嫩等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第三环节:了解自然环境1. 介绍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西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稀少,沙漠和荒漠地形较多,水资源匮乏。

2. 利用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感受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亚》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西亚》教学设计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新闻热点“巴以冲突”,列举发生在西亚战争。

西亚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西亚战争频发。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西亚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

观看视频,思考西亚战争频发的原因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给西亚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以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授 (第一课时) 我们将从位置之争、淡水之争、石油之争、宗教之争四方面探究西亚战争频发。

一、位置之争1、读亚洲分区图,找出西亚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1、读图可知,西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

引导学生读图找到西亚地区位于亚洲的位置。

时事导入入 西亚长期以来战争频发的原因 引导探究主要原因小组探究课堂小结2、读西亚政区图,找出西亚所连接的大洲和濒临的海域。

注意“里海”与其它四海不同,并不是海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西亚位置极其特殊,处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因此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3、读西亚政区图,请找出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以色列。

4、读图,请找出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及其沟通的海洋。

阅读材料“霍尔木兹海峡”,思考霍尔木兹海峡的作用。

霍尔木兹海峡是西亚石油输出的唯一出口,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誉为“世界油阀”。

5、展示图片: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思考西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何从古到今战争不断。

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交通要道及中转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了解地区”部分的内容,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以前面“认识大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并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作用。

(一)知识结构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西亚”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

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五海三洲两洋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学情分析初步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西亚的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的路线。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采用“创设情景---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促个体发展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从上周以来,上海因世博会的召开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大家感到自豪吗?想不想一睹为快?不过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猜一猜,图片中的国家都是属于哪个地区的?(课件展示)一组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展馆的图片介绍(阿联酋、以色列、土耳其、阿曼国家的展馆图片)师:这些画面美仑美奂,精彩连连,让我们叹为观止,这些国家是来自哪个地区的?(学生回答)师: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披着神秘面纱的地区-----西亚。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西亚》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课堂分享3.案例分析展示西亚地区的人文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巩固提升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分享等环节,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西亚地区的地理特征,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亚地区的人文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5.不足之处: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地图识别西亚地理位置,理解其位于亚洲西南部的战略意义。

(2)分析西亚自然环境特点,如沙漠气候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3)探讨人文特点,如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对西亚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补充:(1)解释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干旱气候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湘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到主要的国家和重要的宗教城市及临海、海峡、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西亚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知道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学会通过网络围绕西亚的重大事件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

3、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西亚是亚洲重要的组成,世界关注的热点,具有突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西亚”这一节内容以前面“亚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在“东南亚”、“南亚”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后面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突出以下几点:①五海三洲两洋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

并没有着重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强调区域特征的整体性,其目的是呼应前面“认识大洲”和后面“走进国家”,承上启下,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联系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宗教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七、教具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

2、设计“课程学案”八、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音像导入)讲述:今天我们的世界之旅将随着世界的焦点到一个古老、富饶,却又历经折难的地区——大屏幕:在优美的阿拉伯音乐中播放一组西亚地区美丽风情景观,继而又播放一组血腥战争场景,骤然形成学生情感的强烈反差,把学生引入新课程。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湘教版)

7.3西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湘教版)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重要河流、人文风情等方面的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
(1)熟记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重要河流等基础知识。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西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下节课分享。
7.3 西亚(教学设计)-202(湘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7.3章节“西亚”。内容涉及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重要河流、人文风情以及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着重探讨西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该地区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 古代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等,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 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帝国时期,伊斯兰文化在西亚地区达到繁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近现代历史:西亚地区在近现代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等。
6. 西亚地区的自然资源
- 石油资源:西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石油产区,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接着,提问:“为什么西亚地区的河流对当地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引导同学们思考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讲解人文风情
我会讲解西亚地区的人文风情,如宗教信仰、服饰特点、饮食习惯等。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对当地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
此时,我会提问:“西亚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让同学们从地理、历史等角度进行分析。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地理模型、世界地图、西亚地区地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湘教版
七年级《西亚》教案设计湘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区的位置、范围,找到主要的国家和重要的宗教城市及临海、海峡、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西亚地区的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知道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学会通过网络围绕西亚的重大事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

3、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西亚是亚洲重要的组成,世界关注的热点,具有突出的自然和人特色。

“西亚”这一节内容以前面“亚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地理知识为依
托,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在“东南亚”、“南亚”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后面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突出以下几点:①五海三洲两洋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

并没有着重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强调区域特征的整体性,其目的是呼应前面“认识大洲”和后面“走进国家”,承上启下,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数:
2时。

四、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及西亚石油对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联系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宗教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七、教具准备:
1、自制多媒体。

2、设计“程学案”
八、教学时数:
2时。

第1时
教学过程:
(音像导入)
讲述:今天我们的世界之旅将随着世界的焦点到一个古老、富饶,却又历经折难的地区——
大屏幕:在优美的阿拉伯音乐中播放一组西亚地区美丽风情景观,继而又播放一组血腥战争场景,骤然形成学生情感的强烈反差,把学生引入新程。

师生互动:
①辨别、说明这些字与图片上的事的发生地。

设问:屏幕上的景观和事都发生在什么地区?
板书:西亚
步骤一:位置重要
承转:西亚是被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西亚地区处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呢?
师生互动:
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约6人一组),自主学习——“按图索骥”:读本P46“西亚的国家和地区”图,完成“程学案”第一题(4分钟) 。

②大屏幕:展示西亚的轮廓图,添加动画功能,创设情景对,话师生互动,检测、巩固自主学习效果。

③阅读本P47的阅读资料“霍尔木兹海峡”,分别用一句话互相补充概括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

大屏幕:呈现“霍尔木兹海峡”示意图
学生发表见解:
④学生小结:西亚地区海陆位置特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补充板书)板书:
五海三洲之地
位置重要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黑海
海运“咽喉”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步骤二:资特征
承转:大家都知道,西方大国都十分关注西亚,除了看中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别的什么因素吗?
师生互动一:
①小组自主协作学习:阅读本P0最后一自然段至P1第二自然段,完成“学案”第二题(3分钟) ——分别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个方面探求石油资在西亚地区的分布特征,明确该地区石油资在世界占有的重要地位。

学生发表见解:
大屏幕:呈现“西亚主要产油国的位置特征”及“西亚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

②设问:假如我们生活在西亚地区,身边有这么丰富的石油资,我们
成立一个石油公司,这个公司该如何运作?市场在哪?
学生发表见解:
大屏幕:呈现“世界各地区石油产量、消费量比较图
学生发表见解:
师:怎么把石油运出去?请各学习小组尽快讨论确定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运输工具和线路。

学生互相质疑、补充,发表见解:
大屏幕:动画演示,师生小结:
板书:
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石油宝库储量:丰富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产量90% 出口
主要海运线路:(3条)
步骤三:宗教化
承转:阿拉伯人把石油称为“魔鬼的汗珠”,为石油而战,是西亚地区多场战争的的共同特点。

但“没有了石油,停止的只是机器;没有了水停止的却是生命。

”为了谋求西亚地区的石油资,西方大国频频插手该地区的事务,西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为了争夺水而使血流成河,根在哪?
活动二:
大屏幕:西亚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和景观图
小组自主协作学习:读图,归纳总结出西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生发表见解:(气候炎热干旱——水缺乏,总结出争夺水也是该地区的“战因”之一,学会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为下面学习西亚地区的农业做好铺垫。


小结:“油多水贵”是西亚地区最突出的资特征。

板书:水争夺:气候干旱
承转:生存的环境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些人特征。

西亚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使人们养成善战的习性,也使得居民的宗教、民族意识相当强烈。

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阅读本P0一至三自然段及“阅读”材料(2分钟)
同桌讨论:①归纳西亚地区的宗教特点
②用一句话介绍耶路撒冷在三大宗教中的地位
大屏幕:宗教城市、宗教建筑的图片资料
学生发表见解:(互相补充)
小结:由于西亚地区自古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所以东西方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之间的化差异导致本区的宗教纷争十分尖锐,成为本区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板书:
麦加——伊斯兰教圣地
宗教纷争
耶路撒冷——“三教”圣城
学习小结:
大屏幕:要求的提出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完成“学案”第三题。

②学生互疑互答(如有堂未能解决的问题,后上互联网或查阅资料,下节交流)
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大家了解到西亚地区不管是自然特征还是人特征,都极其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

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起努力,西亚地区终会迎和平的曙光,因为世界的主题永远是:和平与发展。

同学们还要继续西亚地区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下一时我们将把重点放在西亚地区争端的解决和经济的发展上。

(附)
板书设计:
五海三洲之地
A、位置重要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黑海
世海运“咽喉” 地中海伊士运河红海
界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B、石油宝库
点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储量:丰富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西产量:90% 出口
主要海运线路:(3条)
亚、水争夺:气候干旱麦加——伊斯兰教圣地D、宗教纷争:
耶路撒冷——“三教”圣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