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保存的研究进展 李芳

合集下载

WAS

WAS

HGB( g/l)
86 91 92 107 91 86 78 84
MCV(fl MCH( ) pg)
94.5 96.5 97.9 98.8 101.1 100 104.5 103.3 31.4 32.2 31.5 32.4 32.3 32.8 31.8 31.1
MCHC (g/l)
332 333 322 328 319 328 305 301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纳、炎琥宁抗感染,人血 丙种球蛋白(1g/kg×2天)联合甲强龙(20mg/kg×3 天)冲击治疗及输机采血小板等治疗,患儿血小板仍 无上升,但全身瘀点瘀斑及血肿逐渐消退,未出现新 鲜出血,予病情好转出院。 嘱患儿家属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10mg Bid治疗,追踪 WASP及WASP基因检测结果,建议转天津血液所就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日期
中 南 儿大 童学 医 学湘 中雅 心二 医 院
WBC( 109/l)
4.07 4.82 4.61 5.11 3.42 4.19 3.66 3.73
RBC( 1012/l)
2.74 2.83 2.92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2 2.62 2.45 2.7
PLT( 109/l)
3 4 4 2 4 2 3 3
中 南 儿大 童学 医 学湘 中雅 心二 医 院
四、诊断
中 南 儿大 童学 医 学湘 中雅 心二 医 院
对于先天性或早发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 的男性患儿,需警惕WAS或XLT可能。如伴 湿疹,将更加支持诊断,感染和免疫学异 常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WASP的流式检测 和WAS基因分析是确诊的手段。此外,对 于确诊病例的家族成员可进行携带者检查,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从而避免缺陷儿出 生。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半个世纪来人类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

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特性、移植免疫及HLA配型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的出现和综合治疗能力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从最初的一项作为终末期患者的挽救措施,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

HSCT患者造血系统经预处理后严重受损,造血高度抑制,对患者的恢复有严重影响[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3~54d[2]。

此阶段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密切观察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对预防和治疗出血很关键,对移植成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标签: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护理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症状与死亡原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是最主要原因。

在干細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阈值尚无定论,但是季鸥、陆化等人对237例患者临床观察,无明显临床症状时,血小板计数10×109/L作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是安全的,但是合并发热、新鲜小出血点、化疗过程中需要提高至20×109/L[3]。

血小板低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当血小板<20×109/L时极易并发颅内出血,进而导致患者死亡[4]。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患者的出血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对症治疗。

1 血小板<20×109/L时的观察要点及其护理1.1口腔黏膜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口腔有无出血点,如有出血点,禁用牙刷刷牙,每餐前后用口泰及5%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

如有出血,用冰水漱口,有利于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5]。

对局部使用无菌棉球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或者用2%碘甘油涂于出血处,有消炎止痛作用;或者肾上腺素稀释液或云南白药局部外用对口腔出血均有效[6]。

嘱患者勿剔牙,口唇使用红霉素软膏外涂,防止干裂出血。

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辜淑英;李芳【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温度和放置时间对D-二聚体(D-Dimer,D-D)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立即检测D-D,检测后血浆分成3份,分别保存在室温、2oC-8oC、-20oC(仅冻融1次),室温下保存2h、4h、5h、6h、7h、8h、10h检测D-D值;2oC-8oC保存1d、3d、5d、6d、7d、8d、9d检测D-D值;-20oC下保存1周、2周、3周、4周、5周、6周检测D-D值。

分析D-D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结果室温下保存7h、8h、10h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C-8oC下保存5d、6d、7d、8d、9d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oC下保存3周、4周、5周、6周的D-D测定值明显高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温度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D-D测定值呈上升趋势。

结论临床对于D-D的检测应及早进行,在室温下不宜超过6h,2oC-8oC下不宜超过3d,-20oC下不宜超过2周;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D-D测定值呈上升趋势。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006)002【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标本保存温度;放置时间;D-二聚体;检测结果【作者】辜淑英;李芳【作者单位】[1]九龙坡区中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80;[2]重庆建设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主要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血小板保存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血小板保存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综 述血小板保存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刘 磊[基金项目]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联合项目(WJ2019H092);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武卫通[2019]87号)[作者单位] 430070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输血科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血小板;血小板质量;临床输血;保存期;常规保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45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0X(2020)08⁃0108⁃04[DOI ] 10.3969/j.issn.2095⁃140X.2020.08.026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临床输注血小板能有效预防出血或止血、修复血管壁并促进血栓形成,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大失血抢救及外科手术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2]。

血小板输注在战时伤病员的止血、预防出血,提高伤病员救治率、生存率上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3]。

随着我国各地区血液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的严密落实,使得成分输血覆盖了大中城市的各级医疗机构。

传统的血液资源如全血、红细胞及血浆等得到更充分、合理地使用;同时也导致血小板、冷沉淀及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的需求量显著提高。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采供血机构的血小板采集工作普遍存在着诸多困难,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血小板献血员群体难以实现。

血小板来源有限,因其储存时间短、储存条件要求高,导致临床用血中出现血小板过期浪费或失效无法使用的情况,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

因此,血小板保存技术的深入研究已逐渐成为全球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项目。

本文将对现阶段血小板保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综述。

1 液态储存血小板1.1 室温保存 目前,我国各地区采供血机构及医疗机构的血小板的常规保存条件均为(22±2)°C,振荡保存,有效保存期限仅为5d。

室温下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结构与功能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又被称为血小板的储存损伤。

这些改变主要包括血小板形状由圆盘状可逆地变为球形或分解为碎片状,血小板发生聚集、功能活化,以及糖酵解导致的乳酸浓度升高、pH 值降低等代谢变化[4]。

血清FT3

血清FT3

其进行单项检测存在假阴风险,因此需对其他PA -Ig 水平进行检测㊂不同治疗效果的ITP 患儿PA -Ig 水平比较结果显示:完全反应组PA -IgG ㊁PA -IgM ㊁PA -IgA 水平低于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PA -IgG ㊁PA -IgM ㊁PA -IgA 水平低于无效组,不同治疗效果的三组ITP 患儿PA -IgG ㊁PA -IgM ㊁PA -Ig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儿血液中的PA -IgG ㊁PA -IgM ㊁PA -IgA 水平高表达可对患儿恢复造成影响,分析可能原因为患儿体内存在大量复杂的PA -Ig 时激素免疫调节机制未达理想状况,未能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减少抗体产生与清除血小板进行有效抑制,另外对于该系统的Fc 受体,丙种球蛋白未能其进行完全封闭,导致脾脏及其他变异器官仍可对已结合的自身抗体血小板进行清除进而导致血小板在体内的破坏程度无法显著改善[10]㊂有研究称PA -Ig 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其数量随着PA -Ig 水平的升高而减少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当患儿体内PA -Ig 水平高表达或存在2种以上的PA -Ig 水平上升时,对于ITP 的治疗效果不佳,外周血PLT 水平未达治疗标准㊂因此,对于常规治疗效果较差的患儿建议尽早改用其他方案或延长治疗时间等方式避免患儿发展为难治性ITP ,临床可将PA -Ig 水平作为ITP 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预期疗效不佳的患儿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以改善其预后㊂但由于本研究受纳入样本量㊁观察指标等因素的影响可能致使结果存在一定局限,后续将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对结果作进一步探究㊂综上所述,对ITP 患儿PA -Ig 水平进行检测可对患儿体内PA -Ig 类型进行了解,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与早期疗效评估,以降低患儿治疗风险,故PA -Ig 在ITP 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㊂ʌ参考文献ɔ[1]㊀Al -Samkari H ,Jiang D ,Gernsheimer T ,et al.Adul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who switched to avatrombopag follow-ing prior treatment with eltrombopag or romiplostim :a multi-centre US study [J ].Br Haematol ,2022,197(3):359-366.[2]㊀祁闪闪,杨李,宋娜,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外周血Treg 细胞GITR 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39(3):595-598,605.[3]㊀王亚敏.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9):96-99.[4]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82-384.[5]㊀Cooper N ,Kruse A ,Kruse C ,et al.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World Impact Survey (I -WISh ):Impact of ITP on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J ].Am Hemato ,2021,96(2):199-207.[6]㊀张雅丽,闫雪峰,冯茹清,等.EBV 通过抑制IFN -α蛋白表达逃逸免疫应答促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机制[J ].临床误诊误治,2023,36(3):139-142,152.[7]㊀朱筱旌,马静瑶,陈振萍,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9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2,27(6):367-371,389.[8]㊀张婷,智艳芳,荣守华.MPV ㊁PDW ㊁P -LCR 与ITP 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2):63-65.[9]㊀郭晶晶,潘素贞,汤呈珏,等.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6):2018-2021.[10]㊀焦阿金,何川疆,许爱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维吾尔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4):481-483.[11]㊀武莉芳,陈兰英,李芳,等.白细胞介素及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PT 患者中的表达意义[J ].河北医学,2018,24(4):692-694.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4)01-0083-06血清FT3/FT4IGFBP7与NT -proBNP 预测AHF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雷荣浩,㊀肖宝珠,㊀潘㊀婉,㊀雷㊀杰(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㊀湖北㊀武汉㊀430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究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比值(FT3/FT4)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㊃38㊃ʌ基金项目ɔ湖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编号:WJ2019M032)ʌ通讯作者ɔ肖宝珠白7(IGFBP7)与N-端脑利钠钛(NT-ProBNP)预测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㊂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AHF患者125例,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调查,根据随访期内患者是否发生死亡㊁再发心力衰竭不良情况将患者分组:预后良好组(n=44)和预后不良组(n =81),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对两组入院时的FT3/FT4㊁IGFBP7与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探究其对A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㊂结果:入院时,预后不良组患者的FT3/FT4值低于预后良好组,IG-FBP7与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㊂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年龄㊁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对患者的预后存在影响(P<0.05)㊂以患者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对上述结果中组间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FT3/FT4低水平㊁IGFBP7和NT-proBNP高水平可能会对患者的预后不良产生影响(P<0.05)㊂采用ROC曲线探究FT3/FT4㊁IGFBP7与NT-proBNP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99㊁0.913㊁0.87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88㊁336.93㊁0.235(P<0.05)㊂结论:血清FT3/FT4㊁IGFBP7及NT-proBNP对AHF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应用于临床㊂ʌ关键词ɔ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㊀游离甲状腺素;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㊀N-端脑利钠钛;㊀急性心力衰竭;㊀不良预后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4.01.016The Value of Serum FT3/FT4IGFBP7and NT proBNPin Predicting Poor Prognosis in AHF PatientsLEI Ronghao,XIAO Baozhu,PAN Wan,et al(Wuhan First Hospital,Hubei Wuhan430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free triiodothyronine/thyroxine ratio(FT3/FT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7(IGFBP7),and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in predicting advers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AHF).Methods:A total of125 AHF patient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2020to February2022were selected.A6-month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and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whether adverse events such as death or recurrent heart failure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up:a good prognosis group(n=44)and a poor prognosis group(n=81).General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for both groups,and the FT3/FT4,IGFBP7, and NT-proBNP levels at admission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ir predictive value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AHF patients.Results:At admission,the FT3/FT4levels in the poor prognosis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ood prognosis group,while IGFBP7and NT-proBNP levels were higher(P<0.05).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ge,use ofβ-blockers,and diuretics had an impact on patient prognosis(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patient prognosi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good prognosis=0,poor prognosis=1)showed that low levels of FT3/FT4and high levels of IGFBP7and NT-proBNP may affect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P<0.05).ROC curve analysis explor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FT3/FT4,IG-FBP7,and NT-proBNP levels for adverse outcomes,with AUC values of0.899,0.913,and0.878,and op-timal cutoff values of69.88,336.93,and0.235,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Serum FT3/FT4, IGFBP7,and NT-proBNP have a certain predictive value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AHF patients and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ʌKey wordsɔ㊀Free triiodothyronine;㊀Free thyroxine;㊀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㊀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titanium;㊀Acute heart failure;㊀Adverse prognosis㊀㊀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患者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脏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㊁心脏负荷加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淤血㊁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等症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筛查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加强该类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1]㊂心血管系统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㊃48㊃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是体内主要的甲状腺激素,其血清水平的改变可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Human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是一种可促进机体心肌细胞衰老的分泌性糖蛋白,其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2]㊂N-端脑利钠钛(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是心室分泌的B型利钠肽经蛋白酶裂解生成,其表达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密切相关[3]㊂但目前关于血清FT3/FT4㊁IG-FBP7与NT-proBNP与AHF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第一医院125例AHF患者血清FT3/FT4㊁IGFBP7与NT-proBNP的分析,探讨其预测AHF不良预后的价值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对象: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AHF患者125例,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调查,根据随访期内患者是否发生死亡㊁再发心力衰竭不良情况将患者分组:预后良好组(n=44)和预后不良组(n=81),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㊂纳入标准如下:①根据‘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4],经临床诊断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被确诊为AHF,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并伴有水肿或乏力等典型的心力衰竭临床病理特征;体格检查及临床表现提示可能存在心力衰竭;影像学检查结果表现为左室功能受损㊁室壁运动异常;②均为首次发生急性心力衰竭;③无既往心脏疾病病史;④临床资料保存完整;⑤完成全部随访调查㊂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疾病;②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㊁脑血管疾病㊁肾脏及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功能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④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㊁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⑤因个人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所有检查项目,不能完成全程随访及于研究中途退出者;⑥肺部感染㊁肺栓塞及肾脏疾病等干扰诊断结果的疾病患者㊂1.2㊀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包括性别㊁体重㊁年龄㊁既往史㊁服用药物等一般资料;入院时抽取研究对象空腹外周肘静脉血5mL,采用TG16W台式离机以3500r/min速率离心15min,保留血清待检,应用雅培i2000检测仪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FT3㊁FT4水平,并计算其比值,试剂盒购自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GFBP7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㊂1.3㊀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如患者的NYHA分级㊁服药史㊁性别等均以n (%)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对患者的计量资料如FT3/ FT4㊁IGFBP7与NT-proBNP水平等以( xʃs)表示,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FT3/ FT4㊁IGFBP7与NT-proBNP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㊂以α=0.05为检验水准㊂2㊀结㊀果2.1㊀两组入院时的FT3/FT4㊁IGFBP7与NT-proBNP 水平比较:入院时,预后不良组患者的FT3/FT4值低于预后良好组,IGFBP7与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㊀两组入院时的FT3/FT4IGFBP7与NT-proBNP水平比较( xʃs)组别n FT3/FT4IGFBP7(ng/mL)NT-proBNP(pg/mL)预后不良组440.26ʃ0.0162.11ʃ8.98226.64ʃ26.33预后良好组810.22ʃ0.0379.11ʃ9.11455.28ʃ27.13 t10.961-10.057-45.876P<0.001<0.001<0.0012.2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见表2,两组间年龄㊁服药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㊁性别㊁NYHA分级㊁心功能分级㊁LVEDD㊁舒张压㊁收缩压㊁糖尿病㊁高血压㊁高脂血症㊁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㊃58㊃表2㊀影响AHF 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n (%), xʃs]项目预后不良组(n =44)预后良好组(n =81)t /χ2P 年龄(岁)72.66ʃ12.0161.03ʃ11.09 5.438<0.001BMI (kg /m 2)21.22ʃ2.1621.46ʃ2.090.6000.550性别男12(27.27)33(40.74) 2.2450.134女32(72.73)48(59.26)NYHA 分级Ⅲ级31(70.45)48(59.26) 1.5370.215Ⅳ级13(29.55)33(40.74)服药史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29(65.91)61(75.31) 1.2500.264β受体阻滞剂21(47.73)60(74.07)8.6770.003利尿剂19(43.18)56(69.14)8.0020.005心功能分级Ⅲ级24(54.55)53(65.43) 1.4290.232Ⅳ级20(45.45)28(34.57)LVEDD (mm )62.33ʃ8.7860.55ʃ8.79 1.0820.281舒张压(mmHg )81.66ʃ12.2682.56ʃ13.48-0.3680.714收缩压(mmHg )153.55ʃ33.26156.33ʃ26.49-0.5110.610糖尿病史13(29.55)36(44.44)0.0040.948高血压史31(70.45)45(55.56) 2.6560.103高脂血症史15(34.09)32(39.51)0.3560.551吸烟史23(52.27)46(56.79)0.2350.6282.3㊀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患者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预后良好=0,预后不良=1),对上述结果中组间存在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结果显示FT3/FT4低水平㊁IGFBP7和NT -proBNP 高水平是影响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㊂见表3㊂表3㊀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因素βSE Wald OR OR 的95%置信区间下限㊀㊀㊀㊀上限PFT3/FT40.6160.16513.521 1.978 1.123 3.0270.015IGFBP70.8450.21215.231 2.311 1.234 4.5160.023NT -proBNP 0.6780.2318.752 1.897 1.265 3.1650.041年龄0.3870.278 1.678 1.4440.548 2.1150.098β受体阻滞剂0.0520.2210.067 1.0510.8972.3740.536利尿剂0.2110.1981.1241.2350.9871.5980.487㊀㊀注:服用β受体阻滞剂=0,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1;服用利尿剂=0;未服用利尿剂=1㊃68㊃2.4㊀FT3/FT4㊁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ROC 曲线探究FT3/FT4㊁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其AUC 值分别为0.899㊁0.913㊁0.878(P <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88㊁336.93㊁0.235㊂见表4㊁图1㊂表4㊀FT3/FT4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指标AUC SE 最佳截断值95%CI下限㊀㊀㊀上限灵敏度(%)特异度(%)P IGFBP70.8990.03669.880.8470.9520.8270.818<0.001NT -proBNP 0.9130.037336.930.8580.9680.9260.886<0.001FT3/FT40.8780.0400.2350.8150.9410.7410.977<0.001图1㊀FT3/FT4、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曲线3㊀讨㊀论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脏病的终末阶段,AHF 是指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快速恶化或发作,多见于老年人,早期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且目前其尚无特异性指标,病情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故寻找诊断和预测AHF 预后的生物学指标至关重要[5]㊂本研究主要探讨血清FT3/FT4㊁IGFBP7与NT -proBNP 预测AHF 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以期为临床预测AHF 患者不良预后提供循证依据㊂本研究结果显示AHF 患者预后不良组的FT3/FT4值低于预后良好组,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且三者是AHF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清FT3/FT4值㊁IGFBP7及NT -proB-NP 水平具有反映AHF 患者病情的潜能㊂有研究表明血清FT3水平降低可致心衰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故其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预测因子,且血清FT4水平的波动也与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相关性[6]㊂心肌细胞中存在特定的T3受体,血清FT3降低时,其与心肌T3受体结合减少,故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进而导致AHF 患者预后不良[7]㊂FT3/FT4比值可反映机体血清中脱碘酶的活性,表示血清T4向T3的转化,其比值下降表明外周T4向T3的转化减少,比值越低则代表AHF 患者心功能越差,基础状态越差,故AHF 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8]㊂细胞周期的永久性停滞是其衰老的特征,其可导致机体细胞功能丧失,组织更新减少,进而影响机体器官的部分功能㊂IGFBP7是诱导机体细胞停滞于G1期的多肽类激素,其可加速患者心肌细胞衰老,AHF 预后不良患者其心肌老化及损伤严重,故其血清IGFBP 7水平增高[9]㊂AHF 的病理学机制是心室重塑,是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致心肌表型和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且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发生异常,导致NT -proBNP 分泌增加,预后不良患者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明显,故其血清NT -proBNP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㊂多种因素均可影响AHF 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㊁服用β受体阻滞剂㊁利尿剂等因素对AHF 患者的预后存在影响,说明年龄㊁服用β受体阻滞剂㊁利尿剂等因素与AHF 患者预后密切相关㊂患者年龄增加,其伴随的基础性心脏病及肾脏功能损伤也会随之加剧,故年龄越大,AHF 患者预后较差㊂利尿剂可通过减轻AHF 患者体内液体潴留,从而缓解其呼吸困难㊁外周水肿的充血症状,进而减轻AHF 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10]㊂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滞体内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减轻心衰患者心室壁张力,改善患者心肌顺应性,降低其耗氧量,进而改善AHF 患者预后,降低AHF 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故年龄㊁服用β受体阻滞剂㊁利尿剂等因素可影响AHF 患者预后㊂寻找新的标志物预测AHF 预后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ROC 曲线探究FT3/FT4㊁IGFBP7与NT -proBNP 水平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其AUC 值分别为0.899㊁0.913㊁0.878,提示FT3/FT4㊁IGFBP7和NT -proBNP 可作为AHF 患者预后不㊃78㊃良的预测因子㊂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入院时血清FT3/FT4㊁IG-FBP7㊁NT -proBNP 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多项指标,归纳出血清FT3/FT4㊁IGFBP7及NT -proBNP 对AHF 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的研究结果,为临床预测AHF 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提供依据㊂但心力衰竭患者常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胺碘酮等药物的应用可影响患者甲状腺功能,而本研究未对胺碘酮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㊂综上所述,血清FT3/FT4㊁IGFBP7及NT -proBNP 对AHF 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故其可作为预测AHF 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㊂ʌ参考文献ɔ[1]㊀林胜,王华国.血清sST2㊁NT -proBNP 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1):71-75.[2]㊀向焰,陈亮,龙天蓉,等.血清相关蛋白与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心肌耗能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11):1281-1285.[3]㊀McCallum W ,Tighiouart H ,Kiernan MS ,et al.Relation ofkidney function decline and NT -proBNP with risk of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in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J ].Am Med ,2020,133(1):115-122.[4]㊀周万兴.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解读[C ].广药内科论坛暨内科诊疗新进展研讨会.2013.[5]㊀孙维,菅志飞,张继勇.托伐普坦联合奈西立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NT -proBNPcTnTsST2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21,27(5):873-877.[6]㊀陶军,史铭,高文俊.TSH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0,54(4):402-405.[7]㊀施根灵,方慧,戴茜茜,等.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2):1476-1481.[8]㊀李影,王传合,韩苏,等.FT3/FT4比值及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2,51(4):313-318.[9]㊀赵增光,刘全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早期识别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价值[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22(5):27-29,33.[10]㊀焦媛媛,马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不同输注方式下应用袢利尿剂的治疗疗效及不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贵州医药,2021,45(6):879-880.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4)01-0088-05血清PTX3SFRP4联合尿NGAL 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王文怡,㊀余静恬,㊀王洁莲(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㊀湖北㊀武汉㊀430064)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及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对临床上糖尿病肾病(DN )的诊断意义㊂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就诊的DN 患者86例,作为DN 组,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分为早期组(24例,UAERɤ20μg /min )㊁中期组(30例,20μg /min <UAER <200μg /min )㊁晚期组(32例,UAERȡ200μg /min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DN 组(40例)和中重度DN 组(46例),另选取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㊂比较DN 组与对照组㊁不同病情程度组以及早中晚期组血清PTX3㊁SFRP4和尿液NGAL 水平㊂分析三者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DN 中的临床价值㊂结果:DN 组血清PTX3㊁SFRP4和尿液中NGAL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与轻度DN 组相比中重度DN 组患者三个指标的水平也明显升高(P <0.05);中㊁晚期组DN 患者三个指标的水平较早期组升高(P <0.05)㊂ROC 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诊断DN 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0.985,且联合诊断AUC 大于单一指标诊断(Z 三者联合-PTX3=2.670㊁Z 三者联合-SFRP4=3.976㊁Z 三者联合-NGAL =2.510,P =0.008㊁0.000㊁0.012),敏感度为94.20%,特异性为96.00%㊂结论:血清PTX3㊁SFRP4和尿液NGAL 联合检测在诊断DN 以及评估DN 患者严重程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㊂ʌ关键词ɔ㊀糖尿病肾病;㊀正五聚蛋白3;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㊀诊断价值㊃88㊃ʌ基金项目ɔ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OHIC2020Y05)ʌ通讯作者ɔ王洁莲。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战 、 闷、 胸 气促 、 皮疹 、 胃肠道 反应 、 血压 、 低 骨髓 抑制 等。特别 是
均诊 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前行各 种辅助检 查 , 包
括心 电图 、 牛化 、 f 】 Ⅱ 大小便常规 等, 无绝对禁忌 。
12 治疗方法 采 用 罗 氏制 药公 司生 产 的美 罗 华 ( 妥 昔单 . 利 抗) 注射液 , 为 1个疗程 , 4周 予美 罗华 10mg在第 7 1 2 、8 0 、4、12
【 关键 词 】 难 治性特 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 紫癜 ; 美 罗华 ; 护理 ; 冰 冻血浆
特 发 性 血 小板 减 少 性 紫 癜 (doahch0 bctpnc up — iipyi trm 0yoei p ru
反应率 ( R 包括 C P O ) R、R和 M R。 14 疗 效及 副 作 用 . 8例 患者 中 , R 3例 ( 7 5 ) P C 3 . % , R 2例
2 12 控 制 输 液 速 度 , 察 药 物反 应 .. 观 在 使 用 美 罗 华 前 , 告 知 应
11 一 资料 . 般
本组 8 , 中男 2 女 6例 , 例 其 例 年龄 2 ~ 8 , 1 5 岁
患者使 用药物后会 出现哪 些不 适症 状 和体征 , 如发 热 、 畏寒 、 寒
[ ] 圣云 , 1林 虞荣喜 , 胡致平 , 美 罗华治疗慢 性淋 巴细胞 白血 等. 病 并发 贫血 和血 小板 减 少 1例. 临床 血 液 学 杂志 ,0 3 1 2 0 ,5
( )5 . 2 :6
强的食物 。当患者 出现腹泻时 , 予止泻剂 , 并要保持 肛周清洁 、 干
燥 。本组 中出现恶心 、 腹胀 2例 ,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 2 3 骨髓抑制的护理 . 使 用美 罗华后 出现有 白细 胞 、 血小板 减

血小板保养液悬浮汇集血小板在4℃和22℃的贮存效果

血小板保养液悬浮汇集血小板在4℃和22℃的贮存效果
36 5
河北医药 20 年 2 第 3 卷 第 3 09 月 l 期
H bi eilon l 09v1 1 e,o3 eeM d aJ 1, 0 ,03 FbN . c u a2
照《 血站相关标准和技 术操 作规 程》 的要求 设置离心机参 数 , 包
括: 离心力 、 时间 、 温度 、 加速度 、 减速 度等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4 血小板计 数和红细胞残留量测定 . 15 N goe 数法测定 WB . aet 计 t C残余量
法。
参照文献 [ ] 同时也 4, 参 照文献 [ ] 1报道的方
测定 了反 映血小板形态 的血小板平均体积 ( P 。 M V)
16 无菌试验 .
采用 B c/L R D系统 , aTA E T3 对所有的产品在保
( 收稿 日期 :0 8 9 1 20 —0 —1)

输 血 研 究 ・
血小 板 保 养 液 悬 浮 汇 集 血 小 板 在 4I和 2 的贮 存 效 果 C C 2j C C
赵凤 绵 张爱 红 常缨 陈筱麟 陈红 霞 孙 晓红 王毅 陈丽平 张俊 兰 赵景 菊 刘云冬
大量贮存易造成过期 报废 。这 些原 因促使人 们研究 长期 贮存 P C的方法 。笔者对用 汇集 自膜层 方法 制备 的 、 用血 小板 保养
液(A . P SⅢM) 和部分血浆悬浮的汇集血小板在 2 。和 4C 2C  ̄ 条件 下延时贮存至 2 , 1d 并对贮 存期 间不 同时段 的血小 板形态 、 质 量、 功能和代谢产物进行 了测 定 , 以单采 血小 板 (D ) 对照 。 S P作 产品在 2 ℃振荡条件下贮存 l 、 ℃储 血冰箱 静置 贮存 1 2 0d4 5d 内较好地保持了血小板 的特性 , 而且 4 ℃贮存 的产品不仅 能减 少细菌污染 的风险, 能够延 缓血小 板 的衰老 , 还 延长 血小板 贮 存时间 。

急救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_李钒

急救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_李钒
1.2 无 机 类 止 血 材 料 无机类止血材料的研究是从沸石开始的。沸石是一种
天然 硅 铝 酸 盐 矿 石,具 有 很 高 的 比 表 面 积 (500~1000 m2/ g),其内部孔腔和管道 的 体 积 占 沸 石 体 积 的 50% 以 上,吸 附 性很好。20世纪80年代,沸 石 被 无 意 中 发 现 具 有 优 秀 的 止 血作用。2002年5月,QuikClot沸 石 止 血 粉 通 过 FDA 的 批 准用于严重出血创伤的急救。其作用机理 是:吸 收 血 液 中 的 水分,使凝血因子和 血 小 板 浓 集 而 达 到 促 进 凝 血 的 效 果 。 [23] 也有研究 提 [24] 出沸石应 用 后 的 放 热 反 应 造 成 的 组 织 热 凝 固 也对凝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lam H B 等 比 [25] 较了不同含 水量和不同剂量的沸石粉及其它敷料的止血效 果,试 验 结 果 显 示 :99g、1% 含 水 量 的 沸 石 敷 料 止 血 效 果 最 好 ;增 加 沸 石 的 含水量不仅没有明显降低其放热 反应,反而降低 了 其 止 血 效 果。Ostomel T A 等 初 [26] 步 研 究 了 通 过 对 沸 石 的 改 性 处 理 (离子交换、预水 合)减 少 沸 石 的 放 热 反 应,并 且 发 现 银 离 子 交换沸石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国内第四军医大学陈绍宗 课题组 对 [27-29] ZSM-5沸石的细胞毒性和生物 相 容 性 进 行 了 评 价 ,并 在 猪 致 命 性 血 管 损 伤 模 型 上 对 ZSM-5 沸 石 的 止 血 作
和无机类止血材料的研究。
1.1 高 分 子 多 糖 类 止 血 材 料 高分子多糖类止血材料的典型代表是壳聚糖。壳聚糖
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自1983年 Malette W G 等 首 [9] 次 发现壳聚糖的止血功能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尝 试 用 壳 聚 糖 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保存的研究进展李芳
摘要:目的:血小板保存质量。

方法:不同温度的研究。

结论:血小板保存技
术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血小板;常温保存;低温保存
关键词:血小板;常温保存;超低温保存;—80度;冷冻干燥;4度低温保存血小板体外保存的质量,是血液服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供应临
床的主要是常温20℃—24℃连续振荡液态保存的血小板,然而这种血小板保存时
间小于5天,近年来,如何提高血小板的体外存活率并维持血小板的活性功能、
如何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期同时还减少细菌污染等问题,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

我们以血小板保存的不同温度为切入点,对血小板保存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和总结。

1 22度常温保存血小板
国内外目前都在广泛开展血小板常温保存的研究,已有许多国家将22度作为血小板保存的常规温度,认为血小板22度振荡保存24小时在临床上具有与新鲜
血小板相同的效果,保存120小时仍具有止血功能,在保存过程中采用持续振荡
可有效促进气体在血小板中的交换,防止血小板聚积,避免血小板代谢产物形成
高浓度。

目前国内机采血小板主要采用ACD-A抗凝剂-血浆在22度振荡悬浮保存,保存过程中通过消耗血浆和抗凝剂中的腺嘌呤核苷、葡萄糖提供能量,以维持血
小板的形态与功能。

Scharbert等研究了在22、34、37和40度保存血小板时所发
生的聚集反应,发现引起聚集的胶原以及花生四烯酸等成分在34和37度无明显
的区别;在22度时明显减少,但由于ADP的增加而引发的聚集要强于37度保存
的血小板。

然而,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保
存时间的延长,形态上发生变化的血小板数量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从圆盘形
变成球形,并且有些血小板出现伪足、颗粒聚集及空泡等,表明保存过程中血小
板的形态结构受到影响[1];此外,血小板在常温下代谢相当活跃,血小板的代谢
终产物乳酸和氢离子无法通过保存袋扩散,尽管氢离子可被血浆中的碳酸氢盐缓冲,但当乳酸达到20mmol/L时,血浆的缓冲作用即消失,导致血小板保存液pH
值迅速下降,当其pH小于6。

0时会显著降低血小板的存活率,Vucetic等的研
究发现,22℃常温保存5 d较l d相比.血小板乳酸脱氢酶含量、乳酸浓度明显升高,分别从138.8IU/L升至234IU/L,从2.1mmol/L升至8.6mmol / L,相应的PH
则从7.31降至7.13。

研究发现血小板保存液中的乳酸产量与其体内存活率呈明显
的负相关。

Blajchman等的统计表明,输入常温保存的血小板发生败血症的几率
约为0.04‰,血小板在常温保存时遭受细菌污染的几率是低温储存的10倍。


入常温保存的血小板造成的机体败血症已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

24℃低温保存血小板
1969年,Murphy与Gardner便发现4 ℃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输入人体后会
迅速被血液循环清除,而且低温保存的血小板体内生存时间为2-3天,其机理首
先是低温导致vWF因子受体复合物2V在血小板表面聚集,接着位于肝巨噬细胞
上的噬细胞识别吞噬等;而且保护介质的应用减少了血小板中血浆的用量,还了
以减少过敏反应和输血反应带来的很多问题,降低了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
血浆的进一步应用。

Hoffineister等发现半乳糖基化血小板冷藏后在老鼠体内的循
环能力是超常的,即使血小板的形态已变为球形;Gulliksson等的研究显示,添加钾离子和镁离子的PAS2Ⅲ血小板添加液可以降低血小板糖酵解的速率、保持良好
的pH值稳定性。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4℃低温液态保存的兔血小板中加人海藻糖作为保护剂,血小板的寿命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加大而延长[2]。

3 展望
综上所述,现今的血小板保存技术仍存在很多的不足。

22℃常温振荡储存血
小板易使血小板遭受细菌污染,容易产生乳酸聚集和pH值下降,并且保存时间
<5 d,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深低温可长期大量保存血小板,并能够进行远距
离运输,有效利用全血中的血小板成分,但血小板深低温保存时所用的保护剂DMSO的代谢产物有负作用,并且在洗涤去除DMSO的过程中容易使血小板激活、损伤而丧失其临床应用价值;而冷冻干燥保存再水化过程容易使血小板形态结构、表面糖蛋白发生改变而不可避免地发生血小板的激活。

相对而言,4℃保存血小
板能最小程度地引起乳酸聚集,pH值不会下降,并可显著降低细菌污染发生的几率,同时不会发生由于冰晶形成而影响细胞膜的问题,在临床上还具有更好的功能;而且4℃保存血小板能够与血细胞保存共用设备,能够起到节省开支、方便
小型血库及血站的作用,如果能够运用生物学血液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角度在4℃保存血小板的保护剂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4℃保存血小板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俊,刘景汉,欧阳锡林,等.血小板胞内海藻糖测定方法的建立和评价[J].中
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12(6:)837-840
[2]崔云,刘璐,黄成垠,等.海藻糖对液态低温保存血小板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6,25(3):151-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