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试题

合集下载

11-化学动力学 习题

11-化学动力学 习题

k2 k1
Ea 1 1 R T2 T1
再确定是一级反应,并利用半衰期和速率常数的关系
t1/ 2
ln 2 k
0.693 k
例: 某反应在15.0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为34.40×103 dm3·mol1·s1,在40.13℃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89.9×103 dm3·mol1·s1。求反应的活化能,并计算25.00℃时的反应 速率常数。
分析: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定积分形式
ln
k2 k1
Ea 1 1 R T2 T1
解:lnkFra bibliotek k1Ea R
T1 T2 T1T2

ln
189.9 103 34.40 103
Ea 8.314JK1
mol1
(288.20 313.28)K 313.28K 288.20K
E a = 51.13 kJ·mol1
2.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 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 a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平方成反比 (d) 无关
3、若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则该反应为: ( D )。 A、三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零级反应
4、零级反应AB的半衰期t1/2与A的初浓度cA,0及速率常数k 的关系是:( C )。
ln
0.2303min 1 0.0128min 1
1 650K
=1.4337 ×10-3 K-1, T2 = 698 K
【11.47】
ln 2 54 min
0.0128 min 1
k
(T2
)
1 t
ln
cA,0 cA
1 ln 100 0.2303 min 1 10 min 10

(整理)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整理)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第十一章动力学练习题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1、反应速率系数k A 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 )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3、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为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 )5、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6、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定义是dTkd RT Ea ln 2=。

( ) 7、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8、若反应A →Y ,对A 为零级,则A 的半衰期 AA k C t 20,21=.。

( )9、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 )10、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因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级数。

( ) 11、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 )12、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 ) 1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有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 )14、复杂反应是由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所以复杂反应的分子数是基元反应的分子数之和.。

( )15、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元反应。

( )16、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υA =κA B ,则当c B,0>>c 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化为假二级反应。

( )17、若反应+Z 的速率方程为 υ= kc A c B ,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是双分子反应。

( )18、对于反应 2NO + Cl 2 −→− 2NOCl ,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 {c (NO)}2c (Cl 2),该反应才有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 )19、 知道了反应物和产物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不能由配平的化学反应式直接写出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

2、在指定条件下,任一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 数之间的关系是( D )。 (A)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B)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 (C)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D) 反应级数等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 3. 基元反应的分子数是个微观的概念,其值( B )。 (A) 可为0、1、2、3;(B) 只能是1、2、3这三个正整数; (B) 也可是小于1的数值;(D)可正,可负,可为零 4、反应A B,若开始时cB,0=0,A的其始浓度为cA,0, 当反应物完全转化为B时,需时为t,而反应掉A的其始 浓度 cA,0 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 t1/2,测得 t/t1/2=2,则 此反应的级数为( A )。
4 2 2
1
- 2 -1 1.33 kB 2 Pa h 2 4 2 pA01 pB01 1.33 10 1.33 10 5.65 10 11 Pa - 2 h -1
01


pB0 dpB 2 ln k 'B t 解: (2) k B p A pB k ' B pB pB dt ln 2 ln 2 t1 2 h 11 4 k 'B 2 5.65 10 5.32 10 4.33h
1 2 A
10、 催化剂能够大大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 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 平衡状态 k1 11、 某对行反应A + B C + D,当加入催化剂后其 k-1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从k1,k-1 变为k1’和k-1’ ,测得 k1’=3 k1 那么k-1’=( 3 )k-1。
因 pA =1/3pB(pC,0=0且pA,0=1/3 pB,0),
1 2 2 2 p 总 pB pB ( pB , 0 pB ) pB , 0 pB 3 3 3 3 2 因此 dp / dt (dpB / dt ) 3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练习题一、选择题1.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则在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为:( )(A) 二级反应(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D) 以上都无法确定2. 对下面反应来说,当用-(d[N2]/dt)表示其反应速率时,与此速率相当的表示是:( )3H2(g)+ N2(g)= 2NH3(g)(A) 2(d[NH3]/dt)(B) 1/3(d[H2]/dt(C) -1/2(d[NH3]/dt)(D) 1/2(d[NH3]/dt)3. 某化学反应为2A + B →P,实验测定其速率常数为k = 0.25 (mol • dm-3)-1• s-1,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4. 某一基元反应为mA →P,动力学方程为r = k[A]m,[A]的单位是mol • dm-3,时间的单位是s,则k的单位是:( )(A) mol(1 - m)• dm3(m - 1)• s-1(B) mol- m• dm3m• s-1(C) mol(m - 1)• dm3(1 - m)• s-1(D) mol m• dm-3m• s-15. 某气相反应在400 K时的k p = 10-3 kPa-1• s-1,若用k c表示应等于:( )(A) 3326 (mol • dm-3)-1• s-1(B) 3.326 (mol • dm-3)-1• s-1(C) 3.01 × 10-4(mol • dm-3)-1• s-1(D) 3.01 × 10-7(mol • dm-3)-1• s-16.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时:( )(A) 3/2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一级反应(D) 零级反应7. 有两个都是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总= k1 +k2(B) E总= E1 +E2(C) k1/k2 = [B]/[C] (D) t1/2 = ln2/(k1 + k2)8. 某一分解反应,当反应物浓度为0.2 mol•L-1,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答案

物化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反应机理:反应物转变为产物所经历的具体途径称为反应机理或反应历程。

2. 基元反应:由反应物微粒(分子、原子、离子、自由基等)以一步直接实现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也称为简单反应。

3. 反应级数:当反应速率方程是幂乘积的形式时, BA nB n A A A c c k tc =-d d ,式中各浓度的方次n A 和n B 等,分别称为反应组分A 和B 的级数,即对A 为n A 级,对B 为n B 级,总反应级数n=n A +n B +…。

4. 反应分子数:基元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分子个数之和称为反应分子数。

5. 反应速率常数:速率方程中的比例常数k ,称为反应速率常数。

6. 半衰期: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称为半衰期2/1t 。

二、简答题1.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有何区别?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反应分子数是理论上的概念,是对微观上的基元反应而言的。

而反应级数是对宏观化学反应而言的,反应级数必须从实验上确定。

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所取的数值也不相同。

反应级数的数值可以是有理数,而反应分子数却只能是正整数。

简单反应必然是级数为正整数的反应,但级数为正整数的反应却不一定是简单反应。

只有符合式υ=k [A]α[B]β[C]δ…形式的速率方程的反应才有反应级数。

分级数和反应级数必须由速率实验确定。

对于指定的反应,反应级数可随实验条件而变化。

若在某些反应中,作为催化剂的组分,作为溶剂的组分以及个别反应活性物质的浓度“恒定”时,从而使实验测得的反应级数降低,则以这种方式所得的表观反应级数为"准 n 级"反应2. 简述零级反应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速率系数 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2)c A 与t 呈线性关系 (3),01/22A c t k=3. 简述一级反应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速率系数 k 的单位为[时间]-1,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A 反应掉的分数。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圣才出品)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圣才出品)

【解析】活化焓相等,则活化能也近似相等,活化熵相差 30 J gK −1 gmol −1 ,则根据
k = P exp( S )exp( − Ea )
R
RT
k2
( S2 − S1 )
= exp R R
30
= exp8.314
= 37
k1
8. 某化学反应,当温度每升高 1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 增加 1%,则该反应的活化
k = Aexp( − Ea ) RT
1 / 7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k2
( E1 − E2 )
= exp RT RT
80000
= exp8.314298
= 1014
k1
3.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应的半衰期为 t1/2=1/(kCA,0)=100s。
10.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 A.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 EC B.互撞分子的相对动能超过 EC C.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 EC D.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 EC 【答案】D 【解析】能导致旧键破裂的碰撞成为有效碰撞。只有相对平动能在分子连心线上的分量 超过临界值的分子对,才能把平动能转化为分子内部的能量,使旧键破裂而发生原子间的重 新组合。
速率常数的温度系数较小。
12.某反应,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时,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 定值,此反应是( )。
A.负级数反应 B.一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二级反应 【答案】C
【解析】零级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A,0 − cA = kt ,一定温度下,k 为定值,时间也一定 时,等式右边是常数,所以, cA,0 − cA 即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定值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一)自测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一)自测题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自测题I .选择题1.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d )。

(a )二级反应 (b )基元反应(c )双分子反应 (d )以上都无法确定2.某化学反应为 2A+B P k−−→,实验测定其速率常数k =0.25(mol· dm -3)-1 s -1,则该反应的级数为(c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3. 某一基元反应为A P m −−→,动力学方程为r =k[A]m , [A]的单位是mol· dm -3 ,时间的单位是s ,则k 的单位是(a )。

(a ) 1m 3m 11mol dm s ---⋅⋅()() (b) m 3m 1mol dm s --⋅⋅ (b ) (m 1)3(1m)mol dm s ---1⋅⋅ (d )m 3m 1mol dm s --⋅⋅4. 某气相反应在400 K 时的31110kPa s p k ---=⋅,若用k e 表示应等于(b )。

(a ) 3113326(mol dm s ---⋅⋅) (b )3113.326(mol dm s ---⋅⋅) (c ) 43113.0110(mol dm s ----⨯⋅⋅) (d )73113.0110(mol dm s ----⨯⋅⋅)5.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c )(a )32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6. 半衰期为10天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 ,40天后其净重为(d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7. 有两个都是一级反应的平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 ) k 总=k 1+k 2 (b ) E 总=E 1+E 2(c )k 1/k 2=[B]/[C] (d ) 12122t k k =+/ln8.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E 1<E 2,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区内升温,则(a )。

化学动力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化学动力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 D,已知a < b < d,则速率常数k A、k B、k D的关系为:( )A. k A/a<k B/b <k D/dB. k A<k B<k DC. k A>k B>k DD. k A/a>k B/b >k D/d 2.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A. 一级反应B. 零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3/2 级反应3.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4.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t1/2为1/(k2c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t1/4应为:( )A. 2/(k2c0)B. 1/(3k2c0)C. 3/(k2c0)D. 4/(k2c0)5.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 mol/dm3,1小时后为0.5 mol/dm3,2小时后为0.25 mol/dm3。

则此反应级数为:( )A. 0B. 1C. 2D. 36.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 时间10 min,若再消耗1/3还需时间为:( )A. 10 minB. 20 minC. 30 minD. 40 min7.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有何关系? ( )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D. 平方成反比8.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 s-1,又初始浓度为0.1 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86580 sB. 900 sC. 1800 sD. 13000 s9.反应A + B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则反应:( )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10.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k为0.0462 min-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1 mol/dm3,该反应的半衰期应是:( )A. 150 minB. 15 minC. 30 minD. 条件不够,不能求算11.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历程为:B -1B+D k 2J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B]/dt 是:( )A. k 1[A] - k 2[D][B]B. k 1[A] - k -1[B] - k 2[D][B]C. k 1[A] - k-1[B] + k 2[D][B]D. k -1[A] + k -1[B] + k 2[D][B]12.2M → P 为二级反应,若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dm 3,反应1 h 后,M 的浓度减少1/2,则反应2 h 后,M 的浓度是:( )A. 1/4 mol/dm 3B. 1/3 mol/dm 3C. 1/6 mol/dm 3D. 缺少k 值无法求13.某气相1-1级平行反应M →R 和M →S 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1和k 2,其指前因子A 1= A 2,活化能 E 1≠E 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298 K 时,k 1/k 2= 100,则754 K 时k 1/k 2为:( )A. 2500B. 2.5C. 6.2D. 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14.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 A. E a = E 2 + 1/2E 1-E 4 B. E a = E 2+1/2(E 1- E 4)C. E a = E 2+ E 2+1/2(E 1+E 4)D. E a = E 2+ E 1- E 415.如果某反应的∆r H m = 100 kJ/mol ,那么活化能E a 将:( )A. E a ≠ 100 kJ/molB. E a ≥ 100 kJ/molC. E a ≤ 100 kJ/molD. 都可以16.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 )A. G →F →EB. E →F →GC. G →E →FD. F →G →E17.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 )4122k k kk =A. 大量的引发剂的引发B. 直链传递的速度增加C. 自由基被消除D. 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18.对复杂反应:B -1k 2C可用平衡近似处理时,K = k 1/k -1 = [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试题————————————————————————————————作者:————————————————————————————————日期: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1)练习题一、判断题:1.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

2.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3.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5.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6.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7.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2倍。

8.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

9.若反应 A + B Y + Z 的速率方程为:r =kc A c B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 是双分子反应。

1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H 2+I 2=2HI 是2 分子反应;(2) 单分子反应都是一级反应,双分子反应都是二级反应。

;(3) 反应级数是整数的为简单反应 (4) 反应级数是分数的为复杂反应。

11.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 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12.若反应(1)的活化能为E 1,反应(2)的活化能为E 2,且E 1 > E 2,则在同一温度下k 1一 定小于k 2。

13.若某化学反应的Δr U m <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零。

14.对平衡反应A Y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

15.平行反应C B A 21−→−−→−kk ┤,k 1/k 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6.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

17.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

18.温度升高。

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

二、单选题: 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 -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 k '[O 3]2[O 2],那 么k 与k '的关系是: (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 2k ' ; (D) ½k = ⅓k ' 。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A) d k b k a k D B A << ; (B) k A < k B < k D ; (C) k A > k B > k D ; (D)d k b k a k DB A >> 。

3.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进行反应A + 2D 3G 在298K 及2dm 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为0.3 mol·s -1,则此时G 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 -3·s -1)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a [D]d ; (B) -d[D]/d t = k D [A]a [D]d ; (C) d[G]/d t = k G [G]g ; (D) d[G]/d t = k G [A]a [D]d 。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7.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E(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 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A) 1∶2 ;(B) 1∶4 ;(C) 1∶6 ;(D) 1∶8 。

8.关于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9.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87.5%的时间t1与反应完成50%的时间t2之间的关系是:(A) t1 = 2t2 ;(B) t1 = 4t2 ;(C) t1 = 7t2 ;(D) t1 = 5t2。

10.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50%的时间的两倍,反应转化率达到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的时间的两倍,则x为:(A) 32 ;(B) 36 ;(C) 40 ;(D) 60 。

11.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1/2',那么:(A) t1/2 = t1/2' ;(B) t1/2 > t1/2' ;(C) t1/2 < t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

12.某一气相反应在500℃下进行,起始压强为p时,半衰期为2秒;起始压强为0.1p时半衰期为20秒,其速率常数为:(A) 0.5 s-1 ;(B) 0.5 dm3·mol-1·s-1;(C) 31.69 dm3·mol-1·s-1;(D) 31.69 s-1。

13.起始浓度都相同的三级反应的直线图应是(c为反应物浓度,n为级数) :14.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 mol·dm-3,1小时后为0.5 mol·dm-3,2小时后为0.25 mol·dm-3。

则此反应级数为:(A) 0 ;(B) 1 ;(C) 2 ;(D) 3 。

15.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A) 43.29 s ;(B) 15 s ;(C) 30 s ;(D) 21.65 s 。

16.某反应完成50%的时间是完成75%到完成87.5%所需时间的1/16,该反应是:(A) 二级反应;(B) 三级反应;(C) 0.5 级反应;(D) 0 级反应。

17.某反应速率常数k为1.74 × 10-2mol-1·dm3·min-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dm-3时的半衰期t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dm-3时的半衰期t1/2' 的关系为:(A) 2t1/2 = t1/2';(B) t1/2 = 2t1/2';(C) t1/2 = t1/2';(D) t1/2 = 4t1/2' 。

18.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有何关系?(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D) 平方成反比。

19.恒容下某复杂反应(取单位体积)的反应机理为:CBA2211−→−-kkk,分别以A和B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r A = k1c A2,r B = k2c B;(B) r A = k1c A - k-1c B,r B = k-1c B + k2c C;(C) r A = k1c A2 + k-1c B ,r B = k-1c B - k2c C;(D) r A = - k1c A2 + k-1c B ,r B = k1c A2 - k-1c B - k2c C。

20.反应A + B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A) 是二分子反应;(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21.基元反应 A + B 2D ,A 与B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和2a ,D 为0,则体系各物 质浓度(c )随时间变化示意曲线为:22.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历程为:JD B B A211−→−-k k k +,,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B]/d t 是:(A) k 1[A] - k 2[D][B] ; (B) k 1[A] - k -1[B] - k 2[D][B] ; (C) k 1[A] - k -1[B] + k 2[D][B] ; (D) -k 1[A] + k -1[B] + k 2[D][B] 。

23.下述等温等容下的基元反应符合下图的是: (A) 2A →B + D ; (B) A →B + D ; (C) 2A + B →2D ; (D) A + B →2D 。

24.对于可逆一级反应BA 11k 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平衡时c A = c B ; (B) 平衡时k 1 = k -1 ;(C) 总反应速率为正、逆反应速率的代数和 ; (D) 加入正催化剂可使k 1 > k -1 。

25.某温度时,平行反应 C B A 21−→−−→−kk ┤ 的k 1和k 2分别为0.008和0.002 min -1,那么100min后A 的转化率为: (A) 100% ; (B) 81.9% ; (C) 44.9% ; (D) 63.2% 。

26.右图绘出物质[G]、[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 (A) G F E ; (B) E F G ; (C) G E F ; (D) F G E 。

27.1-1级对峙反应BA11k k -,由纯A 开始,进行到 [A] = [B] 的时间t 为:(A)⎪⎪⎭⎫⎝⎛=-11ln k k t ; (B)⎪⎪⎭⎫ ⎝⎛-=--1111ln 1k k k k t ; (C)⎪⎪⎭⎫ ⎝⎛-+=--111112ln 1k k k k k t ;(D)⎪⎪⎭⎫ ⎝⎛-+=--11111ln 1k k k k k t 。

28.对复杂反应 CB A211−→−-k k k 可用平衡近似处理时,K = k 1/k -1 = [B]/[A]。

为了不致扰乱快速平衡,① B C 必为慢步骤;② B C 必为快步骤;③ k -1 = k 1; ④ k -1 >> k 2;⑤ k -1 << k 2,其中正确的是: (A) ① ; (B) ②③ ; (C) ①⑤ ; (D) ①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