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港口实习报告(5篇范例)

港口实习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港口实习报告港口机械实习报告交运港口141 赖兆尊77号为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巩固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增进对港口运输行业的了解,并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港口管理系在陈京老师的带领下于6月14号参观并认识了港口相关部分机械。
通过这次的实地实践,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对港口行业更加切身的体验。
一、港口机械认识1、AGV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
更直接点:AGV就是无人驾驶的运输车。
AGV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较之步行、爬行或其它非轮式的移动机器人具有行动快捷、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
与物料输送中常用的其他设备相比,AGV的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
因此,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最能充分地体现其自动性和柔性,实现高效、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生产。
AVG的优势,传统的仓库和工厂中货物的搬运总是耗费大量人力、效率底下、频繁出错。
仓库中的选货就更是问题了、货物存储的地方、不同货物有不同大小,不同的重量等等,对机器和人都是一种挑战。
使用自动导引车辆可以电动车控制器轻松完美的解决这一难题——不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2、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是集装箱船与码头前沿之间装卸集装箱的主要设备。
个别码头还利用岸桥的大跨距和大后伸距直接进行堆场作业。
岸桥的装卸能力和速度直接决定码头作业生产率,因此岸桥是港口集装箱装卸的主力设备。
岸桥伴随着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的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在不断更新换代,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正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高可靠性、长寿命、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
起重机包括集装箱运送装置、测量装置能测船上集装箱水平和垂直位置和控制装置根据测到的集装箱位置数据计算出集装箱运送装置的运动路线来控制集装箱运送装置的运动。
仿真实验报告模板

AGV任务分配与充电配置选择模型1、作业流程描述在集装箱码头的AGV作业流程:首先系统根据当前作业情况进行判断,若此时无运输任务,AGV进入休息区等待;若存在运输任务,则判断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AGV数量是否足够;若不足,则将非工作AGV组中的AGV分配至工作组。
当AGV完成一次运输作业后会对自身电量进行判断,若此时电量高于30%,则继续进行运输作业;若此时电量低于30%,则前往充电桩充电。
确立仿真参数的输入,确立任务数,AGV数量,自动充电桩数量,充电桩充电速度,AGV最低充电阈值(30%),AGV电量充足阈值(80%)。
2、仿真目标设置本文的仿真目标是设计和实施一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作业流程的仿真模型,并评估其中的AGV充电任务调度策略。
具体而言,仿真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模拟进口箱作业流程:建立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包括岸桥提取进出口箱、AGV小车水平运输等环节,以准确模拟进口箱的作业流程。
其次,实现AGV充电任务调度:开发一个高效的AGV充电任务调度算法,考虑到AGV的电池寿命和电量状态,以最小化充电任务的时间和成本。
该算法将基于实时的作业需求和AGV的可用状态进行智能调度,以保证作业流程的平稳运行。
再次,评估作业效率和成本:通过仿真模型,分析和比较不同的AGV充电任务调度策略对作业效率和成本的影响。
使用实际数据和性能指标,如作业时间、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等,对各种策略进行定量评估,并找到最佳的调度策略。
最后,提出优化建议,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中,合理的充电桩布局可以显著提升AGV充电任务的效率和整体作业流程的顺畅性。
分析作业热点区域:通过对集装箱作业流程中的瓶颈区域和高频度作业区域进行分析,确定作业热点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是集装箱堆场附近、码头入口/出口以及岸桥与AGV交接点等位置。
准确定位热点区域可以帮助本文合理布置充电桩,以满足高负荷作业需求。
考虑AGV行驶距离和电池寿命:根据AGV的行驶距离和电池寿命特性,合理分析AGV的电池续航能力。
港口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港口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港口工程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港口工程基本原理2. 港口工程实验方法3. 港口工程实验步骤4. 数据处理与分析三、实验器材1. 港口工程实验箱2. 港口工程实验装置3. 计算器4. 数据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港口工程基本原理学习(1)了解港口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习港口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文、地质、结构、施工等方面;(3)了解港口工程的发展趋势。
2. 港口工程实验方法学习(1)了解港口工程实验的目的和意义;(2)学习港口工程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模型实验、现场实验等;(3)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3. 港口工程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3)实验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时间、温度、压力等;(4)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2)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3)根据实验结论,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港口工程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了详细记录;(2)实验数据包括时间、温度、压力、位移等,具体数据见实验记录表。
2. 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港口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实验结果表明,港口工程实验对于港口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实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优化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b. 加强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提高实验精度;c. 注重实验安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六、实验总结本次港口工程实验使我们了解了港口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港口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集装箱码头仿真运行实验平台_研究报告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系统仿真建模技术,在 Arena 系统内开发出用于集装箱 码头运营分析的模块,一方面为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提供了实验平台,一 定程度上也可成为辅助集装箱码头设计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工具。本文研 究弥补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集装箱港口相关课程受教学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教 学演示和实验验证的不足,并且通过仿真模拟对集装箱码头的机械配置、场地规 划、装卸工艺等众多因素进行整体系统评估和优化。所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具有直 观通俗,容易上手的优点,使用户很快就能掌握并运用,方便教学。其中“拼盘” 模块式的开发方法更能极大的缩短用户的建模时间。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该方法 可以提供模型很强的功能可扩展性和模块的可维护性,且开发的模块本身具有较 强的柔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后继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最后,本文用港口装卸工艺课程设计的案例说明了如何利用该组模块进行实验验 证与系统评估的方法。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仿真,面向对象,实验平台
但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的课程很难有效地开展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理念基本上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在交通运输专业涉及集装箱港口的相关课程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装卸工艺等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课本讲授理论知识不能通过一个操作易行的平台把系统的作业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不能使集装箱码头系统在学生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系统模块说明................................................................................................. 12 4.1 船舶发生器模块................................................................................. 12 4.2 船舶控制器模块................................................................................. 13 4.3 泊位模块 ............................................................................................ 15 4.4 堆场模块 ............................................................................................ 15 4.5 拆装箱区模块 .................................................................................... 16 4.6 车辆发生器模块................................................................................. 17 4.7 车辆控制器模块................................................................................. 19 4.8 控制中心模块 .................................................................................... 20 4.9 车道模块 ............................................................................................ 20 4.10 利用集装箱码头对象进行仿真建模.................................................. 22
港口码头管理软件系统实验指导书

港口码头管理软件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集装箱码头进口卸船业务实验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目的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知识点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课程实验的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字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客户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1-1】客户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集装箱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2-1】集装箱尺寸种类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流系统仿真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日期2010.6班级物流组员目录摘要 (3)第1章系统分析1.1 仿真设计的背景 (4)1.2 系统需求分析 (4)1.3系统实现的目标 (4)1.4系统结构图 (5)1.4.1实际地理参考模型 (5)1.4.2仿真地理模型 (6)1.4.3集装箱码头结构示意图 (7)第2章系统功能分析2.1 系统功能概述 (7)2.2 子功能描述 (8)2.3 系统功能模块图 (8)2.3.1系统组成 (8)2.3.2设备组成 (9)第3章系统作业流程分析3.1 系统作业流程图 (10)3.2 子功能作业流程图 (12)3.3 作业流程分析 (13)第4章系统设计(基于Flexsim)4.1 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法 (14)4.1.1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14)4.1.2构造仿真模型 (14)4.1.3仿真步骤 (15)4.2 系统设计难题 (16)4.2.1集装箱码头调度原则 (16)4.2.2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17)4.2.3集装箱码头排队系统分析 (17)4.3 系统界面设计 (19)4.3.1二维模型 (19)4.3.2三维模型 (20)第5章仿真结果分析5.1 系统瓶颈 (20)5.2 检验检疫作业瓶颈分析 (20)5.3参考文献 (32)摘要为了直观、形象地研究集装箱码头的生产优化问题,提高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采用三维仿真的方法模拟整体集装箱物流系统,实现集装箱码头物流信息与作业过程的可视化。
基于不同层次、不同业务流程的仿真要求,合理地划分静态布局、装卸对象、码头操作、数据访问和图形渲染等组件的密度,建立层次结构形式的组件平台,体现客观对象的逻辑关系,遵循标准COM等集装箱码头主要三维仿真组件,适当的用常用的仿真组件来代替岸桥、场桥和集卡等工具;基于对集装箱码头的瓶颈的分析和优化,提出在集装箱(船舶)在港时间最短调度策略,计算该策略对应的总成本、泊位及设备利用率、船舶平均等待时间、船舶平均作业时间、集装箱滞留时间等指标,该指标可以较好的改善集装箱码头的操作流程,且可以实现可视化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港口供应链系统动力仿真模型研究

E ma :j ne g v v a o . r. — i li fn _ v @y h o o c l ia cn n
LI an-e g, Ji f n CH EN Ya ZH AI un, t 1Re e r h n por s n, J e a . s a c o t uppl c i s t m dyna i s i u a i n m o 1Co pu e y ha n yse m c sm l to de. m tr
C m ue n ier gad p l ain 计 算 机 工程 与应 用 o p t E gn ei n A pi t s r n e o
港 口供 应链 系 统 动 力仿真模 型 研 究
李剑锋 , 陈 燕 , 军 , 翟 刘树勇
LI in fng, Ja ・e CHEN n, A I u LI Ya ZH J n, U Sh - ng u yo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辽宁 大连 162 , 06 1
De a t n f M a a e n ce c n n i e r g, l n M a t i e st Dain, a n n 0 6, i a pr me t o n g me t S in e a d E g n e i Da i r i n a i me Un v ri y, l a Lio i g 1 2 Ch n 1 6
En i e rn n piain , 0 0,6( 5 :8 2 . gn ei g a d Ap l to s 2 1 4 3 ) 1 - 1 c
Ab t a t Ba e n t e s se sr c : s d o h y tm d n mis p r s p l c an i lt n s su id T e p r y tm y a c y a c , o t u p y h i s mu ai i t de . h o t s s o e d n mi s mo e f s p l d lo u py
码头虚拟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重要枢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码头装卸作业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问题,为了提高码头作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开展码头虚拟仿真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码头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分析码头装卸作业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3. 优化码头装卸工艺,提高作业效率;4. 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实验内容1. 码头虚拟仿真软件选择及安装本实验选用某知名码头虚拟仿真软件,该软件具备以下特点:(1)高度仿真实:软件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可真实还原码头场景;(2)功能全面:包含装卸船机、带式输送机、堆取料机等设备模型,以及虚拟人员、车辆等;(3)易于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2. 码头装卸工艺仿真(1)场景搭建:根据实际码头情况,搭建虚拟仿真场景,包括装卸船机、带式输送机、堆取料机等设备,以及人员、车辆等;(2)工艺流程设置:根据实际装卸作业流程,设置虚拟仿真工艺流程,包括装卸船机作业、带式输送机输送、堆取料机堆取等;(3)参数调整:根据实际设备性能和作业要求,调整仿真参数,如装卸速度、输送速度、堆取速度等;(4)仿真运行:启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3. 优化方案分析(1)分析仿真结果:对比仿真前后作业效率、事故发生率等指标,分析优化效果;(2)查找问题:针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3)优化方案制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优化方案,如改进装卸工艺、调整设备参数、优化人员配置等;(4)仿真验证:将优化方案应用于虚拟仿真实验,验证方案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仿真结果(1)作业效率:优化后的码头装卸作业效率提高约20%;(2)事故发生率:优化后的码头事故发生率降低约30%;(3)人员伤亡:优化后的码头人员伤亡事故减少约50%。
2. 分析与讨论(1)优化装卸工艺:通过优化装卸工艺,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2)调整设备参数:针对设备性能,调整参数,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故障率;(3)优化人员配置:合理配置人员,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线性同余法产生随机数1、递推公式 m c aI I n n m od )(1+=+I 0: 初始值(种子seed)a : 乘法器 (multiplier)c : 增值(additive constant)m : 模数(modulus)mod :取模运算:(aIn+c )除以m 后的余数a, c 和m 皆为整数产生整型的随机数序列,随机性来源于取模运算,如果c=0 , 乘同余法:速度更快,也可产生长的随机数序列2、特点最大容量为m :独立性和均匀性取决于参数a 和c 的选择例:a =c =I 0=7, m=10 ⎝ 7,6,9,0,7,6,9,0,…3、模数m 的选择:m 应尽可能地大,因为序列的周期不可能大于m ;通常将m 取为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大的整型量,在32位计算机上,m =231=2x1094、乘数因子a 的选择:用线性乘同余方法产生的随机数序列具有周期m 的条件是:1. c 和m 为互质数;2. a-1是质数p 的倍数,其中p 是a-1和m 的共约数;3. 如果m 是4的倍数,a-1也是4的倍数。
对于本报告用线性同余法产生1000个[0,1]独立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要求按照以下规则尝试两组参数,产生两组1000个随机数,并得到每组随机数的平均间隔、最小数据间隔、最大数据间隔。
(1)取m=2^26=1073741824 c=12357 a=4*270+1=21 =0X 18710324m c X a X i i m od )*(1+=+将得到的1000个随即数据排序,并求差值,具体数据见excel ,得到最大间隔 0.007746292最小间隔 1.77883E-06平均间隔 0.000998246(2) 取m=2^29= 33554432 c=0 a=8*139+3=1117 0123X =4567m c X a X i i m od )*(1+=+将得到的1000个随即数据排序,并求差值,具体数据见excel ,得到最大间隔 0.008767486最小间隔 2.38419E-07 平均间隔0.000999974二、产生船舶的到港时间间隔、装卸服务时间Poisson分布又称泊松小数法则(Poisson law of small numbers),是一种统计与概率学里常见到的离散概率分布,由法国数学家西莫恩·德尼·泊松(Siméon-Denis Poisson)在1838年时发表。
泊松分布适合于描述单位时间内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
如某一服务设施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的人数,电话交换机接到呼叫的次数,汽车站台的候客人数,机器出现的故障数,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等等。
泊松分布的概率质量函数为:泊松分布的参数λ是单位时间(或单位面积)内随机事件的平均发生率。
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与方差相等,同为参数λ: E(X)=V(X)=λ动差生成函数:泊松分布的来源:在二项分布的伯努力试验中,如果试验次数n很大,二项分布的概率p很小,而乘积λ= n p比较适中,则事件出现的次数的概率可以用泊松分布来逼近。
这在现实世界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如DNA序列的变异、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电话交换机收到的来电呼叫、公共汽车站候车情况等等。
指数分布概述:概率密度函数其中λ > 0是分布的一个参数,常被称为率参数(rate parameter )。
指数分布的区间是[0,∞)。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 呈指数分布,则可以写作:X~ Exponential (λ)。
累积分布函数数学期望和方差:期望:比方说:如果你平均每个小时接到2次电话,那么你预期等待每一次电话的时间是半个小时。
方差: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则记为 X~ e(λ).指数分布的无记忆性;指数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记忆性(Memoryless Property ,又称遗失记忆性)。
这表示如果一个随机变量呈指数分布当s,t≥0时有P(T>s+t|T>t)=P(T>s)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指数分布(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
指数分布可以用来表示独立随机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比如旅客进机场的时间间隔、中文维基百科新条目出现的时间间隔等等。
许多电子产品的寿命分布一般服从指数分布。
有的系统的寿命分布也可用指数分布来近似。
它在可靠性研究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分布形式。
指数分布是伽玛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的特殊情况,产品的失效是偶然失效时,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可以看作当威布尔分布中的形状系数等于1的特殊分布,指数分布的失效率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数,所以分布函数简单。
在本报告中,(1) 已知船舶到港过程,求船舶到达间隔M因为到港过程服从λ=3.9天的泊松分布,所以船舶到港时间间隔服从指数分布λ=3.9天=0.002708333分钟)X 1(ln *1i --=λi M,对得出的数进行频率分析得到:已知岸桥装卸服务过程,求服务时间N同上踢,由于岸桥装卸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所以λ=3.4天= 0.002361111分钟,)X 1(ln *1i --=λi N,对得出的数进行频率分析得到:三、港口装卸服务过程仿真(一个桥吊)对于单个桥吊, 为M/M/1/服务系统,系统状态分布为单服务台的泊松流,系统容量和顾客数无限制。
M/M/1模型指:输入过程服从普阿松过程,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单服务台的情形.分三类:(1)标准的M/M/1模型;(2)系统容量有限制(N);(3)顾客源为有限(m).以下简介标准的M/M/1模型标准的M/M/1模型指:① 输入过程:顾客源无限,顾客单个到来,相互独立,一定时间的 到达数服从泊松公布,到达过程是平稳指数分布。
.② 排队规则:单队、队长无限制,先到先服务.③ 服务机构:单服务台,各顾客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服从相同的负指数分布.到达间隔时间和服务时间相互独立. (1)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处于状态n 的概率()()13.10,1,1,1,10<≥-=-=ρρρρn p p n n其中μλρ/=,它是系统的平均到达率与平均服务率之比,称为服务强度或称为话务强度。
(2)系统的运行指标10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L S 为()14.10;10,10<<-=-==∑∞=ρλμλρρN n S np L02系统中等待的平均顾客数q L 为()()15.10;1121λμρλρρ-=-=-=∑∞=n n q p n L 03 顾客在系统中的逗留时间W 的分布及平均逗留时间S W 为()()()[]()17.10;116.10,0,1λμωωωωλμ-==≥-=--E W e F q04 顾客在系统中的等待时间分布及平均等待时间q W 为()()()()()19.10.118.10,0,1λμρλμμλμωρωωλμ-=-=-=≥-=--s q q W W e F状态平衡方程()()()()⎪⎩⎪⎨⎧=-=-<≤=++---++--12.10,011.10,010.10,1,01111001111k k k k n n n n n n n p p p p k n p p p μλμλμμλλ当系统状态为可数状态时,将上述第一个式子的k 换成∞,而将第三式去掉。
的关系为和q s q s W W L L ,,()()()()00;001;10.20210.2113;10.224.10.23s q q s q s q L W L W W W L L Littie λλμλμ===+=+上述四个式子称为公式。
显然,根据题意可知该港口符合M/M/1/∞/∞的排队论模型。
已知船舶到达间隔d ,装卸服务时间L ,设第一条船到达时刻为0,则:第n+1船舶到达时间 Vn+1 = Vn + 该船舶到达间隔dn第n+1船舶服务开始时间1111()()n n n n n nn n n n V V Ls L Ls V L V Ls L ++++⎧>+⎪=⎨⎪+<+⎩,其中1n n n V Ls L +>+表示当第n+1船舶到达时,第n 船舶装卸已经完毕,反之亦然第n 船舶服务结束时间n n n Le Ls L =+第n 船舶总耗费时间 n n n T Le V =-第n 船舶总等待时间 n n n W Ls V =-桥吊空闲时间 11n n n F Ls Le ++=-桥吊忙闲率 = 100010001000()/n n Le L Le =-∑每艘船舶平均在港总时间 以及 每艘船舶平均等待时间 均可通过excel 的Average 函数实现具体数据计算均通过excel 实现,最终获得数据:参数一览:V——船舶抵达时刻L——单船装卸耗时Ls——服务开始时刻Le——服务结束时刻T——单舶在港总时W——单船等待重总时F——岸桥空闲时间四、港口装卸服务过程仿真(两台桥吊)显然,根据题意可知该港口符合M/M/2/∞/∞的排队论模型。
这题的难点在于,当一艘船舶Vn 到港时,若桥吊A 与B 均为忙,则难以立刻判断这艘船舶究竟是由桥吊A 还是桥吊B 服务。
根据分析,其分配应满足如下规则: 设第n 艘船舶抵港时间是Vn ,A 、B 桥吊为第n 艘船舶服务的结束时间分别为n LA 、n LB ,则为第n 艘船舶服务的桥吊为:A 1n n LA V +<——船到时A 闲 B 1n n LA V +>且1n n LB V +< ——船到时A 忙B 闲A 1n n LA V +>且1n n LB V +>且n n LA LB < ——船到时A 忙B 忙且A 先忙完 B 1n n LA V +>且1n n LB V +>且n n LA LB > ——船到时A 忙B 忙且B 先忙完 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确定当第n+1艘船舶到港时,n LA 与n LB 的具体值:同理可得Bn最后,确定当船舶到港时桥吊A 、B 的工作状态:闲: 1n n LA V +< 忙: 1n n LA V +>将这些逻辑关系通过IF 函数的形式在excel 中表现出来。
eg :服务桥吊 =IF(A="闲","A",IF(B="闲","B",IF(LAn<LBn,"A","B")))再通过在第三题的公式基础上假如A 、B 桥吊的判断,生成“总耗费时间”、“船舶等待时间”、“桥吊A 工作时间”、“桥吊B 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n n n n n LA V LB V -⎧⎪=⎨⎪-⎩桥吊A 、B 工作时间 = Ln至此,基本数据公式均已完成,计算由excel 完成,所求数据为:桥吊A 忙闲率:100010001000()/A n n LA L LA =-∑ 桥吊B 忙闲率同理每艘船舶平均在港总时间 与 每艘船舶平均等待时间 仍用excel 的average 函参数一览:V ——船舶抵达时刻L ——单船装卸耗时LA ——桥吊A 服务结束时刻LB ——桥吊B 服务结束时刻T ——单舶在港总时W ——单船等待重总时F ——岸桥空闲时间仿真实验结论总结:通过对比第三、第四题可知,当港口服务系统只有一台桥吊工作时,它是一个不稳定的排队系统,每个个体的排队时间会随着船舶的不断抵达而越来越长,当个体数从1000上升至2000、3000甚至更多时,系统等待时间会趋近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