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怎么调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颈椎病的康复与保健PPT课件

患者治疗前后影像(侧位片)对照
五、颈椎病的防治策略
一、了解掌握必要的颈椎保健常识 二、培养科学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 三、采取有效应对现代化办公环境的对策 1、合理的工作体位 2、定时的姿势调适 3、工间饮水休息 4、适当活动锻炼 5、牵引、理疗或器械功能锻炼应在医生或教练的指
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贵在适度合理。 四、定时体检,发现有关颈椎病的苗头要及时检查
第二颈椎;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症,面肌痉挛,忧郁症,头 部盗汗,头痛,脑炎,面瘫,眼疾,盲视,眼花,耳疾 。
第三颈椎;白内障,青光眼,眼结膜等眼部疾病,耳鸣,失 眠,鼻炎,牙病,呕吐,神经炎,神经痛,高血压,粉刺, 咳嗽。
第四颈椎;神经衰弱,忧虑症,鼻腔狭窄,三叉神经痛, 面瘫,头痛,落枕,中风后遗症,弱视,迎风流泪,呕吐, 鼻炎,牙周炎,失聪等。 第五颈椎;口腔疾病,颈部疼痛,咽喉肿痛,喉头炎,扁 桃体炎,味觉失调,肩周炎,上手臂痛,手麻痹,百日咳 等。 第六颈椎;哮喘,咽喉疾病,呼吸困难,喉头炎,支气管 炎,甲状腺炎,甲亢,肩周炎,上手臂痛,手麻痹,百日 咳。 第七颈椎;颈肩项部强急疼痛,颈椎病,落枕,咳嗽喘急, 小儿惊风,癫狂,动脉硬化,支气管炎,风疹,动脉硬化, 手指麻痛,上肢肌肉酸痛。
欢迎大家提问!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19
可编辑课件PPT
b、牵引方法、牵引力因人而异,对年老、体 弱、骨质疏松者的牵引力应小些、时间短些。
c、牵引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 时处理、停止。
● 运动疗法
1、颈椎活动度的训练:包括颈屈、伸、侧屈、 左右旋转,宜单一动作逐步进行,避免饶颈、
20
可编辑课件PPT
前伸后移活动,活动强度、时间及顺次等因人而 异,原则为活动后自觉轻松,症状无加重。
11
可编辑课件PPT
三、治疗
物理疗法 1、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①改善神经根、脊髓及颈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 状态,加速神经根及其周围关节囊、韧带等 软组织的炎症水肿的吸收。 ②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恢复颈肌平衡。 ③改善颈椎椎体功能。
12
可编辑课件PPT
④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
化或骨化过程。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型多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存。 1、症状: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头痛、头晕、颈
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心 前区痛、四肢凉、手肿、手麻等。 2、体征:
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体征。
7
可编辑课件PPT
②心动过速、心率不齐、瞳孔散大、血压不稳 等。
3、X-ray检查:同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d.Eaten test(臂丛牵拉试验)
④神经系统检查:相应神经根支配皮肤感 觉异常,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肌萎 缩等。
4
可编辑课件PPT
3、X-ray检查:颈椎正、侧、双斜位相,生 理弯曲异常,椎体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 椎间隙、椎间孔变窄、项韧带钙化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的一过性眩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调理讲座1ppt课件

对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可以发现 大多数患者在正位片上有椎间隙变窄、钩椎关 节增生等病变;侧位片上可见到颈椎生理前凸 消失、变直或轻度成角反张,椎体排列异常, 椎体和关节突向前滑脱,受累椎间隙变窄,相 邻两椎体的前缘或后缘有唇样增生,项韧带钙 化等;斜位片上可见到唇形骨刺伸入椎间孔, 椎间孔前后径变窄等。部分病例可见有小关节 半脱位。此外约有90﹪的五十岁以上的正常 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椎体增生,这是正常的 退变现象,如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属颈 椎病。因此X线片所反应的阳性改变必须结合 临床检查才有诊断价值。
颈椎病调理讲 座1
【解剖生理】 颈椎共有七个,椎间盘六个, 椎管和椎间孔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八对颈神经和部分第一胸神经分别 从椎间孔穿出。在枕骨与第一颈椎 之间,第一和第二颈椎之间既无椎 间盘,又无椎间孔,第一、二颈神 经根离开脊髓后并不通过椎间孔, 而直接沿椎体进入分布区。因此第 一、二神经根容易遭受直接外伤。 同样一、二神经也不存在受椎间孔 压迫的可能性。
【临床表现】 ⑴神经根型 病变在颈5 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 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 下者可见颈强,活动受限, 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 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 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 坠落等症状。
⑵脊髓型 脊髓受压者,可 出现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 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 至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痉 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 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 甚至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
【病因病机】 ⑴外因 各种急、慢性 外伤可造成椎间盘、韧带、 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 的损伤,从而使脊柱稳定 性下降,促使颈椎发生代 偿性增生,增生物如直接 或间接压迫神经、血管, 就产生症状。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操
作
• 针具:多用长1.5寸之28-30号不锈钢毫针。
进针法:令患者伏坐位或俯卧位,常规消 毒后,快速刺入。针刺方向除下脑户一穴 稍偏下斜刺外,其余诸穴与皮肤垂直进针, 针深约1寸左右。 电针法:主穴(6穴以上)连接G6805电针 仪,连续波、频率80-100次/分。每次30钟,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1-2个疗程。
该疗法是通过艾燃烧的温热刺激体表 的经络腧穴,从而起到理气血、逐寒湿、温 通经络的作用。 将黄豆大艾炷置于百会穴 上,点燃后燃烧2/3时,压灭艾火,发作期每日1 次,灸10壮;配合C3~C7夹脊穴针刺,针尖朝 向颈椎,针感传向肩背及手臂,留针 20~30min。用于治疗颈性眩晕患者 。
PPT课件 27
二、发病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发病率 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据报道 我国某些地区成人发病率约38%~52%,公 务员,教师等发病率较高。
PPT课件
3
三、诊
断
一般诊断原则: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可 以确诊; (2)具有颈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 检查未见异常,应排除其他疾患后方可诊 断为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而无临床表现者,不宜诊断为颈椎病。
PPT课件 9
五、中医治疗方法
PPT课件
10
• • • •
(一)中药治疗 根据症状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治则方药 1、风寒痹阻 症状: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或 窜痛至上肢,痛处无固定,舌淡红苔白, 脉浮紧。 • 治法:祛风散寒,养血活血。 • 方剂:疏风活血汤配合外敷苏红透骨散。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操
作
• 针具:多用长1.5寸之28-30号不锈钢毫针。
进针法:令患者伏坐位或俯卧位,常规消 毒后,快速刺入。针刺方向除下脑户一穴 稍偏下斜刺外,其余诸穴与皮肤垂直进针, 针深约1寸左右。 电针法:主穴(6穴以上)连接G6805电针 仪,连续波、频率80-100次/分。每次30钟,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1-2个疗程。
该疗法是通过艾燃烧的温热刺激体表 的经络腧穴,从而起到理气血、逐寒湿、温 通经络的作用。 将黄豆大艾炷置于百会穴 上,点燃后燃烧2/3时,压灭艾火,发作期每日1 次,灸10壮;配合C3~C7夹脊穴针刺,针尖朝 向颈椎,针感传向肩背及手臂,留针 20~30min。用于治疗颈性眩晕患者 。
PPT课件 27
二、发病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发病率 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据报道 我国某些地区成人发病率约38%~52%,公 务员,教师等发病率较高。
PPT课件
3
三、诊
断
一般诊断原则: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可 以确诊; (2)具有颈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 检查未见异常,应排除其他疾患后方可诊 断为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而无临床表现者,不宜诊断为颈椎病。
PPT课件 9
五、中医治疗方法
PPT课件
10
• • • •
(一)中药治疗 根据症状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治则方药 1、风寒痹阻 症状: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或 窜痛至上肢,痛处无固定,舌淡红苔白, 脉浮紧。 • 治法:祛风散寒,养血活血。 • 方剂:疏风活血汤配合外敷苏红透骨散。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ppt课件

2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 进行性骨赘形成,压迫和刺激邻近组织,如颈脊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 】舒痹痛——驱风湿——调气血 1、渗透舒缓。透骨贴温和安全,直接贴于患部,蕴含多种草 药亲肤精萃,可渗至患处,能改善关节疼痛,舒缓关节僵硬麻 木、修复关节肌肉损伤、伸展不利等不适症。 2、持续作用。透骨贴含有驱寒、祛风、除湿的草药成分,结 合物理按摩,能加速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借绵延之药力,助于 祛减患处骨节的风寒湿邪,进一步缓解不适之症。 3、调和修复。坚持用透骨贴,能活血行气,改善骨关节血液 流通和局部代谢机能,缓适关节疲劳及损伤,促进受损骨关节 组织的修复,利于腰颈肩周骨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 节滑膜、半月板损伤、肌肉劳损等症的缓解和康复。
57
颈椎病中本型最常见,约占颈椎病的 50 %,多 无明显外伤史。
症状 颈肩及上背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 酸痛,后疼痛可沿神经根分布区由上肢放射 至手部,可有烧灼样、针刺样或触电样疼痛。 头颈后伸、侧弯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重者影 响工作和睡眠,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肢 有沉重、无力感!手的握力减弱,皮肤感觉 迟钝.
81
解除肌肉痉挛. 减缓对脊髓的压迫,改善脑脊液和颈髓的血液 循环。
调整关节位置·
82
牵引角度:以自觉舒适为度。
牵引重量:以稍有牵拉力为度。 牵引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
83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改善症状。 宣通气血,疏通经络,通利关节。 调节脏腑功能,减轻症状。
28
29
前纵韧带很坚韧,是人体中最长的韧带。 上起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各椎 体的前面,止于第1或第2骶椎的前面。前纵 韧带张力和弹性较大,因此有限制颈椎过度伸 展的作用。
颈椎病及其康复治疗PPT课件

2、临床表现:
(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 、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 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 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 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 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 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3、临床诊断标准:
• 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
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 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 (1)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
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 脉栓塞。
高发,从事伏案工作者发病率最高,性别 间无差异。
• 颈椎病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颈6~7、
颈7~胸1。
二、颈椎的解剖结构
• 颈椎共有7块,第1、第2和第7颈椎因形状
有所差异,称为特殊颈椎;其余4块颈椎形 态基本相似,称为普通颈椎。
–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 第1颈椎:寰椎 – 第2颈椎:枢椎 – 第7颈椎:隆椎。
钩椎关节
• 钩椎关节是由于适应颈椎运动功能的发展,
屈伸运动时,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 钩椎关节的关节面之间也有相应的滑动, 这时钩椎关节起引导颈椎屈伸运动的作用。 钩椎关节常骨质增生,钩突骨赘对神经根 和椎动脉会产生直接压迫。
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关节囊松弛,此关节借寰枕前、后 膜加强稳定,这两个膜将寰椎和枕骨间的 裂隙封闭。椎动脉由寰枕后膜穿过人颅, 而第1颈神经由此穿出,有时寰枕后膜远侧 部分可以钙化,在椎动脉及第1颈神经的后 方形成一个骨弓,在头后仰时可能压迫椎 动脉引起头晕。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共28张ppt)

05
饮食调理与营养补充建议
适宜食物推荐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如瘦肉、鱼、蛋、奶制品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 量,维持颈椎稳定性。
富含钙的食物
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维持骨骼 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 组织修复。
不宜食物提醒
1 2
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可能导致肥胖,增加颈椎 负担。
并发症
颈椎病的并发症包括脊髓受压、神经根受压、椎动脉受压等。其中,脊髓受压 可能导致截瘫或不完全截瘫;神经根受压可能导致上肢麻木、疼痛;椎动脉受 压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02
预防措施与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姿势
01
02
03
坐姿
保持正确的坐姿,即坐直 ,头部稍微前倾,双脚平 放在地面上,腰部和背部 贴靠在椅背上。
选择合适的药物
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 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出 现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医生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药物。
处方药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
处方药种类
包括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用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炎症、
疼痛等症状。
使用方法
根据医生的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 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站姿
保持正确的站姿,即挺胸 、收腹、抬头,身体重心 平均分布在双脚上。
睡姿
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保 持头部和颈部的自然姿势 ,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应定时休息并活动颈部。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椎弓间连接
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由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关 节突构成。关节突之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周围包有关节囊。
韧带:主要由黄韧带,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构成。
32
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为脊神经后支。后支分为后内侧支和后 外侧支,两支均有小分支到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这些小分支受压或由 于骨的移位,神经受到牵扯.均可引起疼痛!
19
颈椎的椎管图
20
四. 颈椎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连接 椎弓间连接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钩椎关节
21
椎体间的连接
( 1 ) 椎间盘: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的构造分软骨板,纤维 环和髓核三个部分。 ( 2 )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有限制脊柱过伸的功能。 ( 3 ) 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部,与椎体间有空隙,有椎静脉通过。
颈椎病的防治
【颈肩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针对肌肉劳损等症的按 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劳损、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
具有快速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1
一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为7.3%。多见于 40~6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活动最多的颈4、5, 颈5、6多发。本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本病散见于中医关于“痹 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肩痛” 等的论述中。
40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是一对强有力 的肌肉。具有维持头部端正的姿势。一侧收缩时使头部向同侧倾斜,面向 对侧倾斜。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由副神经支配!
41
斜方肌和肩胛提肌
斜方肌和肩胛提肌能使肩胛骨上提而帮助上肢上举,是抗重 力的肌群.颈痛患者在重劳动工作后症状加重,与此肌群的作用有密切 关系.
12
椎 体 图 示
13
颈椎的横突
横突略短有横突孔,其中通过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 椎动脉丛。横突孔周围结构的改变可影响横突孔大小,尤其钩突增生,更易 压迫椎动脉.
14
颈椎的横突
15
关节突
颈椎的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突之后,上关节面朝向上后方, 枢椎的上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而下部颈椎的上关节突与椎体约呈40-45 度。
3
三.颈椎的结构组成.
颈椎椎骨的解剖 颈椎椎骨的连接
颈部的肌肉 颈部的神经系统
颈部的血管
4
颈椎椎骨
颈椎共有七个,除第1、2 、7 颈椎因结构有所差异。颈椎椎体较 小,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高度为前部高后部低。
5
寰椎和枢椎
第一颈椎无椎体,承托头颅,又名寰椎。第二颈椎椎体上面有 齿突,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又称枢椎.
6
寰 枢 椎 图 示
7
寰 枢 椎 X 线 图 示
8
9
10
11
椎体
颈3~7,椎体的横径大约为矢径的二倍,椎体的上、下面均呈 鞍状,使相邻椎体更加稳定。【颈肩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 针对肌肉劳损等症的按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劳损、落枕、颈椎 病、肩周炎等,具有快速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2
二. 颈椎病定义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 变引起颈椎失稳、进行性骨赘形成,压迫和 刺激邻近组织,如颈脊神经根、脊髓、椎动 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肩 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针对肌肉 劳损等症的按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 劳损、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具有快速 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35
脊柱的韧带
36
钩椎关节
椎体上面的侧方有嵴样隆起,称为钩突。 其作用是从左右两侧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当椎间盘退变后,形成骨刺。 故易致颈神经根和椎动脉受压。
37
钩椎关节图
38
钩 椎 关 节 及 周 围 组 织
39
五.颈部的肌肉
颈是头与躯干之间的部分,在解剖上,将颈部划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斜方肌前线后方的部分为后部,称为项部。在斜方肌前线前方的部 分为前部,即普通所谓的颈部!
28
颈椎间盘组成示意图
29
前纵韧带
前纵韧带很坚韧,是人体中最长的韧带。上起枕骨的咽结节, 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1或第2骶椎的前面。前纵韧 带张力和弹性较大,因此有限制颈椎过度伸展的作用。
30
后纵韧带
后纵韧带细而坚韧,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颈2,向上移行至枕骨, 向下依次沿椎体后缘达骶管。
26
纤维环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质地 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
27
髓核
髓核是一种有弹韧性的液态胶质物质,含水量很高。 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随年龄的增长,髓核含水量逐渐下降,其弹性和张力减退。如纤维 环退变,则髓核易于向狭窄薄弱的后
椎间孔是神经根离开椎管时的骨性管道,位于关节突关节和 钩椎关节之间,上下是相邻颈椎椎弓根之切迹.
正常的椎间孔为椭圆形,如有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滑移、 关节突及钩椎关节增生等,则椎间孔变狭小,以致压迫神经根。
17
椎 间 孔 图 示
18
颈椎的椎管
颈椎椎管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矢状径,若低于11一13mm, 则为椎管狭窄,脊髓易受到压迫.
42
菱形肌
菱形肌位于肩胛提肌的内侧,斜方肌的深部.起于颈椎棘突 上部的肌束称为小菱形肌。起于胸椎1-4棘突的肌束称为大菱形肌。 菱形肌产生痉挛,可使背部产生压迫感和剧烈疼痛.
22
颈椎间盘
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无间盘,为环枢关节;故共有6个椎间 盘。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无神经、血管,故损伤后无修 复能力。
23
颈椎间盘矢状面示意图
24
椎间盘示意图
25
软骨板
椎体的上下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 与椎体的松质骨相接,并与纤维环融合, 将髓核密封其中。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 髓核不容易向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内突出。
33
黄韧带
由弹力纤维构成有弹性的坚韧的黄色韧带组织.位于相邻的两 个椎板之间。
上缘起自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止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外 缘止于关节突。颈椎的黄韧带薄而较宽。在正常情况下黄韧带有限制脊 椎过度前屈的作用.
34
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
横突间韧带在颈椎不发达。但棘上韧带发育形成项韧带。项韧 带为三角形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方,与寰椎后结节及下6个颈椎 棘突的尖部相连,其后缘肥厚呈游离状,为斜方肌的附着部。具有参与 支持头颅的功能。
椎弓间连接
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由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关 节突构成。关节突之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周围包有关节囊。
韧带:主要由黄韧带,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构成。
32
关节突关节
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为脊神经后支。后支分为后内侧支和后 外侧支,两支均有小分支到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这些小分支受压或由 于骨的移位,神经受到牵扯.均可引起疼痛!
19
颈椎的椎管图
20
四. 颈椎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连接 椎弓间连接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钩椎关节
21
椎体间的连接
( 1 ) 椎间盘: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的构造分软骨板,纤维 环和髓核三个部分。 ( 2 )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有限制脊柱过伸的功能。 ( 3 ) 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部,与椎体间有空隙,有椎静脉通过。
颈椎病的防治
【颈肩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针对肌肉劳损等症的按 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劳损、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
具有快速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1
一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为7.3%。多见于 40~6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以活动最多的颈4、5, 颈5、6多发。本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本病散见于中医关于“痹 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肩痛” 等的论述中。
40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是一对强有力 的肌肉。具有维持头部端正的姿势。一侧收缩时使头部向同侧倾斜,面向 对侧倾斜。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由副神经支配!
41
斜方肌和肩胛提肌
斜方肌和肩胛提肌能使肩胛骨上提而帮助上肢上举,是抗重 力的肌群.颈痛患者在重劳动工作后症状加重,与此肌群的作用有密切 关系.
12
椎 体 图 示
13
颈椎的横突
横突略短有横突孔,其中通过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 椎动脉丛。横突孔周围结构的改变可影响横突孔大小,尤其钩突增生,更易 压迫椎动脉.
14
颈椎的横突
15
关节突
颈椎的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突之后,上关节面朝向上后方, 枢椎的上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而下部颈椎的上关节突与椎体约呈40-45 度。
3
三.颈椎的结构组成.
颈椎椎骨的解剖 颈椎椎骨的连接
颈部的肌肉 颈部的神经系统
颈部的血管
4
颈椎椎骨
颈椎共有七个,除第1、2 、7 颈椎因结构有所差异。颈椎椎体较 小,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横径大于矢径,高度为前部高后部低。
5
寰椎和枢椎
第一颈椎无椎体,承托头颅,又名寰椎。第二颈椎椎体上面有 齿突,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又称枢椎.
6
寰 枢 椎 图 示
7
寰 枢 椎 X 线 图 示
8
9
10
11
椎体
颈3~7,椎体的横径大约为矢径的二倍,椎体的上、下面均呈 鞍状,使相邻椎体更加稳定。【颈肩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 针对肌肉劳损等症的按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劳损、落枕、颈椎 病、肩周炎等,具有快速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2
二. 颈椎病定义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 变引起颈椎失稳、进行性骨赘形成,压迫和 刺激邻近组织,如颈脊神经根、脊髓、椎动 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肩 松按摩膏】是瑶金堂的一款产品,针对肌肉 劳损等症的按摩膏,如腰肌劳损、肩背肌肉 劳损、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具有快速 消痛彻底治愈不复发的效果
35
脊柱的韧带
36
钩椎关节
椎体上面的侧方有嵴样隆起,称为钩突。 其作用是从左右两侧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当椎间盘退变后,形成骨刺。 故易致颈神经根和椎动脉受压。
37
钩椎关节图
38
钩 椎 关 节 及 周 围 组 织
39
五.颈部的肌肉
颈是头与躯干之间的部分,在解剖上,将颈部划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斜方肌前线后方的部分为后部,称为项部。在斜方肌前线前方的部 分为前部,即普通所谓的颈部!
28
颈椎间盘组成示意图
29
前纵韧带
前纵韧带很坚韧,是人体中最长的韧带。上起枕骨的咽结节, 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1或第2骶椎的前面。前纵韧 带张力和弹性较大,因此有限制颈椎过度伸展的作用。
30
后纵韧带
后纵韧带细而坚韧,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颈2,向上移行至枕骨, 向下依次沿椎体后缘达骶管。
26
纤维环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质地 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
27
髓核
髓核是一种有弹韧性的液态胶质物质,含水量很高。 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随年龄的增长,髓核含水量逐渐下降,其弹性和张力减退。如纤维 环退变,则髓核易于向狭窄薄弱的后
椎间孔是神经根离开椎管时的骨性管道,位于关节突关节和 钩椎关节之间,上下是相邻颈椎椎弓根之切迹.
正常的椎间孔为椭圆形,如有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滑移、 关节突及钩椎关节增生等,则椎间孔变狭小,以致压迫神经根。
17
椎 间 孔 图 示
18
颈椎的椎管
颈椎椎管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矢状径,若低于11一13mm, 则为椎管狭窄,脊髓易受到压迫.
42
菱形肌
菱形肌位于肩胛提肌的内侧,斜方肌的深部.起于颈椎棘突 上部的肌束称为小菱形肌。起于胸椎1-4棘突的肌束称为大菱形肌。 菱形肌产生痉挛,可使背部产生压迫感和剧烈疼痛.
22
颈椎间盘
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无间盘,为环枢关节;故共有6个椎间 盘。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无神经、血管,故损伤后无修 复能力。
23
颈椎间盘矢状面示意图
24
椎间盘示意图
25
软骨板
椎体的上下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 与椎体的松质骨相接,并与纤维环融合, 将髓核密封其中。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 髓核不容易向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内突出。
33
黄韧带
由弹力纤维构成有弹性的坚韧的黄色韧带组织.位于相邻的两 个椎板之间。
上缘起自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止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外 缘止于关节突。颈椎的黄韧带薄而较宽。在正常情况下黄韧带有限制脊 椎过度前屈的作用.
34
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
横突间韧带在颈椎不发达。但棘上韧带发育形成项韧带。项韧 带为三角形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方,与寰椎后结节及下6个颈椎 棘突的尖部相连,其后缘肥厚呈游离状,为斜方肌的附着部。具有参与 支持头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