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蜜丸的制作
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导言中药蜜丸作为传统中医制剂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民间传统药用历史。
它以中药制剂与蜜糖相结合,具有方便服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制剂的特点和应用。
一、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1. 选材与准备中药蜜丸的制备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药材。
在选择药材时,应考虑其品质、功效和配伍禁忌等因素。
要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药典标准,以确保最终制得的蜜丸质量可靠。
2. 研究与调剂将选好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粉末。
在药材粉末中适量添加蜜糖,并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此步骤是中药蜜丸制备的关键步骤,需要掌握好药材与蜜糖的比例,以确保最终制得的蜜丸具有良好的药效。
3. 造丸与晒干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和蜜糖,在压制机或手工造丸器上制成小球状的丸剂。
将制成的蜜丸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直到蜜丸表面干燥。
4. 包装与保存将制好的蜜丸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标注药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延长蜜丸的保质期。
二、注意事项1. 药材选择在制备中药蜜丸时,选择高质量、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非常重要。
药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蜜丸的质量和药效。
在购买药材时,需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并严格按照药典标准进行检验。
2. 药材处理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药材进行研磨与筛选,以获得均匀的细粉。
要注意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和质量。
3. 蜜糖选择蜜丸的疗效与所使用的蜜糖类型和质量有很大关系。
在选择蜜糖时,应考虑其纯度、甜度和特殊功效等因素。
市面上常见的有蜂蜜、枫糖浆等,可根据具体药材的疗效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蜜糖。
4. 制丸技术制丸技术是制备中药蜜丸的关键环节,对于蜜丸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制丸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丸剂大小、均匀度和造丸的力度等技术要领,以制得质量良好的蜜丸。
中药大蜜丸的制作

中药大蜜丸的制作材料准备:1.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可以是单味中药材,也可以是复方中药材。
2.纯蜂蜜:纯度较高的蜂蜜,能够保证中药的药效不受污染。
道具准备:1.研钵和杵臼:研磨中药材所需的研钵和杵臼。
2.滚水炉:炼制中药丸所需的滚水炉。
3.纱布或滤网:用于过滤中药材煎剂中的杂质。
4.均质机:用于将中药煎剂均匀地与蜂蜜混合。
制作步骤:1.药材研磨:将选好的中药材按照所需用量放入研钵中,然后用杵臼研磨成细粉末。
如果有多种中药材组成的复方,需要将它们按照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研磨。
2.煎剂制备:将研磨好的中药粉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的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煎制。
根据药材的特性,一般采用小火煎制,煎成浓缩剂。
3.煎剂过滤:将煎制好的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通过纱布或滤网过滤掉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中药煎剂。
4.药液浓缩:将过滤后的中药煎剂放入滚水炉中加热,使其浓缩。
5.糖丸制备:在药液浓缩的同时,将纯蜂蜜放入均质机中,开启均质机使其变得柔软。
6.中药煎剂和蜂蜜混合:将均质后的蜂蜜倒入浓缩好的中药煎剂中,搅拌均匀,使其二者充分融合。
7.丸剂制备:将混合好的中药煎剂和蜂蜜放入滚水炉中加热,使其再次浓缩,达到适合制作丸剂的浓度。
8.成型:将浓缩好的中药煎剂和蜂蜜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其稍凉后,取适量的药液用手搓成大小均匀的丸剂。
9.干燥:将制作好的丸剂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直至其完全干燥。
在以上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药材的研磨细度、煎制时间和温度,以及药液的浓缩程度。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丸剂的品质和疗效。
制作中药大蜜丸不仅能够延长中药的保存期限,还可以提高服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同时,中药大蜜丸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和药物配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成药配方详解: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药典中药材:香附
炮制:
香附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本 品为不规则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 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 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 微苦。醋香附:取香附片(粒),照醋炙 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香附片 (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 苦。
药典中药材:香附
药典中药材:牵牛子
用法: 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药典中药材:牵牛子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牵牛子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药典中药材:猪牙皂详解>>>
猪牙皂
药典中药材:猪牙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秋 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药典中药材:猪牙皂
药典中药材:槟榔
功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用于绦 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 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药典中药材:槟榔
用法: 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药典中药材:槟榔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酒大黄详解>>>
酒大黄
药典中药材:酒大黄
药典中成药: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制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lOO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 即得。
药典中成药: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功效: 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 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
药典中成药: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用法: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性味: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药典中药材:香附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滋补食品,由中药材炮制而成,具有疗效明显、
便于服用富含营养等等优点。
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更为显著,深
受人们喜爱。
1.材料准备:中药材的准备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一般用到的有茯苓、芩柯、枳实、熟地、蒺藜、黄柏、栀子、人参、桑椹、豆仁、生地、枸杞、桂枝等,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药材。
同时,也需要准备
蜜糖或芝麻糊等调合料。
2.制法:将所有配料放入研磨机,研磨至均匀至无碎料,把碎料蜜汁拌成均匀的物料,然后用挤压机挤压出中药蜜丸,放入烤炉烘焙,烘焙
至全熟。
3.包装:最后的中药蜜丸应该分入合适的罐子中并密封,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一般保质期为3个月,可以随时吃,但也应避免长期存放。
制作中药蜜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各种药材配比之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慎制作,容易影响健康,因此在制作中药蜜丸时应加强注意。
此外,口感和口感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需要特别留意,以确保质量。
实验报告中药丸剂的制备

实验六中药丸剂的制备【实验目的】掌握大蜜丸的手工制备方法及操作要领。
【实验原理】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炼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以下的称小蜜丸。
蜜丸具有以下特点:①蜂蜜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缓和药性、矫味矫臭等作用,因此蜜丸在临床上多用于镇咳祛痰药、补中益气药等;②蜜丸溶散慢,药效持久;③蜂蜜对药粉的黏合力强,有较大的可塑性,制成的蜜丸光洁、滋润。
制作中药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方能使用。
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粘合力。
【实验材料和设备】山楂(粉)、六神曲(麸炒)、炒麦芽、蜂蜜、蔗糖(选用)、食用油等;搓丸板【处方】山楂100g;六神曲(麸炒)15g;炒麦芽15g【实验方法】《药典》方法:以上三味(10倍量),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600g,加水270mL 与炼蜜600g,混合,炼至相对密度约为1.38(70℃)时,滤过,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大蜜丸,即得。
试验方法:1.以上三味中药粉碎成细粉,过筛80目筛,混匀。
2.将150g蜂蜜加热至116~118℃,直到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后停止。
炼蜜含水量约为10~13%,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3.将微热的蜂蜜倒在药粉中和成一团,制丸条,搓丸即得。
【质量检测】药典四部12页(通则0108)【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功能与主治】开胃消食。
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附注】1.《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炼蜜方法,总结成现代的方法,是500克蜂蜜加125克水,用火熬到只有390克为最好。
2.六神曲: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的曲剂。
消食化积,健脾和胃。
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小儿食积。
3.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大蜜丸的制备方法(一)

大蜜丸的制备方法(一)•方法一:传统传承的制法•方法二:现代快捷的制法•方法三:自制辅料的制法方法一:传统传承的制法1.准备原材料:“地龙”、“天麻”、“人参”等药材。
2.制成粉末:将上述药材磨成粉末,放进锡纸烘干烤至干燥,过筛。
3.混合药材:按照比例混合各药材粉末。
4.搅拌深蒸:将混合的药材粉末放进药锅,加适量水搅拌,深蒸至全熟。
5.捏成丸:将蒸熟的药材混合物捏成大小均匀的丸子。
6.包装保存:将制好的大蜜丸分装到胶囊中,放入密闭容器,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方法二:现代快捷的制法1.准备原材料:药材正确配方(根据摆脱伪劣药品的需求选择)。
2.制成粉末:将药材磨成粉末,用200目筛筛过。
3.混合药材:按照比例混合各药材粉末。
4.加入其他辅料:根据需求加入其他粉末,如果糖等。
5.制作糊状物:将混合的药材粉末和其他必要的辅料一起加入药锅,加入适量水搅拌,加热至糊状物。
6.捏成丸状:将糊状物制成大小均匀的丸子。
7.包装保存:将制好的大蜜丸分装到胶囊中,放入密闭容器,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方法三:自制辅料的制法1.准备原材料:各种药材但使用者必须了解各种细节信息(如何选择药材品种,如何鉴别,如何磨粉等)。
2.制成粉末:将药材磨成粉末,用200目筛筛过。
3.加入自制辅料:制作果糖糖浆,混合各药材粉末,加入果糖糖浆中搅拌均匀。
4.制作糊状物:将混合的药材粉末和其他必要的辅料一起加入药锅,加热搅拌至糊状物。
5.捏成丸状:将糊状物制成大小均匀的丸子。
6.包装保存:将制好的大蜜丸分装到胶囊中,放入密闭容器,在阴凉通风处保存。
注:以上仅为基础方法,个人实践过程中需要视需求对剂量和比例进行调整,并保证入口前能够鉴别成分。
•药材的选购:应到正规的药材市场或药店选择药材。
•药材的切割:应按照制剂要求进行切割,如切成片或小块。
•药材的磨粉:粉末的粒度越细,制成的大蜜丸越易服用。
•药材的混合:应按照制剂要求按比例混合药材,确保药效。
•深蒸:药材一定要深蒸熟透,否则会影响药效。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中药蜜丸是一种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蜂蜜制成的固体球状剂型,具有口感可口、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中药材: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药材。
2.器具:研磨机、筛网、搅拌器、秤盘、天平、锅铲、滤网、火炉等。
3.辅助材料:蜂蜜、淀粉、植物油等。
步骤一:研磨药材首先,将所选中药材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
可以使用研磨机将其粉碎,也可以用研钵、研杵等工具慢慢研磨成粉末。
研磨时避免过度研磨,以免影响药材的药效。
步骤二:筛选药材将研磨后的药材粉末通过筛网过筛,去除较大的颗粒,确保药材粉末的细度均匀。
步骤三:加入辅助材料在筛选好的药材粉末中加入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的使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辅助材料有淀粉、植物油等。
淀粉可增加药丸的稳定性和粘合性,而植物油可提高药材粉末的粘附力。
根据药材粉末的量和需要达到的药丸数量,适量加入辅助材料,将其充分混合,使药材粉末与辅助材料均匀融合。
步骤四:加入蜂蜜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加入蜂蜜中,适量搅拌均匀。
在加入蜂蜜时,应保持搅拌的力度适中,以免过度搅拌导致药材粉末过于湿润或出现成块现象。
步骤五:调制成团将搅拌好的药材蜜糊按照所需药丸大小分割成小球状,再使用手或工具将其调制成团。
调制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既要使药材蜜糊紧凑,又要避免过度压实而导致团块过于硬实。
步骤六:晾晒或烘干将调制好的药材团晾晒或烘干,直至表面干燥。
晾晒或烘干的时间根据药材的湿度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需要几天至数周的时间。
步骤七:包装保存药材团晾晒或烘干后,即可进行包装保存。
可将其放入干燥、阴凉的容器中,以防潮湿或受潮变质。
1.选择优质的中药材,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2.药材的研磨和筛选要均匀细致,以确保药材粉末的质量。
3.辅助材料的选择要考虑药丸的稳定性和粘合性。
4.加入蜂蜜时要适量、均匀搅拌。
5.药材团的调制要掌握合适的力度,避免团块过于硬实。
6.晾晒或烘干的时间需要根据药材的湿度和环境温度来决定,以确保药材团的干燥程度。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通常由中药粉末和蜂蜜制成。
下面是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1. 清洗和晒干:将中药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然后晒干备用。
2. 中药粉末的制备:将中药晒干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细粉,最好过 6 号筛即 100 目。
3. 炼蜜:将生蜜加热至开水煮沸,然后除去浮沫,继续加热至浅红色表面翻腾均匀黄色有光泽的细泡,手捻有粘性,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即为中蜜。
4. 和药:将炼蜜和中药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为 1:1.5。
5. 制成丸状:像和面一样做成条状,再用手搓成丸状,丸子的大小应与处方量相适应。
6. 烘焙:将制成的丸状中药蜜丸进行烘焙,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干数小时至干燥。
7. 包装:将中药蜜丸装入信封或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制作中药蜜丸的关键在于炼蜜的程度和和药的比例,需要根据具体中药配方进行调整。
此外,制作中药蜜丸最好在中医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大蜜丸的制作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大蜜丸的制作(以下由湖南中诚制药机械厂技术部提供):
蜂蜜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蜜丸的质量,使制成的蜜丸柔软,贮存期不变质。
蜂蜜由于蜜源不同,其外观形态和各种成分含量也不完全相同。
北方产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较少,而南方产的蜂蜜含水分较多;其相对密度也不一样。
1.干燥、粉碎:
先把各药全部重新干燥一下。
放入中药粉碎机里粉碎,再把过筛筛选一遍。
放粗的重新再粉碎一次。
2.熬蜜,拌药粉。
冷锅下蜜,纹火加热,边加热边不停用铲翻抄,不使其粘锅,初入锅,蜜厚,蜜热后变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发黄,起泡。
然后把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点,以防过分粘稠作防粘准备用粉。
)下药粉后,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这时温度较高。
以防烫伤。
就像做包子一样,不停翻炒挤压。
成面团后,可试着用手去挤面团,挤匀不准,如果觉得手特别粘,就用备用的药粉撒上一点,继续挤压摔打。
直到不粘手为止。
3.做蜜丸。
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入蜜丸机内,搓圆成丸。
水丸制作
1、辅料:
水
水本身虽无粘性,但能湿润溶解药物中的粘液质、糖、淀粉等,湿润后产生粘性,即可泛制成丸。
酒
具有活血通络,以及降低药物寒性的作用,所以舒筋活血之类的处方,常用酒做赋形剂泛丸。
酒有黄酒、白酒。
醋
醋能够散瘀活血,消肿止痛,入肝经散瘀止痛的处方用醋为做赋形剂。
药汁
如果处方中在纤维丰富的药材.质地坚硬的矿物、树脂类、浸膏类、粘性大难成粉的药材可以其药汁为粘合剂
2、制作步骤:
(1)起模:
首先将所用的中药材粉碎,过筛。
制成药粉。
(这一步可在药店买药后让其打粉过筛)
使药粉粘合成为—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
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药物细粉加水起模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
(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药丸制作知识,请登录我公司网站()查看,或直接拨打我公司咨询电话(1)联系.
文章链接: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