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轨道顺槽补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轨道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轨道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直接底
泥岩
2.0
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
老底
细~粉砂岩
4.0
灰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粉砂质,上部泥质含量较高,夹有薄层状砂质泥岩。






地层产状变化情况:井田位于吕梁山块隆与晋中新裂陷的交接部位,属吕梁山复背斜的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次级构造有霍山、上千沟、霍村诸断层组成的断层组,以北北东方向从区外东部穿过。本井田虽然褶曲比较发育,但均属宽缓褶曲,两翼地层比较平缓,倾角大都在20~10°之间。根据钻孔ZK4-7和轨道、运输巷实际揭露,该范围内地质条件简单,无断层等地质构造存在。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含水层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含水空间以构造裂隙为主,厚度变化较大,钻进过程中钻孔未发现有明显的漏失现象。区内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沉积不全,大部剥蚀,大多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由于部分山西组出露在山梁、山坡及沟谷两侧,成为相互独立的含水体,富水性弱。
地面相对位置及主要建筑物和设施
位于办公区以南410m左右,终点在芦子沟村以西600m处,地面为山岭和沟壑,无村庄建筑物及受国家或地方保护区域。
井下位置
及邻区
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主斜井底部,距离回风巷30m,设置中腰线沿+870m水平按照18°上坡布置。设计方位117°04′24″,全长84m。巷道巷道断面为拱形,净宽3.7m,净高2.6m,净断面9.26m2。
银亿
YINYI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
轨运联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接到通知时间:
提交 时 间:

1302轨道顺槽地质说明书

1302轨道顺槽地质说明书

单县丰源实业有限公司张集煤矿1302轨道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 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科长: __________分管副总: __________总工程师: __________委托时间: 年月日提交时间: 年月日概况煤层名称3上煤层水平标高-950m水平地面标高+38m — +40 m 采区名称首采区工作面名称1302轨道顺槽工作面标高-750m — -720m 地面位臵该掘进巷道地面位臵位于工业广场西北方向的大赵庄下;地面大部分为农田,三条村级公路、四条高压线、一条通讯线在该巷道上方地面穿过。

井下位臵以及四邻采掘情况该掘进巷道位于井底车场西北侧经二中车场与回风暗斜井贯通,胶带暗斜井及回风暗斜井位于该巷的下方,现回风暗斜井及轨道暗斜井正在施工。

该巷道沿方位角256°沿煤层底板向前掘进。

巷道其他方向无采掘情况。

巷道平距1854m 巷道斜距1859m煤层情况煤层厚度2.88-7.55m煤层倾角13-25°5.48m 17°本掘进工作面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煤层为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13-25°平均17°,煤层厚度2.88m-7.55m,平均厚度5.48m。

煤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基本顶细砂岩10.0m灰色、灰绿色,细粒砂状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块状,见植物根茎化石。

层顶底板情况直接顶粉砂岩 5.2m灰色,质硬,滑面明显,局部破碎且见垂直裂隙。

伪顶泥岩 1.3m灰黑色泥质结构,与煤接触面为炭质泥岩,破碎易风化。

直接底泥岩、粉砂岩互层4.8m深灰色、块状、具裂隙、含植物化石。

基本底细砂岩 3.5m灰色、灰绿色,细粒砂状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块状,见植物根茎化石地质构造情况概述:煤岩层为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13-25°平均17°,依据三维物探资料分析,该巷道将揭露F11断层,其走向114°、倾向204°、倾角58°、落差0-15m。

D1101运输大巷与D1301总回风巷贯通作业规程

D1101运输大巷与D1301总回风巷贯通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地质、水文、瓦斯情况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4)第一节巷道布置 (4)第二节支护设计 (4)第三节支护工艺 (5)第四章施工工艺 (6)第一节爆破作业 (6)第二节管线敷设 (7)第三节设备配备 (7)第五章生产系统 (7)第一节通风系统 (7)第二节运输 (9)第三节安全监控 (9)第四节供电 (9)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第一节劳动组织 (10)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1)第一节一般规定 (11)第二节爆破管理 (12)第三节通风及瓦斯管理 (13)第四节顶板管理 (15)第五节防治水 (16)第六节机电运输 (16)第七节施工质量标准 (18)第八节其它 (18)第八章避灾处理及避灾路线 (20)第一节灾害处理 (20)第二节避灾路线 (20)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为+1069m水平《9号煤层D1101运输大巷与D1301总回风巷贯通作业规程》。

二、施工目的及用途该巷道作通风、行人。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该巷道设计全长28m(坡度为+20°)。

四、设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计划2012年3月23日起施工,预计于2012年4月3日竣工。

第二节编制依据1、批准的《西易煤矿有限公司D1101运输大巷扩掘作业规程》;2、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设计标准,煤矿安全规程;3、现场搜集的相关数据、资料;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水平1069m 工程名称D1101运输大巷回风通道采区井下标高1069m地表的相对位置建筑物本工作面地表为荒坡沟壑,呈东西狭长分布,西高东低,地表无建筑物影响。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该巷道;西部为D1301总回风巷;东部为D1101运输巷;对掘进巷道无大的影响。

1301胶带顺槽掘砌水沟等施工措施

1301胶带顺槽掘砌水沟等施工措施

1301胶带顺槽掘砌水沟等施工措施一、说明根据现场情况,经过矿领导研究决定,从1301胶带顺槽机头硐室向南到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顶盘门口处90m巷道进行掘砌水沟,并在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顶盘、底盘分别掘砌一个沉淀池;在1301胶带顺槽机头硐室南端砌筑一道砖墙。

机头硐室向北经过联络巷到回风石门(1)掘砌水沟76.5m。

为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二、施工要求1、掘砌水沟:1-1断面水沟净宽400mm,净深400~800mm,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顶盘处水沟最大深度800mm,2-2和3-3断面水沟净宽400mm,净深400mm。

水沟壁厚150mm,铺底厚度100mm,水沟上平与巷道设计底板一致。

2、砌墙:在1301胶带顺槽机头硐室南端3m处,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厚度240mm,高度0.3m,宽度与巷道宽度相同的砖墙,用水泥砂浆抹面。

3、掘砌沉淀池: 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底盘沉淀池净长度3.0m,净宽2.5m 净深 1.0m,壁厚及铺底厚度150mm。

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顶盘沉淀池净长度2.0m,净宽2.0m,净深1.0m,壁厚及铺底厚度150mm。

水沟和沉淀池用强度等级C20砼砌筑,砌砼前,要将巷道底板浮矸浮煤、淤泥积水等杂物清理干净。

三、施工方法及顺序从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顶盘开始,由南向北用风镐施工水沟到机头硐室,水沟施工完毕后砌筑砖墙,然后用风镐掘出沉淀池,用砼砌筑沉淀池。

最后再掘砌机头硐室到回风石门(1)水沟。

施工机头硐室南部工程时,施工材料用矿车运输到1301胶带顺槽施工道底盘,然后人工运送到施工地点。

施工机头硐室北部工程时,施工材料用矿车经过北部轨道大巷运输到采区变电所北端,然后人工运送到施工地点。

混凝土材料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洁净的中粒河砂、粒径20~40mm的碎石子。

施工中要严格按砼配比拌料,C20砼配合比水泥:砂:石子为1:1.29:3.31,水灰比0.42。

高源煤矿1301运输顺槽施工作业规程

高源煤矿1301运输顺槽施工作业规程

高源煤矿1301运输顺槽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为高源煤矿1301运输顺槽。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1301工作面生产系统,以及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通风、运输、行人。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1301运输顺槽设计总工程量930米。

2、服务年限:2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3月开工,预计2011年10月竣工。

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依据一、工作面设计图纸及说明设计图纸及说明名称为《高源煤矿开采设计图》。

批准时间:年月日。

二、地质说明书地质说明书名称为《130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批准时间:年月日。

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周围开采情况本工程对应地表无重要建筑物,地势北高南低,以大山为主。

地面标高为+1800~+1850米。

本工程井下位置:1301运输顺槽位于总回风西翼,工程标高+1553米。

1301工作面周围开采情况:本工作面开采东翼有3#煤层回风下山,西翼及南北面均未开采。

第二节煤层特征3#煤层倾角为8°-12°,平均10°;煤层平均厚度为2.0米;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

灰分20.04%,属低中灰煤;硫分1.35%,属中硫分煤。

发热量平均为27.39MJ/kg,属特高热值煤。

第三节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3#煤层瓦斯含量为17.48m3/t。

3号煤层未作煤尘爆炸鉴定,在掘进过程中,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使井下巷道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未鉴定,在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采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第四节地质构造本巷道掘进过程中地质构造简单,预计无大断层及地质构造影响,掘进过程中预计局部地段受小断层影响,顶板破碎易风化掉顶,但无落差大于1.0米以上的断层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本巷道掘进期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水患影响.第六节煤层顶、底板特征直接顶板:灰色泥质粉砂岩,夹一至三层薄煤层(线)。

东130运联巷

东130运联巷
地温
正常
地压
正常





1、开门时附近巷道较多应加强放炮站岗。
2、开门处由于是半煤岩,应加强支护,防止冒顶。


1、东130运联巷平面图(1:1000)
2、东130运联巷剖面图(1:200)
3、一采区顶底板综合柱状图(1:400)
祥见综合柱状图(后附)
地质
构造
情况
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巷道下部有一断层DF-4对生产影响不大。
水文
地质
情下无水。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最大涌水量
/
正常涌水量
/
瓦斯
瓦斯涌出量低
煤尘
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41.31%
煤的自燃
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3~6个月
东130运联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
科长:
总工:
日期:年月日
工作
面概

该巷道位于1采区,从东130轨道下山A27点开门与东130皮带下山煤仓处相贯通,巷道标高为-268~-285m,对应地面标高为+41米,地面无其它建筑物,无常年地表水。
巷道
穿层情况
巷道所穿岩层依次为:泥岩(厚0.76米)——细粒砂岩(厚6.75米)——粉砂岩(厚6.45米)——细粒砂岩(厚5.82米)——粉砂岩(厚7米)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8# 巷道名称地面标高(m)1260-1290 井下标高(m)1057地面位置地面相对应位置为为丘陵地带,岩石裸露,有零星植被,没有居民居住。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邻边界保护煤柱,西邻8#运输、轨道、回风下山,北与8112运输顺槽相邻,两巷从开口至8114回风顺槽停掘位置距离逐渐远离,距离在21~88m。

南为实体煤田。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基本无影响。

巷道设计长度(m)1214巷道设计高度(m) 2.65 设计方位角(m2)89°36′巷道设计宽度(m) 3.8煤层情况煤(矿)层总厚(m)1.9-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5°左右夹矸1-2层,厚度约为0.4m左右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说明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8#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致密含水性较弱,在有裂隙的地段偶尔会有滴水现象,最大为淋漓状。

隔水层为细砂岩及砂泥岩,层厚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影响不大。

预计最大涌水量3.5m³/h预计正常涌水量1.5m³/h煤层区段地质特征119号钻孔最接近巷道开口位置,根据该钻孔柱状图显示,开口将揭露砂泥岩、细砂岩、泥岩、8-1煤、粘土岩。

砂泥岩:灰色,含大量云母,厚1.22m。

细砂岩:灰色,具不明显条带状水平层理,厚0.38m泥岩:碎块状,含粘土质,厚0.12m。

8-1煤:黑色。

粘土岩:灰色具滑腻,节理发育充填大量黄铁矿薄片。

地质构造情况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影响程度DF13 85°355°60°-80°正断层0-18m 大DF41 80°350°60°-80°正断层0-15m 大根据8112运输顺槽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按照巷道原设计方位86°30′掘进将受到DF-13号断层影响,为避开该断层,巷道方位按89°36′56″掘进,仍无法避免受该断层影响,掘进至1030m时,将受到DF-41号断层影响,顶、帮将出现破碎现象。

(修订板)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修订板)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巷道布置及用途第一节工程概况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的地面位置,在工业广场正北300m处沟坡地带,地面标高+265m~+400m ,无民房及其它影响。

12011工作面为本矿首采面,周围无采、掘工作面。

第二节巷道布置及用途一、巷道布置:12011工作面为义安煤矿首采工作面,位于义安井田中部,11采区上山西部。

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设计长度800m,已掘进600m,工作面标高-320m~-238m,巷道方位角315º。

二、巷道用途:1、满足12011工作面回风、行人需要;2、满足12011工作面运输煤炭需要;3、是12011工作面安全出口之一;4、满足12011工作面材料运输需要。

三、巷道开工、竣工时间和服务年限:1、巷道开工时间:2007年1月1日;2、巷道竣工时间:3、巷道服务年限:1年。

附图一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巷道平面布置图第二章地质说明书第一节顶、底板岩性顶板岩性:工作面煤层为二1煤层。

伪顶不发育;直接顶为泥岩,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厚度0~3.5m;老顶为中粒石英砂岩(大占砂岩),厚9.9m~19.0m。

底板岩性:伪底不发育;直接底为泥岩、粉(细)砂岩,厚度8.3m~10.7m;老底为L7灰岩,厚5.0~6.3m。

附图二:12011工作面轨道顺槽煤岩层柱状图第二节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褶曲宽缓。

根据地面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工作面西部发育有DF2、DF11正断层。

DF2断层落差为3m,断层深部切入L7灰岩,其尖灭端距轨道顺槽32m,DF11断层落差为2m,断层深部切入L7灰岩,与轨道顺槽斜交,经轨道顺槽实践未见此断层。

工作面东部发育有DF3正断层,落差为3m,深部切入L7灰岩,其尖灭端距轨道顺槽16m,实践证明DF2、DF3断层未见,对正常掘进无影响。

第三节水文地质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

根据地面瞬变电磁勘探资料,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5个异常区,其中L7灰岩富水区一块,O2富水区4块,加上过DF11正断层,应设专人观察巷道水流情况,特别是过断层和富水异常区段前后,及时做好井下物探及探水工作,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掘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郭屯煤矿
1301轨道顺槽补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人:
编制单位:地测科
接到通知书时间:年月日
提交时间:年月日
审批意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地测科(审核):年月日地测科科长:年月日分管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
巷道概况
煤(岩)名称3煤水平名称-808m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巷道名称1301轨道顺槽补巷
地面标高
(m)
+43.5~+44.8
巷道标高
(m)
-796.4~-802.4地面相对位置
巷道位于工业广场西南,巷道南端距文庄村约900m,北端距工业广场约877m,巷道西部有多个工业厂房,距最近的鑫源玻璃厂约150m;地表大部为农
田,有零星建筑,地表无常年积水。

井下位置及对
地面设施的影

巷道位于1301工作面(正在回采)内,开门口位于1301轨道顺槽和1301第二联络巷交叉口处,西部为1301胶带顺槽,东部为1301轨道顺槽,巷道靠
近DF46断层,距断层最小间距30.5m,南部距1301工作面推采位置约440m。


计巷道掘进期间对地面设施不会产生影响。

巷道长度(m) 376
煤层情况
最小—最大
平均(m)
2.0~
3.10
2.51
煤层结构煤层倾角
(°)
4~8 稳定程

较稳定
简单 6
3煤为黑色,玻璃光泽,主要为亮煤,次为暗煤,半亮型煤,内生裂隙发育,含少量黄铁矿晶粒,阶梯状断口。

该区域煤层赋存较为稳定,结构简单,在掘进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约2.51m;局部有伪顶,岩性为泥岩,厚0~2m。

根据周边巷道实际揭露情况,预计局部地段煤层含夹矸,厚约1.2m。

在掘进范围内煤层倾角变化不大,煤层倾角4~8°,平均6°。

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情况岩石名称
平均厚度
(m )
岩性特征老顶细砂岩8.0
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其它陆源碎屑物质,
中厚层状,含暗色矿物,分选较好,发育波状层理
及交错层理,接触式泥质胶结。

f=7-8。

直接顶中砂岩10.0
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中厚层状,含暗色
矿物,泥质胶结;分选较好,硬度较大。

f>7。

伪顶泥岩0~2
深灰色,水平-缓波状层理,含植物茎叶化石,局部
含砂质。

f>6。

直接底泥岩 2
深灰色,水平-缓波状层理,含黄铁矿结核及黄铁矿
散晶,裂隙发育,方解石充填,块层状,含植物根
部化石,局部为炭质泥岩。

f>5.5。

老底细砂岩16.0
浅灰至深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其它陆降碎
屑物质,钙泥质胶接,分选一般,上部颗粒较细,脉状
层理、浑浊层理、夹深灰色泥岩条带,高角度裂隙发
育, 方解石充充填-未充填,含黄铁矿散晶。

f=7-8。

地质构造情况
巷道附近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施工范围内地层总体趋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煤层倾角4~8°,平均6。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和周边巷道实际揭露情况,预计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揭露F
01-5
断层,断层前后岩层裂隙发育,围岩破碎,对施工有一定影响。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和巷道揭露情况,预计该区域内无陷落柱构造。

影响巷道掘进的断层如下表:
断层
名称
走向(°)倾向(°) 倾角(°) 性质落差(m) 对掘进影响程度
F
01-5
185 275 68 正断层 3.5 影响较小
DF
46
200 290 65 正断层 6.5 影响较小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一、主要充水因素及水文地质情况
影响掘进的主要充水因素有煤层顶、底板砂岩水、三灰水和断层水。

根据实际揭露情况结合钻探资料分述如下:
1、砂岩裂隙水
(1)顶板:
3煤直接顶为中砂岩,厚约10.0m,老顶为细砂岩,厚约8.0m;根据1301胶带顺槽巷道实际揭露情况,煤层顶板砂岩高角度裂隙发育,富水性不均一,且易疏干。

1301胶带顺槽在掘进过程中正常水量15 m3/h 左右,掘进至顶板裂隙发育处顶板出水量达35 m3/h 左右。

由于在1301工作面回采前已对顶板水进行探放,现在1301胶带顺槽顶板砂岩水总涌水量15 m3/h 左右。

预计在1301轨顺补巷掘进过程中正常涌水量5m3/h 左右,最
大涌水量15 m3/h 。

(2)底板:
3煤层底板为细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厚约16m;在1301上、下顺槽掘进过程中,岩
层裂隙发育处有底板砂岩水渗出,水量约5 m3/h 。

预计在1301轨顺补巷掘进过程中正常
涌水量1m3/h,最大涌水量5m3/h 。

2、底板三灰岩溶裂隙水
(1)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1301轨道顺槽9#机房施工的D10孔资料,三灰上距3煤层底板54m,三灰厚3.1m,
最大涌水量26m3/h。

2011年4月10日测得 D10孔三灰水在(-782.2m标高)水压为5.1MPa 。

根据1301轨道顺槽8#机房施工D9孔资料,三灰上距3煤层底板55.4m,三灰厚2.8m,
最大涌水量5.4m3/h。

2011年3月6日测得D9 (-794.1m标高)水压为4.5MPa,2012年2月3日测得D9 (-794.1m标高)水压为2.8MPa。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三灰距3下煤层底板间距、三灰厚度、水量不均,具有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不均一的特点。

(2)底板隔水层厚度计算
以上述三灰孔D9水压,根据《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中公式计算巷道最低点-802.4m水平安全隔水层厚度:
t=
22
(8)
4
L L KpP L
Kp
γγ
+-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t—安全隔水层厚度(m)
L—掘进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4.0
—隔水层岩石容重(MN/m3):0.0245
Kp—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MPa):0.0588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

巷道最低点标高为-802.4m,2012年2月3日测得D9孔在-794.1m标高水压为2.8MPa:P=2.8+(802.4-794.1+55.4)×0.0098=3.424(MPa)
将参数代入计算得:t=19.98m
根据1301轨道顺槽施工的三灰孔资料,三灰上距3煤层底板55.4m,大于安全隔水层厚度19.98m,所以三灰对掘进施工没有影响
3、断层水
在1301胶带顺槽掘进过程中已揭露F
01-5
断层,在揭露断层时有少量淋水,水量约2m3/h
左右,在揭露DF
46
断层时无水,所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揭露F
01-5
和其它断层时,预计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

4、水量预计
掘进期间,巷道涌水以顶板砂岩水为主,总涌水量为顶、底板砂岩水、断层水和生产
用水之和:
正常涌水量:Q
正常
=Q

+Q

+ Q
断层
+Q

=5+1+5+10=21m3/h
最大涌水量:Q
最大
=Q

+Q

+ Q
断层
+Q

=15+5+10+10=40m3/h
二、防治水措施
(1)在掘进过程中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对构造(断层附近、岩层裂隙发育处)水情的观测,当发现有出水征兆时首先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地点,及时汇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经分析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掘进。

(2)在掘进过程中,要敷设排水管路并随迎头掘进向前延伸;在巷道低洼处设置临时水仓,安设排水设施,要求排水系统要具备不小于50m3/h的排水能力,同时要有备用排水泵,保证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因素最大涌水量40m3/h 正常涌水量21m3/h 煤尘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37.01%。

瓦斯绝对涌出量0.68m3/min,相对涌出量0.45 m3/t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63m3/min,相对涌出量1.08 m3/t 煤的自燃Ⅱ类自然发火,发火期87天。

地温+35~37℃
间题及建议1、在掘进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和水量观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支护;
2、加强通风,瓦斯、煤尘检测工作,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有效地预防煤尘事故;
3、加强矿压观测,制定防冲措施,有效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4、工作面地温较高,工作面要加强通风与降温并采取其他制冷措施。

附图1、1301轨道顺槽补巷平面布置图(1:2000)
2、1301轨道顺槽补巷预想地质剖面图(1:500)
3、1301轨道顺槽补巷综合地质柱状图(1: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