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卓娅

合集下载

苏联女英雄卓娅:18岁时英勇赴死,临终前留下2句话

苏联女英雄卓娅:18岁时英勇赴死,临终前留下2句话

苏联女英雄卓娅:18岁时英勇赴死,临终前留下2句话在轰轰烈烈的苏联卫国战争中,曾涌现过无数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卓娅就是其中一位。

她的一座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一行鎏金大字“苏联人民的女英雄卓娅永垂不朽”。

那么,卓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又是如何被视为苏联英雄的呢?卓娅生于1923年,少年时代的她聪慧伶俐、勤学好进,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他们一家人原本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不过,这种幸福异常短暂,突如其来的打击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卓娅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了卓娅和弟弟与母亲相依为命。

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他们到莫斯科另寻生计。

在莫斯科,卓娅曾就读于莫斯科十月区第201中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

从陈列在卓娅纪念馆中的学习用品中,人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卓娅是一位品学皆优的学生。

卓娅语文和历史课特别优秀,本想在中学毕业后报考大学文学系,但一系列的变故击碎了她的梦想。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18岁的卓娅毅然放下书本,加入了苏联游击队,投入到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之中,从莫斯科郊外的奥布霍沃村越过前线,深入敌后。

11月,她与战友潜入莫斯科西部的佩得里谢沃村,秘密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卓娅所在部队的番号是9903,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在敌后实施破坏活动,包括埋设地雷、炸毁桥梁、烧毁敌方房屋等行动。

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军,卓娅和战友们从未退却。

11月,卓娅和战友克拉依诺夫、克鲁勃科夫接到上级命令,破坏和焚烧德军为躲避严冬而进驻的奥布霍沃村居民点,把德国士兵从民房中赶入滴水成冰的户外。

三人分配好任务,约定好完成任务的集合地点后便各自执行破坏任务。

但当克拉依诺夫早早地来到集合点后,却迟迟没有等到卓娅。

原来,卓娅在点燃德军第332团司令部所在地的房屋后被德军发现,好在机警的她及时躲进了附近的树林。

后来,卓娅发现敌人的马厩依然完好无损,便又独自返回村子,准备再次烧毁这个马厩。

正当卓娅将汽油浇到干草上并弯下腰去点火时,一名德国士兵发现了她,凶狠地扑了上来。

解密真实的苏联女英雄卓娅,跟过去宣传的不太一样!

解密真实的苏联女英雄卓娅,跟过去宣传的不太一样!

解密真实的苏联女英雄卓娅,跟过去宣传的不太一样!卓娅,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苏联卫国战争女英雄。

1952年至今,我国翻译和出版的卓娅传记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多达14个版本。

小说出版之后,小说作者、卓娅妈妈曾于1953年来中国演讲。

然而,光环背后的少女卓娅,生前命途多舛,死后争议不断。

直到她所为之献出生命的苏联崩溃后,有关卓娅的档案才解密,她的面孔才逐渐真实起来。

出身问题与精神分裂卓娅全家于1929年被流放西伯利亚。

原因是她父亲是反革命后代和敌对分子,而不是卓娅妈妈50年代所说的,带卓娅去西伯利亚见识世界。

1933年,卓娅父亲病逝,卓娅和弟弟舒拉与妈妈相依为命,辗转前往莫斯科讨生活。

卓娅就读于莫斯科十月区第201中学。

据莫斯科卓娅纪念馆档案资料披露,卓娅在学校期间病倒了,医院的诊断是:精神症。

卓娅母亲1942年2月10日,曾对外公开承认卓娅患有精神症。

她说,卓娅自1939年开始患病,她患病的诱因,主要与同班同学关系不融洽。

据记载,经住院治疗,卓娅于1941年3月4日出院。

火烧马厩还是摧毁民房1941年10月,卓娅参加了游击队。

游击队将毫无战斗经验的游击队员,先行派遣敌后,参加相对简单的军事行动,如埋雷、炸桥和烧毁房屋等。

1941年11月,德军推进至莫斯科150公里的地方。

11月17日,游击队前往莫斯科郊外彼得里谢沃村,纵火焚烧民房,摧毁敌后所有居民点,以便为空军和炮兵扫清障碍。

由于德军对该村防守严密,各小队均无功而返。

这时,卓娅说,任务尚未完成,她要再去一趟彼得里谢沃村。

就这样,卓娅只身进村,不幸被俘。

苏联记者利多夫在1942年的《真理报》上证实,卓娅是在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

但是,另一位苏联作家安诺夫经考证认为,1941年11月,彼得里谢沃村里根本没有德军驻扎,卓娅进村之前,苏德两军曾在此交战,该村房屋损毁过半,幸存者寥寥无几,卓娅仍决定向这些房子投掷燃烧瓶或手榴弹将其摧毁。

她是在这个时候被德军任命的村长抓到,并被德军逮捕的。

苏联女英雄卓娅 关于怦然心动的写作素材

苏联女英雄卓娅 关于怦然心动的写作素材

苏联女英雄卓娅关于怦然心动的写作素材作文1:卓娅,我心动的女英雄作为一名学生,我经常在历史教科书中了解英雄们的事迹。

但是,当我第一次听到卓娅女士的故事时,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卓娅是二战时期苏联的英雄,她以她勇敢的行动和她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而闻名。

她的坚定和果敢,让我不自觉地产生了敬佩和怦然心动之情。

首先,卓娅在1941年被调往前线,她担任的是一名步兵营的指挥官。

在随后的战斗中,她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极大的勇气。

她亲自带领部队进行肉搏战,身先士卒,威慑敌军,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这些恰恰打消了我之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女性并不比男性差,而且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其次,在战争中,卓娅表现出了她非凡的毅力和坚持。

在一次战斗中,她的部队已被敌人包围,但是她坚定不移地指挥着部队,凭借极大的毅力让自己振作。

她不仅没有惧怕敌人,反而联合士兵布置反攻,成功摧毁了敌军。

她的勇气和毅力,使得我对于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毅力和坚强的信念是驱使我们前进的利器。

最后,卓娅那一脸幸福的微笑,让我不禁心生敬意。

在记者采访时,他们问卓娅:“在战争的时候,您最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卓娅回答道:“我最自豪的是,我曾经用我的金钉头狙击枪打响了胜利的号角。

我为无数的人做了贡献,我很自豪。

” 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感动,她的自豪来源于她的战功,她为祖国和人民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她的回答,很好地阐述了英雄的内心世界与情怀,也为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卓娅女士的事迹让我感动和心动。

她的勇敢,毅力和坚定成为了我的榜样。

她成为了我心中那位可敬可爱的女英雄,让我珍惜时光,努力向前。

要点分析:1. 引出卓娅女士的故事,描述英雄事迹2. 描述卓娅女士的勇敢和坚定3. 解读卓娅女士的回答,阐述英雄情怀和人生观4. 总结,表达对卓娅女士的敬佩和怦然心动用词分析:1. “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敬佩和怦然心动之情”——形容词短语,表达学生的内心感受2. “她的坚定和果敢”、“极大的勇气”、“非凡的毅力和坚持”——形容词短语,描述英雄的特质3. “表达了英雄内心世界与情怀”、“阐述了正确的人生观”——复杂表达,解释英雄的思想观念4. “让我珍惜时光,努力向前”、“成为了我心中那位可敬可爱的女英雄”——简洁明了的表达,表达学生的感慨和敬仰作文2:我对卓娅的怦然心动当我第一次听到卓娅女士的故事,我被她的勇敢所感动,被她的坚定所震撼。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小英雄的故事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小英雄的故事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小英雄的故事【篇一:关于反法西斯战争小英雄的故事】苏联元帅,军事家。

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

1915年应征加入俄国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乔治十字勋章2枚。

1918年参加红军。

1919年加入俄共(布)。

国内战争时期历任骑兵排长、连长,参加平息白卫军叛乱的战斗。

内战结束后曾进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和红军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历任骑兵团长、旅长、工农红军骑兵监助理、骑兵师长、驻西班牙军事顾问、骑兵军长、驻华军事顾问和军区副司令等职。

1939年夏调任驻外蒙(今蒙古国)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在诺门坎事件中组织指挥苏蒙联军反击日军,围歼日军重兵集团。

1940年6月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晋升为大将。

1941年1~7月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

苏德战争初期,作为大本营代表,同西南方面军首长一起组织数个机械化军在布罗德市地域实施反突击,把德军坦克兵团阻滞在罗夫诺和杜布诺地区。

1941年8~9月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指导实施叶利尼亚战役,击溃德军突击集团。

这是苏军自开战以来实施反击和进攻的第一个成功战例。

9月11日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处境危急之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率方面军与波罗...朱可夫(zhukov, georgy konstantinovich ;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元帅,军事家。

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

1915年应征加入俄国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乔治十字勋章2枚。

1918年参加红军。

1919年加入俄共(布)。

国内战争时期历任骑兵排长、连长,参加平息白卫军叛乱的战斗。

内战结束后曾进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和红军高级首长进修班深造,历任骑兵团长、旅长、工农红军骑兵监助理、骑兵师长、驻西班牙军事顾问、骑兵军长、驻华军事顾问和军区副司令等职。

1939年夏调任驻外蒙(今蒙古国)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在诺门坎事件中组织指挥苏蒙联军反击日军,围歼日军重兵集团。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1) 1942年1月27日,战争和严寒笼罩着整个苏联大地。

在首都莫斯科的大街上,人们争相购买当天的《真理报》。

(2) 就在这一天的《真理报》上刊登着一篇来自前线的通讯:去年十二月上旬在彼得里斜沃村,德冠杀害了一名女游击队员,青年团员丹娘。

(3) “丹娘”——她不是在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在白匪的屠刀下的丹娘,她的真实姓名叫卓娅。

一九二三年九月十三日,卓娅出生在唐波夫省北部的一个叫“杨树林”的乡村。

(4) 卓娅的父亲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曾经在红军中服过兵役,后来,他在杨树林管理着阅览室和图书馆。

他为人正直、谦虚、经常给农民读报。

大家尊敬他,卓娅从小就很爱自己的父亲。

(5) 卓娅的母亲柳鲍娃.彼得罗夫娜是一个乡村女教师,她全心全意地做着教育儿童的工作,学生们也都很喜欢她。

(6) 在卓娅两岁的时候,他们家又增添了一名成员——她的弟弟出世了。

取名:舒拉。

这个乡村家庭充满着喜悦。

(7) 在舒拉出世以后,父母常对卓娅说:“你是姐姐”,“你是大孩子”。

而卓娅也很爱舒拉,她经常认真地帮助大人们照顾着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

(8) 舒拉到了三岁时还不会说卷舌音,卓娅一遍又一遍地教他说话,纠正他的发言,“你这孩子,多糊涂!”有一次卓娅忍耐不住了,说着就用手在他的额头上轻轻打了一下。

(9) 可是舒拉长得又胖又结实,这个三岁的弟弟比五岁的姐姐更有力量,他把卓娅推到一旁去了。

卓娅没有哭,也没有生气,只是一个劲地仍然教着弟弟。

姐弟俩性格完全不同。

(10) 当舒拉同村里的孩子们一道玩耍时,卓娅却是他的伙伴,她和舒拉一样的欢叫着,不顾一切地跳跃着。

(11) 一九二九年,卓娅全家搬到了西伯利亚的西特金村。

(12) 苏联国内阶级斗争的现实,给出幼小的卓娅和舒拉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一年,他们居住的区里发生了一件事:反支的富农们一次打死了七个农村中的共产党员。

(13) 当七口装着共产党员遗体的棺材在街上运的时候,卓娅和舒拉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紧紧偎依在母亲的身旁。

铁甲巾帼—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坦克兵英雄小传

铁甲巾帼—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坦克兵英雄小传

铁甲巾帼—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坦克兵英雄小传有一句话叫“战争让女人走开”,提到女军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她们的岗位除了通讯、卫生这些非战斗岗位之外之外,恐怕就只剩下文工团之类的去处了。

但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许多苏联女性像她们的丈夫、父亲或者儿子一样直接参加了打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

据统计,仅红军正规部队中的女军人共有80多万人,她们的岗位分布极为广泛——按照叶廖缅科元帅的说法:“简直找不到哪一种军事岗位没有我们英勇的妇女参加,而且她们干得决不比她们的兄弟,父亲和丈夫逊色”。

此外,还有许多女性加入了游击队。

这些参战的女性中诞生了许多知名的战斗英雄,比如被德国人称为“斯大林格勒白玫瑰”的战斗机飞行员莉莉亚•利特维亚克、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还有女游击队员算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化名丹娘)了。

大约有100名女战士和女游击队员被授予或追授了苏联英雄称号。

左起:莉莉亚•利特维亚克,被德国人称为“斯大林格勒白玫瑰”,击落敌机12架,还和战友共同击落3架,是二战中战果最多的女飞行员,1943年牺牲,遗体直到1979年才被发现,1990年才并被追认为“苏联英雄”;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共射杀敌军309名(包括36名德军狙击手),二战第一女狙击手,也是唯一一个战绩超过300人的女狙击手,战后官至海军少将;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化名丹娘),1941年在敌后执行破坏任务时被俘并被德军绞死,是战争期间第一个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女性。

但是,和这些兵种相比,坦克兵对军人体能、力量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这个兵种素来被认为是女性的禁区。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俄语中,坦克兵等词从来都是阳性的。

因此,当1943年11月,德国党卫军装甲兵第一师发现和他们遭遇的两辆苏联红军T-34里居然出现了女性乘员的时候,他们的惊诧可想而知。

事实上,虽然总数并不多,但是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女性——绝大多数是志愿人员,因此她们往往直接被分配到光荣的近卫部队作战——加入了红军坦克部队,甚至亲自操纵着坦克冲向战场,成为碾碎第三帝国的红色装甲铁流的一分子。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暑假里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读了很多有趣的书籍。

读完后记得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哟。

下面是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600字,供您参考!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书,这本书感人肺腑,也是催人泪下!这本书是一个名叫柳·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所著,是她的回忆录。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对姐弟两——卓娅和舒拉。

他们小学、中学都在一个班级学习,承受了正规教育。

卫国战争爆发后,姐弟两先后入伍,投射到枪林弹雨之中。

姐姐卓雅深入敌后,执行任务时被俘,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弟弟舒拉进入坦克学校学习,成为一名坦克手,在战场上驾驶坦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屡次立功受奖,在攻打哥尼斯堡的战争中英勇牺牲……当他们的母亲知道时,是有多大的打击呀?但是这位母亲想到她的儿女是为国牺牲,就会为他们而自豪!卓娅和舒拉是两位苏联英雄,他们为国而牺牲了。

可是他们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与光辉的形象永远都会存活在人们心中!我们不需要像他们那样为祖国浴血奋战,但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建立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做一个新世纪的接班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最珍贵的是生命。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自己虚度年华而痛苦,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

只有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才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做的斗争!”是啊!生命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我们自己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

可是我们为何不让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更富有荣耀,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呢?所以等我们有能力后,一定要在社会上做出很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闲着没事,翻起一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卓娅和舒拉的成长过程和对苏联卫国战争的影响,这本书的作者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卓娅和舒拉是一对姐弟,姐姐卓雅比弟弟舒拉大不到两岁。

苏联女英雄卓娅被德军杀害残忍割掉左乳震惊斯大林

苏联女英雄卓娅被德军杀害残忍割掉左乳震惊斯大林

苏联女英雄卓娅被德军杀害, 残忍割掉左乳, 震惊斯大林二战时,中国人抗击日寇侵略,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同样,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其中不乏勇敢的女英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英雄卓娅,她的死甚至惊动了斯大林,在听了卓娅被德军杀害的经过后,斯大林愤怒的下令一道命令,绝对不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332团任何官兵的投降。

卓娅出生在唐波夫州的一个农村,由于父母是教书的,她受到了交好的教育,193年,卓娅跟随家人到了莫斯科居住,1938年时她加入了共青团。

后来德军入侵,前期德军偷袭得手长驱直入,苏军是节节败退,没多久德军就打到了莫斯科附近,为了保卫祖国,卓娅跟着一群卫国战士潜入到了敌后战斗。

1941年,18岁的卓娅参加了游击队,在队伍里她接受到了简单的训练,她们的任务要相对简单一些,一是侦察敌情,二是破坏德军的一切值得破坏的东西。

当时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有战斗经验的队员被留作了第二预备队,卓娅和一些新队员被派去承担破袭任务,卓娅和几名游击队员到了距离莫斯科150公里外的德军驻点。

德军已经占领这里的村庄,卓娅和战友的任务是摧毁这些居住地,为空军和炮兵清理障碍,由于德军防守严密,小队无功而返,后来卓娅请求独自前往谢沃村。

不料在那里,她正打算烧毁德军马厩时被抓,为了从她口中得知游击队的下落,抓她的德军197步兵师332团团长亲自对她进行了审问,战场中的审问自然少不了酷刑。

面对卓娅的闭口不答,德军士兵拿着皮鞭抽打,皮肉都撕开了口子,卓娅仍是拒绝回答,后来德军脱了她的衣服,让她在雪地走,在各种折磨下卓娅始死守秘密。

在折磨够了之后,德军给她带了一块“纵火犯”的牌子,然后把她绞死了,并且把她吊在绞刑架上示警,后来无聊残忍的德军又割去了她的左乳。

卓娅英勇牺牲的事迹传到斯大林那里,愤怒之下斯大林下了一道命令,德军那个332团,决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后来在苏军的进攻中,到处激荡着“为卓娅报仇”的口号。

1942年1月,谢沃村被苏军解放,卓娅的尸体被找到,绞死她的绳子还在脖子上套着,她被追授了“苏联英雄”的称号,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娅是一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女英雄,
卓娅·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生于1923年9月13日, 战争爆发时,卓娅还不满18岁,正是一名花季少女.当年10月,正在读高中的卓娅悄悄离开慈祥的母亲, 自愿加入游击队,从莫斯科郊外的奥布霍沃村越过战争前线,深入敌后.11月的莫斯科滴水成冰,卓娅和她的战友们爬冰卧雪,顽强地坚持着对敌斗争.
当时,卓娅根据游击队指挥员的命令,前往被德寇占领的佩特里谢沃村执行
焚烧德军后勤基地的战斗任务,她具体负责焚毁德军马厩.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卓娅误将一所民居焚毁了.第二天夜晚,她重又潜回该村继续执行任务时, 被愤怒的房主抓获并交给了德军.
卓娅是在11月28日凌晨被俘的,经过三次审讯,不断的拷打折磨,她都没有屈服,在11月29日上午被绞死.共经历了稍多于一天一夜的审讯和拷打折磨.
1. 第一次审问与拷打: 卓娅被捕后被双手反绑,押到德军322团司令部值班室.先对她进行了全身搜查,剥去了大部衣服,只留下了内衣.然后便由一个值班军官进行第一次审问,卓娅用一个假名丹娘作为自己名字,对其他问题一律拒不答复.于是便进行了第一次刑询, 由四个健壮的男子解下皮带对她进行狠狠
抽打,边抽边问.但卓娅仍是不招,开始时还回答「不知道」,以后就被抽打得出不了声了.但她很坚强,始终没有叫一声痛.共抽打了二百下.打得她浑身是伤, 健美的肉体上满布纵横交义的鞭伤,皮开肉绽.刑讯场面十分惨烈残酷,以致
一个士兵逃了出来,双手抱头,紧闭眼睛,不停地说:「太惨了!太惨了!」
2. 第二次审问: 第一次刑询后322团团长留杰列尔对结果不满,自己出马
来审,而且押来了叛徒克鲁勃科夫对质.押上来的卓娅已在拷打中受了重伤
,步履蹒跚,脸也打肿了,有瘀血块,嘴角也有一条条血痕.团长先问卓娅认不
认得克鲁勃科夫,卓娅断然说不认得.但问克鲁勃科夫时,他便指认了卓娅,并讲出了她真实姓名,于是卓娅知道他己经叛变了.德军由于克鲁勃科夫供出了第一会合点而活捉了卓娅.便想再让卓娅招出第二会合点,以便捕捉最后一个游击队员.但卓娅坚决不招.这次审问没有结果.团长发怒了,便将这名年轻美貌的女俘交给情报官,让他对卓娅进行残酷的惩罚性拷打和凌辱.
3. 残酷的拷打凌辱: 当天卓娅被押到了第二个行刑点,这是另一个村民瓦西里.库利克的家.(现在这里己是卓娅纪念馆的一部分,一切保持当年原貌).屋子里很宽大,有个炉坑和一条很宽大的长条凳.(见照片)
卓娅押来时双手反绑,衣服单薄,手脚多处伤痕,秀美的脸上己有青紫肿块.破了的嘴唇流着血,一定是她在受刑时咬破了自己的嘴唇.她的秀发蓬乱,一绺绺
的被汗粘在前额.她还大口的喘息,显然二百下鞭打给她带来了剧烈的痛苦.
屋子里住着一批德军士兵,情报官把这个美丽女俘交给了士兵,而且表示可
任他们处置后便离开了.德军士兵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卓娅便受到了比鞭打更残酷的拷打折磨,甚至还被轮奸了.对她所施的酷刑各说不一,最少的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记述的,有拳打,灯火灼脸,锯齿刺背等.最多的则包括「烙铁烙乳房,钢锯锯背,刀割皮肉,拔手指甲,拔脚趾甲,烧脚心,烧手指,烧脚趾,还用烧红的铁条穿过小腿,大腿,手臂等处肌肉,强迫她吃马.,喝法西斯的尿,
押她到刑场前还用烈火烧她的阴部.」究竟受了多少刑已很难弄清,想来可能比最少的要多些 (有些妇刑出于为女英雄讳的心理,当年不宜描述),比最多
的要少些(如果真的用了全套的'拔手指甲脚趾甲,烧脚趾脚心,用烧红的铁条穿过小腿大腿肌肉,再加烙乳房焚阴部'那她可能在次日上午就只能由人抬着去刑场了).
上述的凌虐到晚上十点后,在德军士兵去睡觉后便变了另一类酷刑.即守门的卫兵将卓娅押到外面让她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卓娅双手反绑在背后,只穿了一件衬衣,光着腿(一说是赤身裸体的),赤着双脚,在漫天风雪中行走.背后是卫兵的剌刀,直顶到背脊上.直到穿着厚厚冬衣的卫兵自己都冻得受不了时才把卓娅押回屋里去.从晚上十时到凌晨二时,每小时便将卓娅押到户外冻上十五到二十分钟.卓娅被这样残酷的折磨冻得浑身战抖,原来白皙红润的肌肤都冻得发青,到处都是冻伤,尤其是赤裸的双脚,埋在冰雪之中,冻得坏死,痛入骨髓.
直到凌晨二时卫兵换班后,才中止了这冻刑,卓娅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能在长凳
上躺一下,但是冻得发黑的双足痛得锥心,浑身的刑伤带来的剧烈痛苦也折磨得她生不如死. 但她很坚强,咬唇忍痛,没有呻吟一声.
4. 最后一次审问:29日早晨团长来到,见到卓娅己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浑身伤痕.尽管是他示意让士兵凌虐这位女俘的.但情况之惨都出于他的意外,使他觉得劝降很难成功,弄得他发了一道脾气.但他还不放弃最后机会,仍耐着性子进行了最后劝降,用的是利诱威胁:如果投降,会送去医院治疗康复;如果拒绝,就立即绞刑处死.卓娅还是坚定地拒绝了.于是团长就签署了死刑判决书,结束了审问和酷刑拷打.
卓娅牺牲后,德国法西斯为了制造白色恐怖,竟不允许村民安葬她的遗体,以致牺牲后的卓娅在绞架上吊了一个多月.苏联红军逼近佩特里谢沃村时,德军官兵在逃跑前用刺刀割断绞索,将卓娅扔进雪堆企图掩盖罪行.然而,一名士兵竟又扒开卓娅遗体上的衣衫,用刺刀将她的左胸割走.德军逃跑后,满腔悲愤的村民将卓娅埋葬在村外的小树林里
薇拉
薇拉沃洛申娜 ,是个非常漂亮的苏联金发女青年,很象电影[乡村女教师]里的女主角.她在1941年10月放弃学业加入了9903部队.与卓娅一起编入了第一行动小队到敌后破坏.出发后不久与德军发生遭遇战, 薇拉与卓娅是同一战斗小组, 薇拉是组长.她担任了断后,战斗中肩膀被击中负伤. 在德军优势火力下游击认被打散.
负伤的薇拉继续战斗,在打完子弹后被德军生俘.此后便受到凌辱与酷刑.皮鞋踩踏,枪托砸击.在当天便被处绞刑,吊死在一株老柳树上,时年23岁.
薇拉死后没没无闻.一个名叫伏洛罗夫的作家在阅读卓娅书籍文章中,对薇拉发生了浓厚兴趣.经过十多年调查采访,在薇拉死后40年写出了[女英雄薇拉沃洛申娜],引起很大反响,有人上书中央要追认她为'苏联英雄',还未有结果时, 苏联解体.到1996年5月才被俄罗斯联邦追认为'俄罗斯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