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
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

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大跨度结构的建设需求增加,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逐渐得到应用并发展。
该工法通过提前施加预应力,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梁的施工,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提高承载力:通过预应力的施加,梁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提高了梁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 稳定性较好:由于采用了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梁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小变形和开裂。
3. 施工周期短:相比传统施工方法,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施工周期短,提高了工程进度和效率。
4. 施工一次完成:该工法能够实现一次成型施工,不需要多次浇筑和粘贴,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框架梁的施工,尤其适用于大型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中。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合理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结合工程要求和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工艺。
2. 技术措施的采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如预埋钢束、张拉泵浆、锚固技术等,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
五、施工工艺大跨度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侧向张拉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基础施工:包括基础的浇筑和固定,确保基础牢固和稳定。
2.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制作合适的模板。
3.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形式进行布置。
4.预埋支架安装:将预埋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模板内。
5.管道铺设:铺设泵浆管道和张拉管道,保证张拉作业的顺利进行。
6. 预应力张拉:使用张拉机械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使梁体产生预应力。
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

有粘接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方案XX建築工程公司年月日本工程結構體系為框架一剪力牆結構。
採用了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梁,跨度為23.00m。
本工程預應力梁共計4根梁,採用後張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根據設計要求,為確保工程施工品質,特確定本工程有粘結預應力分項工程方案如下:(一)、預應力專項施工工藝1.材料本工程預應力筋採用標準強度fptk=1860N/mm2,公稱直徑 =15.24,彈性模量Ey=1.95×105MPa的高強度低鬆馳鋼絞線,均採用兩端張拉,錨固體系採用HVM群錨體系,包括錨墊板、螺旋筋、錨環和夾片。
錨具品質應符合國標GB50204—92有關規定的要求。
2.設備的選用本工程均採用HVM15群錨體系,故張拉設備配套採用YCW—250型液壓千斤頂及配套的高壓油泵,油壓精度1.5級,灌漿採用高壓砂漿灌漿機。
3.材料及設備複檢(1).預應力鋼絞線的檢驗對使用的預應力鋼絞線品質審核包括:出廠品質證明書、見證取樣檢測。
檢驗內容:A.出廠品質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
B.外觀檢查:逐盤(卷)檢查。
有粘結預應力鋼絞線撚距應均勻,切斷後不鬆散,其表面不得帶有油污、鏽斑或機械損傷,允許有輕微的浮鏽。
C.標牌檢查:鋼材品種、直徑、強度級別、重量、出廠日期。
D.抽取試樣由有資質的單位作力學性能試驗,3根1組。
由於總重量小於60t,故只做1組。
(2).預應力錨具的檢驗預應力錨具:根據(GB/T14370—93)中I類錨具的要求,採用HVM群錨體系。
張拉端採用HVM15—7/8/9型錨具。
對使用的錨具品質審核包括:出廠合格證、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檢驗內容:A.出廠品質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B.外觀檢查:抽取8套錨具,檢查錨環、夾片外形尺寸及表面品質應全部符合產品標準,錨墊板外形尺寸應符合產品標準。
C.因本工程屬一般性結構,故錨具的靜載錨固性能試驗由廠家提供。
(3).設備進場及標定驗收本次施工的設備包括:250t液壓千斤頂及相應油泵、灌漿機。
有粘结预应力梁预应力张拉方案

有粘结预应力梁预应力张拉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建筑,其中部分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梁的跨度为_____,梁的截面尺寸为_____。
预应力筋采用_____规格的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为_____。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预应力张拉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为实际张拉过程中的控制提供依据。
2、材料准备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预应力钢绞线,并进行检验和验收。
锚具: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锚具,并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
波纹管:选用质量合格的波纹管,确保其密封性和耐久性。
3、设备准备千斤顶:根据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并进行标定和校验。
油泵: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泵,应性能稳定,工作可靠。
压力表:精度不低于 15 级的压力表,用于测量千斤顶的油压。
4、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保证预应力梁张拉端和固定端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搭设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预应力筋的铺设1、波纹管的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波纹管的位置,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间距一般不大于 08m。
波纹管的接头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套接长度不小于200mm,并使用密封胶带密封。
2、预应力筋的穿束在波纹管安装完毕后,将预应力筋逐根穿入波纹管内。
穿束时应注意避免预应力筋的损伤和缠绕。
四、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检查千斤顶和油泵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
安装锚具和夹片,确保锚具与千斤顶的中心线对齐。
2、预张拉施加 10%的张拉力,使预应力筋绷紧,消除松弛状态。
3、正式张拉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分级加载制度进行张拉。
每级加载后,持荷一定时间,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4、锚固当张拉力达到设计值后,持荷 5 分钟,然后缓慢回油锚固。
五、预应力张拉控制要点1、张拉力控制张拉力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同时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实际张拉力与设计张拉力的偏差不应超过±5%。
预应力专项施工方案

预应力专项施工方案一、引言预应力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采用预先施加预应力的技术来增强或调整结构构件的内部应力分布,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本文档将介绍预应力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预应力工艺、预应力材料和设备、施工步骤等。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2.1 施工方案设计在进行预应力专项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设计应满足预应力构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并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2 施工准备材料和设备施工前需准备好所需的预应力材料和设备,包括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锚具、压浆材料、张拉设备等。
同时,需要对这些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3 施工队伍组织和培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并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熟悉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三、预应力工艺3.1 预应力施工原理预应力施工是通过施加内部预应力,使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反力,从而改变其应力分布,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3.2 预应力张拉工艺预应力张拉工艺是进行预应力施工的核心环节。
该工艺主要包括张拉前准备、张拉过程和张拉后处理等步骤。
在张拉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预应力的施加量和速度,并进行相应的监测和调整,确保预应力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预应力压浆工艺预应力压浆工艺是在张拉完成后,对预应力孔道中的空隙进行充填和加固的过程。
通过压浆,可以提高预应力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四、预应力材料和设备4.1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是进行预应力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是由多股钢丝组成的。
预应力钢束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延性,以满足预应力施工的需要。
4.2 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用于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结构构件中。
预应力锚具要求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和耐久性,以确保预应力的传递和固定效果。
4.3 预应力压浆材料预应力压浆材料用于填充预应力孔道中的空隙,并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预应力梁施工方案

预应力梁施工方案第一小节施工准备第一条材料准备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筋、锚具、波纹管及所需预应力配件均严格按照图纸具体要求进行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本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低松弛有粘结钢绞线,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1860n/mm2。
钢绞线进场时附有钢绞线产品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复检合格证,然后进行钢绞线见证取样检查,产品质量必须符合gb/t5224—2003有关规定。
预应力锚具:因为本工程预应力中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对锚具的要求高。
按照规范要求,锚具必须采用i类锚具:锚具效率系数ηa≥0.95,试件破断时的总应变εμ≥2%,产品质量必须符合gb/t14370—2000有关规定。
张拉端:结采用群锚,由群锚锚具、喇叭管、φ12螺旋筋组成。
无粘结采用单锚,由单锚锚具、垫板、φ6.5螺旋筋组成。
预应力波纹管:每束孔道内有6钢绞线,采用内径为φ65mm,接头管内径φ70mm,此产品应有质量证明书,其尺寸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94的规定。
第二条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与组装预应力钢绞线按照施工图纸规定进行下料。
按施工图上结构尺寸和数量,考虑预应力筋的曲线长度、张拉设备及不同形式的组装要求,定长下料。
预应力筋下料应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使用电焊和气焊。
然后将各种类型的预应力筋按照图纸的不同规格进行编号堆放。
第二小节预应力标准施工工艺第一条有粘结预应力筋铺放铺放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端模:预应力梁张拉端的模板采用木模,若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也可以采用其它模板。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在合端模前在预应力筋穿出位置处打孔,孔径同波纹管直径。
所以需事先准备好端模,尺寸要准确。
架立筋制作:根据施工图纸预应力筋曲线矢高的要求施工,定位架立筋采用钢筋点焊于梁箍筋上,间距为1000mm,其高度为波纹管中心线距梁底的高度减去波纹管的半径进行设计制作,宽度为梁宽减30mm,波纹管绑扎固定在架立筋上。
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芯模施工方法

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芯模施工方法一、引言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芯模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方法,它具有结构轻巧、施工快捷、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该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关键技术,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大跨度缓粘结预应力空心楼盖芯模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楼盖的几何尺寸、预应力设计和布置方案。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时间和人力资源等。
最后,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预应力钢筋、空心楼盖模板、缓粘结胶等。
三、施工步骤1. 安装模板:首先,根据楼盖的几何尺寸,将空心楼盖模板进行拼装,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然后,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将模板安装在楼盖位置上,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预应力钢筋布置:根据预应力设计方案,将预应力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布置方式放置在模板内。
在布置过程中,要注意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方向和位置,确保预应力钢筋的受力合理均匀。
3. 张拉预应力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布置完成后,使用专用设备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张拉力大小,并将张拉设备固定在预应力钢筋的两端。
然后,逐渐施加张拉力,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在张拉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均匀性,避免过度张拉或不均匀张拉引起的问题。
4. 缓粘结胶施工: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后,将缓粘结胶涂覆在预应力钢筋外表面。
缓粘结胶的作用是增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提高楼盖的整体性能和承载力。
在涂覆过程中,要注意胶层的均匀性和厚度,确保胶层与钢筋紧密粘结。
5. 浇注混凝土:在缓粘结胶施工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浇注方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避免混凝土塌落或产生空洞等问题。
6. 后期处理: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工作。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精选文档】

22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22。
1 一般规定22。
1.1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现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桥梁、水池、筒仓等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也可参照执行.22。
1.2 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由具有专项资质及相应等级的队伍承担。
22.1.3预应力筋的质量、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
22。
1。
4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等的规定.22.1。
5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的规定.22。
1。
6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22.1。
7 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22.1.8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3)当预应力筋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应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4)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22。
1.9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2。
1。
10 孔道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 75的规定,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 19等和有关环保的规定.22.1.11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凭借其显著的优势,在大跨度、重载结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并进行张拉锚固,然后通过孔道灌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
二、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丝、钢绞线等,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锚具:根据预应力筋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锚具,如夹片式锚具、锥塞式锚具等,锚具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波纹管:用于预留孔道,一般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其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灌浆材料: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和专用灌浆料,其性能应满足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二)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要点。
2、编制施工方案,包括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灌浆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三)现场准备1、搭建施工平台和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和操作方便。
2、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畅通。
三、预留孔道的设置预留孔道的位置和尺寸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波纹管预留孔道。
波纹管安装时,应保证其位置准确、顺直,接头处应密封严密,防止漏浆。
同时,应在波纹管内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
四、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应力筋的铺设应在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
铺设时,应保证预应力筋的位置准确、顺直,避免出现扭曲、交叉等现象。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定位钢筋,保证其曲线形状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预应力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二〇〇八年一月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 **(一期)预应力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图纸; 2.现行国家建筑施工程规范、标准;3.湖南省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程和规定;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粘结预应力工法》;5.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和自然环境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期)工程由湖南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本工程地下室顶板采用有粘结预应力体系。
地下室顶板砼设计等级C40,张拉控制应力0.75fptk,设计单位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工程特点该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分包工程的主要特点是:1.板内均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锚具均采用扁锚,张拉时逐根进行张拉。
2.本工程预应力的施工需要多专业穿插、配合,必须与总承包单位及相关专业单位在工序交接、端部处理、施工顺序、施工进度等方面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以保证总体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3.为防止跨后浇带的有粘结预应力波纹管由于混凝土浇捣时间滞后而锈蚀,本工程采用防腐防锈的镀锌金属钢带波纹管;4.由于预应力筋种类较多、梁柱结合部位钢筋布置密,且梁的张拉端部位采用的是板上张拉,因此预应力筋的布置以及在张拉端及固定端部位预应力锚具的排列位置应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考虑;5.由于预应力筋的束形及位置直接影响到其受力性能,所以当普通钢筋及其它管线与预应力筋铺设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保证预应力筋位置的准确,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6.预应力的铺束工序位于进度表的关键线路上,对施工工期有直接的影响,我方将投入精良的施工力量和总承包单位密切配合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地尽快铺束完毕,张拉工序也会对模板、支撑等材料的周转产生影响,因此,我方也组织充足的施工力量精心安排组织,确保不延误工程总体进度计划。
7.根据本工程预应力材料用量比较集中,我方已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尤其是主材钢铰线及锚具的供应以及检验,确保不因材料供应及送检的原因影响工程进度。
第三节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预应力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同时应符合下列标准、规程: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J219-2002;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6.《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JG/T5028;7.《预应力用电动油泵》JG/T5029;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995;1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手册》及《施工工法》;11.相关厂家的配套产品说明;12.国家、省、市有关法规。
第三章施工总体目标及施工计划第一节预应力分包工程总体目标一、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二、工程进度目标:按总承包单位总体工程进度计划控制,不耽误总体工期;三、安全生产:防止重伤,杜绝死亡,努力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等“四无”要求;四、文明施工:努力做好规范管理,场容、场貌创一流水平,努力达到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五、按项目管理的要求组织各工种的平衡和流水作业,通过有效的协调指挥,使整个工地保持最优化的组合和功效。
第二节技术及组织准备一、企业资质及技术优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具有预应力专项设计资质和贰级预应力专项施工资质(预应力专项施工最高级),并拥有预应力专业施工队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我公司是预应力专项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单位,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便于随时解决工程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便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我公司目前已独立完成了多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任务,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在本工程中可以和各单位密切配合,解决节点细部构造处理等各种技术难题。
在施工阶段,将抽调最强的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来实施本工程的预应力专项施工任务。
作为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的专业施工企业,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优良的施工质量和设计施工全方位的现场服务,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二、预应力工程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图1 预应力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三、项目部计划投入的主要现场办公设备表1 办公设备配备表四、施工队人员部署施工中应根据总进度要求,切实安排好技术工人和一般劳动力的配置。
对各道工序,应有专人负责。
为保证总体进度,切实解决劳动力配置,本工程计划采取技术工人和一般普通工人结合操作的方式,由各工序的指挥负责总体安排,熟练技术工人负责现场关键工序的操作,包括以下关键工序和内容:(1)预应力束的定长下料和挤压(弹簧圈安装、操作油泵和挤压机);(2)预应力束放线、锚垫板和螺旋筋的固定;(3)节点区穿设波纹管;(4)穿设预应力钢绞线;(5)波纹管的连接以及端部构造处理;(6)安装塑料盖瓦和排气孔;(7)预应力张拉前钢绞线清洁、安装锚具(8)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操作油泵、千斤顶安装、伸长值测读、张拉记录;(9)预应力孔道排气孔的检查和疏通;(10)水泥浆配合比的控制、灌浆泵操作、灌浆管的安装、出浆检查、排气孔的封堵;(11)制作水泥浆试块;(12)多余钢绞线的切除。
对于施工过程中除前面所述关键工序以外的一般性工序配合,可以由普通工人完成,具体包括以下施工工序:(1)下料过程中的拉料、盘卷、材料周转运输;(2)预应力钢绞线束的编束、整体穿束;(3)预应力张拉前锚垫板外的清理;(4)张拉灌浆设备的搬运;具体部署情况见表2。
表2 劳动力配备表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一、有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工艺根据**·**(一期)工程有粘结预应力板的结构设计特点、相关规范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粘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确定本工程梁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如下:(一)、梁内有粘结预应力筋施工工艺流程↓→→││││→←→←→→注:*二、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一)预应力梁及板内穿设波纹管和预应力筋1.土建总承包单位支好梁或板的底模,普通钢筋就位之后,根据设计要求的矢高安装预应力定位支架。
其中梁筋支架间距约为1000mm;板筋支架布置于反弯点,支架用φ12的普通螺纹钢筋制作。
2.铺设预应力波纹管,并牢牢绑扎在定位支架上,连接部位用防水胶带缠绕。
3.张拉端垫板的安装:波纹管位置固定好并穿束完成后,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
确保证其位置的准确。
同时还必须保证垫板与孔道切线相垂直。
4.将预应力筋编为集团束并用铅丝绑扎在一起,然后整束穿入波纹管内。
5.由于穿束在浇捣砼前进行,因此在锚垫板安装完成后,应对垫板外工作长度内的外露钢绞线进行保护,同时应对预应力孔道和垫板上的灌浆孔进行封闭,防止其它物质对其损害。
具体方法:在外露钢绞线外采用防水胶布材料进行包扎。
6.用棉丝密封灌浆孔、喇叭口等重要部位,连接部位用胶带缠绕密封。
7.在构件的端部设置灌浆孔,每跨的最高点安装盖瓦和排气管。
8.在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人员认真检查各关键部位及预应力孔道的高度,认真仔细全面地检查波纹管有无破损,认真填写“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浇筑混凝土过程前,用胶带封堵所有灌浆孔和排气孔,并用棉丝塞紧喇叭口等空腔,防止水泥浆进入波纹管堵塞预应力孔道。
(二)板内预应力筋铺放顺序及曲线定位和端部构件安装1.在与钢筋工交叉施工中,必须明确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的关系,其相互关系详见施工图。
2.预应力板普通钢筋底筋成片完整绑扎好之后,开始放置预应力波纹管定位支架,波纹管的定位支架采用φ12钢筋制作。
板内无粘结筋在反弯点位置设置定位支架,支架形状及尺寸如下图所示:预应力支架示意图(单位:mm)3.定位支架放置并固定好之后开始铺设板内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必须牢牢绑扎在定位支架上。
预应力筋的曲线定位按照施工图布置,板内预应力筋详见《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
4.板内有粘结筋张拉端及固端构造详图详《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中的附图。
(三)预应力筋的下料与固定端制作1.预应力筋下料采用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焊切割。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确定。
下料前由技术人员编制详细的下料单,下料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下料单提供的预应力筋长度下料,防止出现材料浪费或预应力筋长度不足。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预应力筋长度=构件长度+曲线增量+操作长度2.本工程采用挤压锚具作为固定端锚具,主要机具设备为电动油泵和挤压机,挤后进行清理,不能有残留铁屑。
每个挤压锚内必须放置钢丝衬套,而且必须完整放置,挤压后预应力筋外端应露出挤压套1~5mm. 每工作班进行抽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切除后重新挤压。
(四)浇筑混凝土1.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长时间直接碰撞波纹管,防止破坏波纹管而导致浆体进入预应力孔道。
2.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及时拆除预应力板的侧模,清理张拉端喇叭口和预应力筋,安装锚具,为张拉工序作好准备。
(五)预应力张拉作业1.本工程部分预应力筋需要在板面上进行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需采用变角张拉工艺,这是本项预应力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
2.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之后,张拉板预应力筋。
3.预应力张拉设备在使用前,送检验机构采用压力试验机,对千斤顶和油表进行配套标定,标定有效期半年,张拉前要试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对于每区预应力,张拉顺序原则为:1)字母轴和数字轴方向同时进行;2)张拉完毕一个轴线间再张拉下一个轴线间;3)每个轴线间均先拉长筋后拉短筋;4)从中间往两边张拉。
理顺张拉端预应力筋次序,依次安装工作锚、变角块、千斤顶、工具锚。
安装时应注意变角块块与块之间的槽口搭接,保证密实。
5.由于开始张拉时,预应力筋在孔道内自由放置,而且张拉端各个零件之间有一定的空隙,需要用一定的张拉力,才能使之收紧。
预应力的张拉初应力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即应当首先张拉至初应力,量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A,然后张拉至二倍初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百分之二十),再次量测伸长值B,最后张拉至控制应力,量测伸长值C。
计算实测伸长值:△L=C+B-2A核算实测伸长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确认后卸载锚固回程并卸下千斤顶,该预应力束张拉完毕;预应力束理论伸长值计算结果详见附表。
6.如果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大于千斤顶的行程,可采用分级张拉,即第一级张拉到行程后锚固,千斤顶回程,再进行第二次张拉,直至达到张拉控制值。
7.张拉作业,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同时用张拉伸长值作为校核依据。
实测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6)%范围之内,超出时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后再继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