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分析及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期间也大大小小地发生过一些价格波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地区的努力,这些波动基本上都很快得到平息,使之未伤害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正确认识价格波动现象,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发展特点,对做好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近年市场价格波动的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部分商品在一定时段上出现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情况,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只是价格波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一)2003年初的药品、食品价格波动和年底前的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
2003年初,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非典”疫情,由于疫情影响,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引发了部分药品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并在一些地区出现抢购现象。如2月份,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南昌、南京等地出现抢购板蓝根冲剂和醋制品现象,板蓝根冲剂价格上涨3~5倍,醋价上涨5~10倍,抗病毒口服液价格上涨2~10倍;同时,广东部分市县出现抢购粮油、盐等食品风波,食盐价格上涨5~10倍,米价最高时涨到1倍以上。由于疫情的蔓延,到4月份,华北、西北、东北的部分城市也先后出现抢购大米、食盐等食品以及药品现象,大米、食盐价格上涨一倍左右,9种中药饮片平均价格上涨3倍多,部分西药及卫生用品价格最高涨幅达1.5倍多。5月中下旬,随着疫情的控制,价格波动才得到彻底平息。
同年10月中下旬,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又出现大幅上涨,个别地区出现集中购买、抢购现象。10月中旬,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豆油首先涨价,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30.00%、25.00%、21.21%、12.07%。到10月下旬,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城市迅速增多,36个大中城市散装豆油、桶装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19.89%、7.81%;其中,兰州、成都、重庆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8.37%、34.23%、33.98%,南宁、厦门、长沙、宁波豆油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40.63%、29.41%、28.57%、27.27%。进入11月后,价格方趋稳定。
(二)2004年上半年的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2004年2月中旬,广州、长春、宁波、长沙、南宁等少数城市米价出现上涨,其中广州、长春、宁波粳米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27.27%、20.00%、7.69%,长沙、宁波、南宁早籼米价格分别比上旬上涨15.00%、14.29%、10.00%。此后,涨价迅速波及各主要城市。到3月上旬,36个大中城市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平均零售价格分别比涨价前的2

月上旬上涨16.98%、18.26%、13.49%,其中宁
波、广州、南京粳米价格和合肥、福州、长沙早籼米价格涨幅均超过30%,宁波早籼米价格涨幅超过40%,合肥晚籼米价格上涨50%。
受大米价格上涨影响,3~4月份,面粉价格也出现上涨。从3月中旬开始,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城市面粉价格首先上涨。3月下旬,石家庄富强粉、标准粉价格分别上涨12.50%、15.00%,郑州价格分别上涨7.27%、5.77%,西安市价格分别上涨8.00%、9.09%。随后,上涨态势扩展到全国,到4月份,36个大中城市富强粉、标准粉价格比涨价前的2月份分别上涨6.82%、8.93%。
由于上年发生的食用油价格上涨和当年发生的大米、面粉价格上涨,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为1997年至2004年期间的价格最高涨幅。
(三)2005年至2006年的部分商品价格波动。
这两年,国内市场商品价格总体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但2005年上半年化肥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尿素、磷酸二铵价格7月份分别比年初上涨7.08%、9.91%。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当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了4次,4月份石家庄、郑州、上海、长沙、广州等地还曾出现限制或停止柴油批发情况,昆明、长沙等地出现抢购柴油现象。
2006年,主要是年底前的部分城市面粉价格上涨对社会影响较大。11月中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小麦、面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山东青岛小麦批发价格涨幅超过10%,面粉价格涨幅超过20%;江苏徐州和浙江杭州的面粉价格涨幅在10%左右。随后,上涨态势很快影响到全国,到12月下旬,36个大中城市标准粉零售价格比11月上旬上涨4.76%。其中,北京、武汉、昆明、南京标准粉价格涨幅均超过10%,兰州价格上涨22%。
(四)2007年的猪肉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和2008年春节后的食用油价格波动。
2007年“五一”节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猪肉价格首先上涨,并迅速形成全国性的普遍上涨。5月份,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下同)价格比上月上涨10.62%。其中,沈阳、呼和浩特、长春、西宁猪肉价格分别上涨24.70%、23.00%、22.58%、18.36%。到8月,猪肉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落。10月下旬,猪肉价格再次出现反弹上涨,到12月份,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价格每500克为13.69元,达到1989年以来的最高点,比4月份的平均价格8.66元上涨58.08%,比上年同期上涨60.30%。猪肉价格上涨还带动与之相关的肉禽蛋等副食品价格的一起上涨,2007年12月的牛、羊价格分别比4月份上涨29.51%、26.73%,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6.97%、 36.16%。进入2008年后,猪肉价格仍持续上涨

,春节期间(2月12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每500克进一步达到15.06元的历史高点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开始趋稳下降。
由于主要受猪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2007年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为1997年来的价格最高涨幅。
另外,食用油价格在上年持续小幅上涨的基础上,2008年春节后,价格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波动,并在部分城市中出现抢购桶装豆油现象。2月中旬,哈尔滨、长春等城市食用油价格首先上涨,到3月中旬,食用油价格涨至阶段高点,36个大中城市散装菜籽油、豆油平均零售价格分别比2月上旬上涨22.08%、19.57%,其中,昆明、成都、深圳菜籽油价格分别上涨34.62%、26.67%、25.93%,太原、石家庄、天津豆油价格分别上涨35.38%、33.33%、31.51%。此后,价格出现回落。
二、价格波动的原因
近年国内市场发生的几次价格波动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根本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所致,包括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一时需求的非正常增加。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最典型的是2004年的粮价上涨和2007年的猪肉价格上涨。2004年的粮价上涨,是在2000~2003年连续四年当年产量不能满足当年消费,全社会粮食库存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发生的。2003年的粮食产量由历史最高年份的1998年的5123亿公斤降到4307亿公斤,当年产需缺口超过500亿公斤,其中稻谷当年产量1607亿公斤,比历史最高年份1997年减少近400亿公斤,当年产需缺口近300亿公斤。
而2007年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则是由于前两年猪肉价格偏低(2006年6月36个大中城市猪肉平均价格每500克降至7.29元,当年5月生猪收购价格降至3.24元,均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民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加之上年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猪蓝耳病导致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使供求严重失衡所致。2006年底的全国生猪存栏4.9亿头,同比下降2.6%;母猪存栏4700万头,同比下降3.6%;到2007年6月底,母猪存栏数比年初又下降7%。
二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近几年,国内的几次大的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成品油、化肥价格上涨,都是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而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则是2003年10月中下旬和2008年2月底3月初的食用油价格波动。2003年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2003年全球大豆减产10%的消息,由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提前一天得到消息,9日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就出现大幅度上扬,13日价格分别达到266.8美元/吨和603.1美元/吨,分别比8日价格

上涨7.8%和9.7%,随后便引发了当年10月中下旬的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2008年2月底、3月初的国内市场食用油价
格大幅波动,也是在美国农业部1、2月连续发布全球大豆减产、库存大幅下降及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发生的。3月3日,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由2月1日的473.3美元/吨涨到527.6美元/吨,涨幅为11.5%,豆油价格则由1193.3美元/吨涨到1491.7美元/吨,涨幅为25%。大豆、豆油价格分别达到历史高点。此后,在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测报告调增巴西大豆产量和南美大豆即将上市的预期影响下,3月底,国际市场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又迅速回落到440美元/吨和1135美元/吨的水平上,国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也相应出现回落。
三是突发事件引发的价格波动。2003年“非典”引发的全国范围的药品和粮食、食盐价格上涨是最典型的事例,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社会恐慌心理导致,消毒、防护类卫生用品和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类药品价格上涨则主要是短时期内需求猛增所致。
另外,一些局部地区的突发灾害也都在一定区域内引发了一些相关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如今年南方地区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就引发了受灾地区的蔬菜等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贵州的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价格最高时价格比灾前上涨一倍以上,晚籼米、鸡蛋价格上涨10%左右。江西的蔬菜价格普遍比灾前上涨50%左右,其中青菜、萝卜、包菜价格最高时分别上涨97%、87%、68%,牛肉、鸡肉价格分别上涨8%、11%左右。受高速公路交通堵塞影响,贵州的普通方便面价格卖到每盒10元,甚至高达20元,矿泉水价格上涨1~2倍,蜡烛价格上涨10~15倍。
此外,每次价格波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涨价预期,特别是价格波动发生后,涨价预期会进一步增强,对市场势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价格波动的特点
一是涨势猛。以2004年大米、2007年猪肉的价格为例,从36个大中城市发生波动的单月价格涨幅来看,2004年3月粳米零售价格比涨价前的2月上涨17.83%,2007年5月猪肉价格比涨价前的4月上涨10.62%,分别比此前平常年份的月度价格涨幅高出17.22个和9.98个百分点。而2003年“非典”引发的消毒、防护类卫生用品和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类药品价格一个月内上涨2~10倍的情况,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未曾见过的。
二是传播快。几次价格波动都先由少数城市发端,然后通过周边城市迅速蔓延到全国,涨价传播很快。2003年“非典”引发的价格波动,从广东、广西等地扩大到全国约一个月左右时间;2004年2月的大米价格上涨由

宁波、广州、长春等城市扩大到全国多数城市不到半个月;2006年11月的面粉价格上涨由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扩大到多数地区,也不到半个月时间;2007年5月,猪肉
价格上涨由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先涨起,很快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就形成全国性猪肉连带牛、羊肉价格的普遍性上涨。
三是影响大。价格波动对市场相关商品、购买行为及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如2004年2月的大米价格上涨不仅带动了面粉价格上涨,还拉动后期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4.26%、8.46%。2007年5月的猪肉价格上涨相应带动牛肉、羊肉价格的同步上涨。有些价格波动,则相应引发了部分地区部分商品的集中购买和抢购现象,如2003年“非典”期间的一些地区抢购粮食、食盐、药品现象,2008年3月初部分城市出现的集中购买桶装食用油现象等。另外,价格波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价格波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商品供求总量平衡程度有着较大关系。如2004年和2006年的粮食价格波动的持续时间,前者有三个月,后者只有一个月。应该说,这两次粮价大幅波动都是在粮食总量基本平衡(加上库存)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持续时间都不是很长,特别是2006年11月的面粉涨价,是在当年小麦大幅度增产而市场短暂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持续时间也最短。而2007年5月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则是在供求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所以持续时间最长。同样,国内市场供给对外依存度高的如原油、植物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就大一些,依存度低的商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就相对小一些。
四、几点启示
分析近几年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发生、发展和原因、特点,总结价格调控工作的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重要启示。
(一)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现象,保持价格稳定的工作应常备不懈。价格波动是市场价格变化的一种比较剧烈的形式,也是一种市场常有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加之一个国家的市场要受到本国政府无法掌控的突发事件和外部市场的影响,要想避免这种价格波动是十分困难的,而要做到完全避免所有价格波动,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这一意义上讲,稳定价格的工作,应是政府的一项常备工作。政府的责任,一方面是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尽可能地防止价格波动的发生,特别是要尽可能地防止那些不该发生的大的价格波动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价格波动一旦发生,就要通过

应有的预案和必要的应对措施,将价格波动控制在经济发展能够吸纳和社会公众能够包容的范围内。
因此,对价格波动,应时刻保持警惕,并应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稳定价格工作的责任。中央政府要
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监管工作,寓稳定工作于平时,努力避免和减少价格波动的发生,特别是要尽量地避免或减少大的价格波动的发生。
(二)对粮食、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必须保持充足的库存,以有利于调节和保持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特别是粮价的基本稳定尤为重要,一粮带百价,粮价不稳则百价不稳。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现货价格分别上涨186%、111%、156%,而国内零售市场面粉、大米价格仅分别上涨了37%、45%,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也只上涨56%。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粮价能保持基本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年来,我国的粮食库存始终保持在当年消费量30%-40%的水平,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线,为调节和保持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提供了可靠保障。充足的库存,既使我们较好地应对了过去个别年份因粮食减产带来的市场价格波动,也使我们当前具备充分的信心去应对全球“粮荒”带来的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的冲击。
当然,在具备充足库存、保持市场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做好市场结构性的平衡工作也十分重要,包括品种结构的平衡、地区结构的平衡,乃至库存与市场的及时衔接平衡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如2004年的国内粮价波动,除了国内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的主要因素外,南方一些销区的库存严重下降导致的局部市场供应失衡,则是引发全国范围粮价波动的最直接原因。这也是一条很值得重视的重要经验。
(三)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和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并重视做好信息引导工作。价格监测和预测预警工作,是增强宏观调控预见性、及时性,避免和减少价格波动发生的重要前提。价格监测工作,在近年的应对价格波动的工作中,发挥了监视市场变化态势、及时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整体监测力量薄弱,法规制度不健全,各地普遍存在重视价格波动后的应急监测,忽视日常的预测预警工作等。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一是从组织体系上,应建设一支从上到下形成系统的坚强有力的价格监测预警队伍;二是在制度建设上,应建

立起一套科学、灵敏的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市场动态,准确预测价格走势,适时提出预警建议的制度体系,并使之能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决策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有效互动的衔接机制。
价格波动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市场预期发生和发展的,有
时在供求总量、结构都平衡的情况下,由于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预期,也会导致市场发生价格波动,甚至会发生很大的价格波动。因此,应重视信息对市场的引导工作,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应建立权威的政策和市场信息发布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定期的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制度,随时把全面、准确的市场价格情况告诉生产者、消费者,预之于前,以避免流言和片面、错误信息对市场预期的误导。(国家价格监测中心课题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