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探讨摘要:情感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利用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情感教学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奋点,有效地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 实践证明,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情感教育;探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08-01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们都应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是极具感染力的,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感动,首先教师就要感动,就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爱心把情感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要以爱结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源泉要获得情感靠下命令是不行的。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使之充满希望,这是发挥德育实效的基础。

在教育中,教师们都能体会到,亲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尊重、信赖、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求知欲,深刻体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思想,牢固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和高尚的社会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应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平易近人,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新《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现代课程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尤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确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对学生进行符合其身心健康的情感教育呢?就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验。

我在我校是副校长,主管德育,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品德教师。

我有一观点:教书育人,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尤其作为思想品德老师。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过程,情感教育在知与行的的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真正做到将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到。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相比一直处于尴尬的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强,这一点古今中外皆有共识。

另一方面就现状来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的是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知行脱节。

要不为了分数而学习,要不干脆及格万岁或根本不想学。

以致导致有些思想品德老师出现些“你们不想学,我也懒得教”的状况。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一直坚信“一定要把思想品德上好”的理念,事在人为。

一、语言含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带有情绪体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从而激发求知欲。

以饱满的情绪,抑扬顿挫的语气感情充沛的讲好每节课,是我的要求。

反对一成不变的音调,枯味乏燥。

保持时而高昂热烈,时而低沉凝重,或用重炮似的排比,或用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我的语气跌宕起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有 思 想政 治课 教 师 把 自 己全 身 心 的情 感 投 入 到 教 学 中 , 学 生 的 情感 、 治 教 材 中 的 情 感 、 师 本 人 的 让 政 教
的主体 。教师不能搞一言 堂, 只注重 自己的感受而
无 视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 悟 能 力 。 教 师 应 注 重 学 生 领
己更 有 修 养 , 更 有 施 展情 感 的教 学 能 力 。 也
当然 教 学 有法 , 无 定 法 。教 师 应 从 上 面 的 四 法
识, 更要解决祖 国未来一代的情感问题。因此 , 中 在
学思 想 政 治 课 中进 行 情 感 教 育 , 一 个 值 得 我 们 中 是 学教 师认 真 深 入 探 讨 的 问题 。研 究 它 无论 是对 个 人 还是 对社 会 、 家 都 具 有 无 比重 要 的 意 义 。从 学 生 国 的成 长 、 才 的 培养 、 族 的前 途 和 国家 发 展 的需 要 人 民 出发 , 中学 思想 政 治 课 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重要 作 用 。 二 、 中 学 思想 政治 课 教 学 中 进 行 情 感 教 育 的 在
情感和社 会所需要 的情 感充 分融 合起来 , 才能 达到 理想的情感教育 目的。这才是 我们所 追求的效 果。 当然这也就更要求 政治课教 师不断提 高 自身 素质 、 自身能力 , 使得 自己更加有魅力 , 自己更有能力去 使 了解学生的情感 、 去充分挖 掘教材 的情感因素 , 自 使
与 愿望 、 点 而产 生 的 体 验 ”所 以 教 师 必 须 仔 细 阅 观 ,
读中学思想政治课 的教材内容 , 挖掘 出其中的情感 教育因素 , 使情感有所依托 , 不会变得非常空洞。经
过政 治 教 学 的新 课 程 改 革 , 在 的 政 治 课 教 材 都 是 现 思 想性 、 学 性 、 读 性 的 统一 体 。 只要 教 师 认 真研 科 可 究 阅读 、 析 深挖 教 材 , 定能 找到 情 感 教 育 的切 人 分 一 点 。教 师 只有 找 到 每 节 政 治课 的情 感 教 育 的 准确 切 人 点 , 能 在 培 育 学 生 的情 感 时 有 根 有 据 ; 才 只有 找 到

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评价策略与途径
在实施情感教学评价的过程 中 , 教师要发扬改革创新 的教育理 念 , 以情感教育理 论 为指导 , 对情感评 价的 策略 与 方 法进 行实践 的探索与研 究 , 努 力创 造 教学 水平 进 入 更 高的境界 。 如 :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 , 可 以实施显 形 与隐 形 的评 价 策略 与 方 法 , 所谓 显形 的 方 法 , 就 是通 过 教师对教材的精心 设计 , 创设 师生情感互 动的环境 , 有准 备地对不 同学生实施不 同的问题 教学 , 特别是对学 习困难 学 生适 当降低对知识 点的评 价 要求 , 并对他们 的 表现 更应 偏爱于热 情 的赞赏与鼓励 , 有意识 培 养求知欲望 , 帮助学 生 建 立 自信 心 , 形 成 和 谐 合作 的 教 学 环 境 。 在 整 个的 过 程 中能使学生有直观 的感受 与体验 , 就是显形 的评价方法。 而 隐形 的评 价方法 , 教 师在 实施 教学过程 中随时 关爱学 生 的 表现 , 对学 生 的评 价 表现 在 细微 的面部表情 、 富有 情感 的动作 , 充满激励的眼神 , 这样 引起师生 情感交融 的 行为 就是隐形 的方法 。 通 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 , 既 能促 进 学 生学 会科学 知识 , 感悟人 类科学知识 , 又 能 增 进 师 生 隋感的互 动与 交流 。
初 中政治课教学 中的情感教育
肖俊 臣
(四
川省
中江 县 御 河
中学校



中江
6 18 10 0 )
初 中思 想政 治课担 负着传授知识 、 培 养能 力和提 高觉 悟的任 务。 作 为思 想政治课教师 , 遵 循并 自觉运 用 知 、 情 、 意 、 行相统一 的规律 , 认真研 究和加强情感在政治教学 中 的作用 , 必 定 会收到较好 的教育教学效果 。

试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试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法 ,背景知 识导入法 ,表 演导人法 ,谈话 导入 法等等 ,都 要 遵循合理 、自然 、循序渐进 的原 则 ,要从学生实 际、课 型需 要和教学风 格出发 。此外 ,切忌时间过 长 ,应简洁明 快 ;切忌脱离实 际 ,要符合班级 学生整体学 习实 际 ;切忌 “ ” ,避免课堂 出现 “ 乐 一团乱” 的现 象 ;切忌 过于重导人而轻过程 ,避免喧宾夺主 、舍本逐末 。
法。
【 责任编辑
别 晓梅】
试 初中 想 课 的 感教育 谈 思 政治 堂中 情
◎柳 河县 第十 中学 杨继 东
新 课程 标 准对 思想 品德 课 的情感 教 育提 出 了新 的要
1 图 片导 入 法 。图 片 导 入 法 就 是 在 教 学 导 入 时利 用 网 .
片作为教学 载体 ,通过对 图片的讨论 、描述 等方式 ,引导 学生主动学 习新 知识 。教 师选 择图片要把握 好图片 与教学
后半部分 ,即大 自然还原 后的美好景象 ,提高了学生的环
保意识。
事须躬行” 。空洞的讲解 ,使 人感到l 燥 ,而一 次成功 的 丰 卉
实践 活动将使人终生 难忘 。学 而能懂 ,懂而能用 ,活学活
用 ,这 是 教 学 的最 终 目的 。 ( 责任 编辑 刘 云程 ]
有效导 人课 堂 的形式 和方法很多 ,如复 习 、预 习提问

教边悟 边
情 达 意 。诱 发 情 感 是 情 感 阀 门 的 开 启 , 情 感 往 往 是 内 隐 的 ,当 感 情 被 激 发起 来 后 ,会 产 生 巨 大 的 学 习 动力 。 学 生 学 习情 感 的 激 发 ,很 大 程 度 上依 赖 于 教 师 的 艺术 化 语 言 。 当 教 师 、学 生 和 教 学 内容 产 生 认 知 和 情 感 共 鸣 时 ,教 学 就 会 是 充满 生 命 气 息 的高 效 过 程 。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
品质 的形成 。
必须借助于情感教学这一重要手段 ,使学生在学好有关的基
本 知 识 、 点和 理 论 的 同时 , 成 各 种 积 极 的和 健康 的 情 感 。 观 形 为 此 , 为思 想 政 治课 教 师 , 作 尤其 要 注 意 加 强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的情 感 教学 。
【 关键词 】中学
思想政 治课
情感教 学
生做 错 了 事 , 师 不 要 当众 大 声 训 斥 、 骂 , 平 心静 气 的 与 教 辱 应 学 生 摆 事 实讲 道 理 , 学 生 心悦 诚 服 ; 学 中 , 生 有 不 同 的 让 教 学 见解 , 积 极 引导 , 热 情 点燃 其 思 维 的 火花 : 师还 可 经 常 与 要 用 教 学生 打 打 球 、 谈 心 , 戏 娱 乐 ; 极 帮 助 有 困难 的学 生等 等 。 谈 游 积
验 。 ” 代 教学 论 认 为 , 学是 教 师 的教 和 学 生 的学 的共 同 活 现 教
字 +8 3 %的声音 + 5 5 %的表情 。” 可见发挥语 言及表情的积极
作用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当政 治 教 师 走进 课 堂 , 庄 的 仪 表 、 健 端 稳
的步伐 、 微笑 的表情 、 和蔼 的 目光 , 先能营造一 个宽松和谐 首 的学 习气氛。而直观教具的运用、 当的手势、 适 亲切 幽默的话 语一旦转化为学 生课堂愉悦的心理体验 ,学 生就会作 出积极 的心理反应, 使整个课堂教学 “ 起来 。课堂是师生心理交往 活”
标 之 一。思 想 政治 课 教 学要 使 学 生形 成 社 会 主 义 的政 治信 念 ,
这样就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在亲切、 平等、 融洽 、 民主的气氛中。 当 这种 情 感 上升 到 一定 程 度 时 , 会 迁 移 、 散 、 化 到 有 关 就 扩 泛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人 , 足 学 生 的认 知情 感 的 需 求 。 育 学 生 的认 同 情 感 满 培 任何 学 科 都 有 其 自身 的知 识 体 系 和 内 在 的 逻 辑 体 系 . 个 每
理 论 问题 又 具 有 它 的系 统 性 和 层次 性 虽 然 中 学思 想 政 治 课 是
常 识课 . 但其 教 材 的编 写也 遵 循 了一 定 的 规 范 性 和 内在 逻 辑 性 的原 则 , 因此 . 我们 在 教 学 中 必 须 遵 循 这 一原 则 , 教 材 的 逻 辑 从

心 . 师应 针 对 这 一 情 况 实 事求 是地 解答 学生 的 问题 。如 在 讲 教 “ 会 发 展 史 ” 部 分 内 容 时 . 学 生 问 :地 球 能 毁 灭 吗 ? 笔 者 社 这 有 “ ” 没 有 认 为学 生 的问 题 和 教 学 无关 不该 问 .而是 给学 生 以鼓 励 .
际 问题 理 论联 系实 际 的过 程 . 充分 体 现 了思 想 政 治 课 广 泛 的
的政 治课 不 仅 是 一 个传 授 知 识 的认 知 过 程 . 且 还 是 培 养 学 生 而 学 习兴 趣 、 发 学 生 潜 能 的过 程 。 这样 的一 个 过 程 中 . 感起 激 在 情 到 了非 常 重 要 的 作用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果 师 生 建 立 了 良好 的 如 沟 通 体 制 . 生 关 系 民 主 和谐 . 么 教 学 就 会 有 事 半 功 倍 的效 师 那
结构 上 、 知 识 间 的 内在 联 系 上 、 不 同年 级 学 生 的 层 次 水 平 从 从 上 , 可 能 地 把 知 识 、 理 讲 清 讲 透 , 学 生 彻 底 学 会 和理 解 。 尽 道 使 而不 是 只停 留在 传 统 课 堂 中让 学 生 画条 条 、 条条 上 。这 样 才 背 能 增 强 知 识 的 可 信 度 , 学 生 真 正 理 解 、 懂 、 服 口服 , 而 使 听 心 进 产 生 对政 治 课 的 “ 同 ” 感 . 而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探 认 情 从 求 知 识 的 求 知 欲 ,从 心 理 上 能 把 思 想 政 治 课 真 正 当成 一 门 科 学 , 而严 肃 认 真 地 去学 习 。 这 种 情况 下 . 与学 就 得 到 了统 进 在 教 课 堂 的教 学 目标才 能真 正 实 现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情感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情感教育

语 言导 入 。置身 于 眼前 的场 景 ,听着 这 首饱 含深 情 的歌 曲, 我们会 不 约而
同地想 到我 们温 馨 的家 。通 过这个 活 动 使 同学们 分享 和交 流 ,体会 到家 是 个 充 满亲 情 的 地 方 , 发 学 生对 家 激 人 的美 好情 感 , 同时也 为下 面知 识 的 切 入作 好辅 垫 。因 此 ,教师 首先 要做 到率先 进入 情境 ,以 自然 、真诚 、丰 富的感 情 ,表达 出教 材 内容 的思想 要 求 ;其 次 ,根据 教 学 内容 的需要 ,选 择 一 定 的教学媒 体 、手 段 ( 图片 、 如 影像 等 )来展现 生 动 、具体 的教 学环 境 ,使学 生如 身 临其境 ,以全身 心 的 感 受 来 加 深 对 授 课 内容 的 分 析 和 理
话 : “ 子十 过 ,不 如奖 子 一功 ” 。在 教育 中 要动 之 以情 ,晓 之 数 以理 ,用 心灵 的温 暖 来 医治 心灵 的创 伤 ,用 精 神 的清洗 剂冲 刷 精 神 的污 垢 ,这 样就 会 起 到事 半功 倍 的效 果 。实 践证 明,要 做一 个 好 教师 ,不仅 要 有丰 富 的知 识 ,还 要有 一颗 爱 学生 的心 。 “ ” 情 从 “ ”来 ,有 了浓 厚 的爱 ,才 是 学生 的 良师 益友 ;也 只有 情 感 爱 教 学为 先 ,才 能促使 学生 爱学 、学 会 、用好 思想 政 治课 的知识 。 二 、创 设情 境 ,激 发学生 的情 感 教 学 的环 境气 氛 能在 一 定程 度 上激 发学 生 的情 感 。直 观 、形 象 的教学 方法 更 易被 初 中学 生接 受 。情 感 具有 综合 的情 境 性 。人 的情感 总 是在 一 定 的情境 中产 生的 ,不 同 的情 境会 产生 不 同 的情 感 ,引导 学 生融 入 到所创 设 的情 境 当 中 ,让 他 们 的情感 在情 境 中 受 感 染 ,使 “ ”通 过 “ ”进 入 学生 的心 灵 。互 联 网 时代给 我 理 情 们 教 师带 来 了丰 富 多彩 的鲜 活 资料 ,也 为 思想 品德 课 的教 学丰 富 了教 材 内容 ,各 种各 样 的 图片 、真 实 的影像 、富有 感 染力 的音 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

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

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理”字上下功夫,增强知识的可信度,满足学生的认知情感的需求,培育学生的认同情感。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体系,每个理论问题又具有它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常识课,但其教材的编写也遵循了一定的规范性和内在逻辑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们中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尽可能地把知识、道理讲清、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惑和不解,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学生画条条、背条条上。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听懂,心服口服,进而产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求知欲,从感情上能把思想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地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容易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坚持以情动人,在“新”字上想办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革命导师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一个人有即使有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而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加之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划杠与记忆上,而不注重结合新的形势,及时增添时代性的内容,不仅理论与现实脱节,而且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愉悦情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必要的补充,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

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也就易于形成,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三、在教学方法上,寓教于乐,发挥主体作用,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和社会现实生活及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结合的需要,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做文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理论联系实际本来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指导方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指导方针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抽象的讲解过多,从概念到原理、空泛而枯燥,而对现实问题不是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任何人的学习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和功利性,“无用不学”无可厚非。

这正如一杯水摆在口渴人的面前,会给他带来愉快,那是因为他需要;同样,一杯水摆在口不渴的人面前,他会无动于衷,如果强迫他喝就会造成不愉快,甚至敌对。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必须把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广泛的用途与实效性,而其广泛的应用和实效性又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再到“越有用越要学”,从而形成了“学——用——学”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力求用现实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去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觉悟,真正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中有关“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先解释书本理论,而是组织学生到商品市场和几家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在调查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地给学生讲授价值规律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最后,围绕“如何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等问题,再请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们在校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收到了极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