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一致性测试

合集下载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以太⽹⼀致性测试⽅案以太⽹物理层⼀致性测试⽅案100BaseTX1000BaseT10BaseT邓锦辉泰克电⼦(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ronald.dung@/doc/204ce967f5335a8102d22060.htmlXerox Altos ⼯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2.94Mb/s的数据传输率, 并命名为Alto Aloha IEEE 802.3以太⽹的物理层种类:4DTE Power via MDI (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 :发送端透过以太⽹向远端设备供电410BaseT负责通道编码, 使⽤跳跃到”-“, “1”= 由”-“跳4100BaseTx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在速度或以上的以太⽹物理层⾥才采4MII层4 bit的输⼊, PCS层会编译成5 bit Code-Group的输出. 上图为4B/5B编码对照表3-Level Multiple Level Transition Encoding MLT-3编码⽅法MLT-3 的眼图–所有+1, 0, -1, 341000BaseT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进⾏研数据被分为两个⼦块4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编码⽅法实现1000MB/s的MLT-34D-PAM54D-PAM5编码⽅法,+2,+1,0,-1,-2共5个幅度对2bit进⾏编码Intel 2002 Fall IDF时对以太⽹市场的预测:100BaseTx快10倍测试模式接着个最后是测试模式的要求。

车载以太网--TC8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实践

车载以太网--TC8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实践

车载以太网-TC8 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实践前言车载以太网测试实践系列,我们还分享了PMA测试实践、IOP测试实践(。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TC8中的TCP/IP协议一致性测试(以下简称TCP/IP测试)。

TCP/IP测试-设备环境组成TTworkbenchTTworkbench是思博伦旗下一款功能强大的测试自动化平台,它能够提供完整特性的集成式测试开发和执行环境(IDE),可进行测试脚本开发、编译,测试参数配置,测试执行,测试监控,生成测试报告。

图1 TTworkbench平台示意TTsuite思博伦提供了多种现成可用的货架式测试套装(TTsuite),包括OPEN Alliance SIG一致性测试(TC8),汽车AVB一致性测试,AUTOSAR一致性测试等套装,每个测试套装都包含多种经过验证的测试用例,配合TTworkbench,能够实现车载以太网常见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的自动化执行。

C50C50是思博伦推出的一款性能强大的硬件,具有第2至3层流量生成和分析能力,可搭配不同的网卡(100BASE-T1、100BASE-TX等)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网线连接至PC后,可实现TTsuite的远程执行,即测试脚本运行在C50中,PC监控测试过程,收集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等。

图2 C50实物图Upper Tester(UT)Upper Tester(UT)本质上是一个运行在DUT中的应用,用于辅助测试执行。

它能够接收Test System发送的指令,来配置被测协议栈(IUT)的参数,或触发被测协议栈产生某种行为。

UT支持的指令和格式遵循AUTOSAR体系下的《Testability Protocol and Service Primitives》规范,目前新版的TTsuite已经支持到了1.2.0版本。

OEM或供应商可按照规范自行开发和集成UT,也可购买第三方源代码自行集成,或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来进行开发或集成。

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车载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在车辆中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可以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用于实时数据传输和车辆内部通信。

在车载以太网技术的使用中,一致性测试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各个子系统和设备在整个车载网络中的正常运行和互操作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首先,介绍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车载以太网技术基于IEEE802.3以太网标准,采用高速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站点通信。

它具有带宽大、可靠性高和灵活扩展等特点,可以满足车辆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实时通信的需求。

基于车载以太网技术的一致性测试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测试拓扑结构:根据车辆的实际网络结构和通信需求,设计符合车辆特点的测试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应包括各个子系统和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传输路径。

2.确定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根据车载以太网网络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确定一系列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

测试场景应包括车辆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测试用例应覆盖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考虑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实施一致性测试:按照设计的拓扑结构、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对车载以太网技术进行一致性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实际的车载环境,考虑到车辆行驶中可能出现的振动、温度等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各个测试用例的执行和结果分析,评估车载以太网技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问题诊断和修复:在一致性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网络连接不稳定、传输中断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修复措施可能包括网络设备的调整、软件升级、信号放大等。

5.优化和改进:在一致性测试的基础上,对车载以太网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和问题诊断,对车载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配置和数据传输协议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车载以太网技术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RT-ZF2以太网一致性测试夹具,方便探头探测信号,清晰的测试功能模 块划分,同时支持BroadR-Reach & 1000BASE-T1,支持其他常规以太网标 准 传输失真测试同步方案 RT-ZF3频率转换器,频率66.666MHz 至 10MHz RT-ZF6频率转换器,频率125MHz 至 10MHz RTO-B6任意波形发生器选件,100MHz带宽,双通道,采样率500MSa/s, 分辨率14bit,集成在RTO2000系列示波器,应用于BroadRReach/1000BASE-T1传输失真测试,不仅节省仪器放置空间,还使测试连 接更简单。
2、千兆车载以太网测试 IEEE802.3bp 1000BASE-T1标准定义测试项: 传输时钟抖动(Master & Slave) 传输MDI抖动 传输失真 功率谱密度模板 传输衰落 MDI回损 其他测试项:传输频率、输出一致性测试方案介绍
在以太网测试技术方面,(罗德与施瓦茨)R&S拥有成熟的车载以太网技术 及其一致性测试方案。
BroadR-Reach一致性分析选件RTO-K24,1000BASE-T一致性分析选件RTOK87,一致性分析软件R&S ScopeSuite,支持R&S所有一致性分析方案,包 括BroadR-Reach & 1000BASE-T1 自动测试与分析,它具有以下优点: 灵活的测试步骤 可视化的测试连接向导 可编辑测试容限 自动生成可定制化的测量报告
BroadR-Reach一致性分析选件RTO-K24,1000BASE-T一致性分析选件RTO-K87,一 致性分析软件R&S ScopeSuite,支持R&S所有一致性分析方案,包括BroadR-Reach & 1000BASE-T1 自动测试与分析,它具有以下优点: 灵活的测试步骤 可视化的测试连接向导 可编辑测试容限 自动生成可定制化的测量报告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x-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方案

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方案100BaseTX1000BaseT10BaseT邓锦辉泰克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ronald.dung@Xerox Altos 工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2.94Mb/s的数据传输率, 并命名为Alto Aloha IEEE 802.3以太网的物理层种类:4DTE Power via MDI (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 :发送端透过以太网向远端设备供电410BaseT负责通道编码, 使用跳跃到”-“, “1”= 由”-“跳4100BaseTx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在速度或以上的以太网物理层里才采4MII层4 bit的输入, PCS层会编译成5 bit Code-Group的输出. 上图为4B/5B编码对照表3-Level Multiple Level Transition Encoding MLT-3编码方法MLT-3 的眼图–所有+1, 0, -1, 341000BaseT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进行研数据被分为两个子块4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编码方法实现1000MB/s的MLT-34D-PAM54D-PAM5编码方法,+2,+1,0,-1,-2共5个幅度对2bit进行编码Intel 2002 Fall IDF时对以太网市场的预测:倍的数据传输率,增加了网络的带宽,支100BaseTx快10倍测试模式接着个最后是测试模式行模板测试,验证是否在规范所容许的范围内的要求ABDC F, GH, JTest Mode 1 Signal一按便自动测试所有点Template for Points A, B, C and D自动陈述测试结果是否通过?Template for Points F and H点击这里显示详细测试结果TDSET2软件TDSET2软件对模式1信号上的A,B,C,D共4点的峰值电压与它们之间的对称性,验证是否在峰值电压与对称性测试后的J点,测量它们的电压,验证插入的磁测试衰落时注意:F点后500ns的G点的电平Pt. F Pt. G首先测试不滤波的主控抖动, 若在不滤4不滤波的主控抖动4滤波的主控抖动测量时钟抖动的峰峰值是不滤波的主控抖动测试步骤4:对抖动波形进行滤波3.010ns4.000ns16.02nstxout pk-pk = 0.02ns –0.005ns = 0.015ns MDI 数据时钟测量MDI 数据相对于主控时钟的抖动J txout Pk-Pk 值4主控与从属有特殊的测试电缆相连起来主控与从属需要使用以下的特殊的测试电缆Test不滤波的从属抖动测试步骤5:对抖动波形进行滤波,3.010ns4.000ns16.02nspk-pk MDI 数据时钟测量从属MDI 数据相对于从属时钟的抖动J txout Pk-Pk 值准备完成1000BaseT物理层一致性测试任务TDS/CSA带宽示波器。

泰克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泰克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苏水金有限公司司)有限公(中国泰克科技克科技(中国)以太网的起源与发展1972年Metcalf与他在Xerox PARC的同事们,在研究如何将Xerox Altos工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工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相互联网。

他们成功的用一个网络实现了2.94Mb/s的数据传输率的互联, 并将此网络命名为Alto Aloha网络。

1973年Metcalf 将此延伸至支持其他的计算机类型, 并改名为Ethernet。

因为Ether(以太),曾被科学家认为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介质。

而Ethernet就是以太网的意思,就是数据传输的网络。

如此,以太网便诞生了。

1976年, Metcalf拿到了专利, 并邀请了Intel 与Digital 成立了DIX group, 并在1989 年, 演变成了IEEE802标准。

基本上IEEE 802.3 是OSI第二层的协议,负责链路的接入管理与流量控制。

IEEE 802.3物理层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实现,包括3类、4类、5类线(STP屏蔽与UTP非屏蔽双绞线),同轴铜线,多模与单模光纤等等。

其传输速率也从最初的10M发展到100M、1000M乃至当今的10GIEEE 802.3标准的发展IEEE 802.3定于1985年–10M速率,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载体IEEE 802.3i定于1990年–10M速率,采用双绞线(屏蔽/非屏蔽)作为传输载体 IEEE 802.3u定于1995年–100M速率,采用双绞线(屏蔽/非屏蔽)作为传输载体–100M速率,采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IEEE 802.3z定于1998年–1000M速率,采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IEEE 802.3ab定于1999年–1000M速率,采用双绞线(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IEEE 802.3ae定于2001年–10G速率,采用光纤(单模/多模)作为传输载体以太网基础知识:10Base-T 10Base-T与ISO/IEC的关系以太网的物理层:10Base-T编码方式:Manchester Manchester 编码方法编码方法,即“0”=由“+”跳变到“-”, “1”=由“-”跳变到“+”,因为不论是“0”或是“1”, 都有跳变, 所以总体来说,信号是DC平衡的,并且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出时钟.以太网的物理层:10Base-T 模板测试:脉冲电压模板以太网的物理层:100Base-TX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负责编码,PCS通过MII接口接收100Mbps的码流,PCS将每4bit数据编译成5bit。

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ZZ

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ZZ
f 信号的对称性。按规范要求:A与B点的峰值电压的差异不能超过1%, C与D点的峰值电压不能超过A与B点平均值的一半的2%。
f 为何要捕获宽度96ns脉冲:
– 因为在IDLE状态下96ns是能捕获的最大脉冲宽度 – 因为这样进行幅度测试才能避开ISI令测量更精确
f 上升/下降时间的测试到底捕获多宽的脉冲:
– 根据ANSI X3.263规范要求捕获112ns宽度进行测试 – TDSET3默认捕获80ns宽度的脉冲 – Cisco公司要求捕获16ns宽度的脉冲
对于一般的被设备:发出IDLE码 流,从中获取96ns宽度的脉冲替 代112ns宽度的脉冲。
100Ω±1%的电阻(贴片/插 件)
对于交换机、路由器:采用模拟广 播风暴的方式获得112ns宽度的脉 冲
20 2005-11-4
100Base-TX以太网接口测试
f 幅度域测试项目:
– 差分输出电压
– 差分输出电压对称度
– 每对线速率125Mbps,每个UI就 是8ns。4x125=500M
– 使用4D-PAM5编码方式,2bit为 1Baud传送,实现1000Mbps
8 2005-11-4
以太网的物理层:1000Base-T
f 1000Base-T在垂直轴上使用5电平PAM编码,每个传送码元表示5符号-2,1,0,1,2中的一个符合,故每个码元代表2比特信息(4电平中每个电平代表2位,还 有一个前向纠错码FEC),这比二电平编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能把波特率和所需 信号带宽减为原来的一半.但多电平编码需要用多位A/D,D/A转换,采用更高的 传输信噪比和更好的接收均衡性能.
f 1000Base-T接口有4中IEEE组织规定的测试模式:
– 测试模式1:脉冲模板测试、电压衰落测试、峰值电压测试 – 测试模式2:主模式抖动 – 测试模式3:从模式抖动 – 测试模式4:波形失真测试、回波损耗测试、共模输出电压测试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技术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技术
Keysight E6963A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一致 性测试解决方案
让您的 100BASE-T1 元器件的线 束和连接器测试 Nhomakorabea得简单易行
技术资料
02 | 是德科技 | E6963A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解决方案——技术资料
Keysight E6963A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软件让您可以简单、准确地验证和调试 BroadR-Reach 和/或 100BASE-T1 线束和连接 器设计及元器件。 无人驾驶汽车预计将会从实质上改变道路上的商业运输和客运交通。未来对数据速度和带宽的要求急剧增长,这就需要汽车以太网具有 新一代的性能。汽车以太网支持更快速的数据通信,以便满足当前汽车和未来互联汽车的需求。与以前使用的 CAN、LIN 或 MOST 总线 不同,IEEE 汽车以太网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一致性验证,所使用的测试用例必须覆盖发射机、接收机、线束/连接器等附件。是德科技 的全套汽车以太网解决方案可以跨越发射机、接收机和链路分段,对 100 Mb/s 和 1,000 Mb/s 汽车以太网进行自动测试和验证。 E6963A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测试软件让您可以对线束和连接器自动执行以太网物理层(PHY)电气测试,以确保其符合 IEEE 802.3bw 规范。E6963A 能以灵活的报告形式显示结果。除了测量数据之外,该报告还提供裕量分析,显示您的器件通过或未通过每次测试时距 离合格标准的裕量。 E6963A 汽车以太网链路分段测试软件为测试和验证整个通信信道提供了五种测试模式。“整个通信信道”是指两个发射/接收模块之间通 过以太网接口和双绞线电缆建立的完整有线连接。为了达到信号质量要求,您的产品必须成功通过一致性测试。执行这些测试不仅是必 要的步骤,还能增强您对设计的信心。Keysight E6963A 链路分段软件可以执行配置、仪器设置、计算和报告生成等功能,为您节省数 小时的宝贵时间。 使用 Keysight E6963A 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应用(符合 100BASE-T1 标准)软件,可以大大简化汽车以太网线束和连接器的一致性测试。 E6963A 链路分段一致性测试应用软件提供以下许可证。 –– E6963A-1FP 用于 E5071C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固定许可证 – E6963A-1TP 基于服务器的可转移许可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物理层一致性测试方案
100BaseTX
1000BaseT
10BaseT
泰克电子(中国)
Xerox Altos 工作站与其他Xerox Altos
2.94Mb/s的数据传输率, 并命名为Alto Aloha IEEE 802.3以太网的物理层种类:
4DTE Power via MDI (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 :发送端透过以太网向远端设备供电
410BaseT负责通道编码, 使用
跳跃到”-“, “1”= 由”-“跳
4100BaseTx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在
速度或以上的以太网物理层里才采
4
MII层4 bit的输入, PCS层会编译成5 bit Code-Group的输出. 上图为4B/5B编码对照表
3-Level Multiple Level Transition Encoding MLT-3编码方法MLT-3 的眼图–所有+1, 0, -1, 3
41000BaseT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进行研
数据被分为两个子块
4
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
编码方法实现1000MB/s的
MLT-3
4D-PAM5
4D-PAM5编码方法,+2,+1,0,-1,-2共5个幅度对2bit进行编码
Intel 2002 Fall IDF时对以太网市场的预测:
倍的数据传输率,增加了网络的带宽,支
100BaseTx快10倍
测试模式接着

最后是测试模式
行模板测试,验证是否在规范所容许的范围内
的要求
A
B
D
C F, G
H, J
Test Mode 1 Signal
一按便自动测试所有点
Template for Points A, B, C and D
自动陈述测试结果是否通过?
Template for Points F and H
点击这里显示详细测试结果
TDSET2软件TDSET2软件
对模式1信号上的A,B,C,D共4点的峰值电压与它们之间的对称性,验证是否在
峰值电压与对称性测试
后的J点,测量它们的电压,验证插入的磁测试衰落时注意:
F点后500ns的G点的电平Pt. F Pt. G
首先测试不滤波的主控抖动, 若在不滤
4不滤波的主控抖动
4滤波的主控抖动
测量时钟抖动的峰峰值是
不滤波的主控抖动测试
步骤4:对抖动波形进行滤波
3.010ns
4.000ns
16.02ns
txout pk-pk = 0.02ns –0.005ns = 0.015ns MDI 数据
时钟
测量MDI 数据相对于主控时钟的抖动J txout Pk-Pk 值
4主控与从属有特殊的测试电缆相连起来
主控与从属需要使用以下的特殊的测试电缆Test
不滤波的从属抖动测试
步骤5:对抖动波形进行滤波,
3.010ns
4.000ns
16.02ns
pk-pk MDI 数据
时钟
测量从属MDI 数据相对于从属时钟的抖动J txout Pk-Pk 值
准备完成1000BaseT物理层一
致性测试任务
TDS/CSA
带宽示波器。

因为以太网信号的上升时间大约为3ns,所以其频谱都在117MHz以下(带宽=0.35/3ns=117MHz),所以一
一按便自动测试所有类似的项目
AWG 420/430AWG 2021
-40dB line -40dB line
100BaseTX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