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2.2?声音的特性?概念填空1、乐音是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要素:、、;3、音调:声音的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赫兹。
〕4、响度:声音的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和距发声间隔的有关。
物体振幅越,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 ,响度越弱;5、音色:指声音的品质。
〔人们根据可以区分乐器或区分人。
〕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根据不同人的来断定;高声大叫——指;高音歌唱家——指。
7、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Hz~ Hz,高于20210Hz叫波;低于20Hz叫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一、选择题1、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节奏不同2、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翻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区分声音的主要根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妈妈,妈妈,外婆来了……〞小花接听喊道。
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断定是外婆打来的〔〕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响度D.声音悦耳动听5.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答复下列问题才能让教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8、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展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假如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那么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二填空题9.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音调1.声音的音调决定于()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2.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女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相比()A.较高B.较低C.一样D.无法比较3.如图所示,向四支相同的试管A、B、C、D中注入定量的水,使试管里的水柱高度从左向右逐渐增高,现贴着管口沿着水平方向吹气,管中发出音调最高的是()4.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每秒内物体振动的____,它的单位为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5.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20Hz的声音,人耳也不能听到频率____20000Hz的声音。
(选填“高于”或“低于”)知识点响度6.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决定于()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B.发声体振动的幅度C.发声体与听者之问距离的远近D.由发声体的振幅及到人耳的距离等多种因素决定7.在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大听到的声音响度的是()A.增大声源的振动幅度B.提高声源的振动频率C.通过喇叭形的筒传声D.离声源更近些8.在运动会上,人们用击鼓来给运动员加油。
若想使鼓声大些,应()A.加快击鼓速度B.加大击鼓幅度C.将鼓放在观众看台的最高处D.上述三种都对9.在公共场合不能高声吼叫,只能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低”实际是指声音的____。
10.如图所示是人心脏振动与音叉振动的波形图这两个声音的____相同。
判断的依据是____知识点音色11.买碗时,将两只碗碰听听发声便能判断出好坏,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音量D.响度1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就不同。
13.分辨讲话人的声音,区分发出声音的不同乐器等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辨别,如果借助仪器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声波的波形是_____不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响度要小一些2. 上课时,老师们利用“小蜜蜂”扩音器可以使声音的()A. 音调变高B. 音调变低C. 响度变大D. 音色变好3. 演员们演奏吉他时,一只手按弦的同时,另一只手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振幅D. 音色4. 我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由大小不同的钟组成的,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传播速度5.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速度6. 新年晚会上,王晓丽给大家表演了独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晓丽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B. 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王晓丽的声音C. 王晓丽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中的D. 王晓丽在舞台上“引吭高歌”是指她的声音音调高7. 音叉是常见的乐器,也是物理课上经常使用的道具。
已知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0次,乙音叉每秒钟振动600次,则甲的()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8.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通过说话声音区分教室外面是哪位老师,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调这一特征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小C. 物体振动的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D.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9. 在探究影响物体发声音调高低的因素时,采用的物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转换法D. 模型法10. 在一些综艺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动物叫声时,主要是模仿动物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频率D. 音色11. 如图所示,当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敲时音调高,图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 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C. 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丙是轻敲时的声波图D. 乙的音量比丙的音量大,乙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12. 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13. 笛子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 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14. 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A. 有回声B.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C. 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1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B. 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 超声波的响度很大16. 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响度的一组是()①轻声细语②脆如银铃③震耳欲聋④隔墙有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17.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声纹智能门锁广受消费者喜爱,即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声纹所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18.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原因是()A. 蝴蝶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B. 蚊子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C. 蝴蝶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D. 蚊子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19.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B. 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C. 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 声音的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会改变20. 王老师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探秘音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0分钟)1. 吉它(一种乐器)上有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振幅2.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是指()A. 音调高B. 响度大C. 音调低D. 音色好3.(德州)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4.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
5. 一般来讲,小孩的音调比成年人_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由于小孩声带的________比成年人________。
6. 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1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2)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观察图3,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7. 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发声频率范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发声频率范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人85~1100 20~20000 蝙蝠10000~120000 1000~120000狗452~1800 15~50000 海豚7000~12000 150~150000猫760~1500 60~65000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意思不可类似)8. 在声音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他们的说话,就可以分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为什么?9. 小明为了探究钢丝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钢丝的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他将A、B、C、D、E五根钢丝固定在木板上,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言语不喧哗”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重敲音叉产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4.“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6.物理老师上课时声音洪亮,同学们听得清楚,这里的“洪亮”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优美D.传播速度快7.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9.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1.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
如图所示,用于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得越______,发声的音调越______;振动得越______,发声的音调就越______。
《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声音的特性【知识梳理】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 ,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 叫做响度。
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越大。
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还与 、 有关。
3、音色:声音的品质称为 。
音色是由发声体 、 决定的。
音色不同声音,声音的波形 。
4、弦乐器的发声音调与弦的 、 、 有关。
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当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 ;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松,音调越 。
5、人们把高于__________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__________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6、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巩固练习】1. 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频 2、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 振幅C. 音色D. 响度3、如图所示,将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速度滑过,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以上都可以 4、要使小提琴的音调变低,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拉紧琴弦B. 增加发声部分的弦的长度C. 缩短发声部分的弦的长度D. 用更大的力弹拨琴弦 5、在描述声音的特性时,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个所指特性不同的是( ) A .震耳欲聋 B .声如洪钟C .曲高和寡D .鼾声如雷 6、如图所示,图甲、乙分别是利用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两段声音的波形图的部分截图,分析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的声音音调较高B .乙图的声音响度较大C .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D .两种声音的频率相同7、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8、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 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片滑 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 的力度出相同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夯基达标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2.海洋中的鲸鱼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C.尖叫声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D.尖叫声主要反映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们(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7.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
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二、培优促能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2.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3.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哪个歌手在歌唱,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有关.2.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3.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
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
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________,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4.如图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_______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5.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他们发出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响度和音调6.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7.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8.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9.(2019烟台)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10.下列关于音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音阶中的“1”比“5”音调低B.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C.两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调有可能相同D.电视的音量旋钮可以调节音调1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左右,不载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50次左右,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飞行的远近不同C.飞行的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12.“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1. 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舌头振动产生的 B. “天宫一号”里声音无法传播
C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不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3. 如图所示的是教材上的一个声学演示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研究的是发声体在振动的现象 B. 该实验研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 该实验研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 该实验可以研究上述三个内容
4. 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 A .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5. 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三个齿轮,使纸片产生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 A. 上面的齿轮 B. 中间的齿轮 C . 下面的齿轮 D. 三个齿轮一样高
6.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 A.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7. 使用随身听(MP3、MP 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声音的 ( )
A. 音调
B. 频率 C . 响度 D. 音色
8. 音乐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9.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 音色
10.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都
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
A. 能听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 能听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 都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听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1. 叫做频率,频率用来描述物体 , 频率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为 。
12.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 有关以外,还跟
有关系。
13. 人们把 的声叫做超声波;把 的声
叫做次声波。
14.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 ,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 。
15. 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6. 小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小红用
较大的力拨动古筝弦可以使声音的 增大。
17. 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
18. 小亮和同学去野外郊游,当他喊远处的同学时,若用手做成 喇叭状或用纸卷成筒喊,效果更好,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这样 做 ,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更大些。
19. 小敏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如果小明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 材料、 相同, 不同的两根琴弦。
20.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实验现象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的结论是。
21.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用一张旧年历卡片(或硬纸板)和一辆自行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内容。
(1)把自行车支起来,一手转动脚踏板,另一手拿纸片,让纸片
的一头接触自行车后轮的辐条(注意不能把手伸进去),先慢 慢转,会听到纸片发出声音,原因是纸片在 。
(2)加快转动,你会听到声音的音调变 ,这表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
越 ,音调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