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综合管网设计指引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规范
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标准,它保障了室外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
和高效运转。
在进行室外综合管网设计时,必须遵守一系列规范
和标准。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管道的铺设方向和深度。
管道应该垂
直于地面,避免出现过大的倾角。
同时,管道的深度应该足够,
以保证管道不会被地下设施所破坏。
其次,设计人员还需考虑管道的材质和外径。
在选择管道的材
质时,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并考虑材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此外,外径的大小也需要与设计要求相符,以确保管道能够承受正
常的水压和负荷。
除此之外,在室外综合管网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管道若
干重要的问题。
比如,在管道设计中要注意保证管道的排水性能。
否则,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浸泡,导致管道生锈或破损,最终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管道设计中要注意管道的接口处。
接口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渗漏等问题。
若出现接口问题需要及时修复,避免破坏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室外综合管网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排放和污水处理。
若污水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和污染。
再次提醒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这个因素。
综上所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严格的执行和遵循。
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外综合管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设计质量。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施工、验收过程详解

建筑楼外配套管网设计、施工、验收过程详解前言:建筑楼外配套管网,即室外综合管网,主要包括:排水管道(污水管、雨水管)、热力管道、煤气管道、供水管道(自来水管、中水管、纯净水管)、通讯及智能化管线(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电力管线等。
由于室外综合管网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只有做好前期策划和过程管控,才能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
本文从①综合设计和②施工工序两方面,总结室外综合管网工程的实施要点,对于我们在项目中实施参考很有帮助。
一综合设计篇室外综合管网涉及专业繁多,前期要综合设计,合理统筹安排,解决各专业管线布置及其相互间的矛盾。
本节就系统性地总结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原则,以供参考。
1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四让”原则1.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2. 埋管浅的管道让埋管深的管道3. 单管让双管4. 柔性材料管道让刚性材料管道2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2.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5.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管线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线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6. 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7. 新建管线让原有管线8. 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9. 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3交叉排列顺序1. 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重叠直埋敷设2. 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3. 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4. 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5. 热力管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6. 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管道有交叉时注意要满足最小垂直净距4 综合管网的审查重点➣燃气考虑与其他管线距离尤其在交叉时审核调压站位置是否影响正常使用考虑燃气管道回填➣热力换热站位置是否合适与其他管道交叉处对管道标高进行核对➣给水确定泵房位置及主管道能否满足整个园区正常使用核对给水管道走向交叉处核对标高➣排水核对管道标高及市政主管道标高看是否能将水排出由于管道为无压管道所以要仔细核对各管道找坡方向➣电力注意与其他管道间的间距5结合园建绿化景观审查综合管网不仅仅是受地下和地上建筑制约,也受到园建及绿化景观的制约。
小区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要点浅析

小区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要点浅析摘要:小区室外综合管网是建筑工程极其重要的隐蔽工程,涵盖自来水、燃气、雨水、污水、电力、弱电、消防、智能化等专业,这里结合本人几年工作经验,浅析小区室外综合管网设计要点,提高初学者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室外管网,雨水,污水,自来水,电力一、综合管线概述1.1管线综合设计分为初步设计方案,综合管线报批,综合管线施工图及结合景观深化设计管综三个阶段。
1.2管线综合规划平面图图纸比例通常采用1:1000-1:500,一般和建筑规划总平面图比例一致。
图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明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反映自然地形、地貌;(2)绘出小区周边环境、周边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管网、管线,并注明城市规划部门划定的红线范围;(3)绘出旧城改造地区原有道路、建筑物、各种管线及相关构筑物,并注明保留部分和拆除部分;(4)按小区详规或建筑规划总平面图标明新规划的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1.3管线综合设计内容包括:给水管(市政直供低区加压中区加压高区加压)、污雨水管、消火栓管(低区加压高区加压)、喷淋管、电力管、弱电管、燃气管(低压中压)、室外消火栓。
从道路边起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给水、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
1.4管线综合设计成果:剖面图、施工说明、图例、坡面图,管线较多时提供节点大样。
1.5明确地块是否为绿色建筑,是否设置中水回用及雨水处理装置及可再生水源利用率。
1.6室外构筑物及设备包括:变配电房、开闭所、箱式变压器、低压分支箱、环网柜、通讯机房、燃气调压箱、消防水池、消防取水口、水泵结合器、室外消火栓。
二、综合管线绘图要求(1)标出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及工业污水处理池位置,结构标高,尺寸以及与周边建筑物之间最小距离。
(2)标出机房、配电房、开闭所、箱变、煤气调压柜位置,尺寸以及与周边建筑物之间最小距离。
(3)总图中标出红线。
(4)剖面图中增加红线及道路线。
(5)标出地下室轮廓线,注明车库顶板标高。
室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室外综合管网改扩建工程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对承建本工程,我公司具有极大的热忱,对与建设单位的合作充满诚挚的意愿。
在收到中标通知后,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阅读图纸,仔细了解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室外综合管网改扩建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并使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并力创市优。
我们承诺,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发扬我公司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配备一流的人员班子、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材料、一流的施工机具,以雄厚的企业整体实力为依托、精良的技术装备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后盾,根据提供的资料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以先进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更加合理地调动各种资源,保证以优良的质量、快捷的工期、优良的施工管理水平和优良的服务,按时交出令建设单位满意的工程。
在施工中,我公司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积极与质量监督部门配合,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制定环保措施,控制噪音尘埃污染,减少投诉;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同时,在施工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将建设单位投资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以达到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更好更快地交出让建设单位满意的精品工程。
二、编制依据1、由发包人提供的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室外管网改扩建工程全套图纸。
室外的综合管网施工方案设计

室外的综合管网施工方案设计
首先,管道布置设计是对整个管网的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进行管
道布置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管道之间的衔接关系
以及管道的走向和高度等因素。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引用,根据需
求确定引用点的数量和位置,并且合理布置各个引用点之间的管道。
其次,管材选用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管材。
在选用管材时,主
要考虑到管道的使用环境、流体介质以及预算等因素。
常见的管材有钢管、铸铁管、铜管等,不同的管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管道安装工艺是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
进行管道的安装。
常见的管道安装工艺有开挖敷设工艺和钻孔穿越工艺。
在进行管道安装时,需要进行正确的施工测量和连接操作,保证管道的安
装质量。
地下管道维护是保证管道长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地下管道
维护时,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维修,及时排除管道中的堵塞和漏损问题,
并做好管道的清洗和防腐工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最后,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施工过程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综合管网施
工时,需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并且配备专业的安全监测人员,及时
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同时,还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施工
工具,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室外综合管网的施工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布置设计、管
材选用、管道安装工艺、地下管道维护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室外管网工程方案设计规范

室外管网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室外管网工程涉及城市道路、自来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外管网工程方案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室外管网工程设计流程,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室外管网工程设计过程中,包括道路、排水、自来水、供电、通信等方面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前期工作1. 工程概况调查在进行室外管网工程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工程概况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情况,对道路、自来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
用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来影响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
2. 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室外管网工程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合理控制工程投资。
三、设计原则1. 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室外管网工程设计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遵循科学的原则,保证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综合规划,协调发展室外管网工程设计应该综合规划,协调发展,将道路、自来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个方面的工程规划融为一体,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
3. 安全可靠,环保节能室外管网工程设计应该重视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注重环保和节能,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设计内容1. 道路设计室外管网工程设计中,道路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道路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量、道路的结构、路基、路面、排水、照明等方面的设计,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
2. 自来水设计自来水设计需要考虑自来水的输送、分配、供水系统、水质和水流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设计,确保自来水的供应安全可靠。
3. 排水设计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城市内部和建筑物周围的排水系统,确保城市内部和建筑物周围的排水通畅,防止城市内部和建筑物周围的积水等情况。
4. 供电设计供电设计需要考虑供电系统的输电、配电、电气设备的选型、电力线路的布置等方面的设计,确保城市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小区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相关规定和要求

小区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相关规定和要求一、综合布线要求:依据设计图纸及相应各专业施工的规范确定各专业工种进场顺序。
各种管线的覆土厚度依次为:给水消防0.9m;雨污水1.1m;电力电缆0.6m;电信、智能化、广电0.3m;路灯0.45m;天然气机动车0.9m;非机动车0.6m;绿化带0.3m,据此由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电信、智能化、电力电缆、天然气、给水、雨污水。
有防冻要求的管线同时要满足防冻覆土深度的要求,各种管线的水平间距及垂直间距,尽量遵照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管线交叉处理原则为: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小口径让大口径,分支管让主干管,压力管让重力流管,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技术要求低让技术要求高的。
二、共沟不共井的要求:各种管线在布线时,为缩短工期,节约造价,根据不同管线的技术特点要求消防与给水管线共沟。
智能化、电视、网络、电信共沟,雨污水能共沟则共沟,其它管线单独敷设。
三、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要求:各管线在施工中,因所属部门不同,埋设深度不同,技术要求不同,施工顺序不同,这样先施工完毕的管线的施工方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标识,后施工的其它管线的施工方,注意对已施工完毕的管线的保护,否则造成损坏,由后施工的管线施工单位承担损失。
四、材料要求:各种管材及相应的阀门配件等,均应有相应的质保资料,并按要求报验,所用的材质符合合同中相关条款规定。
各种井盖除要有相应的标识外,且还要有我开发公司□□□的标识,其它材料如电力、电缆、路灯需我方认质认价的材料,必须经我方认价后方可购买。
五、一期与二、三期工程衔接的要求:□□□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必然有前后衔接的问题,因此特作如下要求:雨污水设置井或临时封堵,并作好标识,智能化、广电、网络电信终端在分界位置作好标识;供电、路灯也要在分界位置做好标识;天然气管道设置临时封堵,各管线的具体分界位置,现场确定。
但各管线必须保证一期工程能正常使用,若需变更、调整,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解决。
市政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施工方案 (3)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4)第二节、施工程序 (4)第三节、施工顺序 (5)第四节、施工方法 (5)第三章、施工劳动进度计划 (29)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30)第二节、劳动计划 (32)第四章、保证质量措施 (34)第五章、保证安全措施 (42)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是整个小区的重点工程,对安装质量标准要求较高,所以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提前调配充足的人力和材料,对各工种作业时间顺序及同土建施工的配合进行总体规划和布署,确保给排水、消防、燃气、电气的安装以及路面、绿化景观的建设等施工任务均能保质如期完成。
本工程安装前的大致情况如下:小区内设一处变电站,10KV高压开关站设在B区地下室一层,电源由市政引来。
各地块室外照明电源分别由各地块变电站低压配电柜引出。
电话、有线电视电缆的进线由当地主管部门及运营商提供容量, 由市政引来电信、广电电缆。
区内的水源由市政自来水供给,从市政管网两处不同位置引入一根De160和De200的进水管,区内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分开计量。
给水管以De160的管道在区内连成环网。
在区内的地下室设置有效储水容积≥432.0m³的消防水池,区内共设3 个消防取水口供消防车取水。
1第二章、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原则施工总体部署原则1、时间部署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地下工程要抢,结构工程要快。
周密细致的安排,确保按期优质完成任务。
2、空间部署原则:采取立体交叉施工。
在时间与空间安排上为创造精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劳动力部署原则:必须优选技术操作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工种进场施工,人数充足合理。
4、机械设备配备部署原则:配足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满足垂直运输。
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5、施工管理部署原则:要调配知识层次高、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室外综合管网说明 (3)
1.1管网综合目的 (3)
1.2管线分类 (3)
二、综合管网布置与室外道路、铺装、绿化对接要求 (3)
2.1综合管网检查井设置要求 (3)
三、各类管线布置及间距标准 (5)
3.1布置原则 (5)
3.2交叉管线说明 (5)
3.3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表(m) (6)
3.4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m) (6)
一、室外综合管网说明
1.1 管网综合目的
管线综合目的,就是要综合解决各专业工程技术管线布置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从全面出发,使各种管线布置合理、经济,最后将各种管线统一布置在管线综合平面图上,包括内容为:
1)敷设时的排列顺序;
2)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
3)与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
1.2 管线分类
1)给水管: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市政用水
2)排水管:污水、废水
3)热力管:蒸汽、热力管
4)电力线:生活性、生产性
5)电信线路:电话、广播、有线电视
6)燃气管:天然气管、煤气管
二、综合管网布置与室外道路、铺装、绿化对接要求
2.1 综合管网检查井设置要求
检查井位置需考虑以下原则:一,美观性原则;二,行车震动井盖发出噪声,影响附近住户生活;三,检修时减少对用户影响,并且检修方便。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必须与道路及景观园林设计进行综合统筹考虑,具体要求如下:
1)小区内车行道路及入户通道上应尽量不设置检查井,私家花园内尽量少设置检查井,若必须设
置,不宜集中设置在单户私家花园内;井盖应以设于公共隐蔽位置为佳。
2)小区内给水、燃气等压力管线可设置于车行路下方,应尽量靠近路边布置,管道间距应布置紧
凑,满足施工要求;检修阀门等应设置于车行路以外位置。
3)小区内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线可设置于车行路边,但检查井盖应设置于路边的人行道或绿地
内,且检查井盖应与相邻道路或围墙边线平行,并与园林专业协调进行装饰处理。
4)为了提高“三点一线”景观示范区品质,要求车行及人行道路及通道上不得设置各类检查井,
检查井应以化妆井盖形式设置于绿化中进行隐蔽,并且不应与植物种植冲突。
硬质铺装广场允许有少量检查井,检查井位置必须与铺装图案对缝齐整,以求美观。
参考做法详见下图:
三、 各类管线布置及间距标准 3.1 布置原则 1) 平面布置
– 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煤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
管、污水管; – 减少交叉穿越;
– 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
2) 竖向布置
– 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重叠直埋敷设;自地表往下宜按以下顺序进行埋设:电力、电信
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 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3) 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 –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管线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线在道路西侧或北侧
的原则布置;
– 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
; – 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
– 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3.2 交叉管线说明
管 顶
管 底
覆土深度
埋设深度
覆土深度
埋设深度
垂直间距
水平间距
地面标高
3.3 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水平)垂直净距表(m)
注:1.电讯电缆或电讯管道一般在其他管线上面通过。
2.电力电缆一般在热力管道和电讯管缆下面,但在其他管线上面通过。
3.热力管一般在电缆、给水、排水、煤气管上面通过。
4.排水管通常在其他管线下面越过。
3.4 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m)。